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中華文明的神話迷思2015-01-21/2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Qtj-0hrQc

揭穿中華文明的神話迷思〈蕭若元:最新蕭析〉2015-01-21


所謂中國建構的神話,就是我們是一個單一民族。

這些神話是學習別人建立national state時建立的。

整個神話的建構是清末到現在。

他們話「我們是北京猿人的子孫。

北京猿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類,所以我們在中國神州大地,

一脈相承,我們基本上是單一種族,血統純粹的種族,

是炎黃子孫。我們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

一個不會侵略別人的民族。」這些全都是大話。


首先,北京猿人當然不是我們的祖先,那是第二種人類。

直立人是一種已絕種的人類。DNA證明我們其實是非洲人,

但大陸堅決不相信這套。因為他們要維繫神話的完整性。


第二,講我們是炎黃子孫,都是大話。因為血統早已混合了。

中亞遊牧民族屢次入侵和南越民族早已混合了。

大多數的族譜都是假的。有時我也會懷疑我是否純粹的蕭姓。

因為很多人冒姓的。遊牧民族如契丹把幾個姓結合做蕭姓,

因為他們很喜歡蕭何,後族全部姓蕭。

去到滿人又不停地混合血統,都只是扮是一個純粹的民族,

其實是幾支人完全揉合了,包括北方遊牧民族等。

其實中國黃河和長江的人已非常不同了。

長江其實是有另一文化,基本上是給北方滅了。

還有百越人又是不同的。廣東人可分為個子小和高大的人,

個子小的人其實和越南人更相似。

這是建構出來的第二大神話。


第三,中國人愛好和平,只限於中國人不及人強的時候,

那時就立即愛好和平。當比人強的時候,就不是愛好和平。

中國對外侵略是侵略到地理的盡頭。北至戈壁沙漠,

西至羅布泊,因為過了那裏以當時的技術已經不能再打下去,

因為運輸交通已不能去到那裏。中國又不停侵略南方,

只是給瘧疾打敗。中國打泰國緬甸越南都沒有好收場,

只是因為有瘧疾。

如白人未到十九世紀中期都去不到非洲內部,

因為對當地熱帶森林疾病沒有抵抗力。

中國的東面就給大海困住了,沒法用船作大量侵略,

中國人其實已經是伸延到盡了。

中國人已無厘頭地不計代價地攻打人,令自己傷亡慘重,

浪費了大量金錢和人力,只為成為一個龐大帝國。

大家可以看看漢朝打南夷,造成無限的死傷。

而且中國人還是一個非常殘忍的民族,

中國人殺人之多是世界冠軍。同時發生的戰爭,

美國的南北戰爭用機關槍打,死了幾十萬人,

但中國太平軍之亂就死了七千多萬人。

因為中國人喜歡殺清光,打到那裡就屠殺到那裏。

他們可以強姦三日搶五日,稱之為三燒殺。

杭州兩次失陷在太平軍手上,死了八十多萬人、

只剩下幾千人,就是大家互相殺人。幸好中國人生仔生得多,

人口恢復得快。生了很多人來殺。

所以,我早三十年已經對這些有了這認識和反思。

但現在我仍會對中國文化有深厚感情,這是抹不去的感情,

而應該把中國文化放在適當的地方。

我近年很肯定相信中國文化是一種太聰明的文化。

在世界眾多文化中排第二,但是還是敗給近代文化。

只有近代文明比中國文明更加優秀。

以文化長度、成就、興盛度等來作整體來比較的話,

只有科學民主文化最優,第二是中國文化。

其他幾乎是不能比併的。

但中國文化又遠遠不及科學民主文化。兩者一遇上,

中國文化一定敗的。所以我們要吸引中國文化的長處,

而不是建基於這些迷信上。而我們一定要跟隨普世價值,

因為普世價值就是代表近代文明。沒有所謂中國特色的民主,

也沒有所謂中國特色的科學。因為科學就是科學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1ZM6IYRVR4


再駁中華文化的迷思 列強沒有搶窮中國〈蕭若元:最新蕭析〉2015-01-24




我再解釋中華文化迷思的問題。

這個迷思其實是中國人學習外國的,因為不夠人打,

學了nation state民族國家,吸引外國經驗,

建立民族或國族國家這東西。

在十六世紀西班牙是第一個民族或國族國家。

國族國家以前很多是同一「種族」,同一宗教,同一的語言。

我講過結果這些國族國家很好打,因為他們的交易成本最低,

以前是複數帝國,有很多語言和宗教,大家是對帝國效忠。

N民族國家其實最初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

十八世紀末期是法國,然後十九世紀到德國意大利。

他們最好打,所以全世界都開始學,

中國在清末開始學這民族國家,

要學這種國家一定要建造一個「神話」,令全國人相信的。

有幾點想講的,

第一,孫中山興中會同盟會都是驅逐韃虜,話要趕滿州人走,

但一得到政權又忽然不驅逐韃虜,變了五族共和。

但人家何時話和你共和呢?

首個myth是沒有問過人的,強要把人共和當中,

塑造一個假的東西,但根本不存在的,就叫做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是不存在的東西。其實所講的是其他人不同意的,

除了漢族,我想壯族可能有些人會承認,

但蒙古人應該不會承認中華民族,藏人、

維吾爾人怎會承認是中華民族一部分呢?

那東西根本是一個「神話」。

然後大漢族主義又是另一「神話」,

話大漢族是一個純正的血統。

佔了中國九成多的人口大漢族其實是相當混雜。

我上次講過,愛好和平其實又是一個「神話」,

因為不夠人強才講愛好和平,其實當國勢強的時候,

漢唐,即使數不數清也好,只是元不應該數入去,

清可以計入去中國。因為清就是奉行漢族文化的帝國,

即使滿人未京之前,也是奉行儒家文化的。

總之這些時期,中國人是不計成本,可以攻打地方都攻打了。

北至戈壁沙漠,西面打到塔克拉馬干沙漠,

這已是最難搞的沙漠,當時沒有火車﹐是很難越過那裏。

東面有時都會去打朝鮮,但長白山和原始森林隔開,

所以很難越過那裏。

南面就多次去打緬甸和越南,但因為瘧疾而慘敗。

中國和平的真相就是這樣。

中國其實是攻打至沒法再打下去為止,除非不夠人強給打退。

有些人話歐洲人很殘忍,但不夠中國人殘忍。如果讀歷史,

明清殺苗瑤從不手軟,以前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

都還是苗瑤壯族為多數,但給斬盡殺絕。

乾隆打准噶爾,把整個民族滅絕,凡車輪以上的人全部殺光。

這都是自己塑造的「神話」。

另一「神話」是中國很富強偉大民族,無故受西方的欺凌,

西方搶盡中國的錢,令中國很窮,所以我們有權做任何事,

包括欺壓自己國家的人,然後有權向外國報復,

這是所謂現代中華文化精神所在。

他們最重要的論述就是這點。傅振中話人不讀歷史,

其實是他沒有讀歷史。他就是相信這套東西。

這套東西可以分七八段去反駁。

首先,列強來中國貿易,佔領了一些租界,

但主要的中國領土是沒有侵略,後來打中國的是日本,

侵略中國領土最多的是俄國,拿了外興安嶺二百萬地。

西方列強主要和中國做生意。做生意的過程,

中國的GDP也在增長,絕對不是給人搶了錢而窮。

因為做生意的結果是互利的。清朝的所謂乾隆盛世,

每年的國庫收入只有二千多萬兩,但之後GDP每年都增長了,

到了清末,變了八九千萬兩。而且物資生活大量充裕了。

以前窮人用土布,是用棉花織的布是很厚有毛的,

一換了洋布就薄了很多和滑,質地改善了很多,

生活質素是有所提升。經濟增長就是看人生活有沒有改善。

話西方搶到中國窮,那已經是一大錯誤。

那只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當是比不上人,只是增長得比人慢,

而不是別人來搶窮了中國。

整套西方侵略令人窮的論述是徹底錯誤。

在十九世紀,列強未侵略非洲前,整個非洲只有千多萬人,

而且經常有人饑荒餓死。但列強侵略之後人口卻過億了。

現在已有幾億人,除了那些饑荒地方外,都有東西吃了。

非洲愈侵略愈有錢。因為現代技術傳入,

而且貿易永遠是雙贏互利的。

話非洲因為侵略而窮了的是錯的,

以非洲以前的生產力根本養不起幾千萬人。

左膠的論述根本不看數據。

這只是一小節,這題目可以講十多段呢﹗

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斷捨離

“ 斷捨離 ”即是一减法思,是日本雜物管理咨询師~
山下英子在参加佛教禪宗短期禪修後,推出的概念 :

=绝不需要的,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去多的,處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西
=念,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适,
      有自由自在的空間

扔不掉西的人:
1、逃避型 ~ 不愿待在家里
2、執着過去型 ~ 留戀過去的幸福时光
3、未来型 ~ 致力于投未来的不安因素
“ 在 ”的界定因人而很多候,“ 扔不掉 ”
是因为你把感情移到了物品上,
“ 扔不掉 ”  =  “ 不想扔 ”
分三类 :
1、不用的西 ~ 念咒的束缚人的淤泥;
2、在用却毫不在意的西,
      或者隨便凑合用着的西 ~ 一灘混乱的淤泥;
3、充满回西——散出强大的
      堆的破爛,代表着良心不安的聚集、的聚集,
      比起凌,堆了聚集于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题。
富即人性,股市的起伏,反了人的不安全感。
山下英子在《斷捨離調個觀點
如果不心,留出更多空如何能够接纳未来?
“ 在的女性,其比上一代人更缺乏安全感,
   她常常掉入這樣的思想陷阱:
   我不想悔、
   我討厭後悔、
   將来只剩下悔怎麽辦
   可是最终她朝着悔的方向奔跑去。
   越是想從後悔中逃,就越容易被悔纠缠。
   因她们忘了最重要的事 ~ 活在在。”
正如山下英子中提倡的,定期整理房惯,
整理屋子就是整理思。清理物有利生活,
减少思會為新的思維讓出空
每次收纳都是一次思的清理,
這樣對於生活和工作,都有大的益
採訪,我們問 : 什是幸福?
山下英子依然用一句老子的話,回答了我:  “ 抱守拙 ”。
“ 我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只有必需的生活用品,
   居室可指摘,身經過勞動錘煉活而保好,
   同,能完全不受捍擾地生活和工作。
   達,精神就能保持自由,
   這就是我理想中的幸福。”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普世價值(英語:Universal value)

哲學上對普世價值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價值論價值觀上,

但在倫理學美學政治哲學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哲學人文科學上,普世價值英語:Universal value

泛指那些不分領域,超越宗教國家民族……只要本於

「理性·良知·正義」皆為所有或幾乎所有的人認同之價值、

理念。現代公民社會普遍信仰「人權·自由·平等·民主·憲政·

博愛」的價值觀;反對傳統社會

「君主·奴役·階級壓迫·集權·專政·仇恨」的學說。


即是「人類普遍認可的共同價值」。有益的事物就有價值,

對人類普遍有益的事物就是普世價值。

普世價值也叫普適價值。普世價值涉及到兩重含義。
第一,為大家所「發現」的普世價值。

以賽亞·柏林的定義是「普世價值……

是那些被很多人在絕大多數地方和情況下、

在幾乎所有的時間里、實際上共同認可的、

無論是否在他們的行為中明確表現出來的價值……」。

第二,為所有人有「理由」相信的普世價值。

阿馬蒂亞·森認為當莫罕達斯·甘地認為「非暴力」
是普世價值時,他主張所有的人,
都有理由相信非暴力的價值,
並非所有的人目前正在相信非暴力的價值。
許多不同的東西都被認為是普世價值,
例如繁殖後代、對快樂的追求和民主等。
關於如果是否存在普世價值、什麼是普世價值的問題,
跨越了包括心理學政治學哲學在內的一些領域。
歸結主義英語:Consequentialism
認為只有產生具普世價值結果的行為才是正確的行為。
功利主義認為,快樂痛苦,
是唯一具有普遍意義上內在價值的事物。
施瓦茨(Shalom H. Schwartz)與一些心理學同事們,
對普世價值進行了實證研究,調查普世價值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的話,又是哪些。施瓦茨定義的「價值」是
那些「影響人們選擇行為,和評價事件方式的,
令人嚮往的觀念」。
他假說普遍價值將涉及到三個不同類型的人類的需要:
生理需求;社會統籌的需要;福利和群體生存相關的需求。
包括在44個國家,對不同文化,
超過25000人問卷在內的一系列的研究,施瓦茨的結果是,
存在著十種不同類型的56種具體的普遍價值:
  • 1,安全:強壯的肉體以避免疾病和天敵的傷害,
  •    高效地獲取物質、繁殖後代。清潔,家庭安全,
  •    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的穩定,報恩,健康,歸屬感。
  • 2,享樂:擁有生存必需的物質,如食物和財富,
  •    作為快樂享受生活的保障。
  • 3,權力:權威,領導地位,主導地位。
  • 4,成就:成功,能力,雄心,影響力,智慧,自尊。
  • 5,刺激:大膽刺激的行為,多樣的生活,精彩的生活。
  • 6,自主:創造力,自由,獨立,好奇心,選擇自己的目標。
  • 7,普世性(道德):博大胸懷,才智,社會公正,平等,
  •    和平,美麗,與自然融和,環境保護,內心和諧。
  • 8,慈善:樂於助人,誠實,寬容,忠誠,責任,友誼。
  • 9,傳統:自我定位,謙讓,虔誠,尊重傳統,平和。
  • 10,社會整合:自律,服從。
施瓦茨還測試了「靈性」這個類型,也就是「生命的意義」,但發現並不具有普世性。

政治學和法學的思考主要集中在
更高法律規則英語:rule according to a higher law
及其衍生開的一些其他概念。
更高法律規則意為只有當公平、
道德和公正這些更高原則獲得滿足後,法律才可以被行。
在法律實踐上,更高法律規則是通過法治,
法治國的概念體現出來。
法治可分為狹義法治和實質法治;
狹義的(英語:formal)法治並不提供「公正」,
但為人們提供一個尋求公正的法律框架和程序;
實質的(英語:substantive)法治擴展了狹義的概念,
包括與此相關的包括自由、人權和民主的個人實質性利。
實質法治的這個擴展,則在法理上承認天賦人權
也為憲政國家的憲法,最終包括人權法案建立了法理依據。
儘管在學術界狹義法治;比實質法治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但在各國的法律實踐上,憲政國家的憲法:
普遍包括了人權法案,實質法治得到事實上的廣泛確
 憲政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主張以憲法體系約束國家權力、
規定公民權利的學說、理念和政治實踐。
這種理念要求政府所有權力的行使,都納入憲法的軌道,
並受憲法的制約,使政治運作進入法律化理想狀態。
憲政是民主制度的基礎和保障,
同時也是對民主政治的制衡。
傳統上,憲政本身並不直接涉及到,
政府是否通過民主選舉產生,
但現代憲政理論往往與民主的概念密不可分,
並成為民主的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法治是憲政的基礎,
沒有法治也就沒有憲政。
[自由、人權和民主,正是通過憲政和法治,
被認為是普世價值,但是「普世價值」
不能簡單的等同於「普世制度」或者「普世體制」。

普世價值最基本的爭議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是否存在普世價值,其中以道德普遍主義;
道德相對主義之爭具代表性。
第二類爭議是哪些該算作普世價值,比如,
有人認爲叢林法則自然競爭,
也應該算作普世價值的一部分,
有人認為其為普遍原則、但不是普世價值。
宗教界人士則認爲神學觀點,
也是普世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
有人則認為其為絕對真理(就信仰者而言)、
但不是普世價值(相對於民主等非宗教概念而言)。
中國大陸學界在普世價值是否存在、
普世價值的存在基礎及內涵,這些問題上,尚有爭議。
1997年8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張宏毅說:
冷戰結束後,美國等西方國家以為冷戰結束,
西方價值觀及人權觀的勝利,竭力把西方的政治制度;
及人權觀推向全世界,以實現資本主義一統天下,
和美國治下的國際新秩序;

如同1991年前英國首相愛德華·希思所說:
美國所要建立的以西方價值觀為指導的世界新秩序
「只不過是一種新帝國主義」;

也如同1993年6月14日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部長
阿里·阿拉塔斯Ali Alatas
世界人權大會一般性辯論中所說:
如果不是真心真意保護人權,
而是在人權問題上懷著某種政治目的,
甚至利用人權對其他國家發動政治攻勢,這是不能允許的。

2011年1月19日,日本立命館大學法學部名譽教授
徐勝Sung Suh)說:唯有超克西方普世人權;
和日本亞洲主義的虛偽意識,
徹底清理日本對東亞民眾侵略;
殖民的歷史並追究其責任,
才能完成東亞民眾去殖民課題,
實現東亞民眾共同的和平未來,
實現有普遍意義的東亞人權。

2013年8月15日,徐勝說,西方所講的普世價值,
向來就是雙重標準;「文明」與「野蠻」的二元對立法,
正是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合理化,對外侵略所提出的論調,
以文明的高度否定受侵略者的人格與尊嚴,
將受侵略者視為野蠻的奴隸、只能受文明人支配,
以美國對待伊斯蘭世界為例,「美國一口說普世價值,
另一方面卻又在這些地區蹂躪人權」;
他主張:「我們必須重建一個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普世價值」。

2013年6月13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董事李世默說:
「民主政治對西方的崛起和現代世界的誕生,居功至偉;
然而,很多西方精英把某一種民主形式模式化、普世化,
這是西方當前各種病症的病灶所在。如果西方的精英,
不是把大把時間花在向外國推銷民主上,
而是更多關心一下自身的政治改革,
恐怕民主還不至於像今天這樣無望。
……共產主義和選舉民主制
都是基於普世價值『元敘事』;

在20世紀,我們見證了前者因極端教條而失敗;
到21世紀,後者正重蹈同樣的覆轍。
……共產主義和民主可能都是人類美好的追求,
但它們普世化的教條時代已經過去,
我們的下一代不需要被灌輸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政治模式,
所有社會都只有一種歸宿』。
多元化正在取代普世化。」

2013年8月,香港明鏡月刊》第43期 :
刊出了據說是中共中央九號文件」的全文,
內文宣稱「在西方國家經濟、軍事、
科技長期占優情況下,
這些論調(宣揚普世價值)具有較強的迷惑性、
欺騙性,目的在於混淆西方價值觀;
與我們宣導的價值觀的本質區別,
最終用西方價值觀,取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但原文出處並未得到證實。

2014年4月,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周新城說:
普世價值是:
「在歷史上沒有,現在也沒有,將來更不會有」,
提出普世價值來論證改革必要性的人
「先設定一個『普世價值』的框子,
然後按照這個框子來設計改革方案」,
這些人是在設置一個誘導人們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陷阱」。

2015年10月,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專家
伊麗莎白·沙克曼·赫德(Elizabeth Shakman Hurd)說:
在她看來,美國政府推動國際宗教自由的作法,
例如美國國務院公布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報告》等,
是美國政府在海外推動美國戰略;
及經濟利益的整套作法的最新環節,
其部分方式是透過社會與宗教工程學手段。

2015年12月,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
普世價值是帶有侵略性的政治口號 ;
並在世界各地釀成災難後無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