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

惠能(638年-713年)《六祖壇經》

Huineng.jpg
惠能禪師的真身,
供奉於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
本名俗姓
出生638年
嶺南新州
(今廣東新興縣
圓寂713年
唐嶺南新州國恩寺
宗派禪宗
諡號大鑒禪師
師承弘忍
徒弟與學生南陽慧忠
菏澤神會
永嘉玄覺
南嶽懷讓
青原行思
著作六祖壇經
惠能(638年-713年),又作慧能,俗姓
佛教禪宗祖師,世稱禪宗六祖(禪宗北宗以神秀為六祖),

唐中宗追謚大鑑禪師


史學家陳寅恪贊其:

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
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
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關於六祖的法號,歷來誌為「慧能」或「惠能」的均有。
六祖天生聰穎,聽法即悟,惟不識字,
但據六祖門人曹溪法海曾記載 :
「……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
僧曰,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
此外,六祖法體真身的安放地南華禪寺
亦以「惠能」為準,可知「慧能」當是訛誤。

六祖壇經》中,惠能自述其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 

其父親盧行瑫貶官於嶺南後早逝。

高士濤認為惠能是北州望族范陽盧氏的後裔,

孫昌武根據王維所撰《六祖能禪師碑銘》:

「不生族姓之家」,推斷惠能肯定不是世家巨族范陽盧氏,

孫昌武進一步指出《壇經》所表達的觀念,

主張佛性人人本具,這與氏族等級觀念正相矛盾,

關於惠能出身范陽盧氏的說法,無論根據如何,

都反映了舊的門第觀念痕跡。

母李氏,惠能自幼以賣柴為生。

但是五祖弘忍戲稱他為「獦獠」(未開化的蠻人),

惠能也自稱「語音不正」。

惠能父親早亡,家境貧窮以賣柴為生。

一次,惠能賣柴回家的路上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

便萌生學習法之念。他去黃梅山拜謁五祖弘忍

由此開始了學佛生涯。

其時弘忍年事已高,急於傳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
以檢驗他們的修煉水平。

神秀上座呈偈曰: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弘忍以為未見本性,未傳衣法。

惠能聽後亦誦一偈,請人代勞題於壁上: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弘忍見後,招惠能登堂入室為其宣講《金剛經》,

並傳衣缽,定為傳人。此時六祖,受命南歸。
  • 神秀偈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 惠能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 惠能偈(其他版本)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無臺  佛性常清淨  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  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  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假拂塵埃

惠能歸嶺南後,於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正月初八

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在該寺內講《涅槃經》之際,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

爭論不休,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

印宗聞之竦然若驚。知惠能得黃梅弘忍真傳,遂拜為師,

並為之剃度。

677年(儀鳳二年),韶州刺史韋璩仰其道風,
率同僚入山請惠能入城,於大梵寺講堂為眾說法,
兼授無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餘人,門人法海編錄其法語。
惠能到曹溪寶林寺(今廣東韶關南華寺),弘揚禪宗,
主張「頓悟」,影響華南諸宗派,人稱「南宗」,
在此傳法長達37年之久。

當時,六祖惠能的同門師兄神秀,主張「漸悟」,

華北勢力頗盛,號稱「北宗」。
705年(神龍年),武則天唐中宗即遣內侍薛簡,
往曹溪召其入京。惠能以久處山林,年邁風疾,辭卻不去。
薛簡懇請說法,將記錄帶回報命。
中宗贈摩納袈裟一領及絹五百匹以為供養。
並命改稱寶林寺為中興寺,由韶州刺史重修,
又給予法泉寺額,並以惠能新州故宅為國恩寺
730年(唐玄宗開元年),
河南滑台(今滑縣無遮大會
惠能弟子荷澤神會辯倒了
神秀門人崇遠普寂,使得「南宗」成為中國禪宗正統。

712延和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門人建報恩塔

713年(唐玄宗先天年),圓寂於新州國恩寺

世壽七十六,唐憲宗諡號大鑒禪師。

惠能圓寂,其真身不壞,被運回韶州(今廣東韶關),

其門人裹綜塗漆,保持其生前形像。

真身塑像至今還保存在南華寺,供奉在六祖殿中。

柳州刺史柳宗元撰《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碑並序》。

815年(元和年)劉禹錫因曹溪僧道琳之請,

撰《曹溪大師第二碑》。

惠能的禪法以定慧為本。他又認為覺性本有,煩惱本無。

直接契證覺性,便是頓悟。他說自心既不攀緣善惡,
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
因此,他並不以靜坐斂心才算是禪,就是一切時中,
行住坐臥動作云謂裡,也可體會禪的境界。
惠能曰「先立無念為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所謂無念,即雖有見聞覺知,而心常空寂之意。

「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
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
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
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
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

惠能曾告戒僧侶法達,不要錯解《法華經》中意義。

神秀把佛教理論「戒、定、慧」解釋為:

「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

而惠能則另有不同解說: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惠能亦一再強調「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所以認為頓漸只是假名,

佛法只為一乘法,「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禪宗達摩始,百餘年間皆以《楞伽經》相印證,

故亦稱為楞伽師
達摩的三傳弟子道信開始兼以《金剛經》等經為典據,
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義代替了《楞伽經》,

在於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而單刀直入求得開悟。
惠能圓寂後,其弟子們將其經歷和言論錄整理成
六祖壇經》,簡稱《壇經》,是禪宗的經典。
惠能為禪宗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對後來各派禪師建立門庭,影響極大。
在他死後,他的弟子傳承禪法,
形成惠能禪法的南北二宗 :
惠能禪法的北宗即是荷澤神會門下,稱荷澤宗
惠能禪法的南宗則以南嶽懷讓門下的洪州宗
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系的石頭宗為代表。
惠能禪法在北宗荷澤一派的推動下,
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成為禪門正宗,
但荷澤一派因後繼無人,在唐末衰亡。

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反而是南宗門下。

南宗門下形成河北臨濟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溈仰宗
廣東雲門宗江蘇法眼宗五宗,即「一花開五葉」。
後來法眼宗遠傳於泰國朝鮮
雲門宗臨濟宗更遠播歐美
中國日本,則是臨濟宗曹洞宗兩宗最盛。

惠能弟子眾多,一說為「嗣法四十三人」,一說為「十人」

著名者有:荷澤神會青原行思南嶽懷讓石頭希遷等。
~~~~~~~~~~~~~~~~~~~~~~~~~~~~~~~~~~~~~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
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最早六祖惠能大師,
應邀至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法海將此事記錄題為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卷》
《六祖坛经》可分三部份 :
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
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
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
這時《壇經》開始外傳,俗稱《六祖法寶記》。
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
《六祖坛经》是中國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稱為“經”者。
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
元代僧人宗寶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校讎三種《壇經》異本,而成為宗寶本《壇經》,
即後來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稱流通本。
其中心主张是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以定慧为本”,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佛性本有思想与
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坛经》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
             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坛经》同时还论述了什么是功德,
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
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下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又说:“功德需自性内求,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
1930年胡適的《神會和尚遺集》附有論文
〈荷澤大師神會傳〉,提出《壇經》是
「成於神會或神會一派之手」的結論。
胡適指出:“《壇經》古本中,無有懷讓行思的事,
而單獨提出神會得道,餘者不得”,
所以《壇經》是“神會傑作”。
錢穆的〈略述有關六祖壇經之真偽問題〉一文,
反駁胡適的“六祖壇經乃出神會自由捏造”的意見。
胡適的這個觀點,為印順法師所駁斥,
“錯誤的根源,在(胡適)不知燉煌本‘壇經’成立的過程,
而誤認燉煌寫本為『壇經』最古本。”
印順法師並於1971年出版《中國禪宗史》。
近年来,中国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坛经》的基本内容,
代表了惠能思想,同时其中可能也有后人增益的成分。
楊曾文〈《壇經》敦博本的學術價值探討〉一文中強烈的指出:
“《壇經》當是惠能的弟子法海編錄,
既非神會或神會弟子所作,
也沒有可信的證據是別的什麼人所作。”

9 則留言:

  1. 惠能(638年-713年)《六祖壇經》

    回覆刪除
  2. 大夫不但懸壺濟世,還弘揚佛學。

    是否高人還待細看, 不過, 肯定活鬼有點世外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惠能: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
      頓漸是假名,佛法只為一乘法,「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刪除
  3. 請問惠能像是真身畫畫﹖ 為什麼千年前的人,如此栩栩如生﹖

    回覆刪除
    回覆
    1. 據廣東省考古學家徐恆彬、
      韶關市博物館和南華寺僧人考證和研究,
      這座六祖造像的確是以六祖惠能的肉身為基礎,
      用中國獨特的造像方法——夾紵法塑造而成。
      這尊中國式的「木乃伊」是由惠能的弟子方辨塑造的。
      其方法是,在惠能圓寂前,身披袈裟,盡腿盤屈,
      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使體內營養和水分逐漸耗盡,最終坐化圓寂。
      然後將遺體放在兩個對蓋密封的大缸之中的木座上,
      座下有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漏孔。經過相當時間後,
      內臟和遺體上的有機物質腐爛流滴到生石灰上,不斷產生熱氣,
      水份被吸干,遂變成坐式肉身干體。
      然後進行塑造,先「以香泥上之」,然後加布,
      再「以鐵葉、漆布固師頸」。由於方辨是惠能的弟子,
      不止一次為惠能塑過像,對他的音容相貌、
      氣質神態有深刻的了解,
      因此這尊塑像很成功的反映出惠能超脫的氣質和高僧的形象,
      成為流傳萬古的真身像。
      不過,對於六祖惠能大師肉身千年不腐之謎,有人表示質疑。
      長時間肉身不腐的現象,不僅在佛教歷史上,
      而且在人類歷史上都是沒有的。
      除非屍體經過特別處理,例如添加化學物質保存。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MemyzN.html

      刪除
    2. 一个当事人的回忆:
      我亲眼目睹的另一具真身是韶关南华寺六祖惠能的真身。
      笔者在五、六十年代,曾多次到南华寺听寺僧介绍,
      对六祖真身,一度深信不疑。
      到了文革初期,笔者刚好在韶关探亲访友。
      在河西大桥靠近市区那一端的广场上,
      只见一群红卫兵从货车上拉下一「人」在广场上批斗。
      上前一看,原来这不是人,而是六祖真身。
      一位北方口音的红卫兵当众大声地说:
      去南华寺的和尚一直说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圆寂后成佛,
      修炼了个金刚不烂之身,供奉起来让善男信女膜拜。
      其实这「真身」是假的。我们在「真身」背后挖了个洞,
      你们看看,里面支撑「真身」盘膝而坐的是一根铁枝,
      同时还塞了些泥巴和稻草。
      我上前细看,「真身」被戳穿的地方,果然可以看到铁枝、
      泥巴和稻草,并没有像腊肉那样的肌肤。
      「真身」的表面,是用漆油刷了多次才形成的硬壳。
      南华寺六祖真身象,是六祖惠能的弟子、
      唐代著名的佛教雕塑家方辩的杰出作品 。
      早在圆寂前一年,六祖就命他的门人前往他的家乡新州国恩寺建塔,
      他身披袈裟,双腿屈盘,在那里的神龛打坐入定,不吃不喝,
      使体内的营养和水份逐渐消耗殆尽,最终坐化圆寂。
      他的弟子方辩和尚便往他身上涂生漆,干了一层又涂一层,
      同时用铁条、纱布加固六祖的颈部,
      直到躯体外形成一个3至4毫米厚的漆壳,只留一个小孔。
      然后由他的门人抬进两个对合密封大缸之中的木座上,
      座下有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排漏孔。经过一段时间,
      内腊和尸体上的有机物质腐烂流滴到生石灰上,
      水份被渐渐吸乾,变成极似六祖生前容貌的“真身”。
      佛源老和尚自传_道泉心果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e300301017it2.html

      刪除
    3. 明白,真不可思議。
      謝謝指教﹗

      刪除
  4. 大夫, 午安!

    你對法師的生平有一番考究, 厲害!
    參詳其人生練歷, 你有一番得着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