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陳摶(872年—989年)

陳摶(872年—989年),字「圖南」,

號「扶搖子」、「白雲先生」、「希夷先生」
(「夷」指視而不見,「希」指聽而不聞),
知名道教人士,常被視為神仙,尊稱為陳摶老祖、
希夷祖師等。主張以睡眠,休養生息,時常一眠數日,
人稱睡仙。相傳紫微斗數無極圖說皆為陳摶之創作。
五代末,宋朝初期人,其生平事跡和出生時地眾說紛紜,
難辨真偽,一說普州崇龕人(重慶市潼南縣崇龕鎮),
祖籍譙郡(今安徽亳州一帶)。
一說亳州真源縣(今河南省鹿邑縣)人。
有人認為,「陳摶為道士」一說不可信。
宋太宗《詔華山處士陳摶》標題說得很明白。
處士,古時候稱有德才隱居而不願做官的人,而非道士,
陳摶可能是精通道教的隱士。
年少時,好讀百家之書,一見成誦,悉無遺忘,
頗有詩名。舉進士不第而遊歷名山,求仙訪道,
長期隱居在武當山華山少華山
據《宋史·陳摶傳》載:呂洞賓祖師曾「數來摶齋中」。
又與譚峭為師友。

周世宗賜號白雲先生,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
989年端拱二年)卒於峨眉山蓮花峰

文獻記載

華嶽志》記載周世宗召見過陳摶一次,授大夫之職不就。
周世宗駕崩之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史稱宋太祖
後周滅亡,陳摶聞知宋太祖登極
聞訊大笑墜驢曰:「天下這回定疊也!」
世傳宋太祖被宋太宗謀害宋太宗帝位
太平興國年間曾陳摶赴汴京
但陳摶始終拒絕在朝做官。
宋太宗自作《詔華山處士陳摶》詩:
 岳多聞說  知君是姓陳  雲間三島客  物外一閒人 
 丹鼎為活計  青山作近鄰  朕思親欲往  社稷去無因 

還有一首《贈陳摶》詩:
曾向前朝出白雲  後來消息杳無聞 
如今若肯隨徵召  總把三峰乞與君 

宋太宗的使臣葛守忠有《答陳摶》詩:

華岳三峰客  幽居不計年  煙霞為活計  雲水作家緣 
種藥茅亭畔  栽松澗壑邊  暫離仙洞去  可應帝王選  

陳摶作了一首《答使者辭不赴詔》:
九重特降紫袍宣  才拙深居樂靜緣

山色滿庭供畫幛  松聲萬壑即琴弦

無心享祿登臺鼎  有意學仙到洞天

軒冕浮雲絕念慮  三峰只乞睡千年

使臣們的懇求下,陳摶只得勉強走一遭。
到了帝都開封府,太宗待之甚厚。
宰相宋琪等問道:「先生得玄默修養之道可以教人乎?」
陳摶說:「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
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法術可傳。假令白日沖天,於世何益?
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亂,
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同心協德興化致治之秋,
勤行修煉無出於此」。
陳摶贈宋太宗「遠近輕重」四字,曰:
遠者遠招賢士  近者近去佞臣  
輕者輕賦萬民  重者重賞三軍

被賜號希夷先生。
陳摶的周易先天圖說對宋朝理學有較大影響。
陳摶傳《無極圖》,其門派中的弟子將此說
傳給理學家周敦頤,敦頤作《太極圖》,
再傳邵雍,對易學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河圖洛書也是由他所研究。
陳摶通三教之學,多所師法。
其學術思想繼承漢代以來的易學傳統,糅合黃老思想、
修煉方術儒家修養和佛教禪宗思維。
他是北宋三教合流的首倡者,
並且對理學的興起有重要影響。
內丹方面,現存《陰真君還丹歌注》;
實踐上,以睡功聞名於世,
「不到黃河心不死」就是典故於此。

《唐才子傳》

摶,字圖南,譙郡人。少有奇才經綸,易象玄機,
尤所精究。高論駭俗,少食寡思。舉進士不第,時,
戈革滿地,遂隱名,辟穀練氣,撰《指玄篇》,同道風偃。
僖宗召之,封清虛處士。居華山雲台觀,每閉門獨臥,
或旬月不起。
周世宗召入禁中,試之,扃戶月余始啟,
摶方熟寐齁(hou)䶎(sha)。

覺即辭去,賦詩云:
十年蹤跡走紅塵  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  朱門雖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  悶聽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  野花啼鳥一般春


還山後,因乘驢游華陰市,見郵傳甚急,問知宋祖登基,
摶扺掌長笑曰:「天下自此定矣。」
至太祖征赴,戴華陽巾,草履垂絛,與萬乘分庭抗禮,
賜號希夷先生。時居雲台四十年,僅及百歲。

帝贈詩云:

曾向前朝出白雲  後來消息杳無聞 
如今已肯遂徵召  總把三峰乞與君 

真宗復詔,不起,為謝表,略曰:

「明時閒客  唐室書生  
    堯道昌而優容許由  漢世盛而善從商皓  況性同猿鶴  
    心若土灰  敗荷制服  脫籜裁冠  體有青毛  
    足無草履  苟臨軒陛  貽笑聖朝  數行丹詔  
    徒叫彩鳳銜來  一片野心  
    已被白雲留住  詠嘲風月之清  笑傲煙霞之表  
    遂性所樂  意得何言  」

後鑿石室於蓮花峰下,一旦坐其中,羽化而去。
有詩集,今傳。

如洛陽潘閬逍遙,河南种放明逸,錢塘林逋君復,
巨鹿魏野仲先,青州李之才挺之,天水穆修伯長,
皆從學先生,一流高士,具有詩名。

大節詳見之《宋史》。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馬來西亞博客談

其實九七前我已經有長輩立足馬來,有者已成家,
雖然冇乜發財,但一屋一車真是唔愁。
馬來回教徒其實好好人,在馬來我對伊斯蘭教徒
係比對華人更尊重,因為他們一般不使詐。
啤兄所謂第二家園移民,目前大部份係大陸人居多,
香港藝人係少數亦多集中檳城,同埋吉隆坡,
所以香港人仲有大把機會。
馬來對大陸人印象中下級,但是馬來政府
有本事控制大陸佬亂來,傳統當地華人勢力
亦足抑制大陸佬作威,但是共產黨已派出馬雲等人
大攪宣傳,大行入侵非洲路線,做鐵路賣火車等等
不懷好意項目。
有不少第二家園房產項目都是大陸紅色資金,
最好支持當地開發商,當地人起碼不會豆腐渣。
啤兄不如在怡保組織下香港同鄉會,等大家方便聯絡。
馬來每年流失華人好多,大部份受英文教育的華人
最後都移民西方,所以華人社會極需補充精蟲。
怡保小橋流水人家,有小桂林之名號,
離金馬侖高原亦係一小時,即是非商業化的雲頂,
上面大把英國維多利亞式遺產,常溫十八度左右,
有多餘金銀買間渡假屋用黎做旅遊豈不美?
怡保,奇地,瀑布飛泉四處濺,佳人薄衣笑面迎,
北接泰國西向海,一柱香內半天下。
飛新加坡一個鐘,飛台灣香港都是四個鐘內。
啤兄,我有個怡保朋友,成日話怡保留唔住後生人,
多數都跑去新加坡或吉隆坡。
而家台灣狂推新南向,台商亦多年來在馬來福建話區佔席,
但香港勢力在怡保真是不足,怡保主要係廣東人地方,
係民國以前的,不是現在含家產大陸的厂東丟理勞模。
香港人太零散吉隆坡,怡保真是可以作為,譬如電商物流,
托蕭生聯絡楊紫瓊,可否辨到個執照等等。
我都成日過去,有許多朋友,若有需要幫忙
可提供港胞協助。

啤兄講及怡保,其實早為泰境,英鬼打荷鬼掠之,後屬英。
所以怡保同泰國接壤,聽講有人踩單車過去遊埠。
唔知點樣聯絡你地好呢?
怡保一至兩小時內車程可到邦各島,
以前好似英屬四大港之一,即檳城,怡保邦各,
吉隆坡巴生,新加坡。
邦各全島都是粵語或客家人,
仲靚過夏威夷,浪細細,肚餓可食炒河。

啤兄講得aam,亦做得aam,渡人向南下馬來係善舉。
好多港人對馬來有成見,熱,落後,野蠻blablabla。
我以前拖一上海妹去玩,
上海妹除左被我服務得高高潮潮之外,竟然話想移民。
人乾淨,人有禮,人恬靜,不折騰的是馬來人,
絕對不是甚麼賤種中華人,當然馬來華人係優化的,
起碼人家思想潔淨言行低調,排隊還可以讓急者先至,
試問今日中國邊有讓人這回事?
馬來除了中午比較熱,其實早晚都係微涼,有時甚至微凍。我目前在澳洲,投資失手,正欲轉移馬來,
多得啤兄節目鼓勵,又多份心安。
澳洲,西方,真是越來越排華,生活上根本好難融入,
人家根本不接受你,莫論你幾用心自願。
澳洲學校,返學放學,公司企業,返工放工,白人,
黑人,黃人,各自山頭,多元而不相融。
馬來西亞,其實比之西方,更加多元而相融。
西方移民政策主要是吸金,並非道德義氣。
馬來移民政策,當然亦吸金,但社會的多元成之已久,
彼此人種亦接近。
古老的印度隱士文化,在怡保多見,
山中經常有許多印度隱者,幫人解下蛇毒,跌打等等,
視吾等俗人以苦為樂可笑,醫好你都嫌你錢腥,
罵你兩句莫作惡就算。
識少少英文,識中文廣東話足矣。
香港大排檔已經死亡,但是馬來尚有之。
廖偉雄九七前好似去過做雲吞麵。
若做買賣,相信港式時裝可以一試,
春夏二季當一季,省時省力。

始終遊客和長住是不同的,去玩是很不錯,消費低、
CP值高、環境幽美,但遊客看不到大馬政府獨裁統治、
入不敷支、貪污舞弊、綁架暗殺反抗人仕,
而且政策以馬來人至上並偏向回教,華人只能做次級公民,
買房屋和讀書方面馬來人有優先權加上各種低稅項,
相反華人要做事有各種制爪,買房屋有限門檻
再加上六年內轉手要重稅,社會上歧視華人
並不少見甚至有可能出現排華。
簡單說去玩一流,要做居民就算了吧。

大佬,住的好不代表生活过的好! 好多人生活辛苦你看不到!
这班猴子都看不清楚马来西亚真实的一面!
有多少人无奈的背井离乡到国外打工,
你们以有钱人来做观点,不清不楚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
很多人为房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间!
你们时常说什么马来拿督,不知道大部分这种人
都赚偏门钱财! 我在国外生活多年,
在国外也很多华人生活的很辛苦,也很无奈!
过年过节,思亲念友的心酸又有多少人明白!
做人,到处能安既是家!
在香港钱赚的多,家人团聚又可以有时间到国外旅游,
一定说香港最好!
国外再好又如何,想吃碗好吃的云吞面也找不到!
我很多在马来西亚做餐馆大佬的朋友,
一年也剩不下两万马币,如何去买五十万的房子?
不用给利息吗?香港不好吗?回流的人也多的是!
这几个人讲了多年,为什么还留在香港?

我都是来之马来。。33岁。。
都可以拥有两间房屋和两架汽车,
这里的确是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当然在政治上华人地位不如马来人,
但是华人可以在商界取回平衡。。
如果不涉入宗教纠纷,各族之间都是和睦相处,
都算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贪腐治安问题可能就是令马来蒙羞的事。。
但是有什么地方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我去过好多国家,都是觉得马来是最舒服。。

小弟是馬來西亞人,華人地位在馬來也不算低啦。。。
內閣部長也有華人。要開廠,做生意也可以。
還可以保留自己華人名字。政府醫院,
讀書華人也是受到公平對待,基本免費。
當然一些政策會有不公平,是要扶持馬來人。
政治方便,馬來西亞正在走向兩線制。
我是覺得,只要越多外國人來定居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越能保留世俗化。加油。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維根斯坦18890426-19510429

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根斯坦
Wittgenstein.jpg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出生1889年4月26日
 奧匈帝國維也納
逝世1951年4月29日(62歲)
 英國劍橋
時代20世紀哲學家
地區西方哲學
學派分析哲學語言哲學
主要領域
形上學認識論邏輯學
語言哲學數學哲學
著名思想
語言的圖象論、「不可說」、
「意義即使用」、語言遊戲、
家族相似、「私人語言」論證、
生活形式
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根斯坦
德語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又譯維特根施泰因;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
出生於奧地利,後入英國籍。
維根斯坦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
其研究領域主要在數學哲學精神哲學語言哲學等方面。從1939年至1947年,維根斯坦一直在劍橋大學教書。
他在生前出版的著作不多,包括有1篇書評,1本兒童辭典,和1本75頁的《邏輯哲學論》(1921年)。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於1889年4月26日
出生於奧匈帝國維也納,父親卡爾·維根斯坦
是歐洲鋼鐵工業巨頭,
母親萊奧波迪內(Leopoldine Kalmus),
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銀行家的女兒。
路德維希在八個子女中排行最小,
有著四分之三的猶太血統,於納粹吞併奧地利
轉入英國籍。維根斯坦自幼跟隨兄姊在家裡接受教育,
然而家庭教育的結果卻無法使其達到正規高中的接納標準。直到1903年在通過入學考試後
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術著稱的中學學習,
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學,不過尚未有確鑿的證據表明
這兩位重要人物有過任何深入的交往。
在度過了三年的不愉快後,更帶著高考的落敗離開了這裡。少年路德維希愛好機械與技術,十歲時
就制出過一台簡單實用的縫紉機。
其最初的志向在於物理學
曾經渴望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玻爾茲曼
然而,玻爾茲曼於1906年自殺
使得維根斯坦的希望毀於一旦。
隨後維根斯坦又立志成為一名工程師
1906年,維根斯坦前往柏林學習機械工程
1908年,進入英國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
攻讀航空工程空氣動力學學位。
期間,為了徹底搞清螺旋槳的原理,
同時出於對數學基礎的興趣,
維根斯坦閱讀了伯特蘭·羅素懷特海合寫的《數學原理
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術基礎》。
在1911年夏天拜訪了弗雷格後,
維根斯坦聽從了這位邏輯學家的推薦,
前往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問學於羅素門下,
後成為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學生兼好友,
羅素稱這場相識
是他一生中「最令人興奮的智慧探險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本可免服兵役的維根斯坦
作為志願兵積極入伍,在戰場上完成了標誌所謂
哲學的語言學轉向的《邏輯哲學論》的初稿。
《邏輯哲學論》後他認為所謂的哲學問題已被解決,
於是懷著貴族式的熱忱前往奧地利南部山區,
投入格律克爾倡導的奧地利學校改革運動
成為一名小學教師。有著理想主義追求的維根斯坦
在這裡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對學生也充滿了熱情,
然而卻被無法理解的家長們視為「瘋狂的傢伙」,
他們拒絕了這個古怪傢伙提出的收養其中一個
或兩個學生的要求。
1926年,被證明總是與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維根斯坦
離開了「粗俗愚蠢的南部農民」,結束了鄉村教師的職位。
作小學教師「失敗」之後維根斯坦先是在一個修道院作過短時間的園丁助手,後來其姊瑪格麗特
由於擔心他的精神狀態而設法要求其協助設計
並負責建造了自己的一處宅第。
這個後來曾被用作保加利亞使館的建築物
使維根斯坦獲得了建築師的身份。
1927年,維根斯坦結識了奉《邏輯哲學論》
為圭臬的「維也納小組」成員並應邀參與一些活動,
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員有過交往,
然而維根斯坦拒絕加入他們的圈子。
1928年春在聽了數學家布勞維爾在維也納
有關「數學、科學和語言」的一次講演後,
維根斯坦重新萌發了強烈的哲學探索的興趣。
1929年,維根斯坦重返劍橋,以《邏輯哲學論》作為論文通過了由羅素和G.E.摩爾主持評審的博士答辯後,
留在三一學院教授哲學,
並於1939年接替摩爾成為哲學教授。
1947年,堅信「哲學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
的維根斯坦從劍橋辭職,以專心思考、寫作。
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維根斯坦
在好友比萬(Edward Bevan)醫生家中與世長辭。
他在逝世前的最後一句話是
「告訴他們,我已經有過非常精彩的人生」。
諾曼·馬爾科姆形容這句話是
「出奇的感人的話語(strangely moving utterance)」。在劍橋大學教師墓地為維根斯坦舉行了一個天主教葬禮。
杜瑞後來說他一直困擾於是否這樣安排葬禮是合適的。
去世後由弟子安斯康姆拉斯·里斯
出版了被認為是引導了語言哲學新的走向的《哲學研究》。維根斯坦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
被羅素稱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範例」:
富有激情、深刻、熾熱並且有統治力。

維根斯坦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素養,

對人類生存本質有著深刻的感知。

早年維根斯坦家族有著濃厚的藝術文化氣氛,

父親卡爾·維根斯坦是長期的藝術贊助人,

勃拉姆斯馬勒等是這個被音樂充滿的家庭里的常客。

維根斯坦家族成員中音樂天賦不算突出的路德維希

單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詣,同樣,

被認為是有書面表達障礙的維根斯坦的文筆卻也十分精湛。另外維根斯坦十分喜愛

奧地利文藝評論家卡爾·克勞斯的著作。

然而「不幸」卻很早就與這位哲學家如影隨形,

孤獨和抑鬱充滿了維根斯坦的一生。

據其傳記作者威廉·巴特利考證,維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包括路德維希·維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同性戀者,

這其中的兩個兄長漢斯和魯道夫早年分別自殺,

此後父親卡爾·維根斯坦雖然放緩了對子女們的嚴厲,

青年路德維希卻仍然常常有令羅素擔心的自殺傾向,

據稱其本人參加一戰就是為了「體面地自殺」。

他的另一個兄長庫特·維根斯坦在戰場上被俘前自殺,

在戰爭里倖存但致殘的最後一位兄長,保羅·維根斯坦

是著名的單臂鋼琴家。

哲學簡介

維根斯坦是分析哲學及其語言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思想的最初源泉主要來自弗雷格的現代邏輯學成果、
羅素與懷特海寫的《數學原理》,
他的主要著作《邏輯哲學論》和《哲學研究
分別代表了橫貫其一生的哲學道路的兩個互為對比的階段。
維根斯坦,他的前後期思想轉變很大,
他在《哲學研究》序言中說明前期著作犯了嚴重的錯誤。然而,他也說過要把前後期著作對比,
以前期著作作為背景來理解後期哲學。
維根斯坦思想轉變來源於他自己的長期的獨立思考
以及他的老師或朋友的幫助。
最新的資料表明,維根斯坦在中學讀書時
與納粹德國的締造者阿道夫·希特勒同校,
對希特勒種族主義思想是否發生過影響,
值得人們進一步探討。
維根斯坦受到叔本華、尼采
以及幾個世代之前日耳曼浪漫主義者的影響。
理性試著要做卻做不到的,就是研究自己;
理性無法超過為自己設下的限制,如無法描述自身的限制「我並不身處於我的世界之中,我是我的世界的疆界」。
人們無法說明什麼事物存在於理性的限制之外,
即是無法說出「無法說出的事物」。
處於科學研究限制之外的則是價值的問題,以及關於價值、上帝與宗教的問題。
《邏輯哲學論》(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指出一條明路:「凡是無法說出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這並不是單純的同語反覆,而是相當深刻的神祕主義,
沉默地指出哲學的疆界與理性的限制之外存在著繁多經驗。
《邏輯哲學論》對哲學仍抱持正面的尊重,
乃至於尊崇的態度,但之後維根斯坦的
《哲學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卻認為過去的許多哲學問題
都源自哲學家對語言的錯誤理解與使用,
使哲學成為空洞的形上學。
哲學的當下任務在於,按照日常語言的規則講話,
在具體用途中考察語詞的意義,來治療這種病症。
哲學因此成了某種形式的療法。

著作

  • 邏輯筆錄(Notes on Logic, 1913)
  • 邏輯哲學簡論(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22)
  • 小學生的字典(Wörterbuch fur Volksschulen, 1926)
  • 哲學文法(Philosophische Grammatik)
  • 哲學評論(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 維根斯坦與維也納學圈(1929-1932記錄,Wittgenstein and Vienna Circle, 1967)
  • 維根斯坦的講課, 1930-1933
  • 藍皮書, 1933-1934
  • 褐皮書, 1934-1935
  • 哲學探討, 1936-1945
  • 數學基礎評論(Remarks on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1936-1945)
  • 美學,心理學及宗教信仰的講課及會話(Lectures and Conversations on Aesthetics, Psychology and Religious Belief ,1938)
  • 論確定性(On Certainty, 1969)
  • 顏色評論(Remarks on Color, 1978)
  • 邏輯哲學論(初作《名理論》),張申府譯,陳啟偉校
  • 哲學研究,陳嘉映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1
  • 論確實性,張金言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 論色彩(Remarks on Colour),蔡政宏譯,桂冠圖書,2005
  • 文化與價值
  • 關於數學基礎的評論
  • 維根斯坦劍橋講演集
  • 一種哲學的考察
  • 論數學的基礎
  • 心理學哲學評論
  • 雜評
  • 紙條集
  • 關於倫理學的講演以及其他
  • 心理學哲學最後著作
  • 戰時筆記(1914-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