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聖山青雲觀音靈簽 第八十三簽 李淵登位

 20201029 15:15  庚子九月十三 申時 聖山青雲觀音靈簽

第八十三簽  李淵登位

中籤。未宮

詩曰一

譬若初三四五蟾 半無半有未完全 須教十五良宵夜 到處清光到處圓

蟾:是月亮的意思

詩曰二

 譬若初三四五缺 半無半有未圓全 等待十五良宵夜 到處光明到處圓

詩意   此卦月缺未圓之象 。 凡事守候忍耐也 。

解曰  守舊待待時 。 如月初出 。 待等圓時 。 無有不吉 。

聖意  家宅 許願 。 自身 夏秋吉 。 求財 謹守 。 交易 待時 。 婚姻 遲 。

          六甲 生女 。 行人 阻 。 田蠶 平穩 。 六畜 平穩 。 尋人 難 。

          公訟 和 。 移徙 守舊 。 失物 難 。 疾病 設送 。 山墳 改 。

故事

1. 李淵登位 :

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看瓊花。被部下殺死。唐王李淵得知。

即于太原登基稱帝。國號唐。李淵 ( 唐高祖 ) 在位九年。

由李世民傳 唐太宗 ) 接位。喻境況漸入佳景。

2. 馬周入都投旅店 :

這是『馬周獻策』之前的故事馬周因為愛喝酒誤事,失了在博州教書的官職,

想到長安碰碰運氣,中途到旅店見鄰桌喝酒,自己也叫了酒喝,

喝到一半想起要戒除喝酒誤事的惡習,於是將剩下的酒蹈入盆子洗腳。

店主人覺得奇怪,問清來龍去脈,

就提供盤纏和介紹信,讓他到長安可以投宿在店主人的親戚家。


雷雨師一百籤第六十五籤另有『馬周獻策』故事

第六五籤【 上上。庚戊】

朔風凜凜正窮冬 漸覺門庭喜氣濃 更入新春人事後 衷言方得信先容
(漸覺二字,另有改作多羨一說)

聖意
財多得。名高中。可問婚。亦宜訟。 病即安。行人動。禍變消。福力重。

東坡解
數極于冬。窮久則通。交季冬月。喜氣重重。 新春一至。和氣愈充。好遇貴客。百事皆同。

碧仙註一
不意反成得意歸。入門一卦見仙機。 當時險難皆平靜。百事和諧沒是非。

碧仙註二
意反成得意歸。入門一卦見仙機。 當時險難皆平靜。百事和諧沒是非。

解曰
此籤數極于窮冬。遇變而通。貴人提拔。百事亨通。
病者安。訟宜和。財有望。婚可求。名利高。行人來。
凡事死中求生也。

釋義
言氣數之窮。有變亨之兆。時值冬月。雖多喜事。不若新春。
人事之後。方始遂意。謂加以人為之周旋也。
衷言者。貴人之言也。
信先容者。凡事至春。凶變為吉。好事重重。

占驗
一生科舉。占此。臨試給冬字號簽。至春發案不取。
所謂窮冬者。此也。後遺才收錄。此又更入之。應窺則通之意。

故事
(一)蒙正木蘭和詩

宋。呂蒙正。字聖初。河南人。微時嘗在僧家別院。
木蘭寺內和詩。其品迥異庸流。
迨太宗時。果舉進士第一。後三居相位。引薦人材。
使上下各稱其職。稱賢相焉。

(二)馬周獻策(唐太宗三請馬周)

歷史上有劉備三顧茅廬、恭請諸葛亮出山輔佐漢室的故事,留下流傳千秋的納賢佳話。

其實,盛世明君唐太宗也有一段三請馬周的故事。

太宗不僅在草創基業、馬上定天下時注重求賢,而且在登基稱帝后,

更是思得忠良以匡輔國政。

他「三請馬周」破格用才的故事,顯示出他思賢若渴的明君本色。

貞觀三年,天下大旱,嚴重的災情已危及國計民生。

唐太宗憂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並極為虔誠的譴責自己。

太宗求天不應,便召集群臣商量對策。

他宣佈,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並提出幾條具體的意見。

這可難壞了武將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

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馬周的落魄朋友,漫遊到長安,借住在他的府中。

得知了常何的為難之事,馬周不加思索,

伏在案上,洋洋灑灑的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條建議,文辭非常優美。

次日早朝,常何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奏疏呈現給太宗。

太宗一看,這些建議有根有據,切中時弊,確屬可行,

但武夫常何決非有這神來之筆,便問他是何人所寫。

常何告訴太宗為馬周所寫。太宗又問馬周是何樣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紹說:

「馬周是清河荏平(今山東荏平)人,家境貧寒,

但勤奮好學,尤其精通先秦諸子的典籍。

由於自負才學出眾,清高而孤傲,鬱鬱不得志。

他在博州一所學校教書,常受地方官的訓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離家遠遊。

他窮困潦倒,經常受人欺凌,歷盡艱辛來到長安,住在臣家,乃當今一大奇士也。」

太宗聽完介紹,立即預感到這是一位隱於「側陋」的傑出人才。

傳詔獎賞給常何絹三百匹,表彰他推薦賢才之功,並派常何回家,請馬周入官見駕。

等了約半個時辰,不見馬周前來。

太宗求賢心切,親自派官員駕宮中的四馬彩車去請馬周。

又過了半個時辰,太宗到殿外張望,還不見馬周入宮。

他又派了一輛四馬彩車前去催請。

這就是風傳一時的太宗禮賢下士、三請馬周的佳話。

太宗見到馬周,廣泛問及堯舜的德治天下、孔孟儒學的思想精華、

周隋的盛衰興亡以及當今的時弊和治國要略,馬周對答如流,見解精闢。

太宗對馬周的才華和忠誠極為讚賞,不久拜為監察御史。

馬周為官後理政謙虛、謹慎,不拘舊俗,銳意創新,

對於貞觀一朝的制度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表彰馬周勤勞國事,唐太宗親自題寫了

「鸞鳳衝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十六個草書大字賜與馬周,使馬周大享殊榮。

貞觀二十二年,馬周病危,太宗親自為他調藥,命御醫日夜護理。

馬周去世時,年僅四十八歲,令太宗哀悼不已。

從唐太宗對待馬周一事可以看出,

太宗求賢的虔誠、禮賢的恭敬、用賢的如一、思賢的深情。

所以天下賢才聚集朝廷,君臣共創大唐盛世之偉業。

~~~~~~~~~~~~~~~~~~~~~~~~~~~~~~~~~~~~~~~~~~~~~~~~~~~~~~~~~~~~~~~

常何(586-653年6月16日),大來汴州浚儀(今河南省開封市)人,

祖籍河內郡溫縣唐朝初年的將領和地方官員。

祖常岑,北齊中司馬。父常續,朝散大夫

常何早年加入瓦崗軍,跟隨李密擊殺隋朝大將張須陀

後來投靠東都留守王世充曾經跟隨太子李建成前往河北討伐貝州梟雄劉黑闥

入唐後官至左屯中郎將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0702),李建成和李元吉經過玄武門後,

常何將玄武門關閉,「東宮、齊王府精兵三千不得入」,

使得李世民順利地殺死建成

陳寅恪巴黎圖書館見到《常何墓誌銘》,認定常何被李世民所收買。

貞觀五年(631年),唐太宗命令大臣上書言事,常何不通文墨,

門客馬周替他上書二十條。

唐太宗感到非常高興,但是詫異常何怎會有如此的文筆和見識。

常何告知皇帝實情,將馬周推薦給皇帝,

唐太宗賜常何帛三百段,而馬周最後也官至中書令,成為唐朝的知名諍臣。


貞觀六年(632年),帝賜綿帛一百匹、加太中大夫

除延州諸軍事延州(今陝西省延安市)刺史、進爵武水食邑五百戶。

貞觀十一年(637年),授保儀大夫涇州諸軍事、

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刺史。

貞觀十二年(638年),入朝為右屯衛將軍

貞觀十六年(642年),奉敕修建九成宮、授左領護將軍。

貞觀十八年(644年),奉詔駐兵於豐州靈州,防備薛延陀,並兼任右武衛將軍

貞觀十九年(645年),授平壤道行軍副大總管,作為水帥張亮的副手,

                                      從海路討伐高句麗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除資州(今四川省資中縣)諸軍事、資州刺史。

永徽三年(652年),遷至持節都督黔州思州費州等十六州諸軍事、

                                   黔州(今重慶市彭水縣)刺史。

永徽四年五月十六(653年6月16日)病逝,享年六十八歲,

                                  追贈為左武衛大將軍,餘官升封如故。


~~~~~~~~~~~~~~~~~~~~~~~~~~~~~~~~~~~~~~~~~~~~~~~~~~~~


馬周(601-648年2月7日),賓王,

博州茌平人(今屬山東),中國唐朝初年名臣,進士。

馬周早年孤貧,然熟讀詩經春秋武德年間,馬周一度出任州助教,

但因不理政事而被刺史達奚恕指責,遂辭官而去。

後至汴州,被浚義令崔賢羞辱,於是西入長安,投入常何門下為門客

貞觀五年(632年),唐太宗下詔令各官言得失;

馬周為常何捉刀代寫二十餘策,

得到唐太宗的賞識,入門下省為官,次年升任監察御史

馬周辦事周密,尤擅言辭,為時人稱頌,

唐太宗曾表示「暫不見周,即思之」,因此升遷快速。

貞觀十八年(645年),馬周升任中書令

後馬周奉命輔佐太子李治,但由於患消渴

於48歲壯年病逝,死後被唐太宗下令陪葬昭陵

馬周的生平其後成為許多民間故事的素材。

其早期經歷被拿來用作懷才不遇之典型。李賀《致酒行》: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按:馬周所投之常何是居住在長安附近新豐縣)客,

   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顏請恩澤。」

毛澤東十分賞識馬周,稱讚其《陳時政疏》

是「西漢賈誼《治安策》以後第一奇文」,

「「宋人萬言書,如蘇軾之流所為者,紙上空談耳」」。

       歐陽修新唐書·馬周傳》認為馬周自比傅說呂望,但才能不及此,

毛澤東批註:「傅說、呂望何足道哉,馬周才德,迥乎遠矣。」

新唐書·馬周傳》稱馬周頗愛飲酒,失意時曾在一個旅館

「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

毛澤東惋惜地批註道:「飲酒過量,使不永年。」

毛澤東在讚賞的同時也指出其中的錯誤,

如馬周「上書」說:「今百姓承喪亂之後,比於隋時才十分之一。」

毛澤東批曰「不確,比於隋時,大約五分之一」。

  • 武德中,補博州助教,每日飲酒,不以講授為事。刺史達奚恕屢次斥責,馬周乃拂衣游於曹州、汴州之間,又為浚儀縣令崔賢所激辱,遂西行長安求官。
  • 至京師,暫居於中郎將常何(真化府折衝都尉,武水縣開國男)之家。
  • 貞觀五年(631年),常何將其所撰的表文送呈唐太宗,被太宗召入門下省任職。
  • 貞觀六年(632年),授任監察御史
  • 貞觀八年(634年),擢授承議郎,行侍御史。不久,加位員外散騎侍郎,加朝散大夫。
  • 貞觀十一年(637年),拜給事中
  • 貞觀十二年(638年),轉中書舍人
  • 貞觀十五年(641年),遷治書侍御史,兼知諫議大夫,又兼檢校晉王府長史。
  • 貞觀十七年(643年),晉王李治被立為皇太子,馬周拜中書侍郎,兼太子左庶子。
  • 貞觀十八年(644年),馬周遷除正議大夫,任中書令,依舊兼太子左庶子。
  •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皇太子在河北定州監國,馬周與高士廉、太子右庶子劉洎留守輔佐皇太子。
  •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班師回朝,馬周以本官攝吏部尚書。
  •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加銀青光祿大夫。賜馬周「鸞鳳凌雲,必資羽翼。股肱之寄,
  • 誠在忠良」御筆飛白書
  • 貞觀二十二年正月九日(648年2月7日),以消渴症去世於萬年縣之隆慶里府第,
  • 享年四十八。贈幽州都督,同年三月四日陪葬於昭陵。
  • 永徽二年正月九日(651年),唐高宗即位後,追贈尚書右僕射、高唐縣開國公

上元元年十月六日(674年11月19日)立。
原存於陝西醴泉縣煙霞鄉上古村東約500米處馬周墓前,
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館。
碑身首高3.58米,下寬1.16米,厚39厘米。碑額篆書,
題《大唐故中書令高唐馬公之碑》。
許敬宗撰文,殷仲容隸書,共37行,滿行約84字。
碑字除左上部較清晰外,余均磨損難以識別。
碑陰刻明朝萬曆十三年四月(1585年)
荏平張第的《謁唐中書令馬公碑》五律詩一首。



臺灣新北市淡水區

 

上級行政區劃新北市
舊稱淡水、澹水、滬尾
區劃42692
政府 
 – 區長巫宗仁
總面積70.6565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139 公尺
人口 
 – 總數182,459人(2020年9月)
 – 排名11
 – 戶數80,206戶
郵政編碼251
戶政資料代碼65000100
毗鄰三芝區八里區臺北市北投區
網站https://www.tamsui.ntpc.gov.tw/

滬尾與淡水

明代時,「淡水」和「雞籠」曾為整北灣的泛稱,

後指淡水河流域和河口一帶地區。

早在1590年代西班牙人在「馬尼拉手稿」 :

記載了淡水河流域一帶的平埔族情形,

並以拼音拼寫了「Tamchuy」,並附上漢字「淡水」,

後來西班牙統治時期就成立了淡水省區


而歷史上清代把淡水廳的行政中心 :

先後建立在半線竹塹,而不是淡水河口,

但自從清朝末年官府因不平等條約

於滬尾開港設海關開放對外貿易之後,

人口逐漸往淡水地區之港市(包含艋舺、大稻埕、滬尾等)一帶匯集,

「滬尾」是在淡水口東北側河岸的聚落名,

也就是今天的淡水地區的主要市街。

「滬尾」之名(閩南語: Hōo-bé/Hóo-bué)可能為凱達格蘭語轉譯而來,

語源為「Hobe」,是河口的意思。

臺海使槎錄》中稱「虎尾」,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稱「扈尾」,

淡水福佑宮「望高樓碑誌」中稱「戶尾」。

可證明不同的「Hōo-bué/bé」名稱皆為「Hobe」轉譯之結果。

另有說法指出,「滬」是指漁民捕魚之設施,「尾」則是指河流出海口。

另有一說則是指由閩南語「雨尾」諧音演化,

因為觀音山、淡水河一帶下雨,

到此地後雨即停止,故名「雨尾」。 

另一說法是「石滬」是早期海邊捕魚的設施,

漲潮時,海水將魚群帶進石滬內,

退潮時海水從石縫中流出,魚群便留在石滬內供漁夫捕捉,

早期台灣北海岸有20~30個石滬群,

淡水在石滬群最尾端,故稱「滬尾」。

也有說是源自此地在清代中期即和簡稱為「滬」的上海通商頻繁,

猶如是接續於上海後尾的城鎮,乃逐漸產生滬尾之名。

自清朝末期至日治初期的一段時間,

「淡水」之名漸與「滬尾」並用,

都指稱今日的淡水區一帶。

明治42年,當地隸屬臺北廳滬尾支廳淡水區、當時有滬尾公學校、

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滬尾區、滬尾街,

以及以「淡水」為名的淡水稅關、淡水郵便局。

1912年(明治45年)1月22日,

臺北廳廳長井村大吉呈報總督府

希望解決此種名稱混亂的局面,改而統一使用「淡水」之名。

經總督府批准後,於1912年(大正元年)9月21日

正式將滬尾街改稱「淡水街」(府令第22號),

滬尾支廳與滬尾區改稱「淡水支廳」與「淡水區」(告示第24號)、

滬尾公學校改名「淡水公學校」(指令第521號)、

以及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改名「淡水尋常高等小學校」(告示第25號)

「淡水」的羅馬字母拼寫譯作Tamsui,

公開出版品可追溯至於1858年出版

由英國律師和歷史學家George Wingrove Cooke寫的書

「中國:1857-58年在中國身為泰晤士報特派記者」

(China: Being "The Times" Special Correspondence from China in the Years 1857-58)

和同於1858年出版的英文刊物「上海文理學會會刊 第一刊」

(Journal of the Shanghai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Society v. 1)。民間和官府部門隨之。

在2003年地名譯寫原則頒布後,改採通用拼音譯作Danshuei,

2009年依照漢語拼音再更改為Danshui,

但上述兩次更改改變了長久使用的譯名,

而被認為有違「名從主人」的譯名慣例。

新北市政府則用有百年歷史的Tamsui

且於2011年5月24日函報教育部及內政部,

以此做為淡水唯一的英文譯名。

在新北市交通局建議之下,臺北捷運公司從2011年7月起,

將淡水英譯更名為「Tamsui」

稍後經內政部於同年6月16日核定,

淡水區(Tamsui)彰化縣鹿港鎮(Lukang)

為全國首二例恢復歷史慣用譯名的鄉鎮市區級地名

淡水區位於淡水河河口右岸,並以該河與八里區為界。

除淡水河外,境內尚有源自大屯火山群之諸溪流,

其中樹梅坑溪高厝溪八勢溪竿蓁林溪黃高溪鼻頭溪

淡水溪米粉寮溪等溪流向南注入淡水河;

公司田溪圭柔山溪興化店溪洲子溪灰磘溪

大屯溪等溪流向西直接注入臺灣海峽

淡水河為北臺灣最大河川,幹流長度158.70公里,為全台第三長河;

流域面積2,726.00平方公里,亦排名全臺第三。

淡水河口一帶之海岸是東南亞海路的中途站,大屯山又是極好的航途指標,

因此七千年來至今在淡水一直有人類居住。

此地早期人類以部落形式過著漁獵、放耕的生活。

於淡水一帶可考察到之原住民族,

皆屬居住於臺北一帶的凱達格蘭平埔族

古代中國日本的船隻,經常停泊淡水,與他們從事貿易。

西元16世紀起,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

臺灣優越的地理位置,更是引起他們的注意。

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

並為了和對抗,最先佔領北臺灣,

並在1628年建造「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即今日的紅毛城

1642年,佔領臺灣南部的荷蘭人北上,驅逐西人並重新築城。

他們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來此拓墾,

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

更利用淡水為港口和中國商人進行貿易。

1661年,鄭成功渡海東征,驅逐南台灣的荷蘭人,淡水也暫歸明鄭。

,淡水除了原有「漢番交易」之外,

漢人已漸漸到此從事拓墾,直到鄭氏降清。

漸漸的,淡水因與中國大陸最近,本身又為良港,

「滬尾」由漁村漸成街庄和通商港口。

於西元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後,淡水正式開港。

所有外國船隻來臺灣後

只能限定到通商口岸進行貿易,

在其他口岸交易者一律視為走私。

1862年,淡水正式開始徵收關稅。

1863年,英國為了避免原本已經在雞籠(今為基隆)活動的商船被視為走私,

便要求另開雞籠為淡水的外口,

清廷也認為在雞籠增設海關有助於稅收,

從此以後,淡水和雞籠便成為外國商人雲集之地。

樟腦硫磺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

不但使淡水成為全臺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

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

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

淡水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的登陸臺灣的門戶。

日治時代,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

加上日本殖民政府在佔領臺灣後大力建設基隆港

臺北與基隆之間又有鐵路運輸之便,

終而使基隆取代從前淡水在北臺灣的地位。

然而淡水憑藉著多年累積下來的歷史資本,仍然維持著一息尚存,

也讓它繼續成為北海岸一帶的行政及文化中心。

2015年11月9日,區公所從中正路65號搬到「淡水區聯合服務中心」

(位於本區中山北路2段)。

日治時期曾經傳出瘟疫,因淡水地區的鄉民最崇信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得道日是五月初六日,

故迎請清水祖師在每年舊曆五月初五傍晚開始舉行「暗訪」,

五月初六中午開始展開日間遶境,巡遊全區,

希望能夠驅逐瘴癘、瘟神,庇佑平安。

官方名為「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俗稱「淡水大拜拜」。

2013年新北市政府已將「淡水大拜拜」,列為「無形文化資產」。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5132,653—    
195636,092+10.5%
196140,044+10.9%
196645,621+13.9%
197150,262+10.2%
197657,060+13.5%
198166,589+16.7%
198674,249+11.5%
199185,980+15.8%
1996101,199+17.7%
2001119,533+18.1%
2006129,898+8.7%
2011146,756+13.0%
2016165,765+13.0%
2020/10182,682+10.2%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 五都改制前,曾短暫成為全國人口最多的鎮(2010年8月1日~2010年12月25日,
  • 桃園縣楊梅鎮改制為縣轄市至五都改制這117日),當時淡水區的人口尚未突破15萬,
  • 未能依地方制度法改制為縣轄市,直至2012年11月才突破15萬,
  • 唯當時已升格為市轄區,無法再進行改制。

  • 近十幾年,由於淡水區新市鎮的開發,加上房價相對都心較低,
  • 新規劃的交通建設(已通車的淡海輕軌以及通過環評即將動工的淡北道路),
  • 以及市府推動的人口福利制度,皆成為淡水區人口快速成長的原因。

  • 累積五年(2014年底~2019年底)人口增加19,657人,折合成長率12.37%,
  • 為新北市五年來人口增加最多、成長率次高的區,亦為台灣五年來人口增加量第六多、
  • 成長率第四高的市轄區,在全國所有鄉鎮市區之中,增加量高居全國第七
  • ,成長率高居全國第六。

  • 本區人口2019年累積增加5,108人,排行全國三級行政區第五多,
  • 該年也是淡水區有紀錄以來,人口增加量最多的一年。

  • 由於淡水區人口自1951年起連續68年皆呈正成長,
  • 因此下表僅以紅色粗體表示最大值,以藍色粗體表示最小值。
淡水區歷年人口變化(1951年~2020年)

淡水(1981年至2010年)氣候平均數據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平均高溫​℃(℉)18.7
(65.7)
19.1
(66.4)
21.3
(70.3)
25.0
(77)
28.5
(83.3)
30.9
(87.6)
33.3
(91.9)
33.1
(91.6)
30.9
(87.6)
27.4
(81.3)
24.0
(75.2)
20.5
(68.9)
26.1
(79)
平均低溫​℃(℉)12.4
(54.3)
12.9
(55.2)
14.5
(58.1)
18.0
(64.4)
21.3
(70.3)
23.9
(75)
25.5
(77.9)
25.4
(77.7)
23.7
(74.7)
20.8
(69.4)
17.8
(64)
14.0
(57.2)
19.2
(66.6)
平均降水量​㎜(英⁠寸)120.5
(4.744)
173.5
(6.831)
192.2
(7.567)
178.3
(7.02)
219.5
(8.642)
230.6
(9.079)
147.6
(5.811)
215.1
(8.469)
223.5
(8.799)
185.5
(7.303)
131.7
(5.185)
101.6
(4)
2,119.6
(83.449)
平均相對濕度​(%)83.184.484.882.882.682.077.678.178.178.478.880.180.9
每月平均日照時數79.069.183.7103.0120.0149.6213.9206.4174.0137.295.389.11,520.3
來源:中央氣象局

1. 淡江大橋模擬影片錯誤,且未來輕軌會直接開上淡江大橋與八里開發區連接;

2. 藍海線已有第二河岸方案規劃;

3. 淡海國小已有動工動作;

4. 公23公園預計將成為新北市結合輕軌主題共融公園;

取多廣告或是車評影片都是在公23或是美麗新旁邊取景拍攝的,

甚至是更久以前萬芳的第十一張專輯"不換"中的"從前"

這首歌更是看得出在公23公園取過景,

不少鏡頭也在新式五路一段底往現今的黃金海岸自行車步道上拍攝;

光從現今的新市五路二段與後州路十字路口這裡就可觀看無敵落日美景;

5. 淡海新市鎮怕的不是被叫鬼城,而是市政府的規劃是否有正確完善的長遠眼見;

6.大型郵輪早應納入淡海新市鎮規劃範圍考量之一,有好山好水為何不好好思考規劃;

7. 中部有封閉式賽車場,南部也有封閉式賽車場,北部何不考慮規劃呢?

8.政府缺的不是執行力,而是遠見/想像力

影片中的淡江大橋 其實是當初競圖時的其中一個作品

但最後並沒中選 中選的是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方案

另外 淡海輕軌藍海二期 由於老街段的抗議

所以現在有個改走河岸到捷運淡水站後面的替代方案 還在研議就是了

淡水這幾年來每年大量的人口移入 在人口負成長的時代 這十年來幾乎能3%左右年年成長

我退伍後在台北市住了30幾年,去年底將台北房子出租11/16號搬來淡水,

那天剛好天氣變冷,本以為在淡水度冬會特別冷還買了件大衣,

結果沒我想像中的冷,每次上台北東區辦事發現跟淡水天氣差不多,

整個冬天下來根本沒覺得會比台北冷,問住淡水這邊的人淡水很冷嗎,

幾乎都說不太感覺淡水會特冷,我本身也是淡江大學畢業年輕時在淡水住過四年,

也沒任何淡水很冷的印象,也許整個冬天就有個幾次風大感覺稍冷,

但對長期居住的人來說影響很小,住淡水最大的問題是去台北市區稍遠

對上班族不便,若是未來淡江大橋和聯外快速道路通車後,

或許會有機會吸引台北上班族來淡水居住,

這是我個人這5個月住在淡水新市鎮濱海沙崙站附近社區的經驗

我也是去年才從新店搬出來 我的工作就是在家接案子 而且我比較喜歡綠化與悠靜感 再來就是離台北近一點比較好 畢竟認識的都在這 但是我也沒甚麼錢 所以我就看了桃園跟淡水 當然新店附近也有看 但是價格超出預算外 又繼續住新店覺得很瞎 但看來看去 最後選擇淡水 我個人覺得在於適不適合你居住 而不存在這個地方爛 我平時 也很喜歡從新市鎮延海 騎到 基隆 甚至在到 宜蘭 享受延路風景 到台北會塞車 但相反 走這邊 可以很悠閒的騎車 可以說是北部的墾丁

事實上 因全球暖化 台灣現在是夏季太熱太長 而冬季變短且也已不太冷

故淡海新市鎮冬季也早已變得不太冷 反而是在春夏季較大台北盆地涼爽許多

空氣品質及通風也好得多 至於塞車問題市政府也已提供解決方案

除淡海輕軌已通車外 淡江大橋及淡北道路也皆預定於2024年完工通車

屆時便可解決淡水的交通問題 且淡水地區還有淡水文化園區(紅毛城等)

對於重視休閒氛圍的文藝青年或小家庭是最佳選擇

以及家樂福賣場及新近開幕美麗新影城商場可購物用餐娛樂等

加上可享有重劃區低密度高品質生活空間 涼爽的夏季 與良好的空氣品質

及令人心情愉快的生活步調 故淡海新市鎮近年已漸成為北台灣

相當舒適宜居的地區 所以除對上班族通勤時間稍長外

長期而言對自住購屋者已算是一個不錯的居家地區 供大家參考

台北灣的案子呢?已經開發至第六期了,江南、觀海、四季,是否不好呢?

淡水人假日是不太出城~有老街跟影城 還有周邊的文化資產跟自然的景觀,
地大不擁擠,走出去就是景點。 當別人假日要進來淡水的時候,你是往城外出去,所以塞不到多久,
當別人玩好要回家的時候,你回來的車道,也是不太塞。 雖然離台北市遠,但用不到1000萬的價格就能擁有大坪數的房子,
就當做是用提早起床上下班的車程來換的,我覺得十分的划算。 只是淡水很冷愛下雨~~~~北部冬天哪裡不冷哪裡不下雨呢~~~

我住淡水一年了,潮濕又冷,
新市鎮和輕軌地點規劃的不好,新市鎮就真的空啊!
我家上坡後就鄧公輕軌,根本沒人搭,櫻花季才有幾個人搭。 除非是喜歡與世隔絕的人,才會住淡水!
平日老街(金色海岸那邊)觀光客就蠻多人,看免費夕陽。 三蘆地區我住很多年,雖然交通便利,但住方面和人口真的太擁擠!
房價也高,惡鄰居也好多~看看那蘆洲站的希望城市都賣多久了!
捷運的停車場的設計根本不良,硬擠出來的,那是什麼小矮人的空間嗎? 之後搬遷到淡水,這裡優點之一:「清靜」多了!交通事故也算少,
因為淡水的路常會有高有低的坡度!大家騎車開車就特別謹慎。

其實建商也不傻的,他們也不是集體中邪在那邊開發
(說不定他們有小道消息早就投資卡位了),雖說目前的確不夠完善
百貨商場一塊一塊的,我這幾個禮拜假日
都開車繞了幾圈新市鎮,我覺得未來可期!

別輕軌啦~太擠了@@ 平面輕軌慢車 滾出 淡水。 中山中正河岸 不愛 輕軌。 ~拒絕LRT鐵路平交道 假捷運 ~嫌惡LRT慢車停紅燈 搶路權 ~不如去蓋 全高架輕軌 連接 紅樹林-竹圍馬偕
& 跨河接五股蘆洲&泰山溫仔圳-板橋 ~最好 加蓋輕軌站之勤洗手濕洗手設施(防疫)

如果需要注入更多的商機與就業機會賭場真的可以考慮 因為韓國瑜的政見,本來想說高雄的愛情摩天輪
與旗津會發展成性產業與博弈產業
其實我覺得桃園航空城蠻適合發展博弈產業、性產業、大麻合法特區 剛剛看了影片,發現淡海也蠻不錯的可以發展博弈產業 前兩年因為工作第一次去淡水,開車經過淡水河時給我很大的震撼 那個海、河的天然美景讓我印象深刻

片中 ~淡江大橋的圖係錯的。 ~2013年 上千公頃的淡海二期"一階環評"未通過。 ~至於其中90幾公頃想改作淡江科技園區...假的?
胡嗦亂炒?不太符合常識嗎? 科技園區都馬設于高速公路交流道附近,不可能設在交通邊遠,
水源管路太長,通勤要很久之處,不符合常識啦。 經濟部科技部環保署內政部依法審核科技園區相關配套
(正當性 必要性 合法性...等要件)及行政程序不可能通過吧。 且淡海離核電廠&核廢料場(遷不走)太近了@@。 還不如把科技園區設於士林北投關渡平原
或五股八里(都還有大面積空曠平地)...
較可行&較符合常識

建案名稱 "和X". 主持人能把價錢14~16萬低價
講出來已經省下你不少交涉時間。
我是身體力行走過一圈後, 當成健身。
空氣真的不錯, 但我無法接受變電器在家旁邊。 如果你喜歡那附近,就繼續看離變電器遠一點位置。

淡水大橋從規劃到施工到完成34年 這是台灣效率 淡水房價低最大的原因交通不便 20年來 上下班每天都堵死了 誰願意到淡水買房 房價當然漲不上去
其實淡水的海景房 在全世界都是豪宅用地
但在台灣 大家不重視海岸景觀
怎麼會沒有這種需求也沒有這種需要 我也覺得很納悶.....

石牌超棒的耶!!!醫院,學區,夜市,捷運,通通都有,
全台灣找不到這麼好的地方了阿

你可以自己搭一次車就知道時間了,價格網路可查捷運票價,
如果住那一定是用1280吃到飽,
老人當然不適合,淡水出了名冬冷夏熱啊!
氣象常用淡水做低溫高溫指標.

淡北道路已經通過以後就有,
我是買紅樹林站出口走路三分鐘的寧靜純住宅社區,
我也懶得解釋旁邊僅存預售屋已經價格開的比當初我買的高,
而且還已經賣出8成,我其實也蠻驚訝的!

整個地區有2點不好
1.路邊沒有停車格 叫人家車停哪?出門吃個東西都很麻煩。
2沒有大型醫院的預留地,人口已經愈來愈多 醫療不足。
這也是我看了7、8個建案裹足不前的很大原因

與其開發這些新市鎮 不如先都更全台最大破爛區 三重蘆洲中永和五股泰山吧!

要解決淡水 以及淡水新市鎮的交通問題只有一個方法 :
從台北藝術大學附近 挖一個隧道 隧道中間分岔
一條隧道往三芝一條隧道往淡水
淡水以及淡海新市鎮以及三芝以及東北角的所有交通問題全部解決
從台北藝術大學那邊挖隧道過來淡水只要5公里
用中共的效率前後兩頭施工 只要一年就完成
用台灣的效率 從計畫 從市議會通過預算
到施工 到完成 也不會超過5年
淡水的交通問題北海岸的交通問題一致性解決.....

淡水要吸引更多人來住首先交通要改善.
目前新市鎮到台北尖峰離峰車型時間可以差到40分鐘(我的實際體驗)
如果快速道路及淡江大橋快點完成.相信會有大量的人願意來淡水居住

從我三年前搬過來新市鎮 ,人口多了將近2倍 ,喜歡這裡蓋的房子,
美輪美奐又新穎,大小建案豐富有多,看房子很過癮⋯⋯ 濕冷看位置,住過台北灣、丰上、目前住微笑莊園 (靠近家樂福)
台北灣相對濕冷,兒子升小學 新市國小居然 跟我說戶籍沒滿三年基本上上不了,
去排候位光是新市國小一年級就有三百多個學童,我們根本擠不進去⋯⋯
為何大家都嫌淡水遠,卻一窩蜂的搬來


事實上因全球暖化 台灣現在是夏季太熱太長 而冬季變短且也已不太冷
故現淡海新市鎮氣候反而變得更宜居 因春夏季較大台北盆地涼爽許多
冬季也已變得不太冷 空氣品質及通風也好得多
至於塞車問題市政府也已提供解決方案 除淡海輕軌已通車外
淡江大橋及淡北道路也皆預定於2024年完工通車
屆時便可解決淡水的交通問題
且淡水地區還有淡水文化園區(紅毛城海關碼頭等)
以及家樂福賣場及新近開幕
美麗新影城商場可購物用餐娛樂等
又可享有重劃區低密度高品質生活空間
涼爽的夏季 與良好的空氣品質 及令人心情愉快的生活步調
所以淡海新市鎮近年已漸成為北台灣相當舒適宜居的地區
故除對需至台北市內工作的上班族通勤時間稍長外
對於重視休閒氛圍的小家庭或文青而言應算是一個不錯的居家地區 供大家參考

淡水只有竹圍紅樹林附近值得買,其他地方.離台北遠,交通氣候也不好,
雖說淡水和台北市有接壤,但淡水過紅樹林以後,
離台北市中心比林口還遠,林口還有國道經過

看你的上班地點在台北哪裡?以到台北車站為例,
輕軌加北捷總搭乘時間約60分不含等車與換車時間,
若以機車大約40分可到,房價只要北市的五分之一,
若等到2024年兩大交通建設都完成就看不到二字頭了!

新市鎮那邊目前還是投資大於自住,不是有商場有吃吃喝喝的店就好,
要好吃的要正常的cp值,也要考慮沒車或是小孩,
不用補習嗎?小孩不用社交嗎?
你的財力能讓他都去逛商場刷電影,就算能,他朋友勒!
考高中怎麼辦,陽明明倫百齡,好一點中正成淵松山,
這還是在一班車的通勤路上,至少要90分鐘單趟,我高中(比新市鎮更近)
6點公車0620到陽明高中.6點30公車0740到陽明,
而且車上擠爆,放學回來還必塞,多轉幾班車的呢,
大學應該都住外也有能力不考慮,新多的幾條路還嚴重重疊,
不提人更多進駐流量是否夠,重點是車禍和修路,只要一件擦撞就能塞死,
更不用說重大車禍(頻率也不低趕投胎的很多),
流量過多修路或道路有坑洞就更頻繁,還有暴雨道路淹水,
我只想說淡水無限好但你還要通勤不要來,
本人現在在學看屋也還是首選淡水,
近來的新進人口已經把淡水弄的心浮氣躁。 而且等明年6月吧,都市計畫書還沒全定案,焚化廠有沒有蓋還不知勒。

搭公車到到桃機、在北台灣各區都有,這有什麼好特別的?🙄
南港的最大敗筆在於腹地狹長且分散不聯慣!
說到台北市BOT的一棟新廠辦大樓就要創造出3600人的工作機會
與年產值高達500億的超高GDP實際有效產值,MD這根本就是在詐騙!? 全台灣百貨商場每年加總總消費金額也只不過是1200億台幣的GDP消費!
整個信義計劃區裡的14間超大型百貨公司的每年總消費金額,
也只不過有500億台幣!🙄
區區一棟廠辦大樓想要創造出每年500億台幣的年GDP“實際有效產值”,
這根本就是在哈囉&唬爛!
乾脆只要進住一家大型金控公司企業總部,
每年所創造的GDP無效過水算帳產值、就超過每年500億台幣了!
板橋車站、台北車站、南港車站短短的16公里路程就設了3個多鐵轉運站!
我的的政府真是太有錢了!
國家有限的建設資源就是這樣重複投資浪費掉的,
才會會早成台灣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人口過度集中雜亂擁擠,
而失去了居住優質生活環境品質~欸…😭 PS:現在都已經網路手機時代了,住哪裡都嘛差不多、
不會在有資訊時間落差的問題!
防疫時間全世界都能推廣、網路在家辦公上班了,
自己的住宅實際優質居住本質才是王道!🤔

淡水幾大缺點 1 濕度高 臨海區域風特別大 北面只要有開窗 隨時呼呼呼的叫
浴室只沒開窗100%發霉 2 聯外道路跟屎一樣 想開車? 請在沒下雨的時候開 下雨天開車
從竹圍塞車塞到淡金路口再到後面加油站 3 淡水溼成這樣 建商沒長時間防水保固 ?暖風機? 冷暖氣機? 4 輕軌速度太慢 上班你想慢慢坐? 想開車到臺北市區?最好祈禱不是下雨...... 5 假日一堆觀光客塞爆你的市區道路

相對而言 您提的兩項 機率<<海平面上升的隱憂!! 大家好像都沒討論到版主提到:淡水地勢相對較高 這項算是...優點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3qR7wO6uAs

【賞屋說說】 ☛淡水新市鎮 | 區域分析 | 淡海大橋 | 輕軌 | 淡北道路 | 美麗新廣場☚


淡水擁有美麗水岸風光與豐富景點,加上搭乘捷運即可抵達的便利性,
一直是台北的超夯旅遊景點之一。
事實上,號稱「東方版威尼斯」的淡水,魅力可不僅僅於此!
想要來淡水看夕陽、搭渡輪,又或者是到淡水老街走走大啖小吃,
那麼先跟著小編整理的 淡水交通 2020最新資訊一起先出發去淡水吧!
淡水位在台北市郊,但交通便利不用複雜轉車、也不用擔心會迷路;
然而,淡水一直以來也是國內外旅客來台北旅遊的熱門景點!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搭捷運去淡水,出站後照指標步行,
即可抵達最熱鬧的淡水老街;
另外也有多條公車路線會行經捷運淡水站和幾處淡水熱門景點,
像是淡水紅毛城、小白宮或淡水渡輪若選擇開車自駕去淡水,
淡水捷運站旁、老街尾端、小白宮周邊都有公有收費停車場,
可視行程規畫選擇停車位置,也不用煩惱停車問題。
旅客可以選擇要搭捷運、搭公車或者是自行開車去淡水玩!

搭乘公車前往淡水捷運站的方法如下

(可直接關鍵字搜尋您想搭乘的公車號碼尋找):

搭乘756淡江大學↔北門、757淡海↔北門、857淡海↔板橋、

860三芝↔捷運淡水站、861馬偕醫學院↔捷運淡水站、862 基隆↔淡水、

863淡水↔金山、873捷運淡水站↔中和里、874捷運淡水站↔大湖、

875捷運淡水站↔北新莊、876捷運淡水站↔三芝、877捷運淡水站↔石門、

878八里↔捷運淡水站、880樹林↔淡海、883樹林↔淡海、892淡水↔石門、

893淡水↔北新莊、947淡水↔板橋等路線,在「捷運淡水站」下車即可。

此外,若覺得從捷運站步行前往淡水周邊古蹟或老街另一端太遠,

也可以在淡水捷運站搭乘857公車、紅26公車或836公車,

沿線會停靠小白宮、紅毛城、滬尾砲台、重建街、漁人碼頭等熱門景點,

可以多多利用。


搭乘台北大眾捷運「紅色淡水線」至最後一站「淡水站(R28)」,

從1號出口出站後,行至中正路(內側傳統老街)

或環河道路(金色水岸側老街)即可抵達淡水老街商圈。

而本篇介紹的景點,大部分也都是從捷運淡水站就可徒步抵達喔!

目前在大台北地區最新穎的交通工具非「淡海輕軌」莫屬了!

路線目前分為綠山線、藍海線及三芝3條,

而綠山線在2018年開通綠山線共有11站,

其車站編號分別從Vo1紅樹林 – V11崁頂,車站站名列表如下,

剩餘的藍海線及三芝線2條路線仍在施工中。

  • 綠山線|車站一覽(V01紅樹林 – V11崁頂)

綠山線│已通車V01紅樹林Hongshulin高架
V02竿蓁林Ganzhenlin
V03淡金鄧公Danjin Denggong
V04淡江大學Tamkang University
V05淡金北新(北投子)Danjin Beixin(Beitouzi)
V06新市一路Xinshi 1st Rd.
V07淡水行政中心Tamsui District Office
V08濱海義山Binhai Yishan平面
V09濱海沙崙Binhai Shalun
V10淡海新市鎮Danhai New Town
V11Kanding

▲淡海輕軌|綠山線車站 (資料整理自維基百科Wikipedia)

目前綠山線的車站設計沿用「幾米月台」的藝術發想,

在11個車站都設置了幾米車站的公共藝術,深受大人小孩喜愛。

去年還推出3款幾米輕軌列車,在2019年11月正式通車,

吸引許多旅客爭相來搭乘限時限量的幾米列車。

而淡海輕軌的「車站」,也意外成為近兩年來熱門的打卡景點!

淡海輕軌|綠山線票價一覽表

淡海輕軌的票價和台北捷運的票價差不多,

基本上一趟價錢都是從NT$20開始算,搭乘7站(含)以上,就是以NT$25;

一樣可以使用電子票證刷卡進站(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快樂有錢卡),

或者是直接以現金直接購買單程乘車幣,出站時再直接投入閘門機器。

如果你們是來台灣自由行很多天,這裡建議可以購買交通暢遊卡 一日券可以當日無限次搭捷運台北市新北市基隆的公車(不包含編碼4碼之公路客運)或是五條台灣好行旅遊路線。(目前交通暢遊卡尚未開放搭乘淡海輕軌)

交通暢遊卡-1日券

$180元

原價$3,540元

免費交通:

台北捷運、台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公車、5條台灣好行

 住淡水三年多的感想就是,淡水很漂亮,

老街、水岸、八里、漁人碼頭...景點很多。

新市鎮街道整齊寬敞,整體來說是一個可以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好地方。

工作來說,通勤搭捷運40多分鐘到台北車站,

假日休閒想釣魚,往北騎機車20多分鐘就到三芝。


身為一個淡水人,我覺得新市鎮會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沒有提供就業機會,

沒有工作就沒人入住。淡水人台北上班就是一兩個小時的車程,

然後導致中正東路每天都在塞車。

印象中原本聽說有規劃淡海科技園區,打造北海岸生活圈,

所以先蓋房子>>科技園區>>學校>>醫院等等,

但是似乎是因為一期入住人數不理想,就沒有後續了。

才會搞成淡海新市鎮現在跟鬼城一樣。

然而大約20幾年前就在提的淡江大橋、淡北快速道路以及已經得知

無法建造的芝投公路等等淡水對外道路,

在許多人眼裡變成政府在幫建商解套的建設,

而不是看到淡水人對於上班不塞車的渴望。

只能說新市鎮真的很可惜,除了當初規劃的不夠細節之外

還有歷年來政府的不作為;以及只考慮觀光

不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讓這個政策成了一個笑話。


淡海一期還沒住滿人,就要進行徵收範圍更大的淡海二期,

不符合徵收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淡海二期,就要提到葉世文。

他在營建署長任內,疑似刻意製作假民調來力推淡海新市鎮的開發案。

後來他因為合宜住宅收賄被關,淡海二期開發停止。

https://bendongpro.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19.html?m=1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農地暴漲的4個原因玩偏的綠能政策、農地工廠、造鎮計畫、土地徵收,

以上這些原因造成農地價格上漲,使年輕人沒辦法回家務農。

「我想買塊田,可是根本買不起!」台灣20多年來的土地投機與掠奪,
不僅讓年輕人買不起房,連買塊地種田都是奢求。
《蘋果》透過大數據分析,揭露政府長期放任農地「種」農舍、
「種」工廠的惡果,就是讓農地價格短短8年翻3倍,
成為一塊塊讓青農望之卻步的「鑽石田」,
良田逐漸流失,斷送台灣農業未來。

農業發展條例第1、10條:「為確保農業永續發展,
農業用地於劃定或變更為非農業使用時,應以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之完整。」
農地暴漲的4個原因:
(一)綠能政策被玩偏,雲林「假耕作,真種電」
當太陽能業者以高於出租價的報酬租地種電,
譬如一塊地出租的價值僅50萬元,
「太陽能廠商就會說,『我80萬元跟你承租!』
他(老農)就不會承租給要種田的人,
這都是看在錢的分上傷害自己的土地!」
在老農飽了荷包,開始「呷好道相報」,被犧牲的就是青年農民。

(二)社區造鎮的建案會拉升農地價格
社區造鎮的建案會拉升農地價格,跟著政府的開發計劃走,
農地變化跟市場變化差不多;現在三鶯捷運有點雛形,吸引買方有追價的意願。
會買農地置產投資的,都不是市井小民,許多民意代表早就卡位。

苗栗方面,全縣農地價格的漲幅約28.8%,排名全台第5,從每坪單價來看,
2012年僅9717元,到了2018年則來到1.3萬元;
也就是說,在苗栗想要買1公頃農地耕作,竟要掏出近4000萬,堪稱天價。
而苗栗18鄉鎮裡,以西湖上漲295.1%最多,卓蘭漲約188.2%,
工業區不斷進駐的竹南,漲幅也有95.7%、近乎翻倍。

「土地是要種東西給大家吃,不是拿來賣的!」中午烈日當空,
苗栗農民洪箱(62歲)坐在田埂的樹蔭下乘涼,
細數著她十多年來如何對抗政府徵收土地。
務農超過30年的她感嘆,當地農田本來不貴,
但後來當時縣長劉政鴻大規模圈地、炒作價格,讓一切變了樣。
 
(三)因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法,農地工廠氾濫
2000年後,彰化農地的價格飆漲,便是直接受到政府錯誤政策的影響。
彰化的幾家工廠,幾乎都是外地人來買的。
《農發條例》開放自然人可以買農地,附近蓋工廠的就增加了,也帶動了農地價格。
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法,開放自然人買賣農地,
中小企業為降低成本而在農地興建工廠,農地價格因而水漲船高。
然而,工業生產帶來了污染。農委會統計,彰化縣列管污染農地達329公頃,
面積全國第2;工業廢水流入灌溉溝渠,農地遭重金屬污染,估計整治須14億元。 
《蘋果》拜訪當年修改《農發條例》的時任農委會主委彭作奎,
他回憶:「『新購農地不得建興農舍』這10個字如果沒有劃掉,
絕對就能維持住農地跟農地價格。」
但國民黨當年選情低迷,老農派立委不採納他的意見,最後彭斷然辭官,
「結果現在幾乎每個公務員都有一塊農地,他買一塊農地是跟買一台電視一樣」。

(四)失控的區段徵收
近年台灣區段徵收案件日益氾濫,例如苗栗大埔、苗栗後龍灣寶里、
中科三期台中后里、中科四期彰化二林相思寮、新竹璞玉計畫、新北市八里台北港,
以及爭議最大的桃園航空城。桃園航空城目前預計開發面積達6150公頃,
拆遷達1萬2千多戶、3萬多人,創下台灣史上規模最大徵收案的紀錄。
八德合宜住宅驚爆收賄弊案,林口A7合宜住宅恐將接續引爆。
雖然土地徵收計劃由內政部地政司負責,但過往在尊重內政部營建署的決議下,
地政司僅作形式審查;因此,營建署可謂實質掌控了整個國土計劃體系。
營建署前署長涉嫌收賄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不僅是個人道德操守有瑕疵,
更是涉及國土計劃體制的結構性問題。高舉居住正義,如果政策執行上無法落實,
不合宜的政策反而讓不肖建商與貪官污吏有了巧取豪奪的炒作空間。

何謂區段徵收
區段徵收是19世紀德國的產物,現在歐洲國家很少進行區段徵收,
反觀台灣區段徵收案件與日俱增。日本徵收案減少的關鍵點,即成田機場徵收案,
當時發生激烈衝突。
區段徵收的定義在「土地法」第212條第2項「謂於一定區域內之土地,
應重新分宗整理,而為全區土地之徵收。」然學者批評此等定義相當粗糙,
民國75年「平均地權條例」修訂時,
另將其詮釋為「本質雖仍為政府以公權力強制取得土地之徵收性質,
但事實上,已演變為另一種形式之『強制性合作開發事業』。」
政府從此將區段徵收定位為「合作開發」,
但事實上,土地所有權人是被迫參加,沒有拒絕的權利。
民國79年行政院欲擴大實施區段徵收,訂頒「凡都市計畫擴大、新訂或農業區、
保護區變更為建築用地時,一律採區段徵收方式開發。」
在這之後並制訂或修正許多法規,相繼納入區段徵收,這使它大肆被採用。
政府認為土地開發之後,原本低地價農地變更為高地價建地,
原土地所有權人是得利者,基於「土地使用變更回饋」原則,
原土地所有權人必須有所回饋,其主要的做法就是「捐地」。
這使原土地所有權人只能領回一部分抵價地,其餘大部分土地全歸政府所有。
徵收之外,還有一個罕見且備受爭議的「預標售」,它是土地徵收的「先期作業」
(例如可行性評估)告一段落之後,招商作業便同時展開。
政府在這個階段,沒有取得地權,便逕自標售民眾的土地。
這就像是有人擅自在外面標售你的房子;
「預標售就是先把利益分配好,再去割別人的肉。」
林口A7合宜住宅兼採區段徵收及罕見的「預標售」,引發社會龐大爭議,
針對後者,內政部在監察院提案糾正後,終於承認依法無據,
表示「未完成修法前,本部將另案函請各縣市政府暫緩實施,避免引發爭議。」
至於區段徵收則是堅持採用。
針對徵收案件的氾濫,監察院提出糾正案,
指出目前台灣都市計畫土地還可容納680多萬人,政府可以不用再土地開發,
可是有些地方政府仍再從事土地開發。

為何熱衷區段徵收
「政府沒錢,到處找錢」。
這是因為政府財政窘困,企圖以被徵收戶之土地開發利益來挹注建設所需之經費。
例如農地免稅,地方政府想辦法將農地變更為都市計畫土地,
這樣就可以拿來賣錢或課稅了。
因為區段徵收後,原本的農地將變成三種土地:
1 抵價地,被徵收人選擇領徵收補償費或取得抵價地;
2 公共設施保留地;
3 剩下來的即為建築用地,歸給政府,
政府就是靠這筆土地賣錢給建商,也可以課稅。

林口A7合宜住宅4463戶,向農民徵地每坪地僅4萬元,
標給建商底價平均每坪12萬元,決標時四家建商以平均25.9萬元標下。
段宜康說,建商取得土地總成本還不到77億元,
若總戶數銷售總額加上周邊停車位獲利,保守可賣328億元,
根本是「農民大倒其楣,政府坐地分贓!建商暴利超過兩百億!」
土地是壟斷性商品,隱藏著龐大利益,可透過政治力予以創造,
因此地方政治菁英過半數以上皆是從事於與土地相關的行業,如建築業,
地方的發展也因此受到了以促進土地開發炒作的建商財團及地方派系所掌控,
其視土地為一本萬利的投機工具。
政府首長、行政官員、地方派系、建商財團與學者專家委員會
形成了土地開發炒作聯盟,經由都市計劃及土地徵收機制來進行圈地,拉攏派系,
進行綁樁,並收取政治獻金,我國都市計劃已經完全的變質。

例如合宜住宅的目的是給低收入者可以買得起房子,屬於低總價位的住宅。
貪官奸商竟連窮人的住宅都貪,可惡至極。貪污提高興建的成本,
使窮人必須付出比原來更多的錢才買得起,剝削的是窮人。
這種貪官比一般貪官更可惡百倍。

徵收應具備的嚴謹要件
在苗栗大埔案,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953號
判決揭示了徵收應具備的嚴謹要件:

1 憲法第15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2 農業發展條例第1、10條:「為確保農業永續發展,
農業用地於劃定或變更為非農業使用時,應以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之完整。」
3 有助於公共利益。
4 必要性,最後不得已手段。應先協議價購,協議不成時,始予強制徵收。
徵收範圍係用地機關所必需。例如林口A7合宜住宅,政府徵收236公頃,
其中只有10公頃是合宜住宅,明顯不符合必要性。
5 比例性,擇損失最少之地方為之,避免徵收農地,損害與利益無顯失均衡。
桃園台地的埤塘灌溉系統是漢人移民台灣後,為了在缺水的台地上墾荒種田,
並適應北台灣颱風多、雨季短的氣候特色,胼手胝足發展出的灌溉系統,
這是先民智慧的結晶,也是飛機在國門起降時,所有旅客看見台灣地景的第一印象。
不過,如此具有台灣地域特色的景觀,將因航空城的開發而消失。
人與土地間的濃厚感情,是無法用金錢衡量。
苗栗工業用地已經夠多了,卻執意徵收。
徵收後的土地,光電廠沒來,反而是帥過頭來了。
抹黑不同意徵收戶是釘子戶,這樣有助於問題解決嗎?

結語
土地被視為經濟生產要素,但是人們對於土地有濃厚的依戀。
不該讓人可以從土地中獲得暴利,不是等到他獲得暴利後,才去用嚴刑峻法去解決,
嚴刑峻法是最後一道防線。收賄弊案代表的是整個國土計劃體系的嚴重問題,
我們應該努力來建構新時代的國土計劃公民治理機制。
例如成立全民都市計劃委員會,有爭議的案件就拿來公眾審查,
讓媒體公布民間跟官方審查結果,一對照,大家就會看出問題。
如果能有更多人願意呼應,會更有機會改變台灣土地發展跟都市計劃的問題。

參考資料
農地大浩劫 全球最貴 政府放任 良田流失 《蘋果》獨家 12萬筆交易揭露炒作真相

【南部】《蘋果》直擊 綠能政策被玩偏 雲林「假耕作 真種電」

【北部】「破壞者就是政府」徵收2次毀我一生

逾7千家農地工廠 就地合法「公平嗎」

【東部】稻子還沒割完 怪手就開進來了


吳定(2003.12.01)公共政策,空大。
丘昌泰(2010.09.25)公共政策:基礎篇,巨流。
張為竣、蘇鵬元(2013.04.10) 失控的土地徵收,新新聞周刊。
徐世榮(2013.04.27)誤入歧途的區段徵收,蘋果日報。
徐世榮(2014.06.04)前營建署長收賄有多嚴重,蘋果日報。
楊重信(2014.06.16) 公民之聲:誰偷走人民的財富,蘋果日報。
何金山(2014.06.17)航空城可能變另個核四,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