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城市排名 Government of Malaysia | |||||||||
---|---|---|---|---|---|---|---|---|---|
排名 | 城市名稱 | 州 | 人口 | ||||||
吉隆坡 | 1 | 吉隆坡 | 联邦直辖区 | 1,475,337 | 怡保 | ||||
2 | 新山 | 柔佛州 | 916,409 | ||||||
3 | 怡保 | 霹雳州 | 704,572 | ||||||
4 | 莎阿南 | 雪兰莪州 | 671,282 | ||||||
5 | 八打灵再也 | 雪兰莪州 | 638,516 | ||||||
6 | 古晋 | 砂拉越州 | 617,887 | ||||||
7 | 亚庇 | 沙巴州 | 462,963 | ||||||
8 | 瓜拉登嘉楼 | 登嘉楼州 | 343,284 | ||||||
9 | 马六甲市 | 马六甲州 | 331,790 | ||||||
10 | 亚罗士打 | 吉打州 | 295,624 |
馬來西亞
Malaysia
| ||||||
---|---|---|---|---|---|---|
| ||||||
國家格言:"Bersekutu Bertambah Mutu" (馬來文) "Unity is Strength" (英文) 「團結就是力量」 | ||||||
國歌:Negaraku 《我的祖國》 | ||||||
| ||||||
| ||||||
首都 | 吉隆坡 布城(行政) | |||||
最大城市 | 吉隆坡 | |||||
官方語言 | 馬來西亞語 | |||||
官方文字 | 馬來字母 | |||||
官方承認語言 | 英語 | |||||
族群 | ||||||
宗教 | ||||||
政府 | 聯邦議會民主制 三權分立 選舉君主制 君主立憲制 | |||||
• | 最高元首 | 端姑· 穆罕默德五世 | ||||
• | 首相 | 納吉·阿都·拉薩 | ||||
• | 首席大法官 | 阿里芬·查卡里亞 | ||||
• | 上議院主席 | S·維納斯瓦蘭 | ||||
• | 下議院議長 | 班迪卡·阿敏 | ||||
立法機關 | 馬來西亞國會 | |||||
• | 上議院 | 馬來西亞上議院 | ||||
• | 下議院 | 馬來西亞下議院 | ||||
法律 | ||||||
• | 憲法 | 馬來西亞聯邦憲法 | ||||
• | 法律體系 | 英美法系 | ||||
自英國獨立 | ||||||
• | 馬來亞聯合邦獨立 | 1957年8月31日 | ||||
• | 新加坡從英國取得自治權 | 1959年6月3日 | ||||
• | 砂拉越從英國取得自治權 | 1963年7月22日 | ||||
• | 北婆羅州從英國取得自治權 | 1963年8月31日 | ||||
• | 馬來亞聯邦、沙巴(北婆羅洲)、砂拉越和新加坡聯合組成馬來西亞聯邦 | 1963年9月16日 | ||||
• | 新加坡從聯邦除名 | 1965年8月9日 | ||||
地理 | ||||||
• | 總體面積 | 330,803 平方公里 (第66名) 127,720 平方英里 | ||||
• | 水域率 (%) | 0.3 | ||||
• | 地理最高點 | 京那巴魯山 | ||||
• | 最長河流 | 拉讓江 | ||||
• | 海岸線 | 4,675公里 2,905英里 | ||||
人口 | ||||||
• | 2016年估計 | 31,439,000 (第44名) | ||||
• | 2010年普查 | 28,334,135 | ||||
• | 密度 | 92/平方公里(第116名) 237/平方英里 | ||||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 2016年估計 | |||||
• | 總計 | 8,637.70億美元(第27名) | ||||
• | 人均 | 27,234美元 (第47名) | ||||
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 | 2016年估計 | |||||
• | 總計 | 3,027.48億美元(第38名) | ||||
• | 人均 | 9,545美元 (第61名) | ||||
中央銀行 | 馬來西亞 國家銀行 | |||||
吉尼係數(2009) | 46.2 高 · 第36名 | |||||
人類發展指數 (2015) | ▲ 0.789 高 · 第59名 | |||||
貨幣 | 馬來西亞令吉(RM)(MYR) | |||||
時區 | 馬來西亞標準 時間(UTC+8) | |||||
• | 夏令時間 | 不使用 | ||||
家用電源 | ||||||
• | 電壓 | 240伏特 | ||||
• | 插座 | G/C | ||||
• | 頻率 | 50赫茲 | ||||
日期格式 | ||||||
• | 曆法 | 公曆 | ||||
• | 書寫格式 | dd/mm/yyyy | ||||
國家象徵 | 國花大紅花 | |||||
道路通行方向 | 靠左行駛 | |||||
國際電話區號 | +60 | |||||
國際頂級域名 | .my |
民間簡稱大馬,全稱為馬來西亞聯邦。
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國家,
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退出聯邦,
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
全國面積共329,8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共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之間有南海相隔著:
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
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
首都位於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密集和最繁榮的地區,
比東馬高許多,也是首都和聯邦政府所在地。
全國人口超過3,100萬。
馬來西亞的國教雖然為伊斯蘭教,
但國民於馬來西亞憲法下,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力。
及其他殖民時期留下 :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稱為最高元首,
而政府由國會最大黨,或聯盟領袖的首相所領導,
外交方面,馬來西亞是聯合國的一分子,
以及伊斯蘭會議組織等的成員國,
同時也是東南亞國家協會,
以及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創立國之一。
馬來西亞也曾擔任東南亞國家協會、伊斯蘭會議組織,
以及不結盟運動的主席,也曾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等,
聯合國機構的理事國。
以及塔利班政權,此外,
軍隊也參與監視各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
可譯為「群山之地」,這個詞由古代印度商人所採用,
它在7世紀到13世紀,存在於蘇門答臘。
在1850年,英國民族學家喬治·厄爾(George Earl),
在《印度群島和東亞期刊》的文章中,
建議將印尼群島命名為Melayunesia 或Indunesia 。
他支持前者用作殖民者命名。
與美拉尼西亞(Melanesia)這三個字彙,
將這些太平洋文化,和島群從玻里尼西亞區分出來。
1831年,他將這些名稱,提交到法國地理學會。
杜蒙德於維爾描述「Malaisia」是
「通稱為東印度群島的這個地區」。
當時,這個區域的居民可能被指稱為「馬來人」,
符合當時「馬來種族」的觀念,但這有別於當代的定義,
其中「馬來人」(Malay)是指具有相似文化的一個族群,
和婆羅洲島沿岸。相關的語詞「馬來世界」(Malay world)
用來指這個廣大的地理區域。
1963年, 採用馬來西亞這個名稱,
與砂拉越共同參組這個新的聯邦。
在此之前,這個名字已經隱約用來指稱東南亞的某些地區。
1914年芝加哥出版的地圖上,馬來西亞這個字,
指的是馬來群島之內的某些領土。
這個區域的大陸部分稱為馬來亞,
菲律賓的政治人物,一度考慮國家命名為馬來西亞,
但在1963年這個名稱已先被採用。
在1963年組織聯邦時,其他的名字曾被考慮:
其中一個是狼牙脩(馬來文:Langkasuka),
這個名稱源自在公元1世紀到2世紀,
在馬來半島北部的一個歷史悠久的王國。
民間簡稱馬來西亞為「大馬」,
是為了區別本來的馬來亞聯合邦(即西馬)。
史前時期與早期王朝
人類在這區域棲息的最古老證據,可追溯到距今四萬年前。
古代印度人稱馬來半島為黃金半島
(印度文:Suvarnadvipa,英文:Golden Peninsula)。
在托勒密的世界地圖上,
稱馬來半島為黃金半島(拉丁語:GoldenChersonese),
麻六甲海峽則稱為象牙海灣(拉丁語:Sinus Sabaricus)。
在2世紀與3世紀,華人與印度人在這個區域,
依據中國史料記載,建立許多貿易港與城鎮多達30個。
在公元的最初幾個世紀直至14世紀初,馬來半島的人們,
早在4世紀,更採用梵語做為書寫文字。
在7世紀到13世紀之間,馬來半島的許多地區,
在三佛齊衰落後,以爪哇為統治中心的滿者伯夷帝國,
對於大部分的印度尼西亞、馬來半島,
及婆羅洲沿海地區具有影響力。
麻六甲王朝
建立了麻六甲蘇丹王朝,被認為馬來半島第一個獨立國家,
拜里米蘇拉的王子,美甲·伊斯坎達·沙轉信伊斯蘭教,
而且麻六甲蘇丹王朝的顯赫地位,
及政治勢力促使伊斯蘭教傳遍臨近小國,
某種程度上在15世紀加速回教為馬來人的主要宗教。
另外,麻六甲也成為國際和東南亞最繁忙的貿易港口之一。
歐洲殖民與後繼王朝
建立殖民地。麻六甲末代蘇丹馬目沙,
輾轉流亡於馬來半島與廖內群島,聯合各地,
數度意圖收復麻六甲不果,最終死於蘇門達臘甘巴,
他的兩位兒子,分別即位建立了霹靂王朝與柔佛王朝,
控制半島南部的柔佛,繼續成為對抗葡萄牙主要勢力之一。
來自蘇門達臘北部新興的亞齊王朝,
則在蘇丹依斯干達·慕達的統治下,
虜往亞齊。葡萄牙、柔佛與亞齊三股勢力,
在這期間時互有和戰,尤其彭亨的控制權,
數度輾轉於三方之手。
1629年,葡萄牙聯合柔佛摧毀了亞齊所有戰船,
迫使其撤出馬來半島。但亞齊依然可以在同年攻占吉打,
並將其居民虜往亞齊。依斯干達·慕達死後,
其外甥依斯干達塔尼繼位為亞齊蘇丹。
此後,荷蘭與柔佛保持聯合關係。
英殖民時期
1785年,英國勢力在開始進入馬來半島,
不久,英國方面採取詐取計謀奪得檳城。
1824年,英國與荷蘭簽署1824年英荷條約,
並放棄所有在馬來亞的利益,
而英國則承認荷蘭對東印度剩餘地區的利益。
柔佛王朝也從此一分為二 :
新加坡以南的廖內劃於荷蘭勢力範圍,成為廖內王朝。
1826年,英國殖民政府將檳城、
在19世紀下半葉,由於馬來半島各王朝內部動盪,
影響錫米等資源採收,英國開始積極干預各王朝的內政。
陸續接受由英國委派的參政司,
名為幫助馬來統治者管理國事,
英屬婆羅洲
取得砂拉越,以「白人拉惹」(White Raja)
或「白膚國王」身分統治這個國家直到1946年,
將這塊領土交給英國為止。
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日本佔據馬來亞,
各族間的關係日趨緊張,大眾對獨立的支持亦逐漸增長。
戰後,英國宣布了一個組織馬來亞聯邦的計劃,
這將原先屬於馬來聯邦,和馬來屬邦的蘇丹國,
合組一個英國海外領地,並在數年後獨立。
這個計畫遭到馬來人強烈反對,因削弱馬來統治者的地位,
並且將公民權賦予馬來西亞華人與少數民族。
1946年建立馬來亞聯邦,1948年解散。
代之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國保護下,恢復了馬來蘇丹國,
各統治者的自治權。
與此同時,共產黨則在積極準備暴動。
歐洲殖民與後繼王朝
建立殖民地。麻六甲末代蘇丹馬目沙,
輾轉流亡於馬來半島與廖內群島,
聯合各地數度意圖收復麻六甲不果,
最終死於蘇門達臘甘巴,他的兩位兒子,
分別即位建立了霹靂王朝與柔佛王朝,
其中控制半島南部的柔佛,繼續對抗葡萄牙主要勢力之一。
來自蘇門達臘北部新興的亞齊王朝,
則在蘇丹依斯干達·慕達的統治下,
虜往亞齊。葡萄牙、柔佛與亞齊三股勢力,
在這期間時互有和戰,彭亨的控制權數度輾轉於三方之手。
1629年,葡萄牙聯合柔佛摧毀了亞齊所有戰船,
迫使其撤出馬來半島。但亞齊依然可以在同年攻占吉打,
並將其居民虜往亞齊。依斯干達·慕達死後,
其外甥依斯干達塔尼繼位為亞齊蘇丹。
此後,荷蘭與柔佛保持聯合關係。
1785年,英國的勢力在開始進入馬來半島,
那一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向吉打蘇丹租借了檳城。
不久,英國方面採取詐取計謀奪得檳城。
1819年又從柔佛取得新加坡的管理權,與荷蘭展開競爭。
1824年,英國與荷蘭簽署1824年英荷條約,
最終確立了英國對馬來亞的霸權,
荷蘭撤出麻六甲並放棄所有在馬來亞的利益,
英國則承認荷蘭對東印度剩餘地區的利益。
柔佛王朝也從此一分為二,新加坡以南的廖內,
劃於荷蘭勢力範圍,成為廖內王朝。
最終確立了英國對馬來亞的霸權,
荷蘭撤出麻六甲並放棄所有在馬來亞的利益,
英國則承認荷蘭對東印度剩餘地區的利益。
柔佛王朝也從此一分為二,新加坡以南的廖內,
劃於荷蘭勢力範圍,成為廖內王朝。
1826年,英國殖民政府將檳城、麻六甲、與新加坡,
聯合組成了一個英國海外領地,名為海峽殖民地。
在19世紀下半葉,由於馬來半島各王朝內部動盪,
影響錫米等資源採收,英國開始積極干預各王朝的內政。
經歷內戰的彭亨、雪蘭莪、霹靂與森美蘭,
陸陸續續接受由英國委派的參政司,
這些名為幫助馬來統治者管理國事,
實際上這些英國代理人,
很快就成為這些國家真正統治者。
1896年,英殖民政府將四個王朝聯合,成立馬來聯邦,
由總參政司實際統治。
聯合組成了一個英國海外領地,名為海峽殖民地。
在19世紀下半葉,由於馬來半島各王朝內部動盪,
影響錫米等資源採收,英國開始積極干預各王朝的內政。
經歷內戰的彭亨、雪蘭莪、霹靂與森美蘭,
陸陸續續接受由英國委派的參政司,
這些名為幫助馬來統治者管理國事,
實際上這些英國代理人,
很快就成為這些國家真正統治者。
1896年,英殖民政府將四個王朝聯合,成立馬來聯邦,
由總參政司實際統治。
根據1957年7月2日正式宣布的《馬來亞聯合邦憲法》,
為聯邦國會君主立憲制國家,沿襲大英帝國的政治傳統。
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後,將1957年憲法,
改名為馬來西亞憲法,繼續沿用。
憲法的規定,奠定了馬來西亞政治發展的基礎。
馬來西亞國家元首為最高元首,
由九個馬來州屬的馬來統治者,在統治者會議中選出,
任期5年;其他四州則由州元首統治,
並未參與這個最高元首選舉。
最高元首依首相的建議行使其職權,並擁有任命首相、
拒絕批准和解散國會等裁量權,
同時也是武裝部隊名義上的最高統帥。
立法權區分為聯邦與各州立法機構。
馬來西亞最高立法機構為國會,由下議院和上議院組成。
下議院有222個議席,議員在全國大選由人民選出,
任期5年。上議院有70名議員,
其中44名,由首相推薦給最高元首任命,
另外26名,由各州立法議會推派兩名,任期3年。
議會依循簡單多數制進行選舉,馬來西亞根據憲法,
實行多黨制的政黨制度,但實際實行卻並非典型的多黨制,
而是一種由幾個政黨聯合組成政黨聯盟執政的制度。
這種政黨聯盟形式,最早出現於1955年4月,
馬來亞聯邦獨立前,當時的巫統、馬華公會,
和馬印國大黨為謀求馬來亞的獨立成立了「聯盟」,
1957年馬來亞聯邦獨立後,「聯盟」即成為執政黨;
1965年4月,為壯大力量,
聯盟同東馬兩州「聯盟黨」結盟,
組成了「馬來西亞聯盟」;
1969年,聯盟在大選中失利,
後進行調整組建了一個新的政黨聯盟即國民陣線,
從此在歷次大選中都穩操勝券,執政至今。
國民陣線當初成立時有巫統、馬華公會、
印度人國大黨等9個政黨組成,
後來政黨的數目偶有增減變動,目前共有13個成員黨。
各成員黨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但受各成員黨主席組成的國民陣線最高理事會領導,
國民陣線的主席一般由巫統主席兼任。
在大選中,各成員黨以共同的政治主張,
和競選宣言參加競選,加強團結和戰鬥力,
這使得國民陣線,成為馬來西亞最強大的執政黨聯盟。
在以往的歷次大選中,儘管朝野政黨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但基本上一直由巫統為首的政黨聯盟,獲得大部分的議席,
但是第十二屆馬來西亞大選,全國出現一場政治大海嘯,
國陣承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喪失國會議席三分之二的多數,
更丟了五個州政府的控制權,
反對派首次出現與執政聯盟抗衡的局面。
從此以後,馬來西亞出現「兩大政治陣營」,
分別為反對派人民聯盟(民聯)和執政國民陣線(國陣)。
馬來西亞最高行政機構為內閣,由首相領導。
首相由最高元首從國會下議員中任命,
通常由下議院多數黨領袖擔任。
現任首相為納吉·阿都·拉薩,
2009年4月3日,從阿布都拉·巴達威接任首相。
納吉是大馬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薩的兒子,
也是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的外甥。
內閣各部長由首相,從下議員或上議員中推舉、
最高元首任命。
馬來西亞的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與立法機構。
最高司法機構為聯邦法院。
最高法院於198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在這之前,
馬來西亞案件,可上訴到英國的樞密院。
1994年6月最高法院改名為聯邦法院。
同時,聯邦法院之下,也設立了上訴庭,
緊接著為高庭(高等法庭),
高庭可分為馬來亞高級法院(負責半島),
和婆羅洲高級法院(負責東馬),
各州設有地庭(地方法庭),州內的區又設有推事庭。
另外還有特別軍事法庭,
和穆斯林事務法庭(受穆斯林事務回教法令管制,
馬來西亞人普遍稱為「伊斯蘭法庭」)。
馬來西亞的司法體系是以英國法為基礎。
為聯邦國會君主立憲制國家,沿襲大英帝國的政治傳統。
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後,將1957年憲法,
改名為馬來西亞憲法,繼續沿用。
憲法的規定,奠定了馬來西亞政治發展的基礎。
由九個馬來州屬的馬來統治者,在統治者會議中選出,
任期5年;其他四州則由州元首統治,
並未參與這個最高元首選舉。
最高元首依首相的建議行使其職權,並擁有任命首相、
拒絕批准和解散國會等裁量權,
同時也是武裝部隊名義上的最高統帥。
馬來西亞最高立法機構為國會,由下議院和上議院組成。
下議院有222個議席,議員在全國大選由人民選出,
任期5年。上議院有70名議員,
其中44名,由首相推薦給最高元首任命,
另外26名,由各州立法議會推派兩名,任期3年。
議會依循簡單多數制進行選舉,馬來西亞根據憲法,
實行多黨制的政黨制度,但實際實行卻並非典型的多黨制,
而是一種由幾個政黨聯合組成政黨聯盟執政的制度。
這種政黨聯盟形式,最早出現於1955年4月,
馬來亞聯邦獨立前,當時的巫統、馬華公會,
和馬印國大黨為謀求馬來亞的獨立成立了「聯盟」,
1957年馬來亞聯邦獨立後,「聯盟」即成為執政黨;
1965年4月,為壯大力量,
聯盟同東馬兩州「聯盟黨」結盟,
組成了「馬來西亞聯盟」;
1969年,聯盟在大選中失利,
後進行調整組建了一個新的政黨聯盟即國民陣線,
從此在歷次大選中都穩操勝券,執政至今。
國民陣線當初成立時有巫統、馬華公會、
印度人國大黨等9個政黨組成,
後來政黨的數目偶有增減變動,目前共有13個成員黨。
各成員黨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但受各成員黨主席組成的國民陣線最高理事會領導,
國民陣線的主席一般由巫統主席兼任。
在大選中,各成員黨以共同的政治主張,
和競選宣言參加競選,加強團結和戰鬥力,
這使得國民陣線,成為馬來西亞最強大的執政黨聯盟。
在以往的歷次大選中,儘管朝野政黨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但基本上一直由巫統為首的政黨聯盟,獲得大部分的議席,
但是第十二屆馬來西亞大選,全國出現一場政治大海嘯,
國陣承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喪失國會議席三分之二的多數,
更丟了五個州政府的控制權,
反對派首次出現與執政聯盟抗衡的局面。
從此以後,馬來西亞出現「兩大政治陣營」,
分別為反對派人民聯盟(民聯)和執政國民陣線(國陣)。
首相由最高元首從國會下議員中任命,
通常由下議院多數黨領袖擔任。
現任首相為納吉·阿都·拉薩,
2009年4月3日,從阿布都拉·巴達威接任首相。
納吉是大馬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薩的兒子,
也是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的外甥。
內閣各部長由首相,從下議員或上議員中推舉、
最高元首任命。
最高司法機構為聯邦法院。
最高法院於198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在這之前,
馬來西亞案件,可上訴到英國的樞密院。
1994年6月最高法院改名為聯邦法院。
同時,聯邦法院之下,也設立了上訴庭,
緊接著為高庭(高等法庭),
高庭可分為馬來亞高級法院(負責半島),
和婆羅洲高級法院(負責東馬),
各州設有地庭(地方法庭),州內的區又設有推事庭。
另外還有特別軍事法庭,
和穆斯林事務法庭(受穆斯林事務回教法令管制,
馬來西亞人普遍稱為「伊斯蘭法庭」)。
馬來西亞的司法體系是以英國法為基礎。
法律
馬來西亞的法律法係為英美法系,
而牽涉到穆斯林的穆斯林非刑事,
或非嚴重罪行的事務(如叛教、離婚),
則由穆斯林事務法庭審理。
馬來西亞憲法,也限制了穆斯林法庭的權利,
如穆斯林事務法庭,無法對犯人做出監禁、死刑、
鞭刑等判決,穆斯林法庭,
也不可使用伊斯蘭教法中的刑罰等。
而牽涉到穆斯林的穆斯林非刑事,
或非嚴重罪行的事務(如叛教、離婚),
則由穆斯林事務法庭審理。
馬來西亞憲法,也限制了穆斯林法庭的權利,
如穆斯林事務法庭,無法對犯人做出監禁、死刑、
鞭刑等判決,穆斯林法庭,
也不可使用伊斯蘭教法中的刑罰等。
法院
在馬來西亞法律制度下,法院共分為6種,即:
外交關係
馬來西亞的外交政策是依據中立原則,
並與各種政治體制的國家維持和平關係。
大馬尋求進一步發展與區域各國的關係,
馬來西亞政策的強力信條就是國家主權,
以及該國控制內政的權利。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
與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創始國。
並參與許多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Developing 8 Countries、
以及不結盟運動(NAM)。
馬來西亞曾擔任東南亞國協、東協、伊斯蘭會議組織、
與不結盟運動的主席。
也曾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
過去曾是英國殖民地,因此也是大英國協的會員國。
中馬關係,最早可追溯到漢朝,
而馬來西亞亦有很多華人聚居,為辛亥革命、
抗日戰爭立下很多功勞。
馬來亞獨立後,一度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而與中華民國政府建交。
1974年5月31日,馬來西亞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並開始派遣駐華特命全權大使;
它是第二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東協成員國。
馬來西亞武裝部隊
(英語:Malaysian Armed Forces(MAF);
馬來語:Angkatan Tentera Malaysia(ATM)),
扮演的角色,是保衛馬來西亞國土的完整和主權的獨立,
隨時應付一切可能發生的威脅;在國家內部發生動亂時,
維持公共秩序;在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給予援助;
同時它也參於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維和行動。
馬來西亞在全球軍事力量排名中,排名第28名。
馬來西亞武裝部隊細分為以下三個分支:
- 馬來西亞陸軍(英語:Malaysian Army(MA);
- 馬來語:Tentera Darat Malaysia(TDM))
- 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英語:Royal Malaysian Navy(RMN);馬來語:Tentera Laut Diraja Malaysia(TLDM))
-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英語:Royal Malaysian Air Force(RMAF);馬來語:Tentera Udara Diraja Malaysia(TUDM))
馬來西亞武裝部隊的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是最高元首;
統領海、陸、空三軍。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
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軍隊也曾經參與阿富汗戰爭,協助美軍攻擊基地組織,
以及塔利班政權,也參與監視各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
馬來西亞的人口是世界第43位,領土是世界第66位,
人口2,800萬,土地面積329,847平方公里。
位於赤道北部,
緯度介於北緯1度與8度(有一小塊區域在1度以南),
經度介於東經99度,與120度之間。
馬來西亞主要由東馬,及西馬組成,中間隔著南海。
陸地相接的鄰國有西馬北部的泰國,
以及東馬的汶萊和印尼。
並與南方的新加坡通過柔佛海峽相連接,
領海鄰接越南與菲律賓。
陸地邊界現在已清楚劃定,並大略依據地理特徵來界定,
例如:玻璃市河(Perlis River)、
哥樂河(Golok River)與Pagalayan Canal。
主張部分南海島嶼擁有主權,但海域疆界有待繼續協商。
馬來西亞是唯一在亞洲大陸,
與馬來群島都擁有領土的國家,
位於柔佛州南方的丹絨比亞,是亞洲大陸的最南端。
麻六甲海峽位於蘇門答臘與西馬中間,
堪稱世界最重要的海運渠道。
馬來西亞大部分的沿海地區都是平原,
中部則是布滿茂密熱帶雨林的高原。
西馬約佔全國陸地面積40%,從北到南延伸740公里,
最寬的部份是322公里,東西海岸地區,
是由蒂迪旺沙山脈所區隔。
這是屬於半島中心地帶的一系列山脈的一部份。
這座山脈是西馬某些河流的源頭。
圍繞西馬的海岸平原最寬達50公里(31英里),
半島的海岸線長度將近1,931公里(1,200英里),
但只有在西海岸才有港口。
東馬位於婆羅洲,
具有長達2,607公里(1,620英里)公里的海岸線。
區分為海岸區域、丘陵與河谷,以及內陸山區。
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中央,
將它分成東西兩邊。京那巴魯山位於這座山脈。
京那巴魯山海拔4095.2公尺,是馬來西亞最高的山峰,
由京那巴魯國家公園所保護,這是聯合國教育、
科學及文化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
這些山脈的最高一層,構成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的疆界。
砂拉越具有姆祿洞穴,這是世界最大的洞穴群。
馬來西亞靠近赤道,氣候潮濕炎熱,屬赤道多雨氣候。
每年四月至十月間吹西南季候風,
十月至二月間吹東北季候風,但季風現象不顯著。
由於環繞著海洋,氣溫溫和。
溼度往往較高,每年平均降雨量為250公分(98英寸)。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與最大城市。
布城(Putrajaya)是聯邦行政首都。
即使聯邦政府已有許多行政,與司法機構搬遷到布城
(以抒解吉隆坡逐漸增加的擁擠情況),
吉隆坡依然被認定為這個國家的首都,因為國會座落在此。
它也是大馬主要的商業及經貿中心。
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檳城、亞庇、古晉、麻六甲、
新山、亞羅士打及怡保。
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
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
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在指引經濟活動上,
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漸下降。
馬來西亞擁有亞洲最佳的經濟紀錄,
國內生產總值從1957至2005年,每年平均增長6.5%。
2007年,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
並且依據購買力平價,是全球第29位的經濟體,
國內生產總值淨額在2008年是2,220億美元。
2007年之後,維持5%-7%的成長率。
2009的國民平均所得是14,900美元。
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3,836億美元,
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是8,100美元。
在1970年代,先前以礦產與農業為基礎的馬來西亞經濟,
在馬哈地的領導下,開始轉型朝向多領域的經濟。
從1980年代,工業領域已主導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
高水平的投資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馬來西亞經濟的恢復,
比起鄰近國家更快速,
而且已恢復到危機前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800美元。
經濟不平等不只存在於不同的社會階級,
也存在於不同的族群之間,
例如 : 華人佔有馬來西亞70%的市場資本,
即使他們的人口只佔不到全國三分之一。
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
和農業資源的出口國,最值錢的出口物資是石油。
有一段時間,它是世界上的錫橡膠和棕櫚油的最大生產國。
製造業對國家經濟有很大的影響,
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逐漸遠離製造業。
為了使經濟多樣化,並使馬來西亞的經濟,
減少對於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遊業。
因此,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
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染,
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
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
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多的女性勞工。
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
馬來西亞是亞洲基礎建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該國的電信網路在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
有470萬固網用戶,超過三千萬的手機門號。
馬來西亞具有七座國際港,最主要的是在巴生。
共有兩百座工業區。
全國有超過95%的人民可享用乾淨水源。
在殖民時期,發展工作集中在大城,
以及某些有安全顧慮的區域。
雖然農村區域,一直是重大發展的焦點,
但是農村依然落後,例如馬來西亞半島的西海岸。
電訊網路即使在都市區域相當龐大,
但是鄉村居民很少有機會受惠。
馬來西亞的公路網涵蓋98,721公里(61,342英里),
並包括長達1,821公里(1,132英里)的大道。
最長的高速公路是南北大道,全長800公里(497英里),
介於泰國邊界與新加坡之間。
相較於西馬,沙巴與砂拉越的公路系統較不發達,
品質也較差。馬來西亞共有118座機場,
其中38座鋪設硬面跑道。大馬的國家航空公司,
是馬來西亞航空,提供國際與國內航班,
此外有兩家馬來西亞籍的航空公司飛航。
鐵路系統為國營,總長1,849公里(1,149英里)。
在某些城市有造價相對低廉的高架輕軌系統,
例如吉隆坡。亞細安鐵路快車連結吉隆坡與曼谷,
未來打算延伸從新加坡到中國。
傳統上,馬來西亞的能源生產,主要依靠石油與天然氣。
該國目前具有13GW的發電能力。
然而,馬來西亞的天然氣儲量只剩下33年,
石油儲量只剩下19年。為因應這個情況,
馬來西亞政府正致力於可再生能源,
目前的發電量有16%來自水力發電,84%來自火力發電。
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目前由國營石油公司Petronas所掌控,
而且整個能源部門,由馬來西亞能源協會所管理,
這是依據2001年電力協會法所成立的協會,
掌管半島及沙巴的能源。
馬來人佔56%、華人占23%、土著佔11%。
根據憲法定義 :
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文化(習慣法)的穆斯林。
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
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馬來的土著,包括泰人、高棉人、
占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
非馬來土著在砂拉越佔一半以上人口,
在沙巴超過三分之二。
半島也存在著為數較少的原住民群體,
在那裡他們被統稱為Orang Asli。
關於誰能獲得土著地位的各州法律規定有所不同。
馬來西亞華人在節育、移民、經濟因素等原因的影響下,
而造成華人所佔人口比例逐漸下降。
歷史上,華人是經濟和商業方面佔主導地位的社群,
佔檳城、怡保、太平、新山及吉隆坡大多數人口,
而怡保及檳城,也保留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
印度人在19世紀初,開始遷移到現在的馬來西亞。
印度人社群大部分為坦米爾人,其他還有錫克人,
以及同當地馬來人的混血後代仄迪人。
許多歐洲人與中東人,分別透過通婚進入基督教,
與穆斯林社群。大多數亞歐混血馬來西亞人的祖先,
追溯到英國、荷蘭或葡萄牙殖民者。
馬來西亞公民權,大多是依據屬地主義而授予。
基於移民法令,
在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和砂拉越兩州的公民權,
有別於西馬來西亞。
每位公民滿12歲時,發給一張生物識別智能晶片身份證,
稱為大馬卡,必須隨時攜帶。
預期壽命為73.79歲,女性比男性略高。
只有5%的人口在65歲以上,約29.6%是15歲以下。
在這個國家東西兩半的人口分布極不平衡。
人口集中在西馬來西亞,
全國人口已於2014年突破3,000萬,
其中有2,000萬居住在西馬。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由於勞力密集產業的興起,全國估計有300多萬外籍勞工,
約合國家人口10%的人口。
沙巴的非政府組織估計,在沙巴超過300萬的人口當中,
200萬人是非法移民。
根據美國難民與移民署公布的《2008年世界難民調查》,
馬來西亞所承擔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約155,700人。
其中約有70,500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來自菲律賓,
69,700名來自緬甸,21,800名來自印尼。
馬來西亞憲法保障宗教自由,
但規定伊斯蘭教(回教)遜尼派為國教。
根據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的數據,
約61.3%的人口信回教;19.8%人口為佛教徒;
9.1%基督教徒;6.3%人為印度教徒;1.3%人為儒家、
道教和其它傳統的華人民間宗信仰追隨者。
其它則是包括幾種信仰,包括泛靈論、民間宗教和錫克教;
而1.1%的人沒有任何宗教,或沒有提供任何訊息。
並與各種政治體制的國家維持和平關係。
大馬尋求進一步發展與區域各國的關係,
馬來西亞政策的強力信條就是國家主權,
以及該國控制內政的權利。
與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創始國。
並參與許多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Developing 8 Countries、
以及不結盟運動(NAM)。
馬來西亞曾擔任東南亞國協、東協、伊斯蘭會議組織、
與不結盟運動的主席。
也曾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
過去曾是英國殖民地,因此也是大英國協的會員國。
而馬來西亞亦有很多華人聚居,為辛亥革命、
抗日戰爭立下很多功勞。
馬來亞獨立後,一度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而與中華民國政府建交。
1974年5月31日,馬來西亞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並開始派遣駐華特命全權大使;
它是第二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東協成員國。
(英語:Malaysian Armed Forces(MAF);
馬來語:Angkatan Tentera Malaysia(ATM)),
扮演的角色,是保衛馬來西亞國土的完整和主權的獨立,
隨時應付一切可能發生的威脅;在國家內部發生動亂時,
維持公共秩序;在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給予援助;
同時它也參於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維和行動。
馬來西亞在全球軍事力量排名中,排名第28名。
統領海、陸、空三軍。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
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軍隊也曾經參與阿富汗戰爭,協助美軍攻擊基地組織,
以及塔利班政權,也參與監視各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
人口2,800萬,土地面積329,847平方公里。
位於赤道北部,
緯度介於北緯1度與8度(有一小塊區域在1度以南),
經度介於東經99度,與120度之間。
馬來西亞主要由東馬,及西馬組成,中間隔著南海。
陸地相接的鄰國有西馬北部的泰國,
以及東馬的汶萊和印尼。
並與南方的新加坡通過柔佛海峽相連接,
領海鄰接越南與菲律賓。
陸地邊界現在已清楚劃定,並大略依據地理特徵來界定,
例如:玻璃市河(Perlis River)、
哥樂河(Golok River)與Pagalayan Canal。
主張部分南海島嶼擁有主權,但海域疆界有待繼續協商。
馬來西亞是唯一在亞洲大陸,
與馬來群島都擁有領土的國家,
位於柔佛州南方的丹絨比亞,是亞洲大陸的最南端。
麻六甲海峽位於蘇門答臘與西馬中間,
堪稱世界最重要的海運渠道。
中部則是布滿茂密熱帶雨林的高原。
西馬約佔全國陸地面積40%,從北到南延伸740公里,
最寬的部份是322公里,東西海岸地區,
是由蒂迪旺沙山脈所區隔。
這是屬於半島中心地帶的一系列山脈的一部份。
這座山脈是西馬某些河流的源頭。
圍繞西馬的海岸平原最寬達50公里(31英里),
半島的海岸線長度將近1,931公里(1,200英里),
但只有在西海岸才有港口。
具有長達2,607公里(1,620英里)公里的海岸線。
區分為海岸區域、丘陵與河谷,以及內陸山區。
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中央,
將它分成東西兩邊。京那巴魯山位於這座山脈。
京那巴魯山海拔4095.2公尺,是馬來西亞最高的山峰,
由京那巴魯國家公園所保護,這是聯合國教育、
科學及文化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
這些山脈的最高一層,構成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的疆界。
砂拉越具有姆祿洞穴,這是世界最大的洞穴群。
每年四月至十月間吹西南季候風,
十月至二月間吹東北季候風,但季風現象不顯著。
由於環繞著海洋,氣溫溫和。
溼度往往較高,每年平均降雨量為250公分(98英寸)。
布城(Putrajaya)是聯邦行政首都。
即使聯邦政府已有許多行政,與司法機構搬遷到布城
(以抒解吉隆坡逐漸增加的擁擠情況),
吉隆坡依然被認定為這個國家的首都,因為國會座落在此。
它也是大馬主要的商業及經貿中心。
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檳城、亞庇、古晉、麻六甲、
新山、亞羅士打及怡保。
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
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在指引經濟活動上,
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漸下降。
馬來西亞擁有亞洲最佳的經濟紀錄,
國內生產總值從1957至2005年,每年平均增長6.5%。
2007年,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
並且依據購買力平價,是全球第29位的經濟體,
國內生產總值淨額在2008年是2,220億美元。
2007年之後,維持5%-7%的成長率。
2009的國民平均所得是14,900美元。
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3,836億美元,
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是8,100美元。
在馬哈地的領導下,開始轉型朝向多領域的經濟。
從1980年代,工業領域已主導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
高水平的投資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馬來西亞經濟的恢復,
比起鄰近國家更快速,
而且已恢復到危機前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800美元。
經濟不平等不只存在於不同的社會階級,
也存在於不同的族群之間,
例如 : 華人佔有馬來西亞70%的市場資本,
即使他們的人口只佔不到全國三分之一。
和農業資源的出口國,最值錢的出口物資是石油。
有一段時間,它是世界上的錫橡膠和棕櫚油的最大生產國。
製造業對國家經濟有很大的影響,
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逐漸遠離製造業。
為了使經濟多樣化,並使馬來西亞的經濟,
減少對於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遊業。
因此,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
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染,
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
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
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多的女性勞工。
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
馬來西亞是亞洲基礎建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該國的電信網路在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
有470萬固網用戶,超過三千萬的手機門號。
馬來西亞具有七座國際港,最主要的是在巴生。
共有兩百座工業區。
全國有超過95%的人民可享用乾淨水源。
在殖民時期,發展工作集中在大城,
以及某些有安全顧慮的區域。
雖然農村區域,一直是重大發展的焦點,
但是農村依然落後,例如馬來西亞半島的西海岸。
電訊網路即使在都市區域相當龐大,
但是鄉村居民很少有機會受惠。
該國的電信網路在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
有470萬固網用戶,超過三千萬的手機門號。
馬來西亞具有七座國際港,最主要的是在巴生。
共有兩百座工業區。
全國有超過95%的人民可享用乾淨水源。
在殖民時期,發展工作集中在大城,
以及某些有安全顧慮的區域。
雖然農村區域,一直是重大發展的焦點,
但是農村依然落後,例如馬來西亞半島的西海岸。
電訊網路即使在都市區域相當龐大,
但是鄉村居民很少有機會受惠。
馬來西亞的公路網涵蓋98,721公里(61,342英里),
並包括長達1,821公里(1,132英里)的大道。
最長的高速公路是南北大道,全長800公里(497英里),
介於泰國邊界與新加坡之間。
相較於西馬,沙巴與砂拉越的公路系統較不發達,
品質也較差。馬來西亞共有118座機場,
其中38座鋪設硬面跑道。大馬的國家航空公司,
是馬來西亞航空,提供國際與國內航班,
此外有兩家馬來西亞籍的航空公司飛航。
鐵路系統為國營,總長1,849公里(1,149英里)。
在某些城市有造價相對低廉的高架輕軌系統,
例如吉隆坡。亞細安鐵路快車連結吉隆坡與曼谷,
未來打算延伸從新加坡到中國。
並包括長達1,821公里(1,132英里)的大道。
最長的高速公路是南北大道,全長800公里(497英里),
介於泰國邊界與新加坡之間。
相較於西馬,沙巴與砂拉越的公路系統較不發達,
品質也較差。馬來西亞共有118座機場,
其中38座鋪設硬面跑道。大馬的國家航空公司,
是馬來西亞航空,提供國際與國內航班,
此外有兩家馬來西亞籍的航空公司飛航。
鐵路系統為國營,總長1,849公里(1,149英里)。
在某些城市有造價相對低廉的高架輕軌系統,
例如吉隆坡。亞細安鐵路快車連結吉隆坡與曼谷,
未來打算延伸從新加坡到中國。
傳統上,馬來西亞的能源生產,主要依靠石油與天然氣。
該國目前具有13GW的發電能力。
然而,馬來西亞的天然氣儲量只剩下33年,
石油儲量只剩下19年。為因應這個情況,
馬來西亞政府正致力於可再生能源,
目前的發電量有16%來自水力發電,84%來自火力發電。
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目前由國營石油公司Petronas所掌控,
而且整個能源部門,由馬來西亞能源協會所管理,
這是依據2001年電力協會法所成立的協會,
掌管半島及沙巴的能源。
該國目前具有13GW的發電能力。
然而,馬來西亞的天然氣儲量只剩下33年,
石油儲量只剩下19年。為因應這個情況,
馬來西亞政府正致力於可再生能源,
目前的發電量有16%來自水力發電,84%來自火力發電。
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目前由國營石油公司Petronas所掌控,
而且整個能源部門,由馬來西亞能源協會所管理,
這是依據2001年電力協會法所成立的協會,
掌管半島及沙巴的能源。
馬來人佔56%、華人占23%、土著佔11%。
根據憲法定義 :
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文化(習慣法)的穆斯林。
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
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馬來的土著,包括泰人、高棉人、
占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
非馬來土著在砂拉越佔一半以上人口,
在沙巴超過三分之二。
半島也存在著為數較少的原住民群體,
在那裡他們被統稱為Orang Asli。
關於誰能獲得土著地位的各州法律規定有所不同。
根據憲法定義 :
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文化(習慣法)的穆斯林。
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
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馬來的土著,包括泰人、高棉人、
占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
非馬來土著在砂拉越佔一半以上人口,
在沙巴超過三分之二。
半島也存在著為數較少的原住民群體,
在那裡他們被統稱為Orang Asli。
關於誰能獲得土著地位的各州法律規定有所不同。
馬來西亞華人在節育、移民、經濟因素等原因的影響下,
而造成華人所佔人口比例逐漸下降。
歷史上,華人是經濟和商業方面佔主導地位的社群,
佔檳城、怡保、太平、新山及吉隆坡大多數人口,
而怡保及檳城,也保留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
印度人在19世紀初,開始遷移到現在的馬來西亞。
印度人社群大部分為坦米爾人,其他還有錫克人,
以及同當地馬來人的混血後代仄迪人。
許多歐洲人與中東人,分別透過通婚進入基督教,
與穆斯林社群。大多數亞歐混血馬來西亞人的祖先,
追溯到英國、荷蘭或葡萄牙殖民者。
馬來西亞公民權,大多是依據屬地主義而授予。
基於移民法令,
在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和砂拉越兩州的公民權,
有別於西馬來西亞。
每位公民滿12歲時,發給一張生物識別智能晶片身份證,
稱為大馬卡,必須隨時攜帶。
而造成華人所佔人口比例逐漸下降。
歷史上,華人是經濟和商業方面佔主導地位的社群,
佔檳城、怡保、太平、新山及吉隆坡大多數人口,
而怡保及檳城,也保留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
印度人在19世紀初,開始遷移到現在的馬來西亞。
印度人社群大部分為坦米爾人,其他還有錫克人,
以及同當地馬來人的混血後代仄迪人。
許多歐洲人與中東人,分別透過通婚進入基督教,
與穆斯林社群。大多數亞歐混血馬來西亞人的祖先,
追溯到英國、荷蘭或葡萄牙殖民者。
馬來西亞公民權,大多是依據屬地主義而授予。
基於移民法令,
在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和砂拉越兩州的公民權,
有別於西馬來西亞。
每位公民滿12歲時,發給一張生物識別智能晶片身份證,
稱為大馬卡,必須隨時攜帶。
預期壽命為73.79歲,女性比男性略高。
只有5%的人口在65歲以上,約29.6%是15歲以下。
在這個國家東西兩半的人口分布極不平衡。
人口集中在西馬來西亞,
全國人口已於2014年突破3,000萬,
其中有2,000萬居住在西馬。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由於勞力密集產業的興起,全國估計有300多萬外籍勞工,
約合國家人口10%的人口。
沙巴的非政府組織估計,在沙巴超過300萬的人口當中,
200萬人是非法移民。
只有5%的人口在65歲以上,約29.6%是15歲以下。
在這個國家東西兩半的人口分布極不平衡。
人口集中在西馬來西亞,
全國人口已於2014年突破3,000萬,
其中有2,000萬居住在西馬。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由於勞力密集產業的興起,全國估計有300多萬外籍勞工,
約合國家人口10%的人口。
沙巴的非政府組織估計,在沙巴超過300萬的人口當中,
200萬人是非法移民。
根據美國難民與移民署公布的《2008年世界難民調查》,
馬來西亞所承擔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約155,700人。
其中約有70,500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來自菲律賓,
69,700名來自緬甸,21,800名來自印尼。
馬來西亞所承擔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約155,700人。
其中約有70,500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來自菲律賓,
69,700名來自緬甸,21,800名來自印尼。
馬來西亞憲法保障宗教自由,
但規定伊斯蘭教(回教)遜尼派為國教。
根據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的數據,
約61.3%的人口信回教;19.8%人口為佛教徒;
9.1%基督教徒;6.3%人為印度教徒;1.3%人為儒家、
道教和其它傳統的華人民間宗信仰追隨者。
其它則是包括幾種信仰,包括泛靈論、民間宗教和錫克教;
而1.1%的人沒有任何宗教,或沒有提供任何訊息。
但規定伊斯蘭教(回教)遜尼派為國教。
根據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的數據,
約61.3%的人口信回教;19.8%人口為佛教徒;
9.1%基督教徒;6.3%人為印度教徒;1.3%人為儒家、
道教和其它傳統的華人民間宗信仰追隨者。
其它則是包括幾種信仰,包括泛靈論、民間宗教和錫克教;
而1.1%的人沒有任何宗教,或沒有提供任何訊息。
馬來西亞官方語言稱為馬來西亞語,一種標準化的馬來語。
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
但在1969年種族騷亂後,馬來語成為主要語言。
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許多領域,
英語依然是一種活躍的第二語言,而且在所有的公立學校,
英語被強制規定為數學和科學項目(數理)的教學語言,
可是在2017年開始,數學和科學中學全被改為以國語教學。
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準英語(MySE),
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這個名稱,
除在教育有關的討論外,很少在正式場合使用。
在企業也廣泛使用馬來西亞英語,
以及大馬式英語(Manglish),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
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方言及坦米爾語的影響。
政府不鼓勵馬來語的錯誤使用,
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
馬來西亞非常注重學生的教育程度,
馬來西亞的教育,屬於聯邦政府管轄範圍。
這套教育系統,包括非強制性的幼兒園教育,
接下來是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
以及五年強制性的中學教育。
政府最近也擬提早小學學童,入學年齡至五或六歲。
根據馬來西亞法律,
家長不讓子女接受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
家長的最高刑罰,可達以虐待兒童罪名被教育部控告。
小學分為兩種,國民小學與「國民型小學」。
國民型小學(Sekolah Jenis Kebangsaan)採用中文,
或坦米爾語為教學媒介語,
國民小學(Sekolah Kebangsaan)除了英語、科學和數學,
採用英文教學之外,所有科目使用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
在晉升進入中學教育之前,小學生在第六年,
須參加小學成就測驗
(Ujian Pencapaian Sekolah Rendah,簡稱 UPSR),
而馬來西亞教育部,也加強學生們的高層次思維技能,
簡稱KBAT.馬來語,和英語其中一科不及格的考生,
須讀為期一年的中學預備班。
中學(Sekolah Menengah Kebangsaan)教育為期5年。
國民中學使用馬來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
但馬來文以外的其他語言除外。
科學及數學已採用國語教學,除了極少學校還用英語教學。
在中三時,這是第三年,學生接受初中檢定考試
(Penilaian Menengah Rendah,簡稱 PMR)。
不過,這項考試已在2014年廢除,
改為中三評估(Pentaksiran Tingkatan 3,簡稱 PT3)
此後,中學生會在中五時直接參加馬來西亞教育文憑
(Sijil Pelajaran Malaysia, SPM)考試。
這相當於先前英國殖民時代的普通或'O'級考試('O'level)。
政府已決定放棄對非精英班學生,
使用英語數學教學和英語科學教學,
從2012年開始恢復為馬來語,在考試時學生,
仍可使用英文作答數學和科學試卷。
在引進大學預科班制度之前,
想要進入政府公立大學的學生,
必須完成額外的18個月中學中六教育,
並參加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STPM),
相當於英國的高級或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
自從1999年引進大學預科班(kolej matrikulasi)課程,
成為STPM以外的另一個選項後,
在大學預科班修完為期12個月課程的學生,
可報讀本地大學。
然而,大學預科班僅僅開放10%的名額給非土著學生。
馬來西亞有免費的小學教育。
2003年、2004年教育經費開支約190.33億令吉
和215.17億令吉,
2005年教育經費預算為231.1億令吉。
2003年,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5%,
10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95%。每18名小學生一名教師,
每16名中學生一名教師。
全國有馬來亞大學、國民大學等20所國立高等院校,
近年來私立高等院校發展逄勃,
擁有包括6所外國大學分校在內的私立高校662間。
2003年在校大學生29.05萬人。
全國共有470多家公共圖書館,藏書1130萬冊。
馬來西亞的教育,屬於聯邦政府管轄範圍。
這套教育系統,包括非強制性的幼兒園教育,
接下來是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
以及五年強制性的中學教育。
政府最近也擬提早小學學童,入學年齡至五或六歲。
根據馬來西亞法律,
家長不讓子女接受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
家長的最高刑罰,可達以虐待兒童罪名被教育部控告。
國民型小學(Sekolah Jenis Kebangsaan)採用中文,
或坦米爾語為教學媒介語,
國民小學(Sekolah Kebangsaan)除了英語、科學和數學,
採用英文教學之外,所有科目使用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
在晉升進入中學教育之前,小學生在第六年,
須參加小學成就測驗
(Ujian Pencapaian Sekolah Rendah,簡稱 UPSR),
而馬來西亞教育部,也加強學生們的高層次思維技能,
簡稱KBAT.馬來語,和英語其中一科不及格的考生,
須讀為期一年的中學預備班。
國民中學使用馬來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
但馬來文以外的其他語言除外。
科學及數學已採用國語教學,除了極少學校還用英語教學。
在中三時,這是第三年,學生接受初中檢定考試
(Penilaian Menengah Rendah,簡稱 PMR)。
不過,這項考試已在2014年廢除,
改為中三評估(Pentaksiran Tingkatan 3,簡稱 PT3)
此後,中學生會在中五時直接參加馬來西亞教育文憑
(Sijil Pelajaran Malaysia, SPM)考試。
這相當於先前英國殖民時代的普通或'O'級考試('O'level)。
政府已決定放棄對非精英班學生,
使用英語數學教學和英語科學教學,
從2012年開始恢復為馬來語,在考試時學生,
仍可使用英文作答數學和科學試卷。
想要進入政府公立大學的學生,
必須完成額外的18個月中學中六教育,
並參加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STPM),
相當於英國的高級或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
自從1999年引進大學預科班(kolej matrikulasi)課程,
成為STPM以外的另一個選項後,
在大學預科班修完為期12個月課程的學生,
可報讀本地大學。
然而,大學預科班僅僅開放10%的名額給非土著學生。
2003年、2004年教育經費開支約190.33億令吉
和215.17億令吉,
2005年教育經費預算為231.1億令吉。
2003年,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5%,
10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95%。每18名小學生一名教師,
每16名中學生一名教師。
全國有馬來亞大學、國民大學等20所國立高等院校,
近年來私立高等院校發展逄勃,
擁有包括6所外國大學分校在內的私立高校662間。
2003年在校大學生29.05萬人。
全國共有470多家公共圖書館,藏書1130萬冊。
衛生保健
馬來西亞政府,十分重視公共衛生保健的擴張和發展,
投入了1%的政府預算,用於這個社會部門的發展。
此外,馬來西亞的醫保,也被譽為全球最好的醫保政策。
過去一年,馬來西亞衛生部已加緊努力全面改革制度,
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
政府也試圖將這個國家提升為區域,
和國際的衛生保健中心。
「政府推行一個全民衛生保健系統,
這套系統與私營醫療系統並存。
新生兒死亡率---這是衛生保健的整體效率的指標---
2005年為千分之10,非常接近美國和西歐的水準。
在2008年,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為74歲。」
該國的衛生保健體系,強制由醫學院畢業的醫生,
必須在公立醫院服務三年,以確保這些醫院維持基的人力。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和多元語言的社會。
最早的文化源自於當地的原住民部族,
隨後馬來人搬到這裡。
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所具有的實質影響力,
可追溯到外國貿易開始活躍於這個區域之時。
對於馬來西亞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文化,
包括波斯、阿拉伯與英國文化。
由於政府的政治結構,再加上社會契約的理論,
對於少數族群,產生了最低限度的文化同化。
投入了1%的政府預算,用於這個社會部門的發展。
此外,馬來西亞的醫保,也被譽為全球最好的醫保政策。
過去一年,馬來西亞衛生部已加緊努力全面改革制度,
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
政府也試圖將這個國家提升為區域,
和國際的衛生保健中心。
「政府推行一個全民衛生保健系統,
這套系統與私營醫療系統並存。
新生兒死亡率---這是衛生保健的整體效率的指標---
2005年為千分之10,非常接近美國和西歐的水準。
在2008年,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為74歲。」
該國的衛生保健體系,強制由醫學院畢業的醫生,
必須在公立醫院服務三年,以確保這些醫院維持基的人力。
最早的文化源自於當地的原住民部族,
隨後馬來人搬到這裡。
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所具有的實質影響力,
可追溯到外國貿易開始活躍於這個區域之時。
對於馬來西亞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文化,
包括波斯、阿拉伯與英國文化。
由於政府的政治結構,再加上社會契約的理論,
對於少數族群,產生了最低限度的文化同化。
藝術音樂
馬來西亞傳統藝術,主要是集中在雕刻、編織、銀器。
傳統藝術的範圍,從農村的手工編籃,到馬來宮廷的銀器。
常見的藝術品裝飾包括Kris、檳榔套,蠟染編織。
東馬土著最廣為人知的是木製面具。
每個族群,都具有不同的表演藝術,
它們之間幾乎沒有重疊。
不過,馬來藝術,確實顯示出北印度的影響,
這是由於印度的歷史影響
馬來傳統音樂和表演藝術似乎起源於吉蘭丹-北大年地區,
具有來自印度、中國、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影響。
音樂的基礎是打擊樂器,最重要的是Kendang(一種鼓)。
至少有14種傳統鼓。鼓等傳統打擊樂器,
而且往往由天然材料製成。
音樂在傳統上用來講故事、
慶祝生命週期事件以及某些場合,例如一場豐收。
曾經被用來長途通信。
在東馬來西亞,以鑼為基礎的音樂團體,
如阿貢和kulintang常用於儀式,如葬禮和婚禮。
這些樂團也常見於鄰近地區,如在菲律賓南部、
印尼加里曼丹和文萊。馬來西亞半島南部的柔佛州,
有一個明顯受阿拉伯和波斯影響的藝術表演,
如Zapin與Hamdolok,樂器如Gambus和Samrah。
傳統藝術的範圍,從農村的手工編籃,到馬來宮廷的銀器。
常見的藝術品裝飾包括Kris、檳榔套,蠟染編織。
東馬土著最廣為人知的是木製面具。
每個族群,都具有不同的表演藝術,
它們之間幾乎沒有重疊。
不過,馬來藝術,確實顯示出北印度的影響,
這是由於印度的歷史影響
具有來自印度、中國、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影響。
音樂的基礎是打擊樂器,最重要的是Kendang(一種鼓)。
至少有14種傳統鼓。鼓等傳統打擊樂器,
而且往往由天然材料製成。
音樂在傳統上用來講故事、
慶祝生命週期事件以及某些場合,例如一場豐收。
曾經被用來長途通信。
在東馬來西亞,以鑼為基礎的音樂團體,
如阿貢和kulintang常用於儀式,如葬禮和婚禮。
這些樂團也常見於鄰近地區,如在菲律賓南部、
印尼加里曼丹和文萊。馬來西亞半島南部的柔佛州,
有一個明顯受阿拉伯和波斯影響的藝術表演,
如Zapin與Hamdolok,樂器如Gambus和Samrah。
文學
馬來西亞有堅強的口語傳統,自從書寫文字,
到來之前就已存在,一直持續到今天。
每個馬來蘇丹國建立了自己的文學傳統,
受到先前存在的口語故事,及連同伊斯蘭傳入的故事影響。
華人與印度文學,隨著他們的人口在馬來西亞的增加,
而逐漸變得常見,而且從19世紀開始,
開始由華文或印度文產生本地作品 ,
英文也成為常見的文學語言。
印刷機的出現是一個關鍵,讓更多人能夠看到文學作品,
先前文學作品都是手抄本,有錢人才買得起。
然而,在懂得英文的馬來皇族,
以及只能夠讀馬來文的中低階層之間,依然有一條界線。
1971年,政府採取步驟,界定了不同語言文學。
以馬來文書寫的文學作品稱為「馬來西亞民族文學」
(national literature of Malaysia),
以其他土著語言寫成的文學稱為
「區域文學」(regional literature),
而採用其他語言的文學稱為
「地方文學」(sectional literature)。
馬來詩高度發達,並採用多種形式。
Hikayat的形式很受歡迎,
pantun的形式已從馬來語傳到其他語言。
到來之前就已存在,一直持續到今天。
每個馬來蘇丹國建立了自己的文學傳統,
受到先前存在的口語故事,及連同伊斯蘭傳入的故事影響。
華人與印度文學,隨著他們的人口在馬來西亞的增加,
而逐漸變得常見,而且從19世紀開始,
開始由華文或印度文產生本地作品 ,
英文也成為常見的文學語言。
印刷機的出現是一個關鍵,讓更多人能夠看到文學作品,
先前文學作品都是手抄本,有錢人才買得起。
然而,在懂得英文的馬來皇族,
以及只能夠讀馬來文的中低階層之間,依然有一條界線。
1971年,政府採取步驟,界定了不同語言文學。
以馬來文書寫的文學作品稱為「馬來西亞民族文學」
(national literature of Malaysia),
以其他土著語言寫成的文學稱為
「區域文學」(regional literature),
而採用其他語言的文學稱為
「地方文學」(sectional literature)。
馬來詩高度發達,並採用多種形式。
Hikayat的形式很受歡迎,
pantun的形式已從馬來語傳到其他語言。
美食
馬來西亞的美食,反映著其人口的多元族群成份。
來自該國境內和周邊地區的許多文化,
對於美食有著極大影響。大部分的影響力來自馬來人、
華人、印度、泰國、爪哇和蘇門答臘的文化,
大多由於這個國家,位於古代香料貿易路線上。
馬來西亞美食,和新加坡與文萊,菲律賓美食相似。
新加坡以潮州及福建人為主,食物口味都偏向潮州口味;
大馬方面,則以廣東、客家人為主,也有廣西人及福州人,
在食物口味上是比較豐富,不同的州屬有不同的菜餚,
而且在馬來西亞的食物,往往有別於原產地的菜餚。
有時在各族群的原有文化所看不到的食物,
也融入這個族群文化的成分之中,
例如在馬來西亞的華人餐廳,也供應馬來菜餚。
來自某個文化的食物,有時採用其他文化的烹煮風格,
這意味著雖然許多馬來西亞食物,可追溯到某個特定文化,
但它們已具有自己的獨特身分。米飯常見於許多菜餚之中。
也經常使用辣椒,但不見得會讓這些美食變辣。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組成的國家,
馬來西亞人一整年慶祝許多假日和節慶活動。
有些節日是由聯邦憲報公布的公共假期,
有些是由個別州屬所公布的公共假期。
最受到人們重視的節日是每年8月31日的獨立日,
紀念馬來亞聯合邦於1957年從英國獨立。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成立日,也是近年來備受重視的日子,
以紀念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
和新加坡共同成立新的一個國家
(新加坡隨後於1965年退出)。勞動節(五月一日)、
最高元首誕辰日(六月第一個星期六),
和各州蘇丹/最高統治者/拉惹/州元首誕辰日,
也是其他值得注意的日子,因為這3天,
是馬來西亞全國法定假期。馬來西亞的公共假期有 :
農曆新年、開齋節、屠妖節、聖誕節等等。
由於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三大宗教之一,因此,
穆斯林的主要節日都會是公共假期,
如開齋節(Hari Raya Puasa或Hari Raya Aidilfitri)、
哈吉節(Hari Raya Aidiladha)、
伊斯蘭新年(Islamic New Year,Awal Muharram)、
可蘭經降世日,和穆罕默德誕辰日。
馬來西亞華人依然保存著中華文化,
這裏華人都會慶祝的所有的華人傳統節日 :
包括農曆新年、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中秋節、
冬至、端午節等等,但只有農曆新年被列為公共假期。
南傳佛教徒,則會在每年5月的第一個月圓日,
盛大慶祝衛塞節。
除此之外,一些宗教節日如玉皇誕、天后誕、
九皇大帝誕辰和諸神誕辰都會大肆慶祝。
在馬來西亞其他小社群,也會慶祝自己的節日,
如錫克族會慶祝他們的錫克新年。
由於各宗教的曆法不一樣,因此有時會有兩個節日,
座落在同一天,或同一個星期的情況,
而創出新的節日名詞,如 :
農曆新年和開齋節落在同一天時,會被稱為「恭喜Raya」,
屠妖節和開齋節落在同一天時,會被稱為「Deepa-Raya」,
這種情況通常會在每32-34年發生1次。
來自該國境內和周邊地區的許多文化,
對於美食有著極大影響。大部分的影響力來自馬來人、
華人、印度、泰國、爪哇和蘇門答臘的文化,
大多由於這個國家,位於古代香料貿易路線上。
馬來西亞美食,和新加坡與文萊,菲律賓美食相似。
新加坡以潮州及福建人為主,食物口味都偏向潮州口味;
大馬方面,則以廣東、客家人為主,也有廣西人及福州人,
在食物口味上是比較豐富,不同的州屬有不同的菜餚,
而且在馬來西亞的食物,往往有別於原產地的菜餚。
也融入這個族群文化的成分之中,
例如在馬來西亞的華人餐廳,也供應馬來菜餚。
來自某個文化的食物,有時採用其他文化的烹煮風格,
這意味著雖然許多馬來西亞食物,可追溯到某個特定文化,
但它們已具有自己的獨特身分。米飯常見於許多菜餚之中。
也經常使用辣椒,但不見得會讓這些美食變辣。
馬來西亞人一整年慶祝許多假日和節慶活動。
有些節日是由聯邦憲報公布的公共假期,
有些是由個別州屬所公布的公共假期。
紀念馬來亞聯合邦於1957年從英國獨立。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成立日,也是近年來備受重視的日子,
以紀念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
和新加坡共同成立新的一個國家
(新加坡隨後於1965年退出)。勞動節(五月一日)、
最高元首誕辰日(六月第一個星期六),
和各州蘇丹/最高統治者/拉惹/州元首誕辰日,
也是其他值得注意的日子,因為這3天,
是馬來西亞全國法定假期。馬來西亞的公共假期有 :
農曆新年、開齋節、屠妖節、聖誕節等等。
穆斯林的主要節日都會是公共假期,
如開齋節(Hari Raya Puasa或Hari Raya Aidilfitri)、
哈吉節(Hari Raya Aidiladha)、
伊斯蘭新年(Islamic New Year,Awal Muharram)、
可蘭經降世日,和穆罕默德誕辰日。
這裏華人都會慶祝的所有的華人傳統節日 :
包括農曆新年、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中秋節、
冬至、端午節等等,但只有農曆新年被列為公共假期。
南傳佛教徒,則會在每年5月的第一個月圓日,
盛大慶祝衛塞節。
除此之外,一些宗教節日如玉皇誕、天后誕、
九皇大帝誕辰和諸神誕辰都會大肆慶祝。
如錫克族會慶祝他們的錫克新年。
由於各宗教的曆法不一樣,因此有時會有兩個節日,
座落在同一天,或同一個星期的情況,
而創出新的節日名詞,如 :
農曆新年和開齋節落在同一天時,會被稱為「恭喜Raya」,
屠妖節和開齋節落在同一天時,會被稱為「Deepa-Raya」,
這種情況通常會在每32-34年發生1次。
新聞出版
馬來西亞主要華文報紙是由私人所擁有。
目前發行量最大的報章是《星洲日報》,
每天平均發行量40萬份(包括夜報)。
《星洲日報》目前由世華機構控制,
世華機構也同時控制在全國發行的《中國報》、
《南洋商報》和《光明日報》。
由啟德行集團控制的東方日報,
是另一家全國都有發行的報紙,
同時也擁有在砂拉越發行的《詩華日報》。
而由孫中山創辦的《光華日報》,
則是北馬尤其是檳城最暢銷的中文報。
在沙巴發行的報紙包括《華僑日報》、《自由日報》、
《亞洲時報》和《晨報》。
而在砂拉越發行的報紙包括《國際時報》和《聯合日報》。
《星報》(The Star)是馬來西亞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
這家報館是由執政聯盟的馬華公會控制。
《新海峽時報》(News Strait Time)和
《馬來郵報》(The Malay Mail)
是兩家由馬來西亞執政聯盟的巫統,
通過投資臂膀首要媒體(Media Prima)控制。
除此之外,《太陽報》(The Sun)
是另一家全國發行的英文報章,
同時也是第一家免費英文報章。
《馬來前鋒報》(Utusan Melayu)和
《每日新聞》(Berita Harian)是兩份發行量最大馬來報。
《馬來前鋒報》直接是由執政聯盟的巫統控制,
而每日新聞則是由馬來西亞執政聯盟的巫統,
通過投資臂膀的首要媒體控制。
首要媒體同時也擁有大都會日報(Harian Metro)。
主要的在野黨也擁有自己的報紙,通常為月刊。
民主行動黨出版《火箭報》、
人民公正黨出版《公正之聲》(Suara Keadilan)、
伊斯蘭黨則出版哈拉卡(Harakah)
在東馬及西馬這兩半部的新聞媒體存在著區別。
在半島的媒體並不看重來自東馬的新聞,
而且經常把東馬兩州視為半島的殖民地。
2007年,政府機構曾對民營的電視台及廣播電台發布命令,
禁止播出反對黨領袖的演講,這個行動,
受到反對黨民主行動黨所撻伐。
沙巴只有一家小報受到政府控制。
2011年9月15號晚上,馬來西亞首相拿督斯里納吉,
正式宣布對媒體的放寬,特別是平面華文媒體。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
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台屬官辦,
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
對外廣播。
八度空間(8TV)和TV9。
1996年Astro衛星收費電視頻道成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nJ4s6AdkI&list=PL9pNVhGKe9ubCfoihgpKBAk9t5q2VQ7qw&index=1
啤梨晚報 第321集 - 介紹馬來西亞第二家園(MM2)計劃/為何建國保羅決定在馬拉退休?
/生果哥林歪遠赴芙蓉鎮作開路先鎽/香港淪為純經濟都市的悲哀/人生的無奈 - 20170329d
~~~~~~~~~~~~~~~~~~~~~~~~~~~~~~~~~~~~~~~~~~~~~~~~~~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
(The Malaysia My Second Home program, "MM2H"),
是馬來西亞政府所頒布的一個國際居留計劃,
允許外國人以長達十年居留簽證居住在馬來西亞。
要獲得該計劃的資格,申請人必須符合相關財務,
與醫療標準。
成功的申請者,有權在基本上不受限制的進出該國,
並受益於其他激勵措施,使他們在馬來西亞逗留更方便。
可能有某些限制。
該計劃向馬來西亞所認可的國家,或地區的公民所開放,
不論種族、宗教、性別、或年齡 。
申請人可以攜帶他們的配偶與21歲以下的未婚子女,
迄今已有超過兩萬三千人獲准參加MM2H簽證。
申請可以通過一些馬來西亞私人公司,
或稱「贊助商(sponsors)」,
給外國人提供申請程序和後續服務。
雖然所收取的費用和提供的服務,
可能因贊助商而大不相同。只有獲得馬來西亞旅遊,
與文化部授權的授權公司,
才能為MM2H參與者提供此類服務。
(以前由馬來西亞入境事務處發出的所有贊助許可證,
均不再有效。).
從2009年1月起,馬來西亞政府將允許個人申請。
申請人不再需要使用代理、或任何第三方。
希望居住在東馬的人士,
可以在吉隆坡的MM2H一站式中心遞交申請書。
如果申請人希望居住在沙巴州或沙撈越州,
申請需要送交上述任一州的相應移民局,
或MM2H一站式中心。
詳情請訪問www.mm2h.gov.my網站。
所有文件須使用英語提出。
所需文件在英語版的政府網站上列出:www.mm2h.gov.my
申請人可以自己申請、Do It Yourself (稱為直接申請),
或指定代理人。
马来西亚- 我的第二家园计划3
是由马来西亚政府推动的一项计划,
让符合特定条件的外籍人士获得多次入境社交签证,
以便长期居留在马来西亚。
多次入境社交签证有效期限为10年并可以更新。
申请资格
这项计划公开给马来西亚所承认的国家的公民申请,
并无分种族、宗教、性别或年龄。
这项计划允许申请者携带配偶,父母及孩子。
马来西亚公民的外籍配偶和外籍人士在其工作签证期满后,
可以申请此计划以在马来西亚退休生活。
申请者可携带配偶,年龄21岁以下的未婚孩子
及60岁以上的父母。
申请者必须拥有足够的财务能力
来维持在马来西亚期间的生活。
申请时:
- 年龄低于50岁的申请者必须证明拥有至少RM500,000的流动资产,同时证明拥有海外收入每月RM10,000。
年龄50岁和以上的申请者必须证明拥有至少RM350,000的流动资产,同时证明拥有海外收入每月RM10,000。
- 退休人士,必须出示政府认可退休金的证明,数额为每月RM10,000。
- 购买价值至少RM1,000,000房地产的全新申请者,在申请时将获准存入数额较低的定期存款。
目前發行量最大的報章是《星洲日報》,
每天平均發行量40萬份(包括夜報)。
《星洲日報》目前由世華機構控制,
世華機構也同時控制在全國發行的《中國報》、
《南洋商報》和《光明日報》。
由啟德行集團控制的東方日報,
是另一家全國都有發行的報紙,
同時也擁有在砂拉越發行的《詩華日報》。
而由孫中山創辦的《光華日報》,
則是北馬尤其是檳城最暢銷的中文報。
在沙巴發行的報紙包括《華僑日報》、《自由日報》、
《亞洲時報》和《晨報》。
而在砂拉越發行的報紙包括《國際時報》和《聯合日報》。
這家報館是由執政聯盟的馬華公會控制。
《新海峽時報》(News Strait Time)和
《馬來郵報》(The Malay Mail)
是兩家由馬來西亞執政聯盟的巫統,
通過投資臂膀首要媒體(Media Prima)控制。
除此之外,《太陽報》(The Sun)
是另一家全國發行的英文報章,
同時也是第一家免費英文報章。
《每日新聞》(Berita Harian)是兩份發行量最大馬來報。
《馬來前鋒報》直接是由執政聯盟的巫統控制,
而每日新聞則是由馬來西亞執政聯盟的巫統,
通過投資臂膀的首要媒體控制。
首要媒體同時也擁有大都會日報(Harian Metro)。
民主行動黨出版《火箭報》、
人民公正黨出版《公正之聲》(Suara Keadilan)、
伊斯蘭黨則出版哈拉卡(Harakah)
在東馬及西馬這兩半部的新聞媒體存在著區別。
在半島的媒體並不看重來自東馬的新聞,
而且經常把東馬兩州視為半島的殖民地。
2007年,政府機構曾對民營的電視台及廣播電台發布命令,
禁止播出反對黨領袖的演講,這個行動,
受到反對黨民主行動黨所撻伐。
沙巴只有一家小報受到政府控制。
2011年9月15號晚上,馬來西亞首相拿督斯里納吉,
正式宣布對媒體的放寬,特別是平面華文媒體。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
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台屬官辦,
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
對外廣播。
八度空間(8TV)和TV9。
1996年Astro衛星收費電視頻道成立。
啤梨晚報 第321集 - 介紹馬來西亞第二家園(MM2)計劃/為何建國保羅決定在馬拉退休?
/生果哥林歪遠赴芙蓉鎮作開路先鎽/香港淪為純經濟都市的悲哀/人生的無奈 - 20170329d
~~~~~~~~~~~~~~~~~~~~~~~~~~~~~~~~~~~~~~~~~~~~~~~~~~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
(The Malaysia My Second Home program, "MM2H"),
是馬來西亞政府所頒布的一個國際居留計劃,
是馬來西亞政府所頒布的一個國際居留計劃,
允許外國人以長達十年居留簽證居住在馬來西亞。
要獲得該計劃的資格,申請人必須符合相關財務,
與醫療標準。
成功的申請者,有權在基本上不受限制的進出該國,
並受益於其他激勵措施,使他們在馬來西亞逗留更方便。
可能有某些限制。
該計劃向馬來西亞所認可的國家,或地區的公民所開放,
不論種族、宗教、性別、或年齡 。
申請人可以攜帶他們的配偶與21歲以下的未婚子女,
迄今已有超過兩萬三千人獲准參加MM2H簽證。
申請可以通過一些馬來西亞私人公司,
或稱「贊助商(sponsors)」,
給外國人提供申請程序和後續服務。
雖然所收取的費用和提供的服務,
可能因贊助商而大不相同。只有獲得馬來西亞旅遊,
與文化部授權的授權公司,
才能為MM2H參與者提供此類服務。
(以前由馬來西亞入境事務處發出的所有贊助許可證,
均不再有效。).
從2009年1月起,馬來西亞政府將允許個人申請。
申請人不再需要使用代理、或任何第三方。
希望居住在東馬的人士,
可以在吉隆坡的MM2H一站式中心遞交申請書。
如果申請人希望居住在沙巴州或沙撈越州,
申請需要送交上述任一州的相應移民局,
或MM2H一站式中心。
詳情請訪問www.mm2h.gov.my網站。
所有文件須使用英語提出。
所需文件在英語版的政府網站上列出:www.mm2h.gov.my
申請人可以自己申請、Do It Yourself (稱為直接申請),
或指定代理人。
马来西亚- 我的第二家园计划3
是由马来西亚政府推动的一项计划,
让符合特定条件的外籍人士获得多次入境社交签证,
以便长期居留在马来西亚。
多次入境社交签证有效期限为10年并可以更新。
是由马来西亚政府推动的一项计划,
让符合特定条件的外籍人士获得多次入境社交签证,
以便长期居留在马来西亚。
多次入境社交签证有效期限为10年并可以更新。
申请资格
这项计划公开给马来西亚所承认的国家的公民申请,
并无分种族、宗教、性别或年龄。
这项计划允许申请者携带配偶,父母及孩子。
马来西亚公民的外籍配偶和外籍人士在其工作签证期满后,
可以申请此计划以在马来西亚退休生活。
申请者可携带配偶,年龄21岁以下的未婚孩子
及60岁以上的父母。
这项计划公开给马来西亚所承认的国家的公民申请,
并无分种族、宗教、性别或年龄。
这项计划允许申请者携带配偶,父母及孩子。
马来西亚公民的外籍配偶和外籍人士在其工作签证期满后,
可以申请此计划以在马来西亚退休生活。
申请者可携带配偶,年龄21岁以下的未婚孩子
及60岁以上的父母。
申请者必须拥有足够的财务能力
来维持在马来西亚期间的生活。
申请时:
- 年龄低于50岁的申请者必须证明拥有至少RM500,000的流动资产,同时证明拥有海外收入每月RM10,000。
年龄50岁和以上的申请者必须证明拥有至少RM350,000的流动资产,同时证明拥有海外收入每月RM10,000。 - 退休人士,必须出示政府认可退休金的证明,数额为每月RM10,000。
- 购买价值至少RM1,000,000房地产的全新申请者,在申请时将获准存入数额较低的定期存款。
馬來西亞(英語以及馬來西亞語:Malaysia )
回覆刪除🌈好友🌞你的早晨好☀╠╣aΡpy週四
回覆刪除♦・゚☁🌜我瞓覺豬呢🌛💤
╔══╗────╔╗╔═╦╦╗─╔╗╔╗✨
║╔═╬═╦═╦╝║║║║╠╬═╣╚╣╚╗
║╚╗║╬║╬║╬║║║║║║╬║║║╔╣
╚══╩═╩═╩═╝╚╩═╩╬╗╠╩╩═╝
──────────────╚═╝🌟
早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