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杜蟲藥

 《晴報》報道 :

港人愛吃日本魚生,但有網民指近日因感肛門痕癢,

疑感染寄生蟲,自行服食杜蟲藥,

洗澡時發現排出幼蟲,大呼以後不敢吃魚生。

有醫生指感染寄生蟲途徑多,進食魚生只是其中之一,

但市民不應自行購買服用杜蟲藥,

或會引起抽筋、暈眩、皮膚敏感等徵狀。

有網民指,早前因肛門痕癢,疑感染寄生蟲,遂服食杜蟲藥,

豈料洗澡時發現企缸上有一條正在爬行的幼蟲。

她指,每個月吃兩、三次魚生,惟分量不多,

坦言「以後不會再食,好想嘔」。

不少愛好魚生網民,對此亦大呼恐怖。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指出,本港常見寄生蟲包括蟯蟲、迴蟲等,

其中迴蟲可長達10厘米,蟯蟲則約1至2厘米長。

魚生僅是感染寄生蟲來源之一,如果食物沾染藏於糞便的蟲卵,便可受感染。

另外,台北一名女子服食醫生處方的瀉藥後,回家後拉出一堆寄生蟲,

最長的有46cm;醫生確定女子拉出的是「廣結裂頭絛蟲」,

認為女子可能是因為吃了寄生在魚生中的蟲卵,寄生蟲再在她腸道內生長。

同為本港常見的鈎蟲長有倒鈎,可依附於小腸吸收營養,令人貧血,

其蟲卵會孵化成幼蟲,約1至2厘米長,存活於河流或溪田等,

若市民赤腳玩水,幼蟲可直接經皮膚入侵人體。


三文魚較高危

他補充,深水魚一般不含寄生蟲,但淡水魚如鯇魚等可含肝吸蟲,

寄生於人類的肝和膽管等吸取膽汁,導致膽管阻塞、發炎,甚至膽石。

至於到淡水區產卵的三文魚含海獸胃綫蟲,可寄生於胃部,

引致胃抽筋、胃痛、腹瀉等,需以內窺鏡檢查並取走成蟲。

姚亦提醒,部分杜蟲藥會引起抽筋、暈眩、皮膚敏感等徵狀,

肝、腎病及腦癎症患者徵狀更明顯,故不宜胡亂服用成藥。

家庭醫生陸偉亮稱,感染寄生蟲途徑多,如進食未煮熟肉類、海鮮。


抗蠕蟲劑是用作消滅人體內寄生蟲的藥物。

蠕蟲感染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感染,

它影響世界人口中很大的比例,主要在熱帶地區出現。

在發展中國家,蠕蟲感染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威脅,引致營養不良、

貧血、嗜曙紅細胞增多(高於正常水平的白血細胞)和肺炎。

導致人類感染的蠕蟲一般包括蛔蟲、縧蟲和吸蟲 。


1. 蛔蟲:

蛔蟲是可以寄生在人體消化道,特別是小腸的蠕蟲。

蛔蟲是寄生蟲,並利用人體存活、吸取養分和繁殖。

蛔蟲在人體小腸內生活,蟲卵經糞便排出,

而感染的傳播途徑是進食受蛔蟲卵污染的食物或水。

污染源例如骯髒的手、蒼蠅和其他昆蟲也可能是傳播的媒介。

常見蛔蟲感染的徵狀有噁心、腹痛、間歇性腹瀉和肛門周圍瘙癢。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蛔蟲感染不會引起任何容易察覺的徵狀。

人們通常因看見糞便有蠕蟲才向醫生求診。


2. 縧蟲:

縧蟲感染是由進食受縧蟲的蟲卵或幼蟲所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

如進食了縧蟲的幼蟲,幼蟲會在小腸內發育為成年的縧蟲(腸道感染)。

腸道縧蟲感染通常很輕微,常見徵狀有噁心和虛弱。

有些患有縧蟲感染的人不需要接受治療,因縧蟲會自行離開身體。

人們可能不知道自己患有縧蟲感染,直至看見糞便中有縧蟲的節段才察覺。

3. 吸蟲:

有四種吸蟲感染會令人類生病:血液、腸道、肝臟和肺部。

人們通常因為在含有吸蟲的淡水游泳或洗滌而受到感染。

通常只會在嚴重的感染情況才會出現徵狀,

常見徵狀包括發燒、疼痛和嗜曙紅細胞增多。

香港所有已註冊的抗蠕蟲劑都是口服劑型,例如 :

藥片、咀嚼片和粉劑。如你有任何徵狀或懷疑受蠕蟲感染,

在使用任何藥物前,應徵詢醫生的意見。

常用的藥物有甲苯達唑及其類似品氟苯達唑、哌嗪、吡喹酮和噻嘧啶。

其他如左旋咪唑和吡維銨等藥物曾被使用,但現在已不常用。

甲苯達唑、氟苯達唑、哌嗪和噻嘧啶用於治療蛔蟲感染。

甲苯達唑和氟苯達唑藉阻止蛔蟲使用葡萄糖而發揮作用,

因為缺乏葡萄糖,蛔蟲細胞便失去能量供應,並會迅速死亡。

哌嗪和噻嘧啶則藉着麻痺蠕蟲,

令蠕蟲失去對腸壁的抓力,並通過自然過程排出體外。


吡喹酮用於治療縧蟲和吸蟲感染。

該藥藉引起蠕蟲肌肉嚴重痙攣和麻痺而發揮作用。

  • 如你受到感染,應根據指示服藥。
  • 切勿超過醫生所指示的用藥劑量和次數。

  • 根據指示完成整個藥物療程,以消除你的感染。

  • 為了預防感染復發:

    - 避免搔抓臀部的周圍。

    - 經常用肥皂洗手和指甲,特別在進食前和如廁後。

    - 日夜都穿著緊身內褲,並每天更換。

    - 治療完成數天後,以吸塵機或濕地拖清潔臥室地板。

       避免乾掃地板導致灰塵揚起。

    - 保持廁版清潔。

    - 治療完成後,清洗(不是抖動)所有牀上用品和睡衣。

    避免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肉類,如豬肉、牛肉和魚。

  • 旅遊時,只飲用樽裝水,並避免進食生的瓜菜,
  • 除非你可親自把瓜菜去皮和清洗乾淨。

抗蠕蟲劑
 
常見的副作用
 
注意事項
 
1. 甲苯達唑/氟苯達唑
  • 腹痛

  • 腹瀉

  • 頭痛

  • 頭暈
  • 對於服用高劑量的病人,
  • 應密切監控他們的血計算和肝功能

  • 肝功能受損患者
  • 可能不適合接受高劑量治療
2. 哌嗪
  • 噁心

  • 嘔吐

  • 腹瀉

  • 腹痛

  • 頭痛

  • 紅疹

  • 蕁麻疹
  • 癲癇或腎功能嚴重受損患者避免使用

  • 神經紊亂或腎功能輕微至中等
  • 受損患者小心使用

  • 肝功能受損患者也應避免使用或慎用

3. 吡喹酮
  • 頭痛

  • 腹瀉

  • 頭暈

  • 睏睡

  • 身體疲倦

  • 腹部不適

  • 噁心

  • 嘔吐
  • 眼部或脊椎囊蟲病
  • (縧蟲幼蟲引致的組織感染)
  • 患者避免使用
  • 應警告病人:
  • 吡喹酮可能引致頭暈和睏睡;
  • 如病人受到影響,
  • 就不應在治療期間
  • 或其後24小時內駕駛或操作機械。

4. 噻嘧啶
  • 噁心和嘔吐

  • 厭食

  • 腹痛

  • 腹瀉
  • 肝功能受損患者慎用

15 則留言:

  1. 嚇怕了,不懂問,只會說聲
    Have a nice day !

    回覆刪除
  2. 淡水紅鱒魚更加唔能夠視為「三文魚魚生」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淡水魚 / 淡水紅鱒魚
      視為「寄生蟲魚生」

      刪除
  3. 今年疫情, 我好少吃魚生或生食物!
    總之諗起虫都起雞皮, 我天生最怕虫。

    回覆刪除
  4. 我唔鍾意食生嘢
    聽到都覺得嘔心

    回覆刪除
  5. 晨早看到這篇日誌,嚇死,😵😵😵太恐怖了。
    越老越怕死,記得年輕時, 家中常有螄蚶, 槍蟹和蟛蜞, 後來全部終止,
    到現今日本魚生 , 都怕得要死。
    很多朋友喜歡到大陸吃日本菜,但我寧願選擇熟食 。☠☠☠

    回覆刪除
  6. 聽說食椰子都有驅走體內寄生蟲作用……是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