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陳寅恪(18900703-19691007)

陳寅恪(18900703-19691007)

光緒十六年五月十七日生於湖南長沙


祖籍福建省汀州府上杭縣客家人,後遷江西省義寧州


(今修水縣)人,祖父陳寶箴官拜湖南巡撫


其父陳三立為詩文名家。祖母黃氏以其在寅年生,取名寅恪.

陳寅恪兒時啟蒙於家塾,學習四書五經

算學地理等知識


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華民國(民初時期)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


(其餘三人為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


通曉二十餘種語言,史學脫胎於乾嘉考據之學


柳如是別傳》、《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為其代表作。

1900年(光緒26年)祖父陳寶箴去世後,

陳三立舉家遷居江蘇金陵在家中開辦思益學堂:


教授四書五經、數學、英文、體育、音樂、繪畫等課程。

先後延聘教師有國學大師王伯沆柳翼謀周大烈

陳家兩代素來倡議新政,「思益學堂」領風氣之先,


採用現代化教育,陳三立與教師相約一不打學生、


二不背死書,一派新式作風,


深得當時兩江總督張之洞讚賞。


如此家學淵源下,陳寅恪自小除打好深厚的國學底子,

眼界並擴及東西洋, 留學日本前便

「從學於友人留日者學日文」。
         
1904年秋天,14歲的陳寅恪隨長兄陳衡恪,

上海吳淞碼頭離岸東渡日本,自費入東京弘文學院就讀,


父親陳三立相送並作詩一首:

《 十月二十七日江南派送日本留學生

     百二十人登海舶隆寅兩兒


    附焉遂送至吳淞而別其時派送泰西留學生

    四十人亦聯舟並發悵望有作》。


1905年因足疾輟學回國,後就讀作為大學預科學校的,

        上海吳淞復旦公學
1910年考取官費留學,先後到德國柏林洪堡大學

        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學習。


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回到中國。


1918年冬獲得江西教育司官費資助,再度出國深造,

        先在美國哈佛大學, 隨蘭曼教授


Charles Rockwell Lanman梵文巴利文


       後因時局不穩,官費停寄,生活至為艱苦,

       每餐吃炒腰花(豬腎), 省下的錢買書。性情孤僻,


       很少社交。


1921年轉往德國柏林洪堡大學, 隨路德施教授

       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


         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通過留學期間的學習,

         具備了閱讀蒙古語藏語滿語日語梵語英語

         法語德語巴利語波斯語突厥語西夏語


             拉丁語希臘語十餘種語言的能力


         尤精梵文巴利文


1923年陳寅恪在《與妹書》中明確地表示


       「我今學藏文甚有興趣,因藏文與漢文,係同一系文字;

           如梵文之於希臘拉丁及英德法等之同屬一系」。

           夏曾佑曾對他感慨說道:

           你能讀外國書,很好;


          我只能讀中國書,都讀完了,沒得讀了。」


      ~  頗具意味的是,陳寅恪四處求學,學貫東西,

          可一生中沒有一張文憑。~

1925年3月再次回到中國,時吳宓主持清華國學研究院
         應清華學校之聘,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

         同為國學研究院導師。在這之前,清華校長曹雲祥


         原本聘請胡適為導師,胡適堅辭不就,

         並推薦了梁啟超、王國維和章太炎三人。


1928年清華學校改制為清華大學,應聘為中文、歷史二系

        教授,並在北京大學兼課。


1928年暑假,回上海探親,與原台灣巡撫唐景崧

         孫女唐篔完婚。在此期間主要講授佛經翻譯文學、


        兩晉南北朝隋唐史料和蒙古史料研究等課程。

1930年以後,開「佛經文學」、「世說新語研究」、

       「唐詩校釋」、「晉至唐文化史」、


 「魏晉南北朝史專題研究」、「隋唐五代史專題研究」科,

       凡是與佛教有關的資料,一律用黃色的包裝著,


          當時名家如吳宓、朱自清、馮友蘭都來旁聽,

          鄭天挺稱他是「教授的教授」,

歷史系教授姚從吾說:


      「陳寅恪先生為教授,則我們只能當一名小助教而已。」

          自視甚高的劉文典認為,西南聯大文學院,

          真正的教授只有「兩個半」, 


陳寅恪便是其中的一個,他自己只能算半個。


他甚至公開說:


           「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四百塊錢,

               我該拿四十塊錢……」   


同時還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
         
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及第一組(歷史)主任、
         
故宮博物院理事、清代檔案編委會委員等職,
        
 得遍閱故宮滿漢文宗。陳寅恪本人是謙虛的,自稱:
           
        
「寅恪不敢觀三代兩漢之書,
         
而喜談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在清華大學任教時,
         
仍經常到東交民巷鋼和泰學習梵文。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其父陳三立憂憤死。寅恪悲慟過度,

導致右眼失明。

11月攜眷南逃,途中手稿遺失甚多,


任教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主要講兩晉南北朝史、

隋唐史專題和元白詩研究等。

1939年,英國牛津大學聘請他為中國史教授。

       
隔年前往蒙自的西南聯大,次年又隨西南聯大遷往昆明。

1940年9月,他離昆明香港,準備轉英國。

       
 因戰事未能成行,返昆明在昆明期間
        
撰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有詩「食蛤那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樓。」

1941年,受香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許地山所邀,
        
任職客座教授,講授隋唐史,
            
 僅講授韋莊秦婦吟》一詩,耗時兩個月,

1941年8月4日,許地山逝世,接任系主任。

1941年,底香港淪陷,學校停課,生活物資奇缺,

             
由於陳寅恪懂日文,日軍十分禮遇之,
             
寅恪拒不接受日人饋贈。期間寅恪閉門治學,
             
撰《唐代政治史略稿》一書。
    
香港日本政權欲以高薪聘請其任香港東亞學院院長,未果。

1942年,攜妻女逃離香港,至桂林,

         
中科院物理所長丁西林前去迎接,任教於廣西大學

1943年12月再前往燕京大學

1945年,左眼失明。是年9月,前去英國治眼疾,


卻因耽擱太久,無法痊癒,僅一眼能見微光。

               
1946年再任清華大學教授。

1948年底,解放軍逼進北平,陳寅恪沒有前往台灣的打算。
                   
傅斯年電話催請寅恪南下,
                   
寅恪舉家乘飛機至南京,次日赴上海。
                   
最後在嶺南大學,未能前去台灣。

1952年,院系調整嶺南大學併入中山大學

             
自此一直擔任中山大學教授,
             
為歷史系、中文系講授兩晉南北朝史、唐史、
             
唐代樂府等三門課程。

1953年已決定其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

1953年12月1日的《對科學院的答復》裡,

提出就任所長的兩個條件。

第一條:「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

並不學習政治。

第二條:「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書,以作擋箭牌。」

並說:「其意是,毛公(毛澤東)是政治上的最高當局,

劉公(劉少奇)是黨的最高負責人。

我認為最高當局也應和我有同樣看法,

應從我之說。否則,就談不到學術研究。遂不能就任。

1954年,陳寅恪寫成《論〈再生緣〉》,
       
油印稿由章士釗帶到香港,輾轉由香港友聯出版社出版,
            
一時轟動海外,議論紛紜,引起北京方面的注意。
              
 有關方面與郭沫若、周揚、齊燕銘等人交換意見後,
               
決定在大陸出版陳端生著和郭親自校訂的
               
十七卷本《再生緣》,以回應海外議論。
               
然而,由於這部乾隆年間的虛構作品語涉「征東」,
              
 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特殊國際環境下,
               
周恩來、康生出面中止了對《再生緣》的討論,
               
陳著與郭氏校訂本也被擱置起來。
              
 胡喬木拜訪陳寅恪時,陳氏因言:
              
「蓋棺有期,出版無日。」即指此事。

               
國務院副總理,時人稱為「南霸天」的陶鑄
               
敬重陳寅恪的學識和人品.

1957年親自關心陳寅恪的眼疾。


1960年7月,被聘任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1962年,陳寅恪滑倒於浴盆內,右腿折斷,


陶鑄派三名護士輪班照顧,助手為黃萱


大陸文化大革命時, 陶鑄被江青打倒,


陳寅恪同時遭到迫害,紅衛兵凍結寅恪夫婦工資,


多次寫書面檢查交待,

聲明:「我生平沒有辦過不利於人民的事情。
               
我教書四十年,只是專心教書和著作,
               
從未實際辦過事。」珍藏多年的大量書籍、
               
詩文稿,多被洗劫,有詩云:
              
「涕泣對牛衣,卌載都成腸斷史;
                  
    廢殘難豹隱,九泉稍待眼枯人。」
              
劉節代替寅恪受批鬥,造反者依然發明了,
             
 對付盲人學者的獨特批鬥法,
              
甚至將喇叭設在他床前,
             
「讓反動學術權威聽聽革命群眾的憤怒控訴」。

1969年10月7日在廣州因心力衰竭,且驟發腸梗阻麻痺逝世,

              
陳寅恪逝世11天後,

1969年10月18日,《南方日報》刊登了一條消息: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中山大學教授陳寅恪先生,因病醫治無效,
              
 於本月七日在廣州逝世,終年七十九歲。
               
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卷下,

「己酉年 一九六九 先生八十歲」條目載:

「……舊歷五月十七日,先生八十誕辰……

陽歷十月七日(依陳垣二十史朔閏表》推算,

    
為舊歷己酉年八月二十六日乙卯)

晨五時半,先生逝世……」次月21日,唐篔亦逝。


陳寅恪與唐篔相繼逝世後,二人的骨灰先是寄存火葬場,

後改存銀河公墓

直到2003年才安葬於江西廬山植物園,是為陳寅恪墓


陳寅恪開創以詩證史、以史解詩的學術方法,

很明顯是繼承了錢謙益:

「以詩證史」的方法,陳寅恪曾言:

「對古人之學說,應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筆」

陳先生身為一文史名家,不僅在治史上有卓越貢獻,

在相當早的時候就提出與乾嘉學派治學風氣不同意見,

他認為若是要瞭解詩詞典故的深意,

除找出古典(第一出處)之外,還要找出作者當時的今事,

這樣才能古今融為一體,這種古典今典共鳴的新傳記批評,

超越中國歷來詩詞評論的窠臼,

乃陳先生晚年著作與早期著作的會通處,

也就是陳先生的心史所在。

陳寅恪一生治學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吳宓文集》說:「宓於民國八年在美國哈佛大學,

得識陳寅恪。當時即驚其博學,而服其卓識,

馳書國內諸友謂 :『合中西新舊各種學問而統論之,

吾必以寅恪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今時閱十五、六載,

行歷三洲,廣交當世之士,吾仍堅持此言,

且喜眾之同於吾言。寅恪雖系吾友而實吾師。

傅斯年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胡適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記中稱:
「寅恪治史學,

當然是今日最淵博、最有識見、最能用材料的人。」

高陽在《錦瑟詳解》一文中言:

「我作考證,師法陳寅恪先生,以窮極源流為尚。」

許冠三認為其對新史學之貢獻「首推史料擴充」,

為學尚「喜聚異同寧繁毋簡」。

余英時:又譜玄恭萬古愁,隔簾寒柳障重秋。

哀時早感浮江木,失計終迷泛海舟。嶺外新篇花滿紙,

江東舊義雪盈頭。誰教更歷紅羊劫,絕命猶聞嘆死囚。」

「看盡興亡目失明,殘詩和淚寫孤貞。才兼文史名難隱,

智澈人間劫早成。吃菜事魔傷後死,食毛踐土記前生。

逄蒙射羿何須怨,禍事從來是黨爭。」

錢鍾書則認為詩史說是一個偏見,屢作譏評。在《管錐編》

第1227頁、《宋詩選注·序》都直接或間接做了批評。

錢先生的批評,實有其根據。

陳先生在古典文學批評上偏向於寫實主義,

對於抒情或不是為寫實目的的作品,


詩史說就不能自圓其說。

這種觀點證諸於西洋文學史,乃是有真憑實據的。

反觀中國古典文學並不能一概皆視之為寫實主義,

這是正確的。只能說中國古典文學作品,

有泰半以上是寫實主義,

其他是抒情或不是寫實目的的作品。

所以詩史說值得商榷。


陳先生的詩史說的新意在於以史證詩,

以詩證史,在理論上確有一新耳目處,


不但在理論的陳述上,

以及實際批評貢獻,造成空前絕後的成就。

余英時《我所認識的錢鍾書先生》敘述,在韓愈是否

「服硫磺」的問題上,錢鍾書不取陳寅恪的考證;

後來他(錢鍾書)又批評陳寅恪考證楊貴妃~

是否以處子入宮太「Trivial」(瑣屑)。


余英時感慨地說:

「我才恍然他對陳寅恪的學問是有保留的。」

錢穆1960年5月21日致余英時的信中,對陳寅恪的文章,

提出了兩點批評:一是「冗遝而多枝節」且不「可誦」;

二是「臨深為高,故作搖曳」,認為為文不可學他。

嚴耕望云:「(陳)治學長處在於提出一個深具啟發性
解,



但往往過分強調這個見解,有時為了強調新見解而走偏鋒,

自是他的短處。」

許冠三論陳寅恪:近人論述寅恪史學頗多誤解,

最無稽的莫若說他「一貫承襲乾嘉樸學的家法,」

以及志在效司馬氏「通古今之變。」

殊不知他衷心仰慕的,乃是宋人論史見解和司馬君實所型定,

長編考異之法,先考並世材料之異,複合古今情意之同。

……概括來說,寅恪治史自有其不容忽視的特色,

亦自有其不容低估的業績,但無論如何說不上「偉大」。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