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英语:Diabetes mellitus)是一種代謝性疾病
患者的血糖長期高於標準值。高血糖會造成俗稱「三多一少」的症狀:多吃(英语:polyphagia)、多喝(英语:polydipsia)、頻尿(英语:polyuria)及體重下降。
對於第一型糖尿病,其症狀會在一個星期至一個月期間出現,而對於第二型糖尿病則較後出現。
糖尿病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引發許多併發症
一般病徵有視力模糊、頭痛、肌肉無力、傷口癒合緩慢,
及皮膚痕癢。
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酸血症,
高滲透壓高血糖非酮酸性昏迷
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則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腎臟病
糖尿病足、以及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有兩個主要成因:胰臟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
或者是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


1型糖尿病

由於身體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或根本無法生產胰島素,

病理上也被叫做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英语: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或是青少年糖尿病(因屬於先天性疾病,
大多數是在嬰兒時期至青少年期間發病,故名),
病因目前不明
1型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完全不同,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可能是基因或由于自体免疫系统破坏,
产生胰岛素胰腺胰岛β细胞引起的,
因此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
目前世界上对此病没有治愈方法。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于2009年发布的数据,
全世界目前约有3000万1型糖尿病患者
目前人類還無法治癒1型糖尿病,但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
使絕大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過上正常的生活,
保證他們和其他人有同等的生活質量和壽命。
糖尿病的綜合防治必須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變、
心態調整為前提;以飲食、運動、藥物等,
綜合治療手段為原則;調動患者本人和家屬,取得滿意效果。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也是常見的糖尿病種類,它指過去沒有糖尿病病史,
但在懷孕期間血糖高於正常值的孕婦。 
圍產期的主要並發症之一。此病可能導致胎兒發育畸形、
胎兒宮內窘迫、胎死宮內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
以及難產或者死產等並發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中國衛生部最新的診斷標準:
孕婦妊娠24-28週,進行75克口服葡萄糖量(口服)試驗,
分別測量空腹、餐後1小時、2小時血糖濃度,若
  • 空腹 > 5.1 mmol/L;
  • 餐後1小時 > 10.00 mmol/L;
  • 餐後2小時 > 8.5 mmol/L;
符合其中的任意一項,即可確診妊娠糖尿病。

其他類型糖尿病

一些糖尿病導因有別於第一型,第二型和妊娠糖尿病,
這包括:
  • β細胞基因缺陷(β細胞分泌胰島素
  • 遺傳性胰島素抗拒
  • 胰臟疾病
  • 荷爾蒙失調
  • 化學或藥物導致

糖尿病的並發症,主要表現在全身微循環的障礙,
可以發生在心臟血管、腦血管、眼的視網膜、四肢週邊血管,及腎臟,也可引起神經病變:
  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俗稱「糖尿眼」,長期的高血糖環境會損傷視網膜血管的內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變,如微血管瘤、硬性滲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體增殖甚至視網膜脫離。一般糖尿病出現十年以上的病人開始出現眼底病變,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則可能更早出現眼底病變,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眼科檢查眼底。
  2. 糖尿病腎病:俗稱「糖尿腎」,可分成五個階段,最終可能引致腎衰竭。糖尿病患者患上腎病的機會比非糖尿病人士高出許多,當中約一半二型糖尿病患者受到影響。在晚期時,腎病更可能會導致腎衰竭,患者必須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腎功能下降除了和患者的壽命較平均壽命為短有關外,亦會增加其他和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風險,例如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
  3. 糖尿病足:俗稱「糖尿腳」,初期只是腳部傷口難於癒合,若處理不當可引致截肢。
  4. 心血管疾病,俗稱「糖尿心」,過高的血糖水平會持續影響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多項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更有約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因此,醫學界近年提倡在「控糖」之餘,同時必須重視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方式包括維持均衡飲食、定期運動
、維持理想體重。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
血壓控制與腳部護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型糖尿病必須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
而第二型糖尿病則可以使用口服藥控制血糖,
若有需要也可以搭配胰島素注射。
糖尿病用的部分口服藥,與胰島素可能會造成低血糖
對同時患有肥胖症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減肥手術是有效的治療。
對於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來說,血糖通常會在生產後恢復正常。
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報告,全世界有3.46億人患有糖尿病,2004年估計有340萬人死於高血糖所引起的後果,
糖尿病患中超過80%的死亡病例,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2013年,全球共有三億八千二百萬名糖尿病患者,
其中有90%是第二型糖尿病。
在成年人口中患有糖尿病的比例已達8.3%,
性別比例則大致相等,預期到2035年,
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將增加至五億九千二百萬名。 
2012-2013年,每年糖尿病了造成1500萬至5100萬人死亡,在死因中排名第八。罹患糖尿病會使死亡風險加倍。 
2013年全球因糖尿病所導致的耗費,估計達5480億美元,
2012年單在美國就花費2450億美元。
另有研究發現,亞洲人(特別是東亞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並與以米飯為主食高度相關。
自古已發現糖尿病,糖尿病被最早記載於AC1500古埃及
中世紀以後在世界各地,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治療方法,
直到1900年左右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才被科學實驗所證實。 1889年,德國科學家約瑟夫·馮·梅林(Joseph von Mering)和俄裔德國科學家奧斯卡·明科夫斯基(Oskar Minkowski)
發現摘除了胰腺的,出現了糖尿病所有的症狀,不久後死亡。 1910年,愛德華·阿爾伯特·沙比-謝弗爵士,
提出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是因為缺少一種胰腺製造的物質,
他建議稱這種物質為“insulin”
(源自拉丁文“insula”,原意為小島,中文譯為“胰島素”)。
直到1921年,胰臟在新陳代謝中的內分泌作用以及胰島素,
是否真的存在才被進一步的研究所證實。 
重複了梅林和明科夫斯基的實驗,然後,他們進一步證明,
可以通過注射健康狗的胰島提取物,使患糖尿病狗恢復過來。班廷、貝斯特以及他們的同事,
特別是化學家科利普(Collip),
多倫多大學繼續從事提純牛胰島素的工作。
直到1922年,第一位糖尿病患者得到了一種有效的治療——胰島素注射療法。班廷和實驗室主任約翰·麥克勞德,
因此獲得了192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這在諾貝爾獎歷史上是最快,從發現到獲獎只有2年的時間。班廷和貝斯特為胰島素註冊了專利,
但是並沒有收取專利許可費或控製商業生產,
這使得胰島素的生產和使用迅速的遍及全世界。
Sir Harold Percival Himsworth)發表論文,
指出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其他的劃時代的發現包括:
  1. 1942年,發明磺酰脲類藥物(作用於胰島的β細胞以增加胰島素的分泌)
  2. 1955年,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爵士(Sir Frederick Sanger)確定了胰島素中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他也因此而獲得1958年[[諾貝爾化學獎] ];
  3. 胰島素的放射性免疫測定(radioimmunoassay),由羅薩林·耶洛(Rosalyn Yalow)和所羅門·伯森(Solomon Berson )發明,耶洛因此獲得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4. 1969年,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發現了胰島素的三維空間結構;
  5. 1988年杰拉德·瑞文博士確認了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2006年12月20日,聯大通過第61/225號決議,
此後每年的11月14日為聯合國糖尿病日
是發現胰島素功用的加拿大醫學家弗雷德里克·班廷的誕辰。

糖代謝

胰島素是調節大多數組織細胞(主要是肌細胞脂肪細胞
不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細胞)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激素,所以胰島素缺乏和細胞受體對胰島素不敏感,
在所有類型的糖尿病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大多數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幾個小時之內,
就會被轉化成葡萄糖單醣——在血液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
也有一些碳水化合物不能轉化,例如果糖​​(fructose),
雖然其也能作為細胞能量來源,但是並不會轉換為葡萄糖,
也不參與胰島素-葡萄糖調節機制。
另外,纖維素也不能被轉換成葡萄糖,
雖然其是由許多葡萄糖分子組成的長鏈,
這是因為人類和許多動物的消化道沒有能力消化它。
当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时,比如饭后,
β细胞就释放胰岛素到血液中。胰岛素使得大多数的细胞
(通常的估计是全身2/3的细胞,包括肌细胞和脂肪组织)
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作为他们的能量,
或者转化成其它人体所需要的分子,或者储存起来。
胰岛素也是葡萄糖和储存于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的肝醣之间,
相互转换的主要控制信号,
血糖浓度降低則會导致胰岛β细胞减少释放胰岛素,
也会降低葡萄糖向肝醣的转化。
高胰岛素水平可以加速多种生化合成的过程,
比如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形成等。

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
条件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HbA1c
mmol/l(mg/dl)mmol/l(mg/dl)%
正常<7.8(<140)<6.1(<110)<6.0
空腹血糖障碍<7.8(<140)≥6.1(≥110)& <7.0(<126)6.0–6.4
糖耐量受损≥7.8(≥140)<7.0(<126)6.0–6.4
糖尿病≥11.1(≥200)≥7.0(≥126)≥6.5

糖代谢状态分类(W

糖代谢分类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血糖(FPG)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2hPPG)
正常血糖(NGR)<6.1<7.8
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7.8
糖耐量减低(IGT)<7.07.8~<11.1
糖尿病(DM)≥7.0≥11.1

中国糖尿病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
(1)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皮膚瘙癢、視力模糊等急性代謝紊亂表現)加隨機血糖
≥11.1
(2)空腹血糖(FPG)≥7.0
(3)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美国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年的推荐标准,
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 空腹血浆血糖在7.0毫摩尔/升(126 毫克/分升)或以上;
  2. 口服糖耐量试验中,口服75克葡萄糖2小时后,血浆血糖在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或以上;
  3. 有高血糖症状,并且随机血浆血糖在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或以上;
  4.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6.5或以上。

不過一些標準會認為,如果空腹血糖高於100毫克/升,
或糖化血色素大於5.7,就已經算是糖尿病前期,
但很有機會透過飲食控制、健康減肥及充足運動來治癒。
總的治療原則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控制
體育鍛煉減輕體重,不吸煙及避免二手煙,
對預防及控製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並配合一定的藥物治療,以達到控制血糖、預防並發症的目的 。

口服降糖藥物

  1. 雙胍類藥物:主要藥理作用是通過減少肝葡萄糖的輸出,和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2. 磺脲類藥物:屬於促胰島素分泌劑,主要藥理作用是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體內的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3.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s):主要通過增加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4. 瑞格列奈類藥物:為非磺脲類的胰島素促泌劑,主要通過刺激胰島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後血糖.
  5. α-糖苷酶抑製劑: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後血糖。
  6. 二肽基肽酶-4(DPP-4)抑製劑:通過抑制DPP-4而減少GLP-1在體內的失活,增加GLP-1在體內的水平。
  7. SGLT2抑制劑: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幫助患者直接將糖份排出體外.

最近發展了一種胃繞道手術手術,可以顯著改善其血糖水平。

美國糖尿病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10年的推薦標準,
滿足以下任何一條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1. 空腹血漿血糖在7.0毫摩爾/升(126 毫克/分升)或以上;
  2. 口服糖耐量試驗中,口服75克葡萄糖2小時後,血漿血糖在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或以上;
  3. 有高血糖症狀,並且隨機血漿血糖在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或以上;
  4.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在6.5或以上。
不過一些標準會認為,如果空腹血糖高於100毫克/分升或糖化血色素大於5.7,就已經算是糖尿病前期,但很有機會透過飲食控制、健康減肥及充足運動來治癒。

總的治療原則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控制體育鍛煉減輕體重,不吸煙及避免二手煙對預防及控製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效果,並配合一定的藥物治療,以達到控制血糖、預防並發症的目的 。

口服降糖药物

  1. 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2.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3.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4. 瑞格列奈类药物: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5. α-糖苷酶抑製劑: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後血糖。
  6. 二肽基肽酶-4(DPP-4)抑製劑:通過抑制DPP-4而減少GLP-1在體內的失活,增加GLP-1在體內的水平。
  7. SGLT2抑制劑: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幫助患者直接將糖份排出體外

最近發展了一種胃繞道手術手術,
可以顯著改善其血糖水平。

胰岛素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
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如诺和灵系列,
胰岛素类似物:
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地特胰岛素注射液
按作用时间的特点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
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1. 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2. 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3. 少吃油煎、油酥及等含油脂高食物。
  4. 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等方式。不可太鹹,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5. 饮食不可太鹹,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6. 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7. 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
  8. 盡量減少赴宴,必要時,注意選擇食物的種類及分量。
  9. 糖尿病[33]患者由於特殊的體徵表現及病理情況,其在飲食上要有特別注意,米飯水果要適當食用,尤其甜食要格外注意。宜吃五穀粗糧豆類製品食物;香菇苦瓜等。不宜醣類、動物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忌嗜酒。
  10. ;戒、避免接觸二手煙。
  11. 進餐時,要專心吃東西;咀嚼要細嚼慢嚥,不可狼吞虎咽,食物嚼的細容易吸收,升糖指數提高;不要用菜汁泡飯吃;不要吃剩飯 ;飯後立即刷牙漱口

有報章曾列出下述情形之一為糖尿病高危人群,
應定期進行指血篩查,指血異常者需到醫院進行糖耐量試驗。
  1. 有糖调节受损史
  2. 年龄≥45岁
  3. 超重、肥胖(BMI≥24.0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 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
  5. 高危种族
  6.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
  7.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 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甘油三酯TG≥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0. 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病史者
  11. BMI≥24.0kg/m2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
  12. 严重精神病和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常见感染类型:泌尿系感染、肺炎、结核病、胆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耳炎和口腔感染。
糖尿病患者可采用血糖仪进行自我检测,准备工具:血糖仪、试纸、采血笔、采血针。方法:
  1. 消毒皮肤
  2. 使用采血笔采血
  3. 把血液放置试纸
  4. 把试纸放入血糖仪读取数据


近代西方醫學已證明,有一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
可以透過八星期控制卡路里攝取量(每日不多於600大卡)
兼減肥而完全痊癒的,即身體重新對胰島素敏感。
一型糖尿多先天性,二型有遺傳的,有家族性,有肥胖型,
但港人二型糖尿不一定肥胖的,也怀孕的孕娠糖尿,
肥胖糖尿可减而根治,其他就不能根治,孕婦有可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