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1885.2.18-1968.5.24)
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
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
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
其哲学观点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体,
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
熊十力曾自謂:「人謂我孤冷,吾以為人不孤冷到極度,不堪與世諧和」,
1905年,熊十力考入湖北新軍特別學堂。
幸為友人掩護,秘密出逃。武昌起義後,曾任湖北都督府參謀。
後慨然棄政向學,以探討人生的本質、增進國民的道德為己任。
後受聘為北京大學特約講師。
逐漸離開佛教唯識學,形成自己的一套觀點。
抗戰時期,熊十力入川,繼續著述講學。
抗戰末期出版的《新唯識論》語體文本和《讀經示要》,
是他的思想成熟、體系完成的標誌。
1950年3月,熊十力到京,齊燕銘到車站迎接。
到京後住在董必武租定的北京安定門內車輦店胡同五十一號,
房主為周劉氏,系南向房屋,租金若干擔米。
6 月17日,移住護國寺大覺胡同十二號,是張雲川覓得的單獨的院落。
張系熊先生早年的學生。此時,房屋家具均由政府安排購置,
工資按當時最高標準訂為八百斤小米。
郭沫若本希望熊十力到中國科學院去,
那裡沒有哲學社會科學學部,
但熊十力說他仍回北大老巢,
按老規矩,每周兩點鐘課,不到校上課,讓學生到他家裡來。
他仍然過著獨居、思考、著述的生活。
賀麟、任繼愈曾分別帶學生到熊家聽熊講課。
這一段時間,熊十力生活比較安定。
董必武、徐特立、郭沫若、李四光、張東蓀、張申府、
陳銘樞等都來看過他。
他與梁漱溟、林宰平、賀麟、伍庸伯、廢名等,有過一些往來。
得游者有王星賢、郭大中、劉公純、陰法魯等。
1950年夏, 熊十力在書肆上偶得《張江陵集》一部。
仲秋,寫成六萬多字的《與友人論張江陵》~友人是指傅治薌,
由幾人集資印存二百部。
1950年,熊十力曾寫信給毛澤東和中央政府:建議設立中國哲學研究所,
培養研究生研討國學;恢復南京內學院,由呂秋逸主其事,
恢復浙江智林圖書館,由馬一浮主其事;恢復勉仁書院,由梁漱溟主持之。
以上後三機構是早間性質,但請中央或地方政府資助。
據說毛澤東曾覆信數字,大約是:「十力先生:長函誦悉,謹致謝意。」
不過熊十力仍堅持提以上建議,
1951年曾再上書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
1954 年又分别致函毛澤東、郭沫若。
1950年11月,熊十力通過張雲川與大眾書店郭大中、萬鴻年商量,
將與印順法師論戰的《摧惑顯宗記》印二百冊。
資金由趙介眉贊助。是書以黃慶(黃艮庸)述的名義,
全稱為《申述新論旨要平章儒佛摧惑顯宗記》,作為「十力叢書」之一。
1951年2至5月,熊十力在北京著成《論六經》,
商諸大眾書店郭大中、萬鴻年印二百餘部,作為「十力叢書」之一存之。
安貧好學的劉公純幫助校對。這本書又題「與友人論六經」,友人系指董必武。
熊十力春天與董見面時就想與他談儒家經典,後取筆談形式。
全書於六經中對《周禮》(即《周官》)發揮甚多,帶有空想社會主義色彩。
是書認為,《周官》、《春秋》之社會主義與民主主義為同一系統,
是孔子為萬世開太平之書,是中國文化與學術思想之根源。
這些觀點,在抗戰末年的《讀經示要》中已經有了,
在以後的《原儒》中更有發揮。
本書書末的部分,是熊十力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的一封長信。
信中懇請當局復興中國文化,提振學術空氣,恢復民間講學。
1951年5 月,熊十力曾托李淵庭帶一字條給梁漱溟:
「辯證法。《易》與新學說確有不同處。新義根底是鬥爭,
《易》道雖不廢鬥爭,但鬥爭是不得已而用之。
要以仁義為經常之道,我正在於此處用心。」
是月,曾有兩長函致梁漱溟,討論梁著《中國文化要義》。
對梁先生提出的中國文化「早熟」、「退化」諸說,
對所謂中西文化發展歸本於情感與理智各有偏勝之說,
關於中國古代沒有「民治」思想之說,關於中國學術不能謂為哲學,
不妨說為主義與思想及藝術云云,熊十力都提出了批評。
1951年6 月30日,熊十力致函蒙文通:
言及自己的孤獨,說自己足不出戶,亦無人往來,老學生只二三人時一過。
林宰平住得太遠。梁漱溟和張東蘇不常到此,所思亦不盡同。
唯賀磷還常見面。賀是性情中人。
北大哲學系學生九人左右,每星期天來一次,聽熊先生講授《新論》,
然往往因開會遊行,不能不多曠缺。
八月,通過張遵騮介紹,劉靜窗始與熊十力通信。
1951年臘月至1952年秋,熊十力集中精力刪削《新唯識論》語體本,
文字減少了近一半左右(熊先生自己說減少了三分之二),結構、主旨未變。
1952年秋移居十剎海後海的鼓摟大金絲套十三號,一所小四合院。
這是國務院購買的,乃公房,安排熊先生住
(熊先生1954年離開北京時即把房子退掉了)。
1953年冬,由董必武協助印行的本。
1953年,史達林去世,讓許多小學生也哭成一團。熊十力對此持堅決的批評態度。
1954年,自春至秋,熊十力埋頭著《原儒》。這是熊十力的又一大著。
到中秋節,熊十力已將上卷寫完。
1954年10月29日,由弟子劉公純、周朋初陪同,熊十力離京,從此定居滬上。
行前,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等在北京飯店為熊十力餞行。
文革開始之後,熊十力對於紅衛兵的行為感到悲憤不已,
不斷給中央領導寫信抗議,
他獨自一個人在街上和公園裡自言自語:「中國文化亡了!」
1968年,熊十力在家曾拒絕飲食,後改為減食。
但仍不停地寫書,寫了又毀,毀了又寫。
春夏之交,又患肺炎,病後不肯服藥,送醫院前已發高燒。
在虹口醫院治療後基本好轉,但他習慣於一清早開窗,又患感冒。
病體衰弱,大便用力過猛,心力衰竭,搶救不及,
5月23日上午九時與世長辭,終年八十四歲。
熊十力主要的哲學觀點是:體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質不二、天人不二。
人與天地萬物同具仁心本體,內蘊著極大的力量,
可以創造、生化。又主張人不被人創造出來的物質世界和人文建制所異化、
所遮蔽,以致忘卻人之所以為人的根蒂。
1905年,熊十力考入湖北新軍特別學堂。
幸為友人掩護,秘密出逃。武昌起義後,曾任湖北都督府參謀。
後慨然棄政向學,以探討人生的本質、增進國民的道德為己任。
後受聘為北京大學特約講師。
逐漸離開佛教唯識學,形成自己的一套觀點。
抗戰時期,熊十力入川,繼續著述講學。
抗戰末期出版的《新唯識論》語體文本和《讀經示要》,
是他的思想成熟、體系完成的標誌。
1950年3月,熊十力到京,齊燕銘到車站迎接。
到京後住在董必武租定的北京安定門內車輦店胡同五十一號,
房主為周劉氏,系南向房屋,租金若干擔米。
6 月17日,移住護國寺大覺胡同十二號,是張雲川覓得的單獨的院落。
張系熊先生早年的學生。此時,房屋家具均由政府安排購置,
工資按當時最高標準訂為八百斤小米。
郭沫若本希望熊十力到中國科學院去,
那裡沒有哲學社會科學學部,
那裡沒有哲學社會科學學部,
但熊十力說他仍回北大老巢,
按老規矩,每周兩點鐘課,不到校上課,讓學生到他家裡來。
他仍然過著獨居、思考、著述的生活。
賀麟、任繼愈曾分別帶學生到熊家聽熊講課。
賀麟、任繼愈曾分別帶學生到熊家聽熊講課。
這一段時間,熊十力生活比較安定。
董必武、徐特立、郭沫若、李四光、張東蓀、張申府、
陳銘樞等都來看過他。
陳銘樞等都來看過他。
他與梁漱溟、林宰平、賀麟、伍庸伯、廢名等,有過一些往來。
得游者有王星賢、郭大中、劉公純、陰法魯等。
1950年夏, 熊十力在書肆上偶得《張江陵集》一部。
仲秋,寫成六萬多字的《與友人論張江陵》~友人是指傅治薌,
由幾人集資印存二百部。
由幾人集資印存二百部。
1950年,熊十力曾寫信給毛澤東和中央政府:建議設立中國哲學研究所,
培養研究生研討國學;恢復南京內學院,由呂秋逸主其事,
恢復浙江智林圖書館,由馬一浮主其事;恢復勉仁書院,由梁漱溟主持之。
以上後三機構是早間性質,但請中央或地方政府資助。
據說毛澤東曾覆信數字,大約是:「十力先生:長函誦悉,謹致謝意。」
不過熊十力仍堅持提以上建議,
1951年曾再上書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
1954 年又分别致函毛澤東、郭沫若。
1950年11月,熊十力通過張雲川與大眾書店郭大中、萬鴻年商量,
將與印順法師論戰的《摧惑顯宗記》印二百冊。
資金由趙介眉贊助。是書以黃慶(黃艮庸)述的名義,
全稱為《申述新論旨要平章儒佛摧惑顯宗記》,作為「十力叢書」之一。
1951年2至5月,熊十力在北京著成《論六經》,
商諸大眾書店郭大中、萬鴻年印二百餘部,作為「十力叢書」之一存之。
安貧好學的劉公純幫助校對。這本書又題「與友人論六經」,友人系指董必武。
熊十力春天與董見面時就想與他談儒家經典,後取筆談形式。
全書於六經中對《周禮》(即《周官》)發揮甚多,帶有空想社會主義色彩。
是書認為,《周官》、《春秋》之社會主義與民主主義為同一系統,
是孔子為萬世開太平之書,是中國文化與學術思想之根源。
這些觀點,在抗戰末年的《讀經示要》中已經有了,
在以後的《原儒》中更有發揮。
在以後的《原儒》中更有發揮。
本書書末的部分,是熊十力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的一封長信。
信中懇請當局復興中國文化,提振學術空氣,恢復民間講學。
1951年5 月,熊十力曾托李淵庭帶一字條給梁漱溟:
「辯證法。《易》與新學說確有不同處。新義根底是鬥爭,
《易》道雖不廢鬥爭,但鬥爭是不得已而用之。
要以仁義為經常之道,我正在於此處用心。」
是月,曾有兩長函致梁漱溟,討論梁著《中國文化要義》。
對梁先生提出的中國文化「早熟」、「退化」諸說,
對所謂中西文化發展歸本於情感與理智各有偏勝之說,
關於中國古代沒有「民治」思想之說,關於中國學術不能謂為哲學,
不妨說為主義與思想及藝術云云,熊十力都提出了批評。
1951年6 月30日,熊十力致函蒙文通:
言及自己的孤獨,說自己足不出戶,亦無人往來,老學生只二三人時一過。
林宰平住得太遠。梁漱溟和張東蘇不常到此,所思亦不盡同。
唯賀磷還常見面。賀是性情中人。
北大哲學系學生九人左右,每星期天來一次,聽熊先生講授《新論》,
然往往因開會遊行,不能不多曠缺。
八月,通過張遵騮介紹,劉靜窗始與熊十力通信。
1951年臘月至1952年秋,熊十力集中精力刪削《新唯識論》語體本,
文字減少了近一半左右(熊先生自己說減少了三分之二),結構、主旨未變。
1952年秋移居十剎海後海的鼓摟大金絲套十三號,一所小四合院。
這是國務院購買的,乃公房,安排熊先生住
(熊先生1954年離開北京時即把房子退掉了)。
1953年冬,由董必武協助印行的本。
1953年,史達林去世,讓許多小學生也哭成一團。熊十力對此持堅決的批評態度。
1954年,自春至秋,熊十力埋頭著《原儒》。這是熊十力的又一大著。
到中秋節,熊十力已將上卷寫完。
1954年10月29日,由弟子劉公純、周朋初陪同,熊十力離京,從此定居滬上。
行前,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等在北京飯店為熊十力餞行。
文革開始之後,熊十力對於紅衛兵的行為感到悲憤不已,
不斷給中央領導寫信抗議,
他獨自一個人在街上和公園裡自言自語:「中國文化亡了!」
他獨自一個人在街上和公園裡自言自語:「中國文化亡了!」
1968年,熊十力在家曾拒絕飲食,後改為減食。
但仍不停地寫書,寫了又毀,毀了又寫。
春夏之交,又患肺炎,病後不肯服藥,送醫院前已發高燒。
在虹口醫院治療後基本好轉,但他習慣於一清早開窗,又患感冒。
病體衰弱,大便用力過猛,心力衰竭,搶救不及,
5月23日上午九時與世長辭,終年八十四歲。
熊十力主要的哲學觀點是:體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質不二、天人不二。
人與天地萬物同具仁心本體,內蘊著極大的力量,
可以創造、生化。又主張人不被人創造出來的物質世界和人文建制所異化、
所遮蔽,以致忘卻人之所以為人的根蒂。
儒开创新
思想观点
治学精神
自本名言
3人物影响
4个人著作编辑
5人物轶事
少而颖悟
辛亥历练
广结善缘
文明思考
文革之挫
6人物评价
8
- 参考资料
-
-
-
-
- 第五章 熊十力哲学述评 .
-
-
-
-
-
-
其父是一位乡村塾师。因家境困迫,十力少年时曾为邻人牧牛,
间或随父到乡塾听讲。13岁时,父母相继辞世,
其长兄将他送到父亲生前好友何圣木先生执教的乡村学校读书,
但终因难耐馆束而在半年之后离开,此后全靠勤奋自学。
熊十力自幼即与众不同,独具才思而又非常自尊、自信。他曾口出“狂言”道: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令其父兄诧异不已。
十六七岁时,他即四处游学,当他最先读到陈白沙的“禽兽说”时,忽起神解,
“顿悟血气之躯非我也,只此心此理,方是真我。”并从中领悟到人生之意义与价值。
绝非是趋利避害、去苦就乐等外在满足,而在领悟人生之意义与价值,
体识至大至刚之“真我”,以合于天地万物之理。
这一觉悟基本上奠定了他以后的治学方向。
辛亥革命时期,熊十力痛感清王朝政治腐朽,民族危机深重,
常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一语置诸座右而自警。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
他深迷于“格致启蒙”之类著作,而视六经诸子为士直。
且深受明清之际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大哲之著作以及清末严几道、梁启超、
谭嗣同等维新志士之论著的影响,而“慨然有革命之志”,决心为反清而奔走呼号。
1902年,熊氏为策动军队而投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白天操练,夜间读书,
并向报馆投稿,倡导革新现实,救亡图存。
此间,他逐渐认识了宋教仁、吕大森、刘静庵、张难先等革命志士,
1904年共同创建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秘密宣讲革命思想,倡导反帝反清,
救国救民。
1906年,熊十力加入日知会,并组织黄冈军学界讲习社,联络各方志士,
为发动起义作准备,
后因事泄而遭清廷通缉,他只好潜归乡里教书。
1911年,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并任湖北督军府参谋。辛亥革命失败后,
他又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但由于军阀政客的排挤,孙中山后来被迫离开军政府,
护法运动亦宣告失败,这给熊十力以很大打击。他目睹“党人竟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
内心非常痛苦,常常“独自登高,苍茫望天,
泪盈盈雨下”。他根据自己的所历所见,
总结出:祸乱之起因皆在于军阀官僚之贪淫侈糜。
卑屈苟且,以及国民之昏然无知。
于是,他下决心走出政治,“专力于学术,导人群之正见”。
他认为救国之根本似乎并不在于革命,而在于学术兴盛,“于是始悟我生来一大事,
实有政治革命之外者,痛海以往随俗浮沉无真志,誓绝世缘,
而为求己之学”(《十力语要》)。
从此以后,熊十力遂决然脱离政界,专心于“求己之学”,以增进国民的道德为己任。
这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
1920年,熊十力进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大师研习佛学。其间首尾三年,
潜心苦修,独具慧心,颇有创获,
而生活却艰苦异常,唯一的一条中装长裤,常是洗了之后要等干了才能穿的。
1992年,受梁漱溟等人的揄扬与举荐,熊十力被蔡元培聘为北大~
主讲佛家法相唯识的特约讲师。
一到北大,他即打破“师生蚁聚一堂”之学院式教学方式,而采取古代师生朝夕相处,
自由随和的书院式教学,力主道德与学问并重,生活与学习一致。
在主讲《唯识学概论》的过程中,他对唯识论逐渐由怀疑而至展开批判,
并开始构造他独出心裁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
1932年,竭熊氏十年之力的煌煌巨作《新唯识论》(文言文本)出版,
这标志着蜚声中外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的诞生。但此书一出,
即刻遭到佛学界人士尤其是内学院师友之群起攻击。其师欧阳阅后痛言:
“灭弃圣言,唯子真为尤”,措辞严厉。
欧阳弟子刘衡如更著《破新唯识论》对熊氏其书进行系统破斥,
指责他“于唯识学几乎全无知晓”,并指斥其书乃“杂取中土儒道两家之义,
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谈,悬揣佛法,臆当亦尔”。
熊十力自不甘沉默,立即应战,并著成《破(破新唯识论)》一书,
对刘氏之斥逐一破解。他为自己辩护说,《新》著“义既远离唯识,旨亦上符般若”,
认为自己非但没有离经叛道,反而是对佛学的维护和
发展,与欧阳等人相反的是,蔡元培、马一浮等人却对此书推崇备至,评价甚高。
蔡元培称熊氏乃二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最精深之第一人。
马一浮先生更在序言中将熊十力与王弼、龙树并提,
称其学识创见乃超越于道生、玄类、窥基等古代佛学大师之上,真可谓推崇至极!
熊十力在为学之余,喜善交学界朋友,与时贤如黄季刚、马叙伦、梁漱溟、
胡适之、张东苏、张申府、钱穆、汤用彤、蒙文通、张君励、冯友兰、金岳霖、
朱光潜、贺麟等人,时相过从,切磋学问。
尤其是与林宰平、梁漱溟二人曾在一段时间里交往甚密,“无有睽违三日不相晤者。
每晤,宰平辄诘难横生,余亦纵横酬对,时或啸声出户外。漱溟则默然寡言,
间解纷难,片言扼要。余尝衡论古今述作得失之判,确乎其严,宰平戏谓曰:
老熊眼在天上。余亦戏曰:我有法限,一切如量。”
这种诘难攻讦的论学方式,使熊氏受益匪浅,
他的许多论点就是在这种辩难中产生和完善的。
更有趣的是熊十力与同乡人废名(冯文炳,文学家)的交往,据他回忆说,
两人一当相遇,必是口舌相加,每当争论起学术问题来,经常是各不相让,
始则面红耳赤,大叫大嚷,继则扭成一团、拳脚相加,
最后是不欢而散,然过一二日再聚时,则又谈笑风生,和好如初,
如此狂怪而又豁达大度之人,真可谓古之罕有,今亦绝无!
抗日战争爆发后,熊十力并没有随北大南迁昆明,而是先回原籍黄冈,
继则避难四川,任教于马一李主持的乐山复性书院,讲授宋明理学。
此时的熊十力,虽身处后方,却痛感外侮日迫,
族类益危,常因想起沦陷区同胞之苦辱而禁不住失声痛哭。
为此,他撰写了《中国历史讲话》一书,
大讲汉、满、蒙、回、藏五族同源,意在为各民族团结一心、
共同抗日提供理论与历史依据。
1943年,他接到北大校长蒋梦麟聘他为文学院教授的聘书,
并被特准可暂时不到校上课。
此间,因与马一浮先生学术见解不合而移居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勉仁书院。
值此民族危亡之秋,熊十力将其满腔真情都倾注在中华文化的存亡绝续之上。
他认为,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有自己的哲学,自己的文化。
为此,他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儒家学说,并写成《读经示要》等关于儒学的著作。
他对胡适等人“全盘西化”的主张多有批判,但又不沉迷于圣贤经典之中,
而是对传统儒学作较彻底的反思,
并吞吐百家,融铸儒佛,独创一思辨缜密的中国化的哲学,
1944年,熊氏《新唯识论》语体文本杀青付梓,
由重庆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哲学会中国哲学丛书甲集之第一部著作出版。
此书是熊氏最主要的哲学著作,
它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的完全成熟。
如果依据文言文本尚可把熊氏看成“新佛家”学者的话,
那么,以语体文本为界,则应当视其为“新儒家”学者。此书与稍后出版的《十力语要》、
《十力语要初续》等书一起,构成了熊十力新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948年,国共战事日激,国民党节节败退。
是年秋天,熊十力移住广州郊外化龙乡黄民庸家。
全国解放前夕,熊氏曾彷徨不安,他本意很想回北大或老家湖北,专心治学,
但又心存疑虑,曾动念去印度或港台。
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共产党并没有忘记他这位时贤大哲。
1949年10月在广州解放之后第十天,他的老朋友董必武、
郭沫若即联名电邀熊先生北上,共商国是,
并同时关照沿途各级政府,热情接待,妥善安排。
次年3月,熊十力抵京,政务院秘书长齐燕铭到车站迎接。
追往思昔,想起1937年“七·七”事变后扒煤车逃离北平而路遇暴雨,
浑身湿透的凄景,熊十力真是百感交集,
思绪翻滚。他由此确信: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
祖国任人宰割的历史从此将一去不复返!
熊十力抵京后,由政府安排住在什刹海后海大金丝套的一所小四合院,
直到1954年离京为止,
此处风景宜人,且毗邻多为旧日好友如梁漱溟、林宰平、张申府、贺麟等,
而旧时弟子亦时常登门拜谒;
同时,党内外许多高级人士如董必武、郭沫若、林伯渠、徐特立、李济深、陈铭枢、
艾思奇等新朋旧友也常来探望,这使熊先生心情甚为舒畅。
在这难得的安定环境中,不但继续著书立说,
先后写就《与友人论张江陵》、《与友人论六经》、
《新唯识论》删定本和《原儒》上卷等,
而且他还非常关心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多次致函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央领导人,
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1954年,因各种原因,熊十力渐感孤独,
同时亦难耐北方冬天寒冷干燥的气候,遂于是年底移居上海。熊十力定居上海后,
仍笔耕不辍,
1956年完成了《原儒》一书的下卷,并将上下卷同时印刷出版。全书共33万余字,
重点发掘了儒学中有价值的部分,并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六经注我”的精神,
重新阐释了儒学经典和儒学史。这一巨著是熊十力作为新儒家学者的又一重要成果,
继此书之后,
熊十力又以超凡的毅力和速度完成了《体用论》、《明心篇》、
《乾坤衍》等著作的撰写,前后共8种,凡130万言,真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然而,在狂飚数起的中国当代社会中,和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
熊十力亦不可能完全置身世外,埋头书斋。
他的著作被当作“反动复古主义”而遭到批评,
先前的老友和学生也多数被打倒、批判,其余的也发发自危。
在左倾之风愈刮愈紧的日子里,熊十力愈来愈感到孤独和迷茫。
他明显地衰老了,目光不再如以前那般炯炯有神,
谈吐不再像以前那般潇洒自如,情绪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热烈激昂了,
他常独自一人端坐桌边,面前放上一叠白纸,手中握枝秃笔,神情专注,
似有万千心事诉诸笔端,却又无从下笔,良久呆坐。
唯与古圣先贤如孔子、王阳明、王船山等心仪神交,稍可慰藉。
他对“左”的一套极为反感,却又无可奈何。在万般悲苦中,他曾作一联寄友人:
“衰年心事如雪窖,姜斋千载是同参。”足可表达其晚年心境之凄谅!
左倾之风愈演愈烈,批斗运动亦步步升级,
随之而来的就是那场旷古绝后的人间浩劫。
1966年夏,当熊十力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一文时,伤感至极,
他痛彻地感到:不但他的书无法再写下去,更悲惨的是,
连同他所承继的国学亦将濒于绝灭,国家民族将陷入苦难的深渊。
家被抄了,人被批斗,人妖颠倒,是非不分,天昏地暗,
万物萧杀。处此艰厄之境,他的精神再也无法承受而渐至错乱。
他不断地给中央领导人写信,硬让家人寄出去,
还经常写很多小纸条,甚至在裤子上,袜子上都写着对“文革”的抗议。
他常常穿着一件褪了色的友布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地扎一根麻绳,
独自一人到街上去或公园里,跌跌撞撞,双泪长流,
口中念念有词“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然而,街市熙攘,人皆自危,
没有人来理会他,也没有人对他口中所念有丝毫的惊异。
于是,这位旷世奇哲和千千万万的文化人一样,
被残酷地淹没在一个残忍地践踏文化的所谓“文化大革命”的浊流之中。
1968年5月23日,熊十力因患肺炎而心力衰竭,在上海虹口医院病逝,享年84岁。
(杨全昌 撰)
-
- 参考资料
- 第五章 熊十力哲学述评 .
其父是一位乡村塾师。因家境困迫,十力少年时曾为邻人牧牛,
间或随父到乡塾听讲。13岁时,父母相继辞世,其长兄将他送到父亲生前好友何圣木先生执教的乡村学校读书,但终因难耐馆束而在半年之后离开,此后全靠勤奋自学。熊十力自幼即与众不同,独具才思而又非常自尊、自信。他曾口出“狂言”道: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令其父兄诧异不已。
十六七岁时,他即四处游学,当他最先读到陈白沙的“禽兽说”时,忽起神解,
“顿悟血气之躯非我也,只此心此理,方是真我。”并从中领悟到人生之意义与价值。
绝非是趋利避害、去苦就乐等外在满足,而在领悟人生之意义与价值,
体识至大至刚之“真我”,以合于天地万物之理。
这一觉悟基本上奠定了他以后的治学方向。
辛亥革命时期,熊十力痛感清王朝政治腐朽,民族危机深重,
常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一语置诸座右而自警。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
他深迷于“格致启蒙”之类著作,而视六经诸子为士直。
且深受明清之际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大哲之著作以及清末严几道、梁启超、
谭嗣同等维新志士之论著的影响,而“慨然有革命之志”,决心为反清而奔走呼号。
1902年,熊氏为策动军队而投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白天操练,夜间读书,
并向报馆投稿,倡导革新现实,救亡图存。
此间,他逐渐认识了宋教仁、吕大森、刘静庵、张难先等革命志士,
1904年共同创建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秘密宣讲革命思想,倡导反帝反清,
救国救民。
1906年,熊十力加入日知会,并组织黄冈军学界讲习社,联络各方志士,
为发动起义作准备,
后因事泄而遭清廷通缉,他只好潜归乡里教书。
1911年,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并任湖北督军府参谋。辛亥革命失败后,
他又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但由于军阀政客的排挤,孙中山后来被迫离开军政府,
护法运动亦宣告失败,这给熊十力以很大打击。他目睹“党人竟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
内心非常痛苦,常常“独自登高,苍茫望天,
泪盈盈雨下”。他根据自己的所历所见,
总结出:祸乱之起因皆在于军阀官僚之贪淫侈糜。
卑屈苟且,以及国民之昏然无知。
于是,他下决心走出政治,“专力于学术,导人群之正见”。
他认为救国之根本似乎并不在于革命,而在于学术兴盛,“于是始悟我生来一大事,
实有政治革命之外者,痛海以往随俗浮沉无真志,誓绝世缘,
而为求己之学”(《十力语要》)。
从此以后,熊十力遂决然脱离政界,专心于“求己之学”,以增进国民的道德为己任。
这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
1920年,熊十力进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大师研习佛学。其间首尾三年,
潜心苦修,独具慧心,颇有创获,
而生活却艰苦异常,唯一的一条中装长裤,常是洗了之后要等干了才能穿的。
1992年,受梁漱溟等人的揄扬与举荐,熊十力被蔡元培聘为北大~
主讲佛家法相唯识的特约讲师。
一到北大,他即打破“师生蚁聚一堂”之学院式教学方式,而采取古代师生朝夕相处,
自由随和的书院式教学,力主道德与学问并重,生活与学习一致。
在主讲《唯识学概论》的过程中,他对唯识论逐渐由怀疑而至展开批判,
并开始构造他独出心裁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
1932年,竭熊氏十年之力的煌煌巨作《新唯识论》(文言文本)出版,
这标志着蜚声中外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的诞生。但此书一出,
即刻遭到佛学界人士尤其是内学院师友之群起攻击。其师欧阳阅后痛言:
“灭弃圣言,唯子真为尤”,措辞严厉。
欧阳弟子刘衡如更著《破新唯识论》对熊氏其书进行系统破斥,
指责他“于唯识学几乎全无知晓”,并指斥其书乃“杂取中土儒道两家之义,
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谈,悬揣佛法,臆当亦尔”。
熊十力自不甘沉默,立即应战,并著成《破(破新唯识论)》一书,
对刘氏之斥逐一破解。他为自己辩护说,《新》著“义既远离唯识,旨亦上符般若”,
认为自己非但没有离经叛道,反而是对佛学的维护和
发展,与欧阳等人相反的是,蔡元培、马一浮等人却对此书推崇备至,评价甚高。
蔡元培称熊氏乃二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最精深之第一人。
马一浮先生更在序言中将熊十力与王弼、龙树并提,
称其学识创见乃超越于道生、玄类、窥基等古代佛学大师之上,真可谓推崇至极!
熊十力在为学之余,喜善交学界朋友,与时贤如黄季刚、马叙伦、梁漱溟、
胡适之、张东苏、张申府、钱穆、汤用彤、蒙文通、张君励、冯友兰、金岳霖、
朱光潜、贺麟等人,时相过从,切磋学问。
尤其是与林宰平、梁漱溟二人曾在一段时间里交往甚密,“无有睽违三日不相晤者。
每晤,宰平辄诘难横生,余亦纵横酬对,时或啸声出户外。漱溟则默然寡言,
间解纷难,片言扼要。余尝衡论古今述作得失之判,确乎其严,宰平戏谓曰:
老熊眼在天上。余亦戏曰:我有法限,一切如量。”
这种诘难攻讦的论学方式,使熊氏受益匪浅,
他的许多论点就是在这种辩难中产生和完善的。
更有趣的是熊十力与同乡人废名(冯文炳,文学家)的交往,据他回忆说,
两人一当相遇,必是口舌相加,每当争论起学术问题来,经常是各不相让,
始则面红耳赤,大叫大嚷,继则扭成一团、拳脚相加,
最后是不欢而散,然过一二日再聚时,则又谈笑风生,和好如初,
如此狂怪而又豁达大度之人,真可谓古之罕有,今亦绝无!
抗日战争爆发后,熊十力并没有随北大南迁昆明,而是先回原籍黄冈,
继则避难四川,任教于马一李主持的乐山复性书院,讲授宋明理学。
此时的熊十力,虽身处后方,却痛感外侮日迫,
族类益危,常因想起沦陷区同胞之苦辱而禁不住失声痛哭。
为此,他撰写了《中国历史讲话》一书,
大讲汉、满、蒙、回、藏五族同源,意在为各民族团结一心、
共同抗日提供理论与历史依据。
1943年,他接到北大校长蒋梦麟聘他为文学院教授的聘书,
并被特准可暂时不到校上课。
此间,因与马一浮先生学术见解不合而移居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勉仁书院。
值此民族危亡之秋,熊十力将其满腔真情都倾注在中华文化的存亡绝续之上。
他认为,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有自己的哲学,自己的文化。
为此,他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儒家学说,并写成《读经示要》等关于儒学的著作。
他对胡适等人“全盘西化”的主张多有批判,但又不沉迷于圣贤经典之中,
而是对传统儒学作较彻底的反思,
并吞吐百家,融铸儒佛,独创一思辨缜密的中国化的哲学,
1944年,熊氏《新唯识论》语体文本杀青付梓,
由重庆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哲学会中国哲学丛书甲集之第一部著作出版。
此书是熊氏最主要的哲学著作,
它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的完全成熟。
如果依据文言文本尚可把熊氏看成“新佛家”学者的话,
那么,以语体文本为界,则应当视其为“新儒家”学者。此书与稍后出版的《十力语要》、
《十力语要初续》等书一起,构成了熊十力新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948年,国共战事日激,国民党节节败退。
是年秋天,熊十力移住广州郊外化龙乡黄民庸家。
全国解放前夕,熊氏曾彷徨不安,他本意很想回北大或老家湖北,专心治学,
但又心存疑虑,曾动念去印度或港台。
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共产党并没有忘记他这位时贤大哲。
1949年10月在广州解放之后第十天,他的老朋友董必武、
郭沫若即联名电邀熊先生北上,共商国是,
并同时关照沿途各级政府,热情接待,妥善安排。
次年3月,熊十力抵京,政务院秘书长齐燕铭到车站迎接。
追往思昔,想起1937年“七·七”事变后扒煤车逃离北平而路遇暴雨,
浑身湿透的凄景,熊十力真是百感交集,
思绪翻滚。他由此确信: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
祖国任人宰割的历史从此将一去不复返!
熊十力抵京后,由政府安排住在什刹海后海大金丝套的一所小四合院,
直到1954年离京为止,
此处风景宜人,且毗邻多为旧日好友如梁漱溟、林宰平、张申府、贺麟等,
而旧时弟子亦时常登门拜谒;
同时,党内外许多高级人士如董必武、郭沫若、林伯渠、徐特立、李济深、陈铭枢、
艾思奇等新朋旧友也常来探望,这使熊先生心情甚为舒畅。
在这难得的安定环境中,不但继续著书立说,
先后写就《与友人论张江陵》、《与友人论六经》、
《新唯识论》删定本和《原儒》上卷等,
而且他还非常关心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多次致函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央领导人,
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1954年,因各种原因,熊十力渐感孤独,
同时亦难耐北方冬天寒冷干燥的气候,遂于是年底移居上海。熊十力定居上海后,
仍笔耕不辍,
1956年完成了《原儒》一书的下卷,并将上下卷同时印刷出版。全书共33万余字,
重点发掘了儒学中有价值的部分,并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六经注我”的精神,
重新阐释了儒学经典和儒学史。这一巨著是熊十力作为新儒家学者的又一重要成果,
继此书之后,
熊十力又以超凡的毅力和速度完成了《体用论》、《明心篇》、
《乾坤衍》等著作的撰写,前后共8种,凡130万言,真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然而,在狂飚数起的中国当代社会中,和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
熊十力亦不可能完全置身世外,埋头书斋。
他的著作被当作“反动复古主义”而遭到批评,
先前的老友和学生也多数被打倒、批判,其余的也发发自危。
在左倾之风愈刮愈紧的日子里,熊十力愈来愈感到孤独和迷茫。
他明显地衰老了,目光不再如以前那般炯炯有神,
谈吐不再像以前那般潇洒自如,情绪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热烈激昂了,
他常独自一人端坐桌边,面前放上一叠白纸,手中握枝秃笔,神情专注,
似有万千心事诉诸笔端,却又无从下笔,良久呆坐。
唯与古圣先贤如孔子、王阳明、王船山等心仪神交,稍可慰藉。
他对“左”的一套极为反感,却又无可奈何。在万般悲苦中,他曾作一联寄友人:
“衰年心事如雪窖,姜斋千载是同参。”足可表达其晚年心境之凄谅!
左倾之风愈演愈烈,批斗运动亦步步升级,
随之而来的就是那场旷古绝后的人间浩劫。
1966年夏,当熊十力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一文时,伤感至极,
他痛彻地感到:不但他的书无法再写下去,更悲惨的是,
连同他所承继的国学亦将濒于绝灭,国家民族将陷入苦难的深渊。
家被抄了,人被批斗,人妖颠倒,是非不分,天昏地暗,
万物萧杀。处此艰厄之境,他的精神再也无法承受而渐至错乱。
他不断地给中央领导人写信,硬让家人寄出去,
还经常写很多小纸条,甚至在裤子上,袜子上都写着对“文革”的抗议。
他常常穿着一件褪了色的友布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地扎一根麻绳,
独自一人到街上去或公园里,跌跌撞撞,双泪长流,
口中念念有词“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然而,街市熙攘,人皆自危,
没有人来理会他,也没有人对他口中所念有丝毫的惊异。
于是,这位旷世奇哲和千千万万的文化人一样,
被残酷地淹没在一个残忍地践踏文化的所谓“文化大革命”的浊流之中。
1968年5月23日,熊十力因患肺炎而心力衰竭,在上海虹口医院病逝,享年84岁。
(杨全昌 撰)
熊十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