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立夏

 24節氣歌

“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


每年的陽曆5月5-7號,以太陽到達黃經45°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

該天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自此日夏來,風暖晝長,萬物繁茂,新陳代謝快,故名立夏。

立夏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
旺季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節律不一。
立夏時節,中國只有福州到
進入“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

中國東北和西北地區這時剛有春天氣息。
若按中國現代氣候學(候平均氣溫)的劃分標準,
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

古人注重“立夏”的禮俗,舉行“迎夏”儀式,祈求
豐收願望。

24節氣,是干支曆中
表示自然節律變化
確立“十二月建”節令(時令),依據 “ 斗轉星移 ” 制定,
當北斗七星的柄指向東南,為立夏。
“ 立 ” 即開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代表開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古人又根據天氣和物候,
將節氣分為 : “ 分 ”、“ 至 ”、“ 啟 ”、“ 閉 ” 四組。
一、 “ 分 ” 即春分和秋分,古稱“二分”;
二、 “ 至 ” 即夏至和冬至,古稱“二至”;
三、 “ 啟 ” 是立春和立夏;
四、 “ 閉 ” 是立秋和立冬;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 “ 四立 ”,
加起二分二至共為 “ 八節 ”。
產生了民俗節日中 “ 八節 ” :
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 立,建始也 ” “ 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
這裏的“假”是“大”的意思,指遠去,夏季開始,
萬物至此皆已長大,故名立夏。

春日萬物復蘇,立夏是綠樹成蔭,樓臺倒影,池塘裏微波粼粼,
到處都的生機盎然,人間清和的美好畫面。

立夏是萬物生長的旺季。
24節氣中 :
每個節氣間隔15天,每15天又分成三候。
每一候都有動物、植物、鳥類、天氣等
隨季節變化的週期性自然現象,稱為 “ 物候 ”。

明《 遵生八箋 》:“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禮記·月令》篇
解釋立夏曰“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 逸周書 · 時訊解 》:   
“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說明
立夏有三候 : 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在這時節,螻蟈(蜊蜊一說是蛙聲)鳴叫聲
聒噪夏日來臨,蚯蚓忙著翻松泥土,田埂野菜日日長俊秀繁茂


立夏後,白晝長,氣溫升,炎暑將臨,雷雨增多,
農作物進入生長旺盛的季節。
農諺:“ 豌豆到立夏,一夜多一杈。”
這時,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
故農諺“ 立夏看夏 ”。
水稻栽插及春播作物管理也進入大忙季節。

中國古代很重視立夏節氣 :
周朝立夏 ,天子親率文武百官
到郊外舉行盛大“夏”儀式,
指令官員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儀式上,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
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
以表達對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對夏糧豐收的祈求。

明朝《帝京景物略》:“ 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
朝廷掌管冰政官員挖出冬天窖存冰塊,切割分開,由皇帝賞賜給官員。

立夏養生 :
夏季主火,氣溫高,人體氣血運行快,新陳代謝活躍。
五臟中心屬火,夏季養生主要是養心,睡飽覺,養心神,
理順心情,凡事勿躁,過慢日子

立夏之後,“ 春夏養陽 ”,
中醫理論 : 養陽重在養心,心主夏,主血脈,火通於心氣。
夏季與心氣相通。天氣逐漸變熱,人們易煩躁不安,
因此,夏季養生要注意養護心氣,“ 立夏養好心,無病一身輕。”
夏天,人體體表陽氣充實,體內的陽氣相對不足。
因此,即使感覺到溫暖甚至炎熱,也應注意顧護陽氣。
趁立夏陽光充足而暑氣不甚時,培補好陽氣,
達到 “ 冬病夏治 ” 效果,緩解冬季易發疾病。

立夏之後的氣候變化,陽氣漸長,陰氣漸弱,心氣漸強,肝氣漸弱,
立夏養生要以 “ 養心 ”為主,調整生活。
氣溫高,人卻容易著涼,內部陽氣空虛,防不住冷氣和冰飲料。
注意養好陽氣,應時運動,清掉陳年寒氣


“燕子銜春去,薰風帶夏來”。
夏天是生命力張揚的季節,草木茂密,鮮花怒放,驕陽似火。
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生活有機交織。

吃 “ 五色飯 ”、 喝 “ 立夏茶 ”、 “ 鬥蛋 ”等傳統習俗,
將立夏習俗融入當地文化和旅遊發展中,
豐富節氣文化在休閒娛樂、飲食養生、傳統文化教育等功用,
舉辦多姿多彩活動 : “ 立夏跑山 ” “ 騎行迎夏 ” “ 遊學迎夏 ”,


立夏
很多吃的習俗,北方有製作與食用麵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
有 “ 吃立夏蛋 ” 和 “ 鬥蛋 ”的習俗。 

雞蛋象徵圓滿,
“ 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 ”
(疰夏:因感暑熱之氣,老幼體弱者出現 :
             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心煩氣虛
寓意消災祈福,消暑祛病。

“ 五色飯 ”:(用白米加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做成),
寓意 “ 幸福安康,五穀豐登 ”。

江南有立夏嘗 “ 三新 ” 風俗。
“ 三新 ” 指新鮮的食物,
安徽用嫩蠶豆或豌豆和鮮筍、肉煮糯米飯吃;
揚州人吃櫻桃、青蠶豆、蒜苗、莧菜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
無錫人偏愛黃瓜和杏子,
常州人對刀魚和鰣魚情有獨鐘,
蘇州人則把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納入菜單。

櫻桃、蠶豆和竹筍
: ( 這三樣食物廣東人却有所顧忌)。

立夏後氣溫一天比一天熱,人體新陳代謝加快,
但是心腦血管往往供血不足,常常煩躁不安,
民間常說 “ 春養肝,夏養心 ”,要多吃養心的食物。
廣東因地制宜地替換為青梅、麥子、豌豆之類。


農諺:“ 
夏要下,小滿要滿 ”。
立夏這天最好下場雨,下雨預兆比較好。

1、立夏雨,漲大水。
立夏這天降雨,預示後期雨水比較多,
容易出現大雨爆發,形成洪澇災害現象。

“ 立夏雨,橫閃雹 ”。
立夏這天出現雨水,電閃雷鳴,雷雨交加,暴雨傾盆,
預兆出現大雨或者暴雨。

2、立夏下,立冬暖。
立夏降雨對立冬的預兆,
諺語說:“ 立夏黃風立冬雨,立夏下雨立冬暖 ”。
立夏與立冬正好是180天的對應關係,炎熱高溫對寒冷低溫。
而如果立夏節氣這天下雨,到了立冬時節,天氣不是太冷,相對比較暖和。
立夏這天出現黃風,那麼立冬時節容易出現降雨,雨水較多。

3、立夏不起陣,起陣好收成。
“起陣”指的是出現陣雨天氣,也就是下雨是個好兆頭,
那麼預兆糧食豐收在望,人們喜歡夏糧豐收。

“立夏落雨,穀米如雨”。立夏降雨是個豐收年,五穀豐登糧滿倉。

立夏滴一點,窮人抱大碗”。
立夏這天下雨情況,預兆今年豐收與否。
下雨是個好兆頭,預兆糧食收穫滿。


立夏後的保健 :
春生夏長,季節交替,立夏過後,雨量充沛,氣溫升高,光照時間長,
萬物進入茁壯成長的階段,
由春入夏,氣候變化明顯,雨水量增多,氣溫明顯升高。
身體處於過渡階段,要懂得適時調整,平安順利進入夏季。

俗話說“千補萬補,不如立夏一補”,進入夏季以後,身體上消耗大,
而且天氣逐漸熱起來,食欲會下降,
在立夏節氣,吃些有營養的食物來給身體補充營養,為夏天打好基礎。

夏季晝長夜短,人們的休息受到影響,這些對於心臟都不利。
注意對於心臟以及整個神經系統的保養,平安度夏。
夏季主火,氣溫較高,人體氣血運行較快,新陳代謝活躍。
五臟中心屬火,夏季養生主要是養心 :
睡飽覺,養心神,理順心情,凡事勿躁,把日子過慢一點。

節氣養生

送春歸去,夏日漸至,小荷才露尖尖角 接天蓮葉無窮碧。
夏日將臨,早日戰勝疫情。

立夏養生 : 要吃好三樣,做好三樣

一、睡眠
晚睡早起,保證午休

夏季晝長夜短,
晚上睡覺時間可以適當延後,不要超過11點鐘;
5—6點起床為宜。
增加午休,
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午休後也不要立刻起床,最好靜臥十多分鐘
讓大腦和身體能得到休息

二、補充水分
夏季氣溫高,流汗多,要注意補水。
不能等到口渴時才喝,減少每次的飲水量,增加飲水次數。

還可以喝茶,“夏季喝綠茶”,可以排毒利尿。
不喝濃茶,不空腹喝茶,避免出現 “ 醉茶 ” 現象。

三、戒躁制怒
“ 躁 ” “ 怒 ” 最容易傷心,立夏之後,
隨著氣溫的上升變得煩躁,人們情緒波動較大。
但生氣易怒最容易給心腦血管帶來損傷,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態平和。

一、少吃寒涼食物
立夏後溫度逐漸升高,偶爾會乍暖還寒,
冷飲、能快速解渴,但是刺激腸胃,容易造成體內濕氣加重。

二、胡亂穿衣
立夏溫度雖然升高,但是晝夜溫差大,
中午豔陽高照,烈日炎炎,可是室內或者陰涼處還略顯陰冷,
在傍晚入夜,還是會有清涼,容易引起寒氣入體,受涼感冒。


唐劉禹錫《初夏曲三首》
銅壺方促夜  斗柄暫南迴  稍嫌單衣重  初憐北戶開 
西園花已盡  新月為誰來  時節過繁華  陰陰千萬家 
巢禽命子戲  園果墜枝斜  寂寞孤飛蝶  窺叢覓晚花 
綠水風初暖  青林露早晞  麥隴雉朝雊  桑野人暮歸 
百舌悲花盡  平蕪來去飛  春天繁花謝  果實綴枝頭

蝴蝶想在“晚花”中尋覓春天,殊不知夏天已悄然開始。

更怎能少了唐詩人元稹呢,大詩人元稹對二十四節氣都撰寫了詩詞,元稹雖然高居廟堂,但是從未曾離開農民、農事。


唐 元稹
《立夏四月節》
欲知春與夏  仲呂啟朱明  蚯蚓誰教出  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  林鳥哺雛聲  漸覺雲峰好  徐徐帶雨行 

唐 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唐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  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  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  海鷗何事更相疑 

唐代張九齡被唐玄宗罷免丞相之後,詩人王維看到烏煙瘴氣的朝廷,
心灰意冷,不再專心朝廷之事,晚年王維隱居終南山自己的輞川別墅裏,
過上了亦官亦隱的生活,吃齋念佛,彈琴賦詩,生活十分悠閒。

宋 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梅子留酸軟齒牙  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 
松陰一架半弓苔  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  兒童誤認雨聲來 

選用梅子、芭蕉、柳花等意象來表現初夏時令特點。


宋 白玉蟾
《見鶯三首其一》
鮮怡寡樂負清明  簾外花如紅淚傾 
又是殘春將立夏  如何到處不啼鶯 

宋 陸遊《立夏》
泥新巢燕鬧  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  簾櫳暑尚微 

一幅
立夏風物圖畫 : 百花開盡、燕子歡鬧、綠蔭漸濃。

宋 陸遊《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  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  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  木筆猶開第一花 
歎息老來交舊盡  睡來誰共午甌茶 

愛國詩人陸遊
跟辛棄疾一生都在尋求收復失地,
處於當年朝廷苟且,無能,無為,依然貪腐偷安,
他們報國無門,只能寄情山水。
陸遊作此詩時, 鄉村生活,青草池塘處處蛙,
初夏時節,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
無奈透露出夢想凋零及感慨蹉跎時間。


明 胡儼
《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一月厭雨聲  忽逢今日晴  春從花上去  風過竹間清 
睡美新茶熟  身閑野服輕  近來多坦率  客至倦逢迎 

詩人感歎春雨下了一個月,未能享受春天的鳥語花香,
很快就要立夏,春天百花早已凋零,
夏日的清風掠過竹林,這個時節不冷不熱,適合打盹小睡。

初夏時節宜人,美在綠;
美在輕雨。
青山綠水公園閒逛花開鳥鳴,看草長。
和煦陽光,透過稠密青翠樹葉灑落,輕撫人間。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小鄧子

來了臺灣第100天,忙得死去活來,

輕了8公斤(都是脂肪和宿便),

頭15天在宿舍家居隔離,每日有陳小姐問候,1包福袋,

又可申請15000元台幣津貼,是最舒服狀態。

來了台灣3日,在港97歲多精靈老爸,

因咽水入肺進醫院,前後3日往生。

不能回港,馬上在臺北找友人,

去北投法鼓山中華文化館辦佛教法事,

七七四十九天在佛教文化中心比丘(尼)頌經超度,

逢星期日14:30-16:30,親友兩人可到埸助念,

每次都有百多人參與,莊嚴肅穆,

老爸是20210125,星期日往生,頭七至尾七都逢法會⋯⋯


2021年1月11日 星期一

基礎醫學

 


醫學史,又稱醫療史醫藥史歷史學的一個分支,
以疾病經驗及其對應手段為研究對象。
二十世紀初期的醫學史,大多由醫生所撰寫,強調醫學技術的進步與突破。
近期的醫學史,則強調病人的經驗,
以及不同時代或文化對身體和疾病認知的差異。

 

印度醫學 :

印度醫學奠基於阿育吠陀(又稱壽命吠陀)之上。

這部經典包括了《遮羅迦本集》(Charaka Samhita)

和《妙聞本集》(Sushruta Samhita)兩個部分。

《遮羅迦本集》認為,健康和疾病不是必然的,人類的努力可使生命延長。

《妙聞本集》則將醫學的目的定義為治療病人的疾病、保護健康的人及延長生命。

這兩部古老的文獻包括了檢查、診斷、治療

及預後(對疾病的發作及結果的預言)等細節。

《妙聞本集》描述各種形式的手術,包括鼻成形術、毀壞的耳垂的修復、

會陰膀胱切石手術、白內障外科及一些其它的切除術和手術過程。

阿育吠陀包含醫學的八個分支:

內科醫學外科(包括解剖學)、頭部等疾病與治療、

小兒科精神病學心身症毒物學返老還童之術及催情之術。

除此之外,阿育吠陀的學生也必須學習十門醫學技術:

蒸餾、操作技巧、烹飪園藝冶金術製糖藥劑學

礦物的分析與準備、金屬的混合和的準備。


埃及醫學 :

包含在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的醫學知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手術被知道最早在大約公元前2750年在埃及進行。

埃及第三王朝印何闐有時候被譽為埃及醫學的創始人及詳細說明了治療、

疾病和解剖學的觀察的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的原作者。

成書於大約公元前1600年的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

被看作是一些早期著作的集合。

那是一本關於外科學的課本,幾乎完全缺乏了關於魔法的思想,

詳細地描述了檢查、診斷和預後。

相反地,《埃及伯斯紙草文稿》(成書於大約公元前1550年):

充滿了咒語、驅趕造成疾病的惡魔的方法和其他的迷信。

《埃及伯斯紙草文稿》可能是最早記錄了腫瘤的文件,

但是由於對於古代醫學術語缺乏了解,它可能只是指簡單的腫脹。

卡閽城婦科紙莎草文稿》對女人的投訴和問題有了概念。

三十四宗個案詳細地描述了治療和診斷。(一些並不完整)

已知被稱為「生命之屋」的醫療機構

早在埃及第一王朝的古埃及被建立起來。

 在埃及第十九王朝時,一些工人享受的利益如醫療保險、退休金和病假。

已知最早的醫生是公元前27世紀的古埃及法老左塞爾的Hesyre

的「牙醫和醫生的長官」Hesyre。

同樣,已知最早的女醫生——Pessechet 

埃及第四王朝時期的古埃及實行醫術。

她的頭銜是「女醫生的女管理人」。

除了作為管理人的角色,她也讓在塞易斯的醫學院的接生員們畢業。


巴比倫醫學 :

最古老的關於醫學的巴比倫文獻

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前半部的古巴比倫時期。

最詳盡的巴比倫醫學文獻

卻是在巴比倫國王Adad-apla-iddina(公元前1069年至1046年)

統治時期的由博爾西帕城的醫生Esagil-kin-apli所寫的《診斷手冊》。

隨同當代古埃及醫學,巴比倫人介紹了診斷、預後、身體檢查和藥方的概念。

此外,《診斷手冊》介紹了治療和病因學的方法及經驗主義邏輯學和診斷、

預後和治療的合理性的使用。

此文獻包含了一份含有許多病症的名單並經常詳述了試驗上的觀察

和用來結合在病人身上所觀察的病症與其診斷及預後的合理的規則。

《診斷手冊》以一組合理的公理和假設為基礎,

其中包括了一些現代看法即通過視察病人的症狀,

我們可能確定病人的疾病、病因、病情的發展及復原的機會。

病人的病症及疾病可通過一些醫學上的方法如繃帶、油和藥丸來治療。


波斯醫學 :

波斯的醫學的學習與實施有一個長且成果豐碩的歷史。

波斯在東西方的交叉處的位置使它成為古希臘和印度醫學發展的中心。

許多貢獻被加入到這個知識體中在伊朗被伊斯蘭化之前及之後。

波斯的第一代醫生在Jundishapur學院接受訓練。

醫學醫院有時候被聲稱已被發明。

例如:臘澤斯成為第一位系統地使用在醫學用途上使用酒精的醫生。

《醫學全書》是一本由伊朗化學家臘澤斯編纂的最完整的書。

在這本書里,臘澤斯記錄了來自他自己經驗的臨床個案

和提供了各種疾病非常有用的記錄。

介紹了麻疹天花的由臘澤斯編纂的《Kitab fi al-jadari wa-al-hasbah》

歐洲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Mutazilite (一間伊斯蘭教神學學校哲學家醫生阿維森納

是另一位具有影響力的人物。

他的《醫學正典》有時候被認為是醫學史上最著名的書。

它曾經是歐洲的標準書本直到啟蒙時代


中國醫學 :

黃帝內經》記述了在公元前2696年至2598年間,

黃帝岐伯關於醫藥健康的談話,

傳統上被認為是中醫學最早的系統專著。

然而經考證其成書年代約在戰國時期,

也受到當時的哲學思想所影響,可以說是提綱挈領的指導了中醫的理論。

漢朝時,作為長沙太守的張仲景在公元2世紀末編纂了《傷寒雜病論》。

晉朝針灸學的提倡者皇甫謐也在他的《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提起了黃帝

在唐朝時期,王冰聲稱找到了黃帝內經的原著,並大量地擴充和修改了它。

在公元11世紀(宋朝),因為朝廷的命令,

黃帝內經》再次被修訂成接近今天的版本。

這本經典是傳統中國醫學基礎的重要代表作品。


希伯來醫學 :

我們大部分對於希伯來人醫學的認識來自於《摩西五經》。

它包含了各種與健康有關的法律和儀式,例如隔離受到感染的病人、

處理了屍體後需洗澡及將排泄物和糞便埋在遠離營地的地方。

儘管遵守這些條規確實為健康帶來好處,

猶太教徒相信執行這些儀式和禁忌純粹是為了完成上帝的意願,

而沒有隱藏的意圖。

Max Neuberger 在他的《醫學的歷史》說:

「這些條規關注疾病的預防、流行病的抑制、性病和賣淫的抑制、皮膚的照顧、

    洗澡、食物、住所與衣服、勞工條規、性生活、人民的紀律等。

    這些條規中的許多條規例如:安息日的休息、

    行割禮(猶太教穆斯林教的宗教儀式,在儀式里進行割包皮活動)、

    關於食物的法律(禁止豬肉和血)、關於月經、臨盆婦女和淋病患者的條規、

    麻風病患者的隔離和露營的保健,考慮到天氣的情況,令人意外的合理。」

(Neuburger的《醫學的歷史》,牛津大學出版社,1910年,第一卷,第38頁)


歐洲醫學 :

自從1991年在奧地利義大利阿爾卑斯山上發現冰人奧茨

人們開始察覺到醫學的歷史要比想像中源遠流長。

他大約46歲,身上超過40處有紋身。

根據醫學分析,大部分紋身的位置

是他曾經有過疾病或疼痛(如關節炎)的地方。

他在公元前3300年過世,而他的屍體是歐洲所保存的最古老的木乃伊

如今被保留在義大利波爾查諾的博物館中。

希臘時代曾經有幾十年的時間法律 :

允許醫生可以將奴隸或犯人活活解剖來做研究,但後來又禁止活人解剖。

因為亞洲歐洲社會的發展,信仰系統被不同的自然系統所取代。

希臘人自希波克拉底開始就發展了一個體液醫學系統,

治療被認為是恢復體內體液的平衡。

《古代醫學》一部關於醫學專題著作,

希波克拉底大約於公元前400年所編纂。

類似的看法在中國印度也得到支持。

希臘,自從蓋倫直到文藝復興時期,

醫學的要旨是通過控制飲食衛生來維護健康。

解剖學的知識非常有限,只有很少外科或其他治療。

靠著和病人的良好關係,醫生處理微小的病痛及安慰病人惡劣的情況,

但在發生流行病時,

一開始發生在城市和動物的馴養,然後在全世界流行,醫生的作用不大。

希波克拉底被看作是現代醫學之父,

而他的跟隨者首先描述許多疾病及醫學狀況。

他被賦予榮譽因為他首先描述了 :

杵狀膨大(手指與腳趾的末端擴大,指甲閃閃發亮且不正常彎曲的情形),

是慢性化膿肺病、肺癌和發紺的心臟病的重要症狀。

因為這個原因,畸形的手指有時候被稱為「希波克拉底的手指」。

希波克拉底也是第一位在預後描述「希波克拉底的臉」的醫生

莎士比亞在《亨利五世》(戲劇)中在描述 :

法斯塔夫之死時著名地間接提到對「希波克拉底的臉」的描述。

希波克拉底將疾病分類成急性、慢性、地方性及流行性並使用了術語例如 :

惡化、復發、消退、病情急轉、突發、巔峰和康復。

另一個希波克拉底的主要貢獻可以在症狀學、物理的發現、

外科治療和胸積膿症的預後的描述中找到。

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位備有文件證明的外科醫生,而他的發現仍然正確。

蓋倫進行了許多大膽創新的手術,包括腦和眼的手術,

在那之後的大約兩千年沒有人嘗試進行過腦和眼的手術。

後來在中世紀歐洲蓋倫解剖學的文章成為中世紀醫生大學課程的支柱,

然而他們在醫學的發展停滯不前。

然而在16世紀30年代,比利時解剖學家和醫生安德烈亞斯·維塞利亞斯

進行了一項將許多蓋倫希臘文書寫的文章翻譯成拉丁文的計劃。

維塞利亞斯最著名的作品——《人體結構》極大地受到蓋倫的文章的影響。

蓋倫阿維森納的作品尤其是包含了他們兩人的學說的《醫學正典》

被翻譯成拉丁文

《醫學正典》維持為歐洲醫學教育最具權威的書直到16世紀。

羅馬人發明了許多外科器械,包括第一個特別給女人的器械,

而且在外科上使用了鉗子、

手術刀、燒灼劑、剪刀、縫針、探針和擴張器。

羅馬人也是白內障手術的先驅者。

中世紀醫學逐步發展的科學宗教的混合物。

在早期的中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的滅亡,

標準的醫學知識主要基於僅存的保存在修道院

或其它地方的希臘羅馬的文章。

關於疾病的治療和起源的概念並不是完全是世俗的,而也基於宗教的看法。

因素例如命運、罪惡和星的影響被認為和物理因素相當。

歐利拜休斯拜占庭帝國最偉大的醫學知識編纂者。

一些他和其他拜占庭帝國醫生的作品被翻譯成拉丁文

甚至到了啟蒙時代理性的時代,被翻譯成英文法文

最後一位偉大的拜占庭帝國醫生

是居住在14世紀早期的君士坦丁堡的Actuarius。

醫學顯然不是博雅教育的七大範疇之一,因此被看成是手工藝甚於科學

然而,醫學法律學神學分別是歐洲12世紀的第一所大學學院

 Rogerius Salernitanus的《外科的實施》,為現代外科手冊奠定了基礎。

現代神經學的發展開始於16世紀的描述了部構造和其他的維塞利亞斯。

他對它的功能缺乏概念,並認為它主要被放置在腦室。


伊斯蘭醫學 :

伊斯蘭教的文明著重在醫學因為伊斯蘭教徒醫生醫學的各領域

(包括解剖學眼科學藥理學藥學生理學外科學

和製藥的科學(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有著重大的貢獻。

阿拉伯人進一步發展了希臘人和羅馬人的醫學的實施。

胡納因伊本伊沙克和他的助理將希臘醫生蓋倫的作品翻譯成阿拉伯文

此作品尤其是蓋侖所堅持的合理和系統的醫學方法

為伊斯蘭教的醫學設置了模板。

伊斯蘭教醫學迅速傳遍整個阿拉伯帝國

伊斯蘭教徒醫生設置了最早的醫院

歐洲十字軍東征時期受到中東的影響而建立了醫院

肯迪在他所編纂的De Gradibus展示了數學在醫學上的應用,尤其是在藥理學

這包括了數學上的發展去測定藥物的強度

和一個能讓醫生預先知道病人的病的最重要的那幾天的系統。

臘澤斯輯錄了許多依據他自己經驗的臨床個案

和提供了很有用的關於許多疾病的記錄。

他的《醫學全書》介紹了麻疹天花,並在歐洲非常有影響力。

在他的《對於蓋倫的疑惑》中,

臘澤斯是第一個運用實驗方法證明蓋倫的體液理論

亞里士多德四元素說的錯誤。

宰赫拉威被看成是現代外科學之父。

他編纂了《醫學的方法》(阿拉伯語:كتاب التصريف لمن عجز عن التأليف)。

那是一本30卷的醫學百科全書

伊斯蘭教徒歐洲人的醫學院都有教授這本書直到17世紀。

他用了許多外科器械,包括那些特別給女人的器械、腸線、鉗子、結紮線、

外科針、手術刀、刮匙、牽引器、外科匙、探針、外科鉤、擴張器、鋸和石膏。

阿維森納被認為是現代醫學之父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思想家醫學學者。

他編纂的《醫學正典》(1020年,阿拉伯語:القانون في الط,亦作《回回藥方》)

和《治療之書》(11世紀,阿拉伯語:الشفاء)

維持了作為伊斯蘭教徒歐洲人的標準課本直到17世紀。

阿維森納的貢獻包括在研究生理學中介紹了系統的實驗和測量、

通過接觸傳染的傳染病的發現、隔離的介紹

以限制通過接觸傳染的疾病的傳播、

試驗中的藥物和臨床實驗的介紹、首次關於細菌病毒的介紹、

從胸膜炎中區分出縱隔、

結核能通過接觸傳染的特性、通過土壤傳播的疾病、

首次對皮膚疾病的詳細描述、

性病、性反常、神經病、用來治療發熱和從藥理學中區分出醫學

藥理學中區分出醫學對於製藥的科學的發展非常重要。


現代醫學 :

細菌論

在19世紀30年代的義大利,阿古斯蒂諾·巴希研究出

家蠶白僵病是由微生物所引起。

與此同時,德國的泰奧多爾·施旺領導了對酵母發酵機理的研究,

並提出發酵過程是由活體微生物所引起。

當時的領袖化學家李比希等人只研究發酵過程的物理化學基礎,

主張發酵是無機化學過程,

並指施旺的有機體導致發酵的理論是向活力論倒退。

在1847年的維也納,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1818–1865)在研究產褥熱時,

發現讓醫生在接生前洗手可以極大地極少產婦的死亡率。

但是他的發現不為大多數同行所認可,並遭到排擠和攻擊。

1857年,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確認了施旺的發酵實驗,

並支持酵母是一種微生物的假說。

他還暗示此類微生物活動可能也是傳染病的病因。

1860年,巴斯德的丁酸細菌發酵實驗報告啟發法國人卡西米·達萬尼發現了一種相似的物種。

達萬尼發現的是炭疽病病原體炭疽桿菌,他當時稱其為「杆狀體」(bacteridia)。

但其他人則不以為然地認為這種「杆狀體」只是炭疽病的副產物。

英國外科醫生約瑟夫·李斯特則認真地對待這一發現,

進而在1865年引入了外用的消毒藥水

德國生理學家羅伯特·科赫留意到

德國同行費迪南·科恩的一篇關於細菌孢子階段的報告,

進而發現了「杆狀體」的生命周期。

科赫鑑定了致病物的孢子,並將其注射到動物體內,

由此復現了炭疽病的發病過程。

這是當時實驗病理學疾病細菌論的一大突破。

巴斯德的團隊補充了細菌的生態學研究,

並確認孢子在自然界中的生態學角色。

科赫則在1878年發表了一篇關於傷口細菌病理學的里程碑式的論著

《關於傷口感染病人的病因學研究》

(德語: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Aetiologie der Wundinfectionskrankheiten)。


1881年,科赫又報告發現了

結核桿菌(當時稱其為「瘤狀屬桿菌」(tubercle bacillus)),

強化了自己先前的學說和整個細菌論的歷史地位。

幾年後,科赫和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總結出了著名的柯霍氏法則

儘管沒有確切的記錄表明什麼時候植物開始被使用在醫學用途,

法國拉斯考克斯山洞發現的壁畫描述了藥草的使用,

按照放射性碳定年法,這可追溯到公元前13,000至25,000年。

隨著時間的過去,經過反覆的試驗,

早期的部落群體對藥草學有了初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