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子罕4〉子絕四 / 《金刚经》四相

〈子罕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這章是弟子記載孔子平常的行事。

孔子禁絕走四種極端:
不事先臆測、不期待必行、不固陋執拗、不自我中心。

這章的文本短,古注對於四個關鍵字的解釋不一。
這四件事好像也有可以合併之處。
或者這四件事情其實都是極端,應該看情況而定。

「絕」、皇侃說是「無」,而且還解釋說:
「不云毋而曰絕者,據世人以言之也。
    四事世人未能絕,而孔子絕之,故云絕也。」
朱子解釋得有點奇怪:「無之盡者」。
其實就是下面出現四次的「毋」。「毋」都作「不」解。

「意」、何晏說是「任意」,皇侃說是「無意」,
朱子說是「私意」,王夫之說的長一點:
「不從根心之義理發出,偶有所感而起一念,即欲為之,
曰『意』」,王引之說是「意﹝臆﹞度」。
劉寶楠跟王引之的看法相同,
還說明此章的「意」就是「不億不信」和
「億則屢中」的「億」,其實也還是「猜測」的意思。

「必」、何晏說是「專必」,皇侃說是「抑比」,
朱子說「期必」,王夫之的解釋是:
「為之而必欲其成,不因時之可否以行止,曰『必』」。
白話說,就是死守著一個目標,絕不改變。

「固」、何晏說是「固行」,皇侃說是「執守堅固」,
朱子說是「執滯」,王夫之說是 :
「守定一理,不會通以盡理之大全,曰『固』」,
俞樾說「固」應該作「故」,「不故、就是「不泥其故」,
又說「彼一時,此一時,是為毋故」。
這樣的解釋和「必」好像沒有什麼不同。

「我」、何晏說是「有其身」,皇侃說成是「功成身退」,
邢昺說是「身」,朱子說是「私己」,
王夫之說是 :
「惟己所見,不取善於人,功必自己而成,曰『我』」。
白話講就是把所有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

韓愈率先提出這章明說「絕四」,其實只有「絕二」,
因為「毋意」就是「毋必」,「毋固」即是「毋我」。

莊存與獨具慧眼,看出四者分別指涉「智」、「義」、
「禮」和「仁」:
「智毋意,先覺也;義毋必,義之與比也;禮毋固,時中也;
    仁毋我,與人為善也。善則稱親,讓善於天下。」
莊存與也說這四項也得看情況才對:
「以億逆為意而去之,是也;以擬議為意而去之,非也。
    已適莫為必而去之,是也;以果斷為必而去之,非也。
    以窮固為固而去之,是也;以貞固為固而去之,非也。
    以足己為我而去之,是也;以修己為我而去之,非也。」

程樹德引用並贊同宋朝鄭汝諧的說法,
認為孔子要「絕」的不是「意、必、固、我」這四項,
而是要「絕其毋」,也就是讓人不要一味地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樣其實也是走極端,
而不是走中道。
如果要走中道的話,這四項都要看情況而定,
就像前面所引莊存與的說法那樣。
這樣的說法符合〈里仁10〉的「義之與比」,
也就是要看符不符合當下的狀況,
甚至更重要的是合不合正道。
這其實也符合〈微子8〉中孔子自述自己和前輩不一樣的
「無可無不可」。
不過還要補充下面一句話才完整:
《易經》〈乾卦24〉
「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易經》〈乾卦24〉)
守正才讓「權變聖人」和「投機小人」有別。

這應該是孔子對自己和對弟子的要求:
篤守中道,不走極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里仁10〉子曰: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
                  柳下惠、少連。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
             其斯而已矣。」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易經》〈乾卦24〉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
    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

《金刚经》中有提及四种相,即是无我相、无人相、
无众生相以及无寿者相,实际上这四相都是讨论同样的事物,
就是“我”。这里所提到的我,就是指那些属于我
或虽不属于我,而却期望得到和不要得到的东西。
除了那些我们已经拥有而不希望失去,以及拥有却想除去的,
还有那些我们没有却想得到或害怕得到的东西之外,
没有什么是可以被称为“我”的。
然而大多数的时间,我们并没有觉察到
我们希望除去或得到一些什么东西,
我们只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首先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以及它的需要,
由于我们的身体需要某些物品,
才感觉到“我”对这些物品的需要。
身体使我们注意到我的存在。
其次,心念的活动给我们存在的感觉。
除了身体和心念以外,就没有“我”的感觉了。
事实上,是我们的心使我们经验到我的存在,
身体如果离开了心,便不知道那是我。
那么,什么是心呢?那是不断或连续流动的念头。

人可以通过宗教的行持,达到某种程度的经验,
他会了解到那个平常经验的“我”,
实际上只是一个虚幻的东西,
主观或永恒的我原本是不存在的;
它的存在只是因为身体的感觉、身体的需要,
以及那不断流动的念头。
这即是《金刚经》中所提到的“无我相”。 

再说“无人相”。人的存在只是通过“我”的感觉
反映到其他人及物的存在。基于自己的感觉,
使我们经验到自己与他人的相对待。
因此站在《金刚经》的立场 :
假如进入无我,自然也就无人了;
如果我自己本身并不在那儿,同样的,他人也不存在了。
这只是因为我们与他人及事物之间发生了种种的关系,
我们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我们知道目前这个世界上一共有十亿的人口,
但是,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相识的,是非常少的。
我们所能深刻经验到确实存在的他人,
仅是那些在利害得失之上与我们发生关系的人。
其他数十亿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人口,
我们几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不论他们是否存在,
至少并没有真正影响到我们什么。
所以,他人只存在于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上。
当我不存在时,其他的人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种的“无众生相”。
包括所有那些或许没有必要与我们有关系,
却仍然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众生
那些修行已到达很高境界,
而且已经能够解除他们本身的问题和困境的人,
自然会对所有的众生产生很大的悲愍心。
他们从已经解脱自己的问题,而去负担起众生的问题,
于是众生的问题就成了他们自己的问题。这仍是有我的层次。 

若从《金刚经》的立场说,如果主观的“我”不存在,
客观的“众生”自然也不存在。
佛陀说度尽众生,而实际上并无众生可度;
众生已经被度了,度众生者并没有感觉到他已度了众生。
所以,无众生相也是无我相的异名。 

第四种是“无寿者相”。这是从时间来看“我”的存在。
它牵连到前面所提及的我相、人相和众生相。
假如没有我相,则一个人寿命之长短将不重要了;
但所有的众生都执著于寿命,
他们希望活得长久,并避免夭折。
因此他们寻求自己生命的安全感,
他们期望现在和将来都有安全感,
于是尝试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生命;
纵然已知生命有生必有死,却仍执著不放。
然而那些已经无我相的人,
不管他们明天死或一万年以后才死,
对于他们都是没有差别的。
当一个人已经体验到无我的境界,这些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总而言之,有关无我相的“我”,归之于个人的不存在;
无人相的“人”,则指那些与我们相对待或有关联的不存在;
无众生相则不止牵涉到“我”及你的不存在,
而是包括了宇宙所有众生的不存在;
最后,第四种无寿者相说明时间的过程,
从期望长寿而至不担心寿命之长短。
以上四相的前三者是空间的无我,第四是时间的无我。

11 則留言:

  1. 〈子罕4〉子絕四 / 《金刚经》四相

    回覆刪除
  2. ☾*。💫好友🌜甜夢安睡☁。゚๑🌛
    ╔══╗────╔╗╔═╦╦╗─╔╗╔╗♦
    ║╔═╬═╦═╦╝║║║║╠╬═╣╚╣╚╗☆
    ║╚╗║╬║╬║╬║║║║║║╬║║║╔╣★
    ╚══╩═╩═╩═╝╚╩═╩╬╗╠╩╩═╝✬
    ──────────────╚═╝晚安º¨⊹
    🌟開心萬事得╠╣aΡpy週日✨

    回覆刪除
  3. 人生有時,活在當下最重要…

    回覆刪除
  4. ✨✾☾*。๑💫好友🌜晚安喇喂🌛☁
    眨吓眼時間過得好快╠╣aΡpy週三👀
      ╭───────╮✬
      │瞓覺豬呢💤│
      ╰───────╯★
    ╭───────╮
    │甜夢安睡💤│
    ╰───────╯º°¨⊹
      ❉🌟
       *
     .∧_∧・。゚☆
     ( ・ω・ )
     |⊃/(___☘
    /└-(____/♬♪♫♩
    ღೋგஜ✿۩۞۩❀ഐ

    回覆刪除
  5. 這篇日誌跟前篇相比, 認真長了﹗
    化了點時間閱讀, 還是不明所以,
    最清晰明白的是算金剛經一段,
    一直以為金剛經都像普通佛經,
    但原來更像孔孟文章。

    回覆刪除
  6. 【它牵连到前面所提及的我相、人相和众生相。
    假如没有我相,则一个人寿命之长短将不重要了;
    但所有的众生都执著于寿命,
    他们希望活得长久,并避免夭折。
    因此他们寻求自己生命的安全感,
    他们期望现在和将来都有安全感,
    于是尝试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生命;
    纵然已知生命有生必有死,却仍执著不放。
    然而那些已经无我相的人,
    不管他们明天死或一万年以后才死,
    对于他们都是没有差别的。
    当一个人已经体验到无我的境界,这些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道理清楚簡潔, 但是要凡人做到,又顯然不簡單。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