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易慶棠

易慶棠,號巨蓀,鶴山人,近代嶺南著名經方派醫家。
易氏出身醫學世家,從小在祖父的影響下,
諳熟中醫經典著述。
易巨蓀讀仲景書著重領會其精神,
臨證治病於無字無方處闡述發揮;





又對金元四大家時方有所長者融會吸收,
可見易氏治學態度嚴謹且又客觀。
成年後,在廣州西關龍津橋腳設醫館,懸壺濟世,
後遷往小半甫,榜其門曰」集易草蘆」。
光緒甲午(1894)年,廣東疫核(鼠疫)流行,
不少醫生用敗毒散等醫治無效,
他通過辨證以升麻鱉甲散為主藥,活人無數。
後來,廣州清平局紳宋秋生創辦十全堂醫局,
聘請他為主席,主持醫務。

易巨蓀診務繁忙,但對治驗案例多有記述。
將其輯錄成書,名曰《集思醫編》、《集思醫案》,
前者已經亡佚,後者仍在指導著後來者的傷寒運用。
集思者,集眾思,廣眾益也。
古人云:」集思廣益,而功不必自己立。」
《集思醫案》即集中眾人運用仲景經方智慧,
推而廣之使其效果更大更好。
集思醫案》共記錄病案62例,其中內兒科46例、
婦產科9例、鼠疫6例。
這些病例的記載文句樸實簡練,主證重點突出,
其所治病癥主要有兩大類 :
壹是危重病,
二是急性流行傳染病。
該書詳細記載了這兩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成為後來醫家學習傷寒以及在嶺南地區
運用傷寒的最好的範本。

中醫經典著作,文字深奧,非儒者不能精通其說,
仲景《傷寒》《金匱》方藥濟世,尤為儒醫所推崇。
故清末嶺南讀書人出身的中醫生,
其時均以通曉仲景聖賢書為時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四大金剛之壹的譚彤暉。
號星緣,南海人,舉人出身,屬於儒而通醫。
譚彤暉是嶺南著名的傷寒派醫家,
臨症以傷寒經方為主,辨證治療,效如桴鼓,
在甲午年的那次鼠疫中,他辨證論治,
和陳、黎、易三公壹起,制訂治療方案,根據辨證,
用升麻鱉甲湯為主治,後改變劑型,改湯為散,
分發給患者,活人無數。

~~~~~~~~~~~~~~~~~~~~~~~~~~~~~~

易慶棠,號巨蓀,鶴山人,近代嶺南著名經方派醫家。

光緒甲午(1894)年,廣東疫核(鼠疫)流行,

不少醫生用 < 敗毒散 > 等醫治無效,

他通過辨證以 <升麻鱉甲散 > 為 主藥,活人無數。

甲午歲,吾粵疫症流行,始於老城,以次傳染,

漸至西關,復至海邊而止。起於二月,終於六月。

凡疫疾初到,先死鼠。後及人。

有一家而死數人者,有全家覆絕者,死人十萬有奇。

疫症初起,即發熱惡寒,嘔逆眩暈,其似傷寒少陽病。

惟發熱如蒸籠,眩暈不能起,或目赤或紅或黑,

或吐蟲或吐血,此其不同也。

醫者見其愈也,於是以不經之藥,遍於路途,

庸陋之方,登諸日報。

方中以升麻為主,鱉甲當歸甘草川椒雄黃

次之陰毒去雄黃川椒。

復讀千金方,有嶺南惡核,朝發暮死。

病症與近患疫症無殊。其方有 <五香散 >,

亦以仲師升麻鱉甲為主,而以香藥佐之。

因不禁恍然大悟曰:

「疫者,天地惡厲之氣也。人感毒氣或從口鼻入,

    或從皮毛入,其未入臟與腑之時,
  
    必在皮膚肌腠經絡胸膈之間,亦當使之由外而出,

    故升麻一味為此病要藥。

    仲師故用至六兩之重,古之一兩即今之三錢

    又分三服六兩即今之六錢。」

若先用苦寒攻下之藥,何異閉門驅盜。

即至入與腑仍可用 < 升麻鱉甲湯 >,

隨症加入各藥以收效。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曹颖甫(1866年-1938年)

曹颖甫(1866年-1938年),名家达,字尹孚,号鹏南,
晚署掘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医学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举孝廉,邃文学又知医,
入南菁书院深造。
山长黄以周(元同)为晚清经学大师,
尝于治经之余以考据训诊之法移治医经,
对《伤寒论》研究造诣颇深。

曹氏师承有自,于治伤寒学方面颇得黄氏师传,
时常以仲景之方为人治病得心应手。
主张以“研究经方作为学习中医的基础”',
学生尊之为近代经方大家。
丁甘仁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延骋曹氏,
于民国16年迁来上海设诊行医,兼主同仁辅元堂诊务
和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务长。
临证数十年,经验丰富,疗效卓著。
大凡他医所谓不治之证,经其治疗者多愈。
在技亲自开设讲座,教授《伤寒》、《金匮》,
以其精深汉学报底,对文深义奥的仲景原旨讲解透彻,
为学生所折服。
学生数百人,章次公、严苍山、姜佐景等继其术。

曹颖甫与丁甘仁为莫逆交,常探讨医理,甚为相得。
所著医书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
《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医案》等,
理论透彻周详而又切实用。
曹氏还能书、善画、工文章。
擅画梅,毕生风骨寓于画意,傲气凌然。
八一三事变,曹避居故里,拒绝出任维持会会长,
坚贞不屈而被日军杀害。
又有说法是日军挑起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后,
他携家属离沪返澄。
1937年12月7日,日军在江阴城内肆虐,
一妇女被迫逃往曹家达家。他闻声拄杖而出,
痛斥日军暴行,被当场残害。其史迹载入江阴忠义祠。

~~~~~~~~~~~~~~~~~~~~~~~~~~~~~~~~~~~~~~
蒋维乔 :
我苏之江阴,昔有南菁讲舍,大江南北高材之士,
多肄业其中。或深通经术,或擅长词章。
其为人,或笃厚淳谨,或风流放诞。
乙未年(1895),余与颖甫先后入南菁,而余以狂名,
颖甫以戆名,人皆呼为“曹戆”,
颖甫曰:“善”,亦辄自称“曹戆”焉。
余之初遇颖甫也,彼此眼高于顶,觌面不语,
既而在宜兴储南强斋舍中不期而相值。
南强温文倜傥,同学中皆乐就之,与余尤称莫逆。
南强指之曰:“此曹颖甫,诗文大家也。”
余曰:“即曹戆耶?”
颖甫辄应曰:“是也。”
余斯时因养病习七弦琴,略知数引,颖甫闻琴,大喜,
每日至余处静听之。
尝云:“曹戆向不肯下人,今于君乃心折矣。”

颖甫于研求经训之外,肆力于诗文。
其为文,初学桐城,更上溯震川、庐陵以达晋魏。
其诗尤超绝有奇气,不为古人所囿,别树一帜。

寅(1902)登贤书。科举废,即绝意进取,
征选知县不应。常籍诗文以抒胸臆,而其傲岸之气,
又旁溢为画梅。画拟冬心,而老干挺立,折枝洒落,
含遒劲于秀逸,毕生风骨,盖寓于是焉。
颖甫之画梅,必系以诗,诗主而梅客,
虽以二者并传,君意则以诗名梅也。

辛亥革命(1911)时,颖甫以巾裹发,不肯去辫,
乡人有谋用利剪剪之,则乘夜遁至沪上,久之方归。
袁世凯称帝时,各县士绅列名劝进,某太史受袁氏金,
为江阴县代表。
颖甫于某,论亲则姻叔,论谊则业师,闻之,突诣某所,
诘之曰:“叔竟受袁氏之贿,而作此无耻之事耶?
我江阴人之颜面,为汝剥尽矣!”
某大惊,急曰:“无此事,无此事”。

1927年以后,余息影沪渎,则颖甫已悬壶市南,
而托迹于韩康矣。盖颖甫之治学也,不深造则不休,
中年肆力于医,乡人亦莫知之。
及其应世,凡他医所谓不治之症,颖甫辄着手愈之。
且于富者有时不肯医,于贫者则不取酬,且资其药。
其义侠之行类如此。
孟河丁氏,世业医,创医校于海上,延颖甫主讲座,
虑其高傲不可屈也,颖甫乃夷然就之。
其授课也,携水烟筒,纸媒一把,且吸且讲。
以《伤寒》、《金匮》深文奥义,抉择隐微,启迪后进,
学者亲炙其绪余,咸心悦诚服,而忘其举动之离奇矣。
颖甫年七十,曾开筵祝寿,与余过从之密,
如在南菁时。

“八·一三”变作,即返里,久无音耗,数月以后,
  其婿来沪,则言颖甫已骂贼死矣!
先是,江阴城破,有敌酋入其室,颖甫尚与之笔谈,
未有他变。及敌兵蜂拥而至,辱及妇女,
颖甫则肆口大骂不止,敌举枪毙之,且刳其腹。
呜呼!烈矣!余欲为文传之,以未悉其事状,
久而未就,今始得其崖略,故著于斯篇。
颖甫姓曹,讳家达,一字尹浮,号鹏南,晚署拙巢,
江阴人。著有古文、骈文、《气听斋诗集词集》、
《梅花集》、《伤寒发微》、《金匮发微》,
后三种已梓行。

1943年陶社搜辑曹颖甫遗文,仅得骈文七篇,
收入《陶社丛编甲稿》,题名为《气听斋骈文零拾》。

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广州中医药大学



筹建于1913年,当时由于得到南方发达的药业团体支持,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
1924年9月15日,广州海珠中路麻行街84号,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以下简称“中医专”)
1940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医学教
1953年8月正式由省人民政府卫生厅接办,
                     合并改制为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
                     广东中医院也同时广东中医实验医院
1957年,广州中医学院开始在三元里征地建设新校区。
1995年学校更名为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校主体进入大学城。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


20世纪初,传统医学遭遇重大冲击。
广东在全国树起了中医办学自救图强的旗帜,
其中又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以下简称“中医专”)
影响最为深远。
中医专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建校基础,
从1913年该校倡建算起,至今已穿越105年的风雨!
历史不会忘记这些扛旗的前辈们,
他们在艰苦岁月里捍卫了传统医学的尊严,
在颠沛流离中风雨传灯。 


曾就读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
来在广州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从医从教的,
有 :
黄耀燊、罗元恺、邓铁涛、朱敬修、关济民、
李仲守、司徒铃、刘仕昌、黎炳南、钟耀奎、
何汝湛、关汝耀、岑鹤龄、甄梦初、张景述、
黄柳泉、陆乃器、陶志达、王德鉴、赵思兢、
李藻云、杜明昭、林夏泉、何志雄、杨志仁、
梁乃津、张阶平、靳瑞、李丽芸、李国桥、
卓权、李春辉、陈全新、刘亦选、黄宪章等人,
大部分都曾被评为全国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或广东省名老中医。 

广中医校歌也是从中医专的校歌变化而来的。

由中医专校总务主任廖伯鲁作词、
何心铭作曲的校歌
道出了学校设立的宗旨和努力方向,
鼓舞了全校师生:

“ 中华医药炳千秋,学术研求。
   广南东道,青莪毓秀,校舍好优游。
   师往哲,启新猷,晦明风雨共潜修,
   博采旁搜,上医医国,同心努力,
   玉函金匮,光耀满神州。” 

创校维艰,开启新式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北洋政府教育部推行教育体制改革,
竟以中医“不科学”为由,拒绝将中医列入学制。
各地中医决定以实际行动来发展中医教育。
1913年3月,广州药业八行
与香港药业三行暨广州中医知名人士集会,
共同倡议兴办中医药专门学校。
经开会协商,推举教育界闻人
而热心于中医事业之卢乃潼先生主持其事。

,卢乃潼积极联系穗港药界捐资,
购买广州市麻行街、南濠街的地皮作为校址。
同时不断募集资金,
从1919年起分三期建筑,计建有头门、
礼堂(礼堂建筑费全由卢校长募捐所得)、
教学大楼各一座,校内有图书馆、标本室、
药物种植园、学生宿舍、花园等。 

由于教育部拒绝为中医学校立案,

办学只能争取在内政部
或地方政府以社会团体性质立案。
中医药学校省港等分处成立後,
筹备处向广东省政府递交简章 :
包括详尽的宗旨、名称、校址、学科、校员、学额、
设备等内容,十分翔实。
粤省署却迟迟未肯就学校立案事宜明确表态。 

1917年冬,筹备处总理卢乃潼当时已年近花甲,

但仍不顾年高,不断上书请求成立学校,
后来亲赴北平面见内政部长徐绍桢,经过陈词,
学校成立方案终得通过。

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了大元帅大本营后,
               卢乃潼又争取获得了大本营内政部的备案。 

1924年9月15日,广州海珠中路麻行街84号,

                            这座传统祠堂样式的建筑里,
                            来自广州、香港等地的中医界
                            与药业界人士汇聚一堂,
                           与60名新生一起,举行了中医专开学典礼。

首任校长卢乃潼发表演说:
“ 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保存国粹。
   维护土货,以养成医学之人才。”
这是卢校长对学生的训词,
也可以说是省港中医界历经十一载
艰苦创办中医专之目的

中医专设置学制为五年全日制,需经考试录取入学。
礼堂里,木刻篆体校训赫然:

“上医医国,先觉觉民。”

  前句出自《国语》: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後句出自《孟子》: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建立,

标志着广东新式中医教育的开始。 

中医抗争,砥砺前行 :
20世纪20、30年代,正值中医发展多事之秋。

国民政府屡次出台打击中医的举措,
如余云岫为代表的“废止中医案”,到来卫生部、
教育部律令所有中医学校改称 “ 传习所 ”、“ 学社 ”等。
对此,中医专与全国同道一起进行了坚决的抗争。 

由于各校自创课程、自编教材,极不统一,
教育部以中医教育缺乏准则为由,
继续拒绝承认中医学校教育学历。

1929年7月,为有效反击歧视,
中医界在上海组织教材编辑委员会,
陈任枚(卢乃潼1927年去世,陈任枚继任校长)
被公推为主席。
会议议决科目与中医专课程大致相同,讲义“经委员评判,
亦以本校(中医专)所编者为最完备”,
称赞 “讲义之丰富,尤为各校之冠”。

1931年中央国医馆成立,也曾向各校征集教材,
又以中医专选送者最多,达84册。 

除编辑讲义外,学校还先后出版了校刊、《中医杂志》、《广东医药杂志》、《杏林医学月报》、《医林一谔》、《克明医刊》等九种刊物,
这些刊物成为中医药抗争救亡运动与学术争鸣的重要阵地。 

1927-1937年间,学校规章制度相继完备,

学校设施进一步改善。
中药标本室,陈列的药物标本不断更换或添置。
陈任枚又将卢乃潼首创的药物园加以整理,
实行“美化”加“药化”,既保留原有药用植物,
又新增伤科、外科教材所提到的生草药。

在招生及学制课程方面亦有适度修改。
如1931年开始要求学生入学前应有一定的医学常识,
课程先中西,先以继承为主,
继而吸收一些现代医学知识,
中医课与西医课比例约为8.5比1.5。 

1930年,广州、香港中药商会筹集了10多万元

作为建设医院之用,随在学校对门之大德路购地开建,

1933年广东中医院终于落成
(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总院)。
内有大小病房20间,病床30多张(大部分为单人病房),
另设有各科门诊、药房、医疗室、护理室、煎药室、
太平间等,成为当时较有规模的纯中医医院,
医学教育离不开实践,同学们有了门诊和病房见、
实习的场地。

学校建设的成绩,亦逐渐得到社会及政府的肯定。

《杏林医学月报》称该校为“南中国最高中医学府”。
1928年广东省督学马衍盘视察该校后,称赞其“校舍宽敞,
各科讲授,均甚严密”。
1937年春,中央教育部来粤视察,对校长表示“学校
与医院设置尚属完备,有如此伟大校舍,
系国中不可多得之医校。” 

服务社会,实践校训 
中医专一直秉承“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校训,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救治活动,还不时应政府部门的要求
参加考核医生或司法鉴证等工作,处处体现着服务社会、
奉献国家的精神。 

社会救护:1928年,应邀负责省第11次运动大会

医疗救护工作。据统计,
6天治愈人数共283人,深受大会好评,
“社会舆论佥谓中医为社会服务,以此次为新纪元云”。 

1931年,由于社会治安混乱,学校组建了救护队,

一旦接到通知,便立即外出参加救护工作。
所有队员均属义务性质,
而救护所需的费用均由学校承担。 

赠医施药:

1926年,学校开办了赠医处,不收诊金。
每个月均有一二千人次。由于病人不断增加,

1930年还将学校传达室于春冬二季改为候诊室,
以方便病人就诊。 

广东中医院成立后,门诊坚持赠诊性质,

一般医生不收诊金,聘来的名誉医生则收一定诊金,
随到随诊的特诊收诊金一元。
病人拿到处方后可在院内配剂,亦可去往别处购药。
外科首诊病人赠外敷药,病房则分4等收费。

1933-1937年,广东中医院赠医共计八万多人次。 




学校采取灵活办学机制,招收各类插班生,学制仍为五年。复课,“新旧同学,负笈而来者,至为踊跃。
人数虽稍逊于从前,而教授与同学间之感情,
研究者与指导者之恳挚,实所罕觏。
盖当此抗建时期,学者固欲学成致用,
而教者亦欲为国育材也。” 

为便于实习,中药联商会出资,设立了赠医处,

由学校教师担任诊症,每日求诊者达百数十人。 

1941年12月,
然而好景不长,日军攻陷香港,
                       学校再度停办。 

1944年,港方校董计划在广东韶关复课,

               派中医专第四届毕业生潘诗宪筹办。
               可惜在1944年6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
               复课之举,又告停止。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医专的校董们暨药业同仁

                     迅即在香港穗贤乐里集会,
                委任潘诗宪为校长兼医院院长,赴广州办理复校。 

1946年
因院舍被占作他用,回收之路困难重重。
               潘诗宪等决定因陋就简,先行复校。 

1948年9月3日,在各方的努力之下,

                           停顿10年之久的广东中医院终于重新开业。
是年底,又收回部分校舍及礼堂,于是迁回原校上课。 

渐趋完善,突遭改制 :


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始将校舍全部收复,

               但经过十多年的浩劫,
               学校早已沦为一片废墟,满目疮痍。
               为重建学校建筑,新任代校长罗元恺积
               极向省港省业募捐,加之政府资助,
               学校设施很快得以修缮和完备。 

但中医事业总是不能一帆风顺的。

新中国初期对中医的政策,尚有一定的偏差。
卫生部提出中医应该积极进修现代医学知识,
以实现“科学化”。

1953年,学校突然接到卫生厅转来卫生部的通知说:
               “勿需培养新中医的必要”。
         不许再招生,并强令一年级的在校学生转到卫生学校。
是年7月,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正式由省人民政府卫生厅接办,
            合并改制为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罗元恺任副校长。 

广东中医院也同时于是年8月

改为广东中医实验医院,院长为梁乃津。
面对当时的“中医西医化”错误导向,
罗元恺顶住压力,坚持安排老师讲授一些中医课,
使在职中医师得以提高中医水平,坚守住中医的阵地。 

中医专和广东中医院
本是由药业界出资,
在校董何信泉征求穗港校董意见
穗港校董一致同意将全部校产和院产献给国家。
至此,创办31年的中医专,
于1955年将在校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办至毕业为止,
便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 

重绽新枝,杏苑花繁  :
凡是经得起考验、对人民有贡献而为群众所喜爱的事物,

总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非人力所能抑制或摧毁的,
中医中药就是如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医专虽然到1955年秋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全体人员仍坚持在省中医进修学校为中医工作,

1956年春,周总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
在我国东南西北办起了四间中医学院,
广州中医学院就在中医专原址筹办起来了。
在校长罗元恺的带领下,
在职校友积极参与中医学院的筹备工作。
学院成立后,各地的校友也纷纷被吸收到学院中任教,
而且大部份担任了各教研室的领导工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历史:
195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原成立,
是中国最早的4所中医院校之一,
它的建校基础 :

是成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1924年9月15日,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举行开学典礼。
1933年,
在学校对面建了附属广东中医院,
供教师临床及学生实习之用。
1940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医学教
1952年,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
                依托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办学。
1953年,停止招生。
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在广州成立。
                同年开始招生,学校从全省各地征调
                及聘任一批经验丰富的中医担任教师。
1957年,经上级批准,广州中医学院在三元里,
                征地建设新校区。新建校址。
                
1958年,广东中医实验医院

               改称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学院下属单位。

               到此为止,历经34年沧桑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共有21届学生,计893人),

                已完全地融入到了新中国中医高等教育之中。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
                校名改为“广东中医学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学校恢复了“广州中医学院”的名称。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是全国最早招收研究生的高等学校之一。

    1986年,经广东省教委批准,
                   成立“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同学会”,
                   会址设在广州中医学院内,
                  以继续联络各位校友。

1992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与
             《医学与哲学》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
                举办首届全国中西医学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
                大会上发表了曾邦哲(曾杰)国际上第一篇
                论系统医学(药学)概念、
                模型与原理的学术论文。

1995年学校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开展非医攻博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学位)
               试点工作的单位之一。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
                学校一附院、二附院
                
                被评为“广东省抗非典先进单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附院实现了“病人零死亡,
               医务人员零感染”。
               二附院两受聘到香港协助治疗“非典”,
               这是第一次在香港公立医院使用中医药。
2004年,学校主体进入大学城。
2005年,学校首次承担“973计划”项目,
                邓铁涛教授出任首席科学家。
                及聘任一批经验丰富的中医担任教师。

它的数十年办学经验,
成为新生的中医高等教育的宝贵财富;
它创办的中医院,成为学院早期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
而它培养的毕业生,更为学院提供了优秀的师资。 

其中尤其突出者 :

如广东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黄耀燊、
第五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罗元恺、
“ 国医大师 ” 邓铁涛、“ 全国劳动模范 ”
及 “ 白求恩奖章 ”获得者李国桥等。
他们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广州中医药大学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
和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
及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
为中国首批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拥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
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为优秀,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
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
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学校的前身广州中医学院
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
成立的新中国首批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
199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现名;
原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
于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
学校有广州三元里、大学城2个校区,
占地1377亩,建筑78万多平方米;
下辖二级学院16个,开设本科专业27个;
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47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19个;
专任教师1437人:
(  其中正高职称381人、副高职称475人;)
全日制在校生17742人;
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
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
中医学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拥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6所。


学校分新老两个校区,老校区(三元里校区)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占地面积327亩;

新校区(大学城校区)(23°03′35″N 113°23′51″E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的广州大学城
占地面积近1050亩。


学科 :

学校有医科、工科、管理、理科、经济、文科、教育
7个学科门类,16个本科专业,
其中中医学开办了3个方向的七年制本科教育;
3个广东省名牌专业。
有8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
此外开展成人教育和各层次的对外教育。
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共有博士点15个,
硕士点18个,
是首批被批准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硕士)
和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攻读中医学研究生的试点单位之一,
其中博士点、硕士点已经覆盖所有的中医、中药、
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
已经建立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8个广东省重点学科。
拥有科技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5个,
部(局)级重点实验室19个(含4个合作),
全国中医重点专科8个及省级中医重点专科9个等技术平台,
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
设立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建成了5个综合性教学实验室和1个临床教学综合实验室。
承担世界卫生组织项目2项,国家级课题44项,
省部级课题218项;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

学校下设15个学院 :
  • 基础医学院
  • 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
  • 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医院)
  • 第四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中医院)
  • 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中药学院
  • 护理学院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人文社科学院
  • 体育健康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国际学院

直属附属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

  • 广州市中医医院
  • 中山市中医院
  • 佛山市中医院
  • 深圳市中医院
  • 南海区妇幼保健院

合作医院

祈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