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語言」和「方言」

方言指的是一個某種語言的變體,
但有時也可以指地方上使用的語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對所謂的「語言」和「方言」進行定義時,
無論是採用社會語言學者「相互理解性」的判別標準,
或者是歷史語言學者「歷史發展關係」的判別標準,
我們都無可避免會碰到準則上相當程度的任意和困難。
因此,多數人同意,實際上,
判別語言和方言的標準往往是政治性的,
如果某種語言完成标准化(特別是指書面標準化)的程序,我們通常將其稱之為
「語言」(其本質上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標準化方言」);
如果某種語言沒有完成這個程序,
則我們通常將其稱為
「方言」(本質上可以被視為是一種「非標準化方言」)。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
基本上是任意的,雖然一些語言學者
曾經提出種種不同的判斷標準,
但是,這些不同的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
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言之所以稱為「方言」,
通常是由於以下的原因:

以下對語言學者幾種比較常用的「方言與語言比較」
的判別方式進行討論,並進一步指出這些判準
在實際應用上的困難。
在一些情況之下,對於語言和方言的界定,
已不僅是語言學層面上的問題了。
汉语更类似于罗曼语,中国官话之间基本属于不同的方言,
大致上能互相理解,官话以外则不能互相理解。
語言人類學的學者而言,
方言是指「某個口語社群所使用之某種特定形式的語言」。
也就是說,相對於「方言」而言,
「語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所有的人在口頭上所使用的都是某種「方言」,
而不是「語言」。
事實上,在現代某些社會中,
人們會人為地制定所謂的「民族共同語」或「官方语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民族共同語」或「官方語言」
也是以某一種方言為基礎而產生的,
在本質上也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方言。
中國所使用的「普通话」為例,
中國的語言學者周振鶴和游汝杰就這樣表示:
「且不管大多數人所說的普通話都是帶有方言特徵的,
    就是標準的普通話也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
    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的。
    北京话和北方話當然也是方言」。
多數的語言學者會試著依尋社會語言學的定義,
將「相互理解性」視為是判斷
「方言」或「語言」時最重要的一個判準。
簡單來講,如果一個人會使用甲語言,
在不用另外教導的情況下,他也可以了解乙語言的話,
那麼,這個乙語言就可以被視為是甲語言的方言,
或者甲語言可以被視為是乙語言的方言。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甲語言和乙語言
都被視為是另一個丙語言的方言,
而丙語言則被稱之為「語言」。
相反地,如果使用甲語言的人無法了解乙語言的話,那麼,
甲語言和乙語言就是不同的「語言」,而不是「方言」。

語言差異的連續性

「相互理解性」概念的第一個難題在於
「語言差異的連續性」。
比如說,甲語言的使用者了解乙語言,
乙語言的使用者了解丙語言,
丙語言的使用者了解丁語言。
然而,甲語言的使用者卻不了解丙語言,
而乙語言的使用者也不了解丁語言。
也就是說,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性
基本上是一個連續體
並不存在一條明晰而可以一刀兩斷的界線。
此外,如果是甲語言的使用者了解乙語言,
而乙語言的使用者卻不了解甲語言的話,
则很难界定這兩個語言的關係視為是「方言和語言」,
或是不同的「語言」。

理解的定義

「相互理解性」不是十分容易定義的一個概念。
只能理解书面语或口语的「半溝通」,
不一定被认为是理解。
以使用芬兰语的人來講,
由於瑞典語是芬蘭公立學校所教導的一個科目,
所有的芬蘭人基本上都懂瑞典語,
因此他們也可以讀懂一些丹麥語
然而,他們卻在口頭上完全無法理解丹麥語。
所以,以芬蘭人的標準來看,
我們難道應該宣稱丹麥口語和瑞典口語
是不一樣的「語言」,
但是丹麥書面語卻是瑞典書面語的「方言」。


不同個體的不同理解能力

此外,使用同一個語言的不同個體,
其實也擁有不儘然相同的「理解能力」。
一個人如果具備多語能力,
和只具備單一語言能力的人相比,
她/他可能在理解沒正式學過的語言上,
就擁有更好的機會可以理解其他語言。
以一個沒正式學過荷蘭語、
但卻懂其他六種印欧语系語言 :
的學者為例,由於精通多種語言的關係,
這個學者雖然完全沒有學過荷蘭語,
卻多少可以理解些許荷蘭語。
但是,對於只懂瑞典語的人而言,
荷蘭語是另外的一種「語言」,
但是,對這個學者而言,荷蘭語卻可能是
瑞典語、德語或者是英語的「方言」。
有很多歷史語言學者,則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著手,
將「從某個歷史上比較久遠之溝通媒介
發展出來的口語形式」稱之為「方言」。
比如說,以這種觀點而言,屬於羅曼語族的語言
就被視為是「拉丁语」的方言,
而現代希腊语則被視為是「古希臘語」的方言。


基本觀念的混淆

第一個難題是基本觀念的混淆。從這種觀點來看,
假設甲語言衍生自乙語言,
而乙語言又是衍生自丙語言的話,
那麼,以乙語言為例,
雖然她對甲語言而言是一種「語言」,
而甲語言則是一種「方言」;
但是,乙語言卻也同時是丙語言的「方言」,
而丙語言則是一種「語言」。
這種操作方式顯然會讓整個概念系統變得複雜而混淆不清。


和「相互理解性」概念不一定相容

再者,以「歷史發展關係」當作標準
所界定出來的「語言」和「方言」,
其彼此之間卻不一定具備社會語言學者
所強調的「相互理解性」。
也就是說,在將「承傳關係」
視為是判別語言或方言之主軸的時候,
作為「子語言」的「方言」,
和作為「母語言」的「語言」之間,
卻不一定具有「相互理解性」。

語言變遷的不同速度

一個「語言」有可能會同時產生一個以上的「方言」,
而這些「方言」又各自有不同的變化速度。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很可能出現的情形是,
某兩個歷史發展關係上比較不親近的「方言」
(根據歷史語言學者的定義),
他們兩者之間的「相互理解性」,
竟然比他們和其他歷史發展關係上
比較親近之「方言」的「相互理解性」還要高。
以同屬於罗曼语族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為例。
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之間的相似性,
就比他們和法語之間的相似性高得多,
雖然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
無論是義大利語和法語之間的關係,
或者是西班牙語和法語之間的關係,
都比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之間的關係要密切的多。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正是法語在歷史上變化的速度比較快,
而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的變化速度比較慢,
所以他們兩者之間反而擁有更多共享的語彙。

如果說,無論是「相互理解性」或者是「歷史發展關係」,
都無法清楚地劃出「方言」和「語言」之界線的話,
那麼,根據多數語言學者的共識,
造成這條界線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在語言「本身」,
而是語言以外的其他政治和社會因素。
在區別「方言」和「語言」時,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是該語言的「標準化」程度。
如果某種方言曾經被書面化(這通常是標準化的前提)、
而且已經達成一定程度之標準化的話,
我們就將其稱之為「語言」。
彼得·特鲁杰就曾經這樣宣稱,對他而言,
「語言」就是「一種獨立的、標準化的變體 ……,
而且有她們自己的生命」。
以這種標準來看,這個世界上多數的既存語言,
可能都無法被稱之為是一種語言。
事實上,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其實都存在著很多可能變成「語言」的方言。
然而,如果論及歷史發展的現實,
我們卻發現到多數的語言都沒有完成這個標準化的程序,
而被人稱之為「方言」。
相反地,只有某些特定的語言被某些人刻意選取出來,
而成為所謂的「語言」。
之所以某些語言最後變成「語言」
而某些語言最後變成「方言」呢,
是因为那些菁英、國家機器的建構者以及教會代表的選擇,
決定了一個語言是被稱之為「語言」或者是「方言」。
因此,所謂「方言」或「語言」的分類,
其實反映的不是語言本身的優劣,
而是語言使用者的相對政治權力。
一個語言之所以被稱之為「語言」,
那是因為使用這個語言的人掌握了政治決策的權力。
相反地,一個語言之所以被稱之為「方言」,
那是因為使用這個語言的人被剝奪了標準化其語言的權力。
就像魏因賴希宣稱「語言就是擁有陸軍和海軍的方言」,
也用類似的方式對「語言」下定義:
「語言就是擁有國界的方言」、
「語言就是菁英所推銷的方言」。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顧隨(18970213—19600906)

(18970213—19600906

(清光绪二十三年)出生
本名宝隨,字羡季,笔名苦水,
别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
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
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 

的学生、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他:

“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
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四五岁时进入家塾,学四书五经,

唐宋诗文及先秦诸子的寓言故事,也读了一些小说。
1907年入广平府中学堂,
1915年季考北京大学,通过了北大国文系的入学考试。
北大校长阅卷时,发现的中国文学水平卓异,
建议他改学西洋文学。
于是隨先到北洋大学预科专攻英语,
两年后转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在北大他获得了很好的西洋语言与文学的修养,
1920年夏天毕业开始到山东青州中学。
1926年他执教于天津女子师范学院,
他用鲁迅的思想给学生指明道路。
由于他的指引,许多学生都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9年,隨先后到燕京、北平、中法、北京、中国、
辅仁、北京师范等大学执教。
隨对于祖国和人民终生是一个忠诚的赤子。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他开始到大学任职任教,
1953年到天津工作。他的精神空前焕发,
工作热情十分高涨,但健康状况却日渐不支,
1960年9月6日隨卒于天津马场道河北大学住所。

1990 年,隨先生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门人弟子

聚集北京,召开了“隨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会”,
会后印行了纪念文集。
 1997 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河北大学中文系、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辅仁大学校友会
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和
“纪念展览”,
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已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隨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
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
女子文理学院中法大学及中国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十多年来桃李满天下,
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
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邓云乡郭预衡颜一烟
黄宗江吴小如杨敏如、王双启等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叶嘉莹教授以老师晚年名号“驼庵”
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以奖励后辈学子。

学术研究

隨先生是一位有独见卓识的学者、专家,
自三十年代起,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
《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佛典翻译文学》
等多种学术著作问世,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惜其多种未刊稿在十年动乱中惨遭毁弃。
八十年代后经多方收集,已出版了
隨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羡季先生诗词讲记》
(台湾桂冠出版公司 1992 年)、
隨:诗文丛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年出版, 
1997 年又出了增订版)、
隨说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隨笺释毛主席诗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隨与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隨致周汝昌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
辑得各类著作、文稿、书信、日记等,
编订为《隨讲文心雕龙》、《隨讲古代文论》、
讲南北朝散文》、
讲诗经》系列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集》7卷增订本河北教育出版社正在印行中。

小说、诗词

先生又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卓然特立的作家。
在20年代初他在山东的报纸上发表了不少短篇小说,
可惜只存《反目》一篇。
中期发表了《失踪》、《孔子的自白》、《母亲》、
《废墟》等,抗战期间发表《佟二》。
自 1927 年起出版了旧体诗词集《无病词》、
《味辛词》、《荒原词》、《留春词》、《霰集词》、
《濡露词》、《苦水诗存》。
1947年中篇小说《乡村传奇》发表在《现代文录》上。


杂剧、书法

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位发表杂剧的剧作家。
他创作的杂剧有:《馋秀才》、《再出家》、
《马郎妇》、《祝英台》、《飞将军》、

《游春记》等6种计26折。
除《馋秀才》发表外,其余编为《苦水作剧》和
《苦水作剧二集》。
精于书法艺术,曾师从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
草楷皆工,是现代书法名家。
他的书法作品有的收入《民国时期书法》、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
《陟山观海游春记序》
吾何时生心欲取《聊斋志异·连琐》一传谱为杂剧,
今兹都已不复记省,但决在杂剧三种脱稿之後耳。
至其开始著笔,则为1942年1月间。
时当寒假,较为暇豫,无事妨吾构思按谱也。
及下卷第三折写讫,牵於课事,

又腰背作楚益甚,遂不复能赓续。
每值寒暑两假期中,辄思写毕,了此夙愿。
思致枯窘,精力疲惫,援笔而中止者,三载于兹矣。
今岁寒假,期间较之往岁为长,病躯畏寒,怯於外出,
斗室坐卧,殊无聊赖,乃谱完末折,
於是俨然上下二本之杂剧矣。
尚无楔子及科白,又以十日之力补足之,删改之,
涂乙至不辨认。
又以十日之力,手抄一过,则今之《游春记》是也。
初意拟为悲剧,剧名即为《秋坟唱》,既迟迟未能卒业,
暇时以此意告之友人,或谓然,或谓不然。
询谋既未能佥同,私意亦游移不定。
今岁始决以团圆收场,《游春》之名於以确立。
王静安先生《宋元戏曲考》谓:
“明以後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
吾向於文艺,亦重悲剧,
时谓举世所称剧圣如莎士比亚者,其所为悲剧,
动人之深且长,亦在其喜剧之上。
若夫明人,固无悲剧,然亦乌有所谓喜剧者哉?
当谓之“团圆剧”始得耳。
吾平时说曲,常目为堕人志气、坏人心术者也。
又以深恶痛绝此团圆故,遂波及于喜剧,
今乃知其不然也。
明人之于曲,殆不知足而为屦而又为蒉者乎?
夏虫固不可以语冰。
其为团圆剧无足取,即使其为悲剧,亦讵能有合哉?
善夫吾师尹默先生之论曲也,其言曰:
“诗馀小技况词馀,道义从来不涉渠。

  尝徧人间真意味,始知此外更无书。”
明代士夫其以道学自居,圣贤自命,鄙填词为玩物者,
或力追风雅,迹拟盛唐,目戏曲为小道者,吾无讥焉。
若其肆力词章,从事剧曲者,

率皆庸凡、肤浅、狂妄、鄙悖。
是以志存乎富贵利达者,其辞鄙;
心系乎男女风情者,其辞淫;
意萦乎祸福报应者,其辞腐;
下焉者为牛鬼,为蛇神,为科诨,为笑乐,
其辞泛滥而无归,下流而不返。
要之尚不识人间二字,遑论其意味,又乌有所谓真?
惟其无真,故无性情,无见识无思想,驯至啼笑皆伪,
顶踵俱俗;遂至亦无所谓同情,无所谓严肃,
无所谓诚实。
以是而填词,而曰可以抒情可以风世,

可以移风而易俗,亦大言不惭而已矣,其孰能信之?
夫五味不能有辛而无甘,人生亦不能有失败而无成功。
戏剧所以刻划人生,亦岂能有分离而无团圆?
明人团圆剧之无足取,非团圆剧本体之过,
乃明人不知所以为团圆剧之过,
亦即其根本不知所以为剧之过。
故吾曰其为团圆剧无足取,即使为悲剧仍无当也。
或问明人之剧,既如子言矣,若夫元人之剧则诚何如?
应曰:昔者静安先生固尝拈“自然”两字以评元剧矣,
今试进而申论之。
王先生之所谓自然,以吾观之,天真而已,幼稚而已。
夫元之于曲,号称极盛,殆亦如唐之于诗,宋之于词,
上至王公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鲜不好之者也。
所有作者,亦意识未晰,思力不锐。
其高者,尚能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
卓然于前代诗词之外,自有所建树。
要亦祗成其为天真,而乏高明博厚之致。
下焉者,其体虽新,其神则旧,其所写之生活,
所用之技术,无一不囿于旧日之传统。
其事则利禄功名,悲欢离合,因果报应;
其词则风云月露,花柳莺燕,诗酒牢愁。
甚至举旧诗词之尘羹、之土饭、之蔗渣、之腐鼠,
亦反复咀嚼之,若有馀味焉。

一何其幼稚之至于斯也!
间有游心物外,敝履尘寰之作,自视为清高,
或许以超脱。

要亦不过漱释道之馀唾,拾仙佛之牙慧;
而又杂糅以儒家乐天安命之陈言。
其清高与超脱也者,
亦适成为混沱、颟顸、偷生、游手、无所事事已耳。
既已无当于生,亦复何名为人矣乎。
王先生所谓之自然,殆亦指其少数中之少数,
而非可以概其全也。
又吾向日上堂,尝说悲剧中人物性格,可分二种:
其一为命运所转;又其一则与命运相搏。
後者乃真有当于近代悲剧之义。
即以元剧论之,若《梧桐雨》、若《汉宫秋》,
世所共认为悲剧也。
明皇与元帝,皆被动而非主动,乃为命运所转,
而非与之相搏。
若《赵氏孤儿》剧中之程婴与公孙杵臼,庶几乎似之。
然统观全剧,结之以大报仇,则又何也?
虽然,即不如是,吾犹疑之。
夫人至舍其生而杀其身,此固天下之至悲,
然且未可概视为与命运相搏也。吾於此更有说焉。
凡夫有生之伦,或劳其心,或劳其力,
孳孳穷年而弗能自已者,凡谋所以遂其生而已矣。
此固不独于人为尔,人特其最著而最胜焉者耳。
遇有阻难,思有以通之;遇有魔障,思有以排之。
斯又生物皆然,人特其最灵而最力焉者耳。
通之而阻难且加剧焉,排之而魔障且益炽焉,
於是乎以死继之,迄不肯茍安偷生,委曲求全。
斯则为人所独能而独烈者矣。
窃意必如是焉,乃成乎悲剧之醇乎醇者矣。
然其死固将以求生也,非求死也。乃所以为己也,
非为人也。
莎氏诸作,若哈姆雷特,若李尔王,其显例已。
至若以一死以图事之必济,幸济,或或济焉,
则似与是有殊,而非可以并论齐观,
虽然,捐躯救人,舍身济世,又人类之所以为物灵也,
吾讵敢菲薄之?
特其意义与吾前所云云者,稍异其趣,是则不可以不辩。
证之古希腊,则爱斯迄拉斯氏所作
《被系絷之普拉美修斯》一剧,其雄伟庄严,
只千古而无对,而壮烈之外,加之以仁至义尽,
真如静安先生所云“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悲之一字,竟不足以尽之,即吾所立悲剧人物性格二种,
亦不足以名之,而尤非元明作家所能望其项背者矣。
或又曰子以近代思想责之古人,是犹讥孔圣以不知电汽,
一何其不恕欤?
又应曰唯、然、否否。心灵与物质有别,
物质可以时代限,而心灵则不尔。
莎士比亚且无论,彼爱斯迄拉斯之生世,
亦当吾国周朝敬王、元王间,不更早於元人耶?
或又问子之雌黄古人既如是,今之为此《游春记》也,
其自视也则又何如?
则应之曰:人既有此生,则思所以遂之,
                    遂之之方多端,而最要者曰力。
其表现之于戏剧也,亦曰表现此力则已耳。
其在作家,又惟心力、体力精湛充实,始能表现之。
悲剧、喜剧,初无二致。
而吾疾病丛生,身心俱惫。
每有所作,或中道而废,或竭蹶终篇,
未尝不再三致叹于魏文帝“体弱不足起文”之言。
对於前贤,虽诚少许可,若其佳篇伟制,
亦惟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吾之为是记也,策驽骀以奔驰千里,

驱疲卒以转战大漠,若之何其能有济?
事倍而功不半焉。
世之君子,读吾曲者,幸能谅之。
夫吾於古人,无所假借,而犹冀他人之见谅,

子矛子盾,诚难为说。
且掺觚之士,出其述作,与世相见,

而曰君子谅之,是又如鬻矛、盾者之自谓其矛、


盾之不锐、不坚也,奚其可?
虽然,有见吾《祝英台》剧
而致疑於吾之拥护旧礼教者矣。
是记一出,其将有谓吾为迷恋旧骸骨者乎?
吾若之何而能不有冀於原迹明心之君子也哉!
是为序。
时维1945年2月11日,则旧甲申之除夕也。 


韵文

一生作了大量的古典文学

特别是古典韵文的研究,著作颇丰。


他的学术研究始于元曲,
著有《元明残剧八种》一书和一系列论元曲的文章,
多发表在《益世报读书周刊》等报刊上。
1943年完成
《倦驼庵稼轩词说》、《倦驼庵东坡词说》两书,
40年代末,撰写谈禅大著《揣龠录》,
50年代中期在大学开设了“佛典翻译文学”课。

往事概述

16岁那年,母亲的病逝,
“更让一颗脆弱敏感的心灵,总是悒郁而伤感。” 
自1927年起,先后出版过七种长吁短叹、
泪水盈盈的旧体诗词集,无论是《无病词》、
还是《味辛词》、《荒原词》等,
都充溢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孤怀哀伤。
月缺花残,人世代谢,都可引发诗人的愁思恨缕,
青岛的樱花谢了,他在信中写道:
“此间的樱花已由盛而衰,

  落花满地,残蕊缀枝,甚可怜。”

与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是终身至友,两人之间还有个“约定”,
把旧体诗和新诗分划领域,各守一体,冯至不写旧诗,
也不去写新体诗。


冯至的新诗《别羡季》,充满着离别友人的缠绵愁苦,
而30岁的读到冯至的《乌鸦》时,
“读到一半,竟自大哭起来。

那天是礼拜天,同事们都出去了,


所以我有一个恣情痛哭的机会,虽然并不曾放声。
似乎我是为了老冯而哭,不是为我自己……”

旧时文人,大都痴迷于京剧。


也是个戏迷,常常携妻挈子地全家去看戏。
别看他诗词曲赋写得曲折哀婉,细腻入微,
可他却不喜欢舞台上摇曳多姿、缠绵多情的梅兰芳
却偏偏看上了那铜琶铁板、大声锒铛的杨小楼
享有“武生宗师”盛誉的杨小楼,
靠着自己“武戏文唱”的“杨派”特点,
在当时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
是京剧界的代表人物。

1938年正月,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小楼逝世。
据弟子回忆,第二天,走进教室时面容惨淡,
一言不发,先是在黑板上抄了四首词,
接下来就是当众大哭,他止不住地呜咽说:
“昨天杨小楼死了,从今后我再也不听戏了!”
此情此景,真有些似古人“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的那种场景。

信札一二

1947年8月2日
日昨大热,今日又霖雨不止。
苦湿是我素,无足道;所异者、今岁苦热殊甚,
则向所未有也。放假以来,不曾好好读书作字,
作文更谈不到矣。
日前辅大校友某君送来冯友兰所著《新原道》一书,
初亦悠忽置之,不意昨日连读数章,
始觉得著者见地明白,论断谨严,

不但非同寻常,亦已非同小可。
年来不佞于堂上论文,时时说及“韵”与“品”,
而于“韵”之一字,尤为再三致意。
不过横说坚说,始终达不到向上关捩子,
所以终竟也不是末后句。

读此书后,万觉有转语可下。
夫天、道、自然三者,(亦即是一体)

同时是智慧底,亦是道德底。
文心之合乎三者之道德底方面者有品,
其合乎智慧底方面者则有韵。
此语若为钝根人说,苦水尚须再自下若干注脚始得,
但为迦陵说,便已足够足够,再多,即为不智了也。
冯先生此书将中国从古至今的哲学及哲学家分别
予以说明与评判。
“禅宗”一章,尤为径直、明白,为自来说禅者所未有。
所以者何?苦水终是慧业文人,不曾穷源追本;
冯先生则真内行也。
此书本市商务印书馆出售,市价须八百元余,
何妨购而读之。

此致
迦陵棣著席
苦水白8月2日

1948年7月7日
嘉莹弟:
二日所作书,今午寄到。像片自当珍藏。
信则一口气读完,虽然有六页之多。寂寞极难破除。
惟一的办法是稼轩老汉所说:
“却将千古无穷事,放在愁边。”
寂寞之感,最好是没有,倘已有之,
便是陆士衡《叹逝赋》上的话:“缘情而来宅。”
所以要紧的是不去理会它。此亦谈何容易?
如不是神经上起了茧,
即便须以工作——身底或心底——去抵制它。
以上所说是废话。

南京,不佞是一个熟人没有。
有个极熟的人却住老虎桥狱里。你当然知道他是谁。
不过他之寂寞一定更甚于你,你此刻也决不会去看他。
写着写着,废话又来了。
校中已放假,于是乎天天写扇面,
为的是每一件可以卖个一百万两百万的。
老家里来了一位妹妹,日日口若悬河,
一位从弟则是终日如愚。
外甥女才九岁浓妆艳抹;侄子(十岁了)则木雕泥塑。
不佞居然无病,神经底起茧乎?工作底抵制乎?
俱是乎?俱非乎?希嘉莹下一转语。
问你好。

并问赵先生好
苦水合十 七月七日(中日战争纪念日)

1948年10月28日
秋后开学任课颇多,辅仁、师大及中法三校
计共18小时。既为情面所牵,又为生活所累,
遂致如此奔波。年长体衰.何异于自埋也邪?
上课不数日即伤风,本不甚剧,然亦至今未大好,
而霜降已过,冬意转深矣,如何如何!
今日下午得惠寄卢氏领虹宦所刻印书七种,
皆向所未见,感荷感荷。
卢氏江南才子,夙有文名。然笔下甚庸弱。
诗文无论已,即其素所擅场之曲子,
亦难使苦水道一声“好”“好”耳。
又不佞久不读曲及作曲,今日下午取山居咏阅一过,
其可取者一如北地鸭梨,只有脆生而不堪咀嚼,
反不如《中央日报》所登大作,虽有生硬处,
终多远韵也。近又读何书,有新作否?至以为念。
不佞暑中写得几篇散文,尚不恶,
有两篇发表于天津《民国日报》,不悉曾见之未?
开学后带病写得《揣籥录》第十一篇,

殊逊前此之精湛,神衰体弱,宜其如是。
第十二篇交稿期亦近,然刻工摒档移入新寓,
恐终须曳白出场矣。
天寒珍摄为盼。灯下草此,不日覼缕。此颂
迦陵吾棣俪祉
再拜十月廿八日


诗词作品

临江仙 石佛、樗园对神仙对。
石佛出海上一孤鸿,樗园得天边无伴月。
余甚爱之,因赋此阕。
无赖渐成颓废,衔杯且自从容。霜枫犹似日前红。
争知林下叶,不怨夜来风。
病酒重重新恨,布袍看看深冬。石阑干畔与谁同。
天边无伴月,海上一孤鸿。

  行香子·三十初度自寿
陆起龙蛇,归去无家。又东风、悄换年华。
已甘沦落,莫漫嗟呀。拚一枝菸,一壶酒,一杯茶。
我似乘槎,西渡流沙。走红尘、晚日朝霞。
卅年岁月,廿载天涯。共愁中乐,苦中笑,梦中花。

  不作超人,莫怕沉沦。一杯杯、酸酒沾唇。
读书自苦,卖赋犹贫。又者般疯,者般傻,者般浑。
莫漫殷勤,徒事纷纭。浪年华、断送闲身。
倚阑强笑,回首酸辛。算十年风,十年雨,十年尘。

  春日迟迟,怅怅何之。鬓星星、八字微髭。
近来生活,力尽声嘶。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
少岁吟诗,中岁填词。把牢骚、徒做谈资。
镇常自语,待得何时。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

  浣溪沙·咏马缨花
一缕红丝一缕情。开时无力坠无声。如烟如梦不分明。
雨雨风风嫌寂寞,丝丝缕缕怨飘零。向人终觉太盈盈。

  生查子
身如入定僧,心似随风草。心自甚时愁,身比年时老。
空悲眼界高,敢怨人间小。越不爱人间,越觉人间好。

  蝶恋花·独登北海白塔
不为登高心眼放。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赏。
立尽黄昏灯未上,苍茫展转成惆怅。
一霎眼前光乍亮。远市长街,都是愁模样。
欲不想时能不想,休南望了还南望。

  我爱天边初二月。比着初三,弄影还清绝。
一缕柔痕君莫说,眉弯纤细颜苍白。
休盼成圆休恨缺。依样清光,圆缺无分别。
上见一天星历历,下看一个飘零客。

  临江仙·游圆明园
眼看重阳又过,难教风日晴和。晚蝉声咽抱凉柯。
长天飞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脚下荒坡。登临还见旧山河。
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阳多。

  临江仙
皓月光同水泄,银河澹与天长。眼前非复旧林塘。
千陂荷叶露,四野藕花香。
恍惚春宵幻梦,依稀翠羽明珰。见骑青鸟上穹苍。
长眉山样碧,跣足白于霜。

  浣溪沙
微雨新晴碧藓滋。老槐阴合最高枝。风光将近夏初时。
少岁空怀千古志,中年颇爱晚唐诗。新来怕看自家词。

  浣溪沙
自着袈裟爱闭关。楞严一卷懒重翻。任教春去复春还。
南浦送君才几日,东家窥玉已三年。嫌他新月似眉弯。

  《送嘉莹南下》
蓼辛荼苦觉芳甘,世味和禅比并参。
十载观生非梦幻,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
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
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
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
此际洽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谭。

  《蝶恋花》
少岁诗书成自娱。将近中年,有甚佳情绪。
仆仆风尘衣食路。茫茫湖海来还去。
殢酒消愁愁更苦。醉里高歌,醒后心无主。
客舍怕听闲笑语。开窗又见廉纤雨。
——《蝶恋花》 1924


全集


羡季先生本名顾宝随,河北省清河县人。


生于一八九七年二月十三日,父金墀公为前清秀才,


课子甚严。先生幼承庭训,


自童年即诵习唐人绝句以代儿歌,五岁入家塾,


金墀公自为塾师,每日为先生及塾中诸儿讲授四书、五经、


唐宋八家文、唐宋诗及先秦诸子中之寓言故事。


1907年先生11岁始入清河县城之高等小学堂,


三年后考入广平府(即永年县)之中学堂,


1915年先生18岁时至天津求学,考入北洋大学,


两年后赴北京转入北京大学之英文系,改用顧随为名,


取字羡季,盖用《论语·微子》篇中


“周有八士”中“季”之义。


又自号苦水,


则取其发音与英文拼音中 , 二字声音之相近也。


1920年先生自北大英文系毕业后,即投身于教育工作。


其初在河北及山东各地之中学担任英语及国文等课,


未几,应聘赴天津,在河北女师学院任教。


其后又转赴北京,曾先后在燕京大学及辅仁大学任教,


并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


中法大学及中国大学等校兼课。


解放后一度担任辅仁大学中文系系主任。


1953年转赴天津,


在河北大学前身之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


于1960年9月6日在天津病逝,享年仅64岁而已。



1960年先生因病逝世之后,


全部著作原准备交付刊印,


不料竟于“文革”中全部散失无存。


我得知之后的痛心实难名状,


于是遂与之京师妹及同门诸学长联络,


共同努力于搜集整理之工作。


其后于198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文集》;



1992年又由台湾之桂冠图书公司将之京师妹


所整理的我当年听先生讲课时所写的笔记出版为


《顧羡季先生诗词讲记》,


并出版了先生的杂剧集《苦水作剧》;



及至1995年又有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诗文丛论》,



并于1997年先生百年诞辰出版了此书之增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目谓将于近期在学术萃编中


出版先生之《说禅》,


如今河北教育出版社又将出版先生之《全集》,


其中多有以前我所未见的先生之著作,


特别是其中的小说一类,多为以前未见流传之作品。


而且除去作品以外,此一全集内还收录有先生之


“书信、日记”一卷,此更为外间难得一见之资料,


而读者得此《全集》,


自然亦更可借此一窥知先生德业文章之全貌。


则此《全集》之出版,其为功岂浅显哉。


全集共分四卷:


第一卷为创作卷,收入其诗、词、曲、小说、散文作品;


第二卷为著述卷收入其学术论文、研究文章;


第三卷为讲录卷,收入其讲演、讲课的文稿;


第四卷为书信日记卷,收入其书信二百多篇,日记两卷。


全集收录了现存全部著作。



红学泰斗周汝昌是的弟子,


称为“最得意学生”。


两人曾在二十年间通过书信进行交流,


2010年,河北教育出版社


将当年周汝昌所保存下来的百余封书信集结出版为


致周汝昌书》一书,


其责任编辑刘相美把两人之间的情谊称为“学术知音”。


早期曾在北京燕京大学任教,在此期间,


与周汝昌结下了师生之缘。


1952年在给别人的信中评价周汝昌道:


“有周玉言(玉言为周汝昌的字)者(天津人),


燕大外文系毕业(毕业论文是英译陆机文赋),


于中文亦极有根柢,诗词散文皆好,是我最得意学生。”


1941年,珍珠港事变骤起,燕京大学被日寇封闭。


周汝昌回到家乡天津,在此期间写下许多诗词。


对于师生二人之间二十年书信来往的缘起,


周汝昌之女周伦玲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有一天他(周汝昌)突发奇想,


大胆地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并附上自己的小诗,


盼望看到老师的新作。


谁料到,竟蒙不弃,次年(1942)年初就收到了老师回信。


自此,他们师生二人便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鱼雁唱和,


这种超越师生的友情一直持续到老师谢世之前。 ”


多年来,周汝昌一直保存着这些书信,


并交予顧隨女儿顧之京整理


这就是《顧隨致周汝昌书》一书。


 据该书的责任编辑刘相美介绍,


二十年间两人的书信来往几乎没有间断,


该书中所收集的书信多达百余封,


内容不光是一些家长里短,主要是两人学术上的交流。


“顧先生会在信中把自己写的词让周先生评价,


周先生也会把自己写的东西让顧先生进行点评,


两人是作为学术上的知音进行交流的


刘相美说,信中所使用的语言很亲切,


有时顧先生会称呼周先生为“玉言兄”,


由此可见二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刘相美介绍说,书中将书信按照编年顺序进行整理,


到后来有一部分书信涉及到两人对《红楼梦》的探讨,


刘相美认为,这部分探讨


对周汝昌后来的红学研究产生了一些启发。



顧隨是京派学人,与周作人那个圈子里的人很熟悉,


但他看人看事,并不以权威眼里的是非为是非,


而是有特立独行的一面的。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苦雨斋里也执弟子之礼。


周氏的学生们对老师恭恭敬敬,像俞平伯、沈启无


甚至对周作人有崇拜感。


顧隨呢,则以平常目光视之,


对苦雨斋主人的短长颇为清楚。


虽然在学问上,多少受到周作人的影响,


但在那个圈子里,顧氏应该说是个“鲁迅党”的一员,


虽然他和鲁迅并无什么交往。


他毕生从事教书工作,但对创作又别有情怀,


一直关注文坛的动态,自己也写过小说、散文,


而尤以古诗词多见功力。


冯至先生说他“多才多艺,写诗、填词、作曲,


都创有新的境界;小说、信札,也独具风格;


教学、研究、书法,无一不取得优越的成就;


只是他有一时期说禅论道,我与此无缘,不敢妄置一词。


但除此以外,他偶尔也写点幽默文字、


调侃词章,既讽世,也自嘲。”


随在北大读书时,大概就认识了周作人。


不过,那时候他对周氏的印象,远不及鲁迅。


看他的书信、日记以及学术文章,言及鲁迅处多多,


对周氏很少提及。偶涉苦雨斋主人,还略带批评,


看法是很奇特的。


20年代后期,当他涉足到周作人的圈子里时,


对诸位的感觉,很有分寸,不像废名、俞平伯那么醉心。


他的书信,多次写有对钱玄同、周作人的感受,


这些,已成了珍贵的资料。


顧隨的审美情调与治学方式,与周作人圈子的风格,


略微相同。比如都深恶八股,为文与为人,以诚信为本,


此其一;


看书精而杂,喜欢人生哲学,其谈禅的文章,


我以为超出废名、俞平伯,有大智存焉,此其二;


他谈艺论文,与周作人思想时有暗合之处,


如主张“诗人必须精神有闲”等等,不为功利所累,此其三。


但顧氏在根底上,又是位诗人,对为学术而学术,


或说以学术而自恋的生活,不以为然。


虽身在北平,但心却神往上海的鲁迅,以为鲁夫子的世界,


才是知识人应有的情怀。


自20年代起,他便有意搜集鲁迅的作品,


无论创作还是译作,都很喜欢,有时甚至达到崇仰的地步,


并以大师视之。



顧隨谈及周氏兄弟,佩服的是周作人的读书之多,


敬仰的是鲁迅的精神状态,以为后者的超迈,


可望而不可即也。



周作人生前,与顧隨的交往止于一般友人的礼仪,


并非像对废名、江绍原那么热情。


但他读鲁迅著作,就是另一种状态。


1942年,翻阅鲁迅的译作《译丛补》时,就感动不已,


说出这样的感慨:


“《译丛补》自携来之后,每晚灯下读之,


觉大师精神面貌仍然奕奕如在目前。


底页上那方图章,刀法之秀润,颜色之鲜明,


也与十几年前读作者所著他书时所看见的一样。


然而大师的墓上是已有宿草了。


自古皆有死,在大师那样地努力过而死,


大师虽未必(而且也决不)觉得满足,


但是后一辈的我们,还能再向他作更奢的要求吗?


想到这里,再环顧四周,真有说不出的悲哀与惭愧。”




葉嘉莹就读辅仁大学国文系期间


是她诗词创作最为丰盛的时期,不仅是因为国难家愁,


“诗穷而后工”,重要的是她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


遇到了古典文学名师顧随/顧羡季先生,


并深得顧先生的赏识。


那时候,顧先生不仅认真批改她的诗词习作,


而且师生间还时有唱和。


比如《摇落》和《晚秋五首》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


“心花开落谁能见,诗句吟成自费词。”


“收拾闲愁应未尽,坐调弦柱到三更。”


“冢中热血千年碧,炉内残灰一夜红。”



她在学习期间认真记下好几大本笔记,几十年数经辗转,


一直不离不弃,而且经常重读,


重新描写笔记本上已经日益模糊的字迹。


多年后根据这些笔记整理出书,


留下了一代名师谈诗的宝贵资料,


字里行间甚至保留了顧先生讲课时的神韵。


顧隨先生曾在给她的一封信中写道:


“假使苦水(顧先生的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


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她不仅得到了顧先生的真传,而且别有创意,


在老师的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顧隨先生的一些词句


也给予她极大的精神的鼓励和慰藉,


“拼将眼泪双双落,换取心花瓣瓣开。”


从顧先生的诗句之中,她获得一种强毅的担荷的精神,


一种直面苦难不求逃避的坚毅的精神;


同时,还应该获得了一种感情上的慰藉。


她一直铭记着老师顧羡季先生的那句话:


“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


  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


嘉莹1945年大学毕业,在北平的中学教书,


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国民党海军任职的赵先生。


我的一生都不是我的选择。


我先生的姐姐是我的老师,是我的老师选择了我。”



先生的文章笔法优美洗练,尤其是谈诗、


说禅的著作更加出色,轻轻点染,闻一以知十,雅俗共赏。


日前,清河县研究会成立,


同时《隨全集》也举行了首发仪式。



先生是河北清河县前坝营村人,


当代的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


20世纪出色罕见的国学大师。


先生的词,开创了以当代语言入词的成功先例,


为词体由晚清民国传统写作向当代转换的一大关枢。


挖掘弘扬家乡名人顧随先生的巨大文化成就,


清河县成立顧隨研究会,


研究会由顧隨之女~顧之京教授担任荣誉会长,


会员由县内热心参与顧隨研究、


并在文化教育、诗词小说、书法佛学等方面


有一定造诣的人士组成。


清河县还将建设顧隨纪念馆,征集陈列顧隨先生的作品,


与社会各界文学人士进行学术交流。


同时,该县还举行了《顧隨全集》首发仪式。


据了解,《顧隨全集》十卷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囊括了诗词、小说、讲义、书信、书法等十个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