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馬一浮1883

馬一浮光緒九年二月廿五(1883年4月2日-1967年6月2日),
原名,字一佛,幼名福田,號諶翁被揭,晚號蠲叟蠲戲老人
浙江紹興(今浙江紹興上虞)人,在四川省成都市出生,
排行第四。其父馬廷培,曾任四川仁壽縣令。
1888年,5歲時回到紹興原籍。
1899年(16歲),應科舉鄉試名列第一。
1901年與謝無量馬君武等人合辦《翻譯世界》。
1903年,留學美國,學習歐洲文學,後又遊學德國日本,研究西方哲學
1911年,回國,支持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後又潛心國學。
            抗日戰爭期間,任國立浙江大學教授。
1939年,在四川建復性書院並親任院長。
1953年,任浙江文史館館長。文化大革命時期,一生耿介的他晚年向紅衛兵低頭;
            被抄家時,他懇求道:「留一方硯台給我寫字好不好」,
            得到的卻是一記耳光。他悲憤交集,不久含冤去世。

是近代新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梁漱溟熊十力齊名,
是「新儒學三聖人」之一,有「一代儒宗」之稱。


主要著作有:《泰和會語》、《爾雅台答問》、《爾雅台答問繼編》、
《老子道德經注》、《朱子讀書法》、《蠲戲齋怫學論著》、《宜山會語》等。
馬一浮書法造詣極高,也是一位很有藝術成就的篆刻家。
其有《馬一浮篆刻》、《蠲戲齋詩集》等著作傳世。

禮聘他為浙大教授的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梅光迪:
認為馬一浮和柳詒徵是當時中國學問最淵博的人,
稱兩人的組合「或可周知有關中學和中國文化的知識,
目前在中國還沒有第三個人可以和他們相比。」

浙江大學校歌由馬一浮作詞。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