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抄作詩6~贈超哥

抄詩作贈超哥


【花犯(小石梅花)】    周邦



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
疑凈洗鉛華,無限佳麗。
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燕喜。
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
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

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裏。

但夢想、一枝瀟灑,黄昏斜照水。




梅花舊味照牆低   露痕洗鉛華佳麗

孤倚冰盤同燕喜   惜雪樹香篝熏替

對花相逢似有恨   愁悴吟久望青苔









相將見脆丸薦酒   夢江煙斜照浪啼





~~~~~~~~~~~~~~~~~~~~~~~~~~~~~~~





【最好回蘇州去】 



午夜

什麼才能解渴呢?

最好回蘇州去

騎匹小毛驢

不要帶書僮

七拐八拐的走進

青石弄堂

紙窗裏

一把明晃晃的火

新橙如剛開臉的新婦

甜淨的笑

在白脂玉盤裏脆響

而切橙的小刀

確曾在黃河的冰上

磨過

想那時

愛情總在霜與馬蹄間躊躇

把你的墨香留在屏風上的

應是那

持杯的手吧!


馮青

 






馮 青1950—)本名馮靖魯,祖籍江蘇,出生於中國

青島,在台灣成長,畢業於文化大學歷史學系。

她目前是自由作家,並在社區大學任教寫作,已出版

《天河的水聲》(高雄,1983)、《雪原奔火》

(漢光,1989)、《快樂或不快樂的魚》

(尚書,1990),另有散文集、

說集作品。


大夫行傳

午夜騎驢穿小弄   蘇州獨遊別書僮

紙窗晃火新婦臉   白脂玉盤甜橙紅

躊躇蹄霜愛情濃   持杯手香墨屏風

黃河冰磨刀響笑   解渴應盡幾多盅
                 

~~~~~~~~~~~~~~~~~~~~~~~~~~~~~~~~~~~~~~~
<夜霧>


請勿呼喚我的名字
霧是不愛說話的雨
濕濕走過簷下
夜冷後
也請不要推門尋索
否則誰來烘乾
你受潮的衣裳?

此去海上
便是倨傲的騎士了
所謂離情
已成漁火遠去
閃給何人看?
而你那會喜歡飛蹄的迷塵
還是留在草原
自有水鏡照得我深邃的心
以及寂寞  如花落

等到這一切都不再重要
將是微曉,你來
攤開不再堅持的我
或許發現
什麼
都沒

葉翠蘋


葉翠蘋,台灣女詩人,原籍福建南平市,生於台灣,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曾赴美留學,

就學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獲碩士學位。

返台後任中學教員。是台灣近年崛起的青年詩人。

詩作發表於各種詩刊。主要作品有

《接你回家》、《山痴》、《海嘆》等




大夫行傳

   無名默雨霧夜行   簷下誰烘冷潮衣

  
  漁火閃遠何人看   離情海上傲騎士

  
  倩喜飛蹄迷塵意   草原寂寞落花時

  
  自有水鏡照我心   微曉放下不堅持
  






























































4 則留言:

  1. 楊震[編輯]
    楊震(54年-124年),字伯起,中國東漢時期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東)人。楊震是楊寶之子,正是楊寶在華陰山救黃雀的「銜環」典故所指的「四世太尉,德業相繼」的第一代。

    §生平[編輯]
    楊震的高祖楊敞是漢昭帝的丞相,封安平侯,他的妻子是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楊敞的長子楊忠 (西漢)(?-前63年)爲第二代安平侯,次子楊惲(?-前54年)。楊忠的兒子、第三代安平侯楊譚在漢宣帝時獲罪,免為庶人。楊譚生楊寶,楊寶生楊震。

    楊震年少好學、博覽群書,被時人譽為「關西孔子」。直至五十,承蒙大將軍鄧騭聽聞其賢能而力薦為秀才。

    在東漢初年任刺史、太守,剛正不阿,為政清廉,在東萊太守任內,曾因拒收他薦舉為秀才的王密十斤黃金賄禮,說出「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這句千古名言(《後漢書·楊震傳》),而升任太尉。為了紀念楊震,昌邑的老百姓修了「四知堂」,建立了楊震廟和紀念塔。

    《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楊震、楊秉、楊賜、楊彪祖孫四代皆出任太尉或司徒,人稱「四世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回覆刪除
  2. 楊寶(生卒年不詳),楊震之父,中國東漢弘農華陰人。是古代神怪小說及成語「結草銜環」的「銜環」典故的主人翁
    楊寶在9歲時,在華陰山北(華山之北)見一隻凶惡的大鴟鴞咬傷了一隻黃雀,後又被一堆螞蟻團團圍著,楊寶於是起了惻隱之心救了受傷的黃雀。楊寶後來將黃雀放置在箱中保護牠,又用黃花餵養黃雀;直至黃雀的傷養好了之後,楊寶又將其放走。

    事件過後,楊寶夢見黃雀化作一個黃衣童子回來報恩:「我西王母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環四枚贈送給楊寶:「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當如此環矣。」黃衣童子講完了這些話,就不見了。此後,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均如黃衣童子的說話一樣「四世太尉,德業相繼」,全都做官至三公,而且品德操守方面都非常的清白。當時成為了傳奇,因而成了「銜環」報恩的神話流傳,事件可參見吳均的《續齊諧記》。

    關於「結草」的來源可參看《左傳·宣公十五年》,後人用結合兩個故事作成語「結草銜環」比喻別人對施恩者有恩必報。

    回覆刪除
  3. 见“ 结草衔环 ”。
    结草用 春秋 魏颗 事,见《左传·宣公十五年》。衔环用 汉 杨宝 事: 汉 杨宝 救一黄雀,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玉环四枚与 宝 ,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见《后汉书·杨震传》 李贤 注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后以“结草衔环”为感恩图报之典。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舅老爷及抚台衙门各位老爷关照救护之恩,不惟敝友将结草衔环以报,即愚弟亦感激不尽。”亦作“ 结草啣环 ”。 明 范受益 《寻亲记·遇恩》:“此身生还,没齿怎忘恩义。便待要结草啣环,更未卜何时重会。”参见“ 结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