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Malaysia
| |
---|---|
馬來西亞在地球的位置
| |
首都 | 吉隆坡 3°8′N 101°41′E 布城(行政) 2°56′N 101°41′E |
最大城市 | 吉隆坡 3°8′N 101°41′E |
官方語言 | 馬來語、英語 |
官方文字 | 馬來文、英文 |
國家語言 | 馬來語 |
族群(2014 [4]) | |
宗教 | |
政府 | 聯邦議會民主制 選舉君主立憲制 三權分立 |
• 最高元首
| 端姑·莫哈末五世陛下 |
• 首相
| 馬哈迪·莫哈末 |
• 聯邦首席大法官
| 里察·馬拉尊 |
• 國會上議院主席
| S·維納斯瓦蘭 |
• 國會下議院議長
| 莫哈末阿里夫 |
立法機構 | 國會 |
• 上議院
| 上議院 |
• 下議院
| 下議院 |
現役軍人 | 110,000 (2010年)(第41名) |
從大英帝國獨立 | |
1957年8月31日 | |
• 新加坡自治
| 1959年6月3日 |
• 砂拉越自治
| 1963年7月22日 |
• 北婆羅州自治
| 1963年8月31日 |
• 馬來西亞協定
| 1963年9月16日[7] |
• 新加坡被逐聯邦
| 1965年8月9日 |
• 東協宣言
| 1967年8月8日 |
面積 | |
• 總計
| 330,345 km2(2016)(第66名) |
• 水域率
| 0.3% % |
人口 | |
• 2016年估計
| 32,254,000(第44名) |
• 2010年普查
| 28,334,135 |
• 密度
| 92/km2(第116名) |
GDP(PPP) | 2016年估計 |
• 總計
| 8,637.70億美元 (第27名) |
• 人均
| 27,234美元(第47名) |
GDP(國際匯率) | 2016年估計 |
• 總計
| 3,380.48億美元 (第38名) |
• 人均
| 10,850美元(第61名) |
吉尼係數 | ▲ 0.462(2009年) 高 · 第36名 |
人類發展指數 | ▲ 0.802(2017年) 極高 · 第57名 |
貨幣 | 馬來西亞令吉(RM)(MYR) |
時區 | UTC+08:00(馬來西亞標準時間) |
日期格式 | dd/mm/yyyy |
• 曆法
| 公曆 |
行駛方位 | 左側 |
電話區號 | +60 |
ISO 3166碼 | MY |
網際網路頂級域 | .my |
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從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
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的官方宗教雖然為伊斯蘭教,
歐洲後裔共同組成的多元民族國家。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稱為最高元首,
由馬來西亞統治者會議選出。
政府由獲得最多國會議席政黨或聯盟的領袖-首相所領導,
在外交方面,馬來西亞是聯合國會員國,
以及伊斯蘭會議組織等的成員國,
同時也是東南亞國家協會,
以及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創立國之一。
馬來西亞也曾擔任東南亞國家協會、伊斯蘭會議組織,
以及不結盟運動的主席,也曾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等,
聯合國系統機構的理事國。
軍隊也曾經參與阿富汗戰爭,
協助美軍攻擊基地組織以及塔利班政權。
可譯為「群山之地」,這個詞由古代印度商人所採用,
它在7世紀到13世紀存在於蘇門答臘。
在1850年,英國民族學家喬治·厄爾(George Earl),
在《印度群島和東亞期刊》的文章中,
建議將印尼群島命名為Melayunesia 或Indunesia 。
他支持前者用作殖民者命名。
杜蒙德於維爾描述「Malaisia」,
當時,有人認為,這個區域的居民可被指稱為「馬來人」,
和婆羅洲島沿岸。相關的語詞「馬來世界」(Malay world)
用來指這個廣大的地理區域。
馬來西亞這個名稱是在1963年被採用,
與砂拉越共同參組這個新的聯邦。
在此之前,這個名字,
本身已經隱約用來指稱東南亞的某些地區。
在1914年芝加哥出版的地圖上,馬來西亞這個字,
指的是馬來群島之內的某些領土。
這個區域的大陸部分稱為馬來亞,
在1963年組織聯邦時,其他的名字曾被考慮:
這個名稱源自在公元1世紀到2世紀,
在馬來半島北部的一個歷史悠久的王國。
民間簡稱馬來西亞為「大馬」,
是為了區別本來的馬來亞聯合邦(即西馬)。
人類在這個區域棲息的最古老證據可追溯到距今四萬年前。
古代印度人稱馬來半島為「黃金半島」
(印度文:Suvarnadvipa;英文:Golden Peninsula)。
為黃金半島(拉丁語:Golden Chersonese),
馬六甲海峽則稱為象牙海灣(拉丁語:Sinus Sabaricus)。
華人與印度人在2世紀與3世紀,
在這個區域建立許多貿易港與城鎮,依據中國史料記載,
在公元的最初幾個世紀直至14世紀初,
對於大部分的印度尼西亞、馬來半島,
普遍被認定為馬來半島的第一個獨立國家。
拜里米蘇拉的王子,美甲·伊斯坎達·沙轉信伊斯蘭教,
而且馬六甲蘇丹王朝的顯赫地位及政治勢力,
促使伊斯蘭教傳遍臨近小國,某種程度上在15世紀,
加速回教為馬來人的主要宗教。
另外,此時的馬六甲也成為國際,
和東南亞最繁忙的貿易港口之一。
首度的殖民統治發生於1511年,葡萄牙艦隊攻占馬六甲,
建立殖民地。馬六甲末代蘇丹馬末沙,
輾轉流亡於馬來半島與廖內群島,聯合各地,
數度意圖收復馬六甲不果,最終死於蘇門達臘甘巴,
他的兩位兒子,分別即位建立了霹靂王朝,與柔佛王朝,
其中控制半島南部的柔佛,
繼續成為對抗葡萄牙的主要勢力之一。
來自蘇門達臘北部新興的亞齊王朝,
則在蘇丹依斯干達·慕達的統治下,開始在馬來半島北部,
葡萄牙、柔佛與亞齊三股勢力在這期間時互有和戰,
尤其彭亨的控制權數度輾轉於三方之手。
1629年,葡萄牙聯合柔佛摧毀了亞齊所有戰船,
迫使其撤出馬來半島。
但亞齊依然可以在同年攻占吉打,並將其居民虜往亞齊。
依斯干達·慕達死後,其外甥依斯干達塔尼繼位為亞齊蘇丹。
此後,荷蘭與柔佛保持聯合關係。
英國的勢力在1785年開始進入馬來半島,
不久,英國方面採取詐取計謀奪得檳城。
與荷蘭展開競爭。
1824年,英國與荷蘭簽署1824年英荷條約,
並放棄所有在馬來亞的利益,而英國則承認荷蘭,
對東印度剩餘地區的利益。
柔佛王朝也從此一分為二,新加坡以南的廖內,
劃於荷蘭勢力範圍,成為廖內王朝。
在19世紀下半葉,由於馬來半島各王朝內部動盪,
影響錫米等資源採收,英國開始積極干預各王朝的內政。
陸陸續續接受由英國委派的參政司,
這些名為幫助馬來統治者管理國事,
實際上這些英國代理人很快就成為這些國家的真正統治者。
1896年,英殖民政府將四個王朝聯合,成立馬來聯邦,
由總參政司實際統治。
在馬來半島上的其他五個州合稱馬來屬邦,也在20世紀初,
來自英國的探險家詹姆士·布魯克,
或「白膚國王」身分統治這個國家直到1946年,
將這塊領土交給英國為止。
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日本佔據馬來亞,
各族間的關係日趨緊張,然而大眾對獨立的支持,
亦逐漸增長。戰後英國宣布了一個組織馬來亞聯邦的計劃,
這將原先屬於馬來聯邦和馬來屬邦的蘇丹國,
合組一個英國海外領地,並在數年後獨立。
這個計畫遭到馬來人強烈反對,
因為它削弱了馬來統治者的地位,
並且將公民權賦予馬來西亞華人與少數民族。
馬來亞聯邦1946年建立,1948年解散。
代之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國保護下,
恢復了馬來蘇丹國各統治者的自治權。
與此同時,馬來亞共產黨則在積極從事反殖民鬥爭,
展開罷工、罷學等運動,與英殖民關係日益緊張。
隨著暴力衝突不斷升級,最後英國宣布馬共為非法組織,
並展開取締,馬共轉為武力鬥爭,發動游擊隊行動,
期望迫使英國勢力撤離馬來亞。
於是全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從1948年持續到1960年,
並有大英國協軍隊駐紮在馬來亞,從事反游擊隊戰爭。
1952年,代表馬來人的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
與代表華人的馬來亞華人公會(馬華公會),
和代表印度人的馬來亞印度國民大會黨組成聯盟,
並在大部分的地方選舉中勝出,
最後在1955年的馬來亞聯合邦立法議會,
首次選舉中贏得絕大部分的議席,
並在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的領導下,
開始向英殖政府爭取獨立。
於1957年8月31日在英國殖民地政府的贊同下,
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
同年,以君主立憲聯邦成立一個新的國家。
故此,東姑阿都拉曼就成為馬來西亞(當時稱為馬來亞)
的國父,同年擔任第一任首相。
由於當年婆羅洲內陸出現反殖民主義的聲勢,
同時印尼垂涎沙巴和砂拉越的土地,欲擴張勢力,
英殖政府唯恐未能鎮壓局勢,
故此,建議當時已立國的馬來亞,容許沙巴和砂拉越,
加入馬來亞,擴張疆界,誓行保護當地人民和土地。
發動了多次抗爭行動。英殖政府軍隊經過多番內部抗爭,
最終達成協議。
1959年6月3日,英屬的新加坡被英國授予自治地位;
1963年7月22日,英屬砂拉越被授予自治,
同年8月31日,英屬北婆羅洲被授予自治,
三方於1963年9月16日加入馬來亞聯合邦,
改名組成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由馬來族、華族、印度族,
及東西馬原住民族等多元民族共同建立的國家。
在歷史上,馬來西亞擁有兩個重要的慶典,
第一個是國家獨立日,另一個是馬來西亞日。
主要是紀念馬來西亞歷史的始源,
主要是紀念馬來西亞建立新國度的歷程。
1965年,馬來西亞國會全數通過,
馬來西亞克服了這個危機,
也克服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衝突的危機,
但其內部的矛盾導致了執政聯盟在1969年大選中受到重挫,
隨後暴發五一三事件的種族衝突。
馬來西亞進入緊急狀態,政治生活和國民自由受到限制。
在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薩領導下,為組織穩定政府,
並在此後的44年內長期執政,
使馬來西亞幾乎達到一黨制的地步。
馬來西亞成立之初,即經歷了的馬印衝突、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大馬,
以及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
1969年5月13日,首都吉隆坡發生種族衝突。
513事件之後,阿都拉薩政府開始推行,
頗受爭議的新經濟政策,目標是想通過配額制,
提高土著的經濟權益比例。
此後,馬來西亞維持一套精心規劃的族群政治平衡,
政府體系試圖將整體的經濟發展,與政治經濟政策相結合,
以提倡所有民族的平等參與。
以提倡所有民族的平等參與。
1981年至2003年馬哈迪擔任首相期間,
馬來西亞經歷了快速的經濟成長。
由原先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
轉變為以製造業與工業為主的經濟,
特別在電腦與消費性電器產品。
在這段期間,馬來西亞的地理景觀,
也因著多項大型計畫而改變,
(曾經是世界最高建築物,仍是全國最高的雙子星大樓)、
以及新的聯邦行政首都布城直轄區。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使馬來西亞的經濟和政局嚴重受挫。
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藥方」,對貨幣進行管制。
經濟專家當時認為,外資將因此卻步,
馬來西亞將會步入經濟衰退期。
然而,馬哈迪獨樹一幟的政策很快就見效,
領導馬來西亞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經濟復甦步伐,
是當時受金融危機打擊國家中最快的。
1999年,經濟增長率就接近危機前的水平,
經濟重新步入了穩步成長的軌道。
2004年大選,國陣獲得全民支持,
歷史性地以贏得90%國會議席,繼續地執政。
2008年大選,國陣政府面對反對黨的強烈抗衡,
首次失去建國以來國會三分之二的多數議席。
稱為人民聯盟。
2013年大選,國陣政府失去國會三分之二的多數議席之餘,
更失去了另外的7個國會議席。
州議席方面國陣政府依舊穩如泰山,
順利地贏得了13個州屬中的10個,
其中一個州屬是反對黨之前所執政的吉打州。
所成立的的人民聯盟(民聯),由於伊斯蘭刑法爭議,
成員三黨之一的伊斯蘭黨於2015年6月15日,
決定與民主行動黨斷交。
6月16日,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宣布民聯不復存在。
同年6月17日公正黨承認民聯瓦解。
馬哈迪於是在當地時間9日深夜,召開記者發布會,
單方面宣布勝選。
當地時間5月10日早晨,選委會才公布完整的大選成績:
超過總席位222的半數,成功執政,
該聯盟推舉的首相候選人馬哈迪,成為馬來西亞第7任首相,
完成首次政黨輪替。
93歲的馬哈迪改寫了自己和國家的歷史定位,
也因此成為目前全球最高齡的國家領導人。
根據1957年7月2日正式宣布的《馬來亞聯合邦憲法》,
馬來亞聯合邦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沿襲大英帝國的政治傳統。
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後,將1957年憲法,
改名為馬來西亞憲法,繼續沿用。
憲法的規定,奠定了馬來西亞政治發展的基礎。
任期5年;其他四州則由州元首統治,
並未參與這個最高元首選舉。
最高元首依首相的建議行使其職權,並擁有任命首相、
拒絕批准和解散國會等裁量權,
同時也是武裝部隊名義上的最高統帥。
立法權區分為聯邦與各州立法機構。
下議院有222個議席,議員在全國大選由人民選出,
任期5年。
上議院有70名議員,其中44名由首相推薦給最高元首任命,
另外26名由各州立法議會推派兩名,任期3年。
議會依循簡單多數制進行選舉,馬來西亞根據憲法,
而是一種由幾個政黨聯合組成政黨聯盟執政的制度。
這種政黨聯盟形式最早出現於1955年4月,
1957年馬來亞聯邦獨立後,「聯盟」即成為執政黨;
1965年4月,為壯大力量,聯盟同東馬兩州的「聯盟黨」
結盟,組成了「馬來西亞聯盟」;
1969年,聯盟在大選中失利,後進行調整,
組建了一個新的政黨聯盟即國民陣線,從此在歷次大選中,
都穩操勝券,一直到2018年5月9日大選才落敗。
國民陣線當初成立時有巫統、馬華公會、印度人國大黨等
9個政黨組成,後來政黨的數目偶有增減變動,
經過2018年大選後只剩4個成員黨。
各成員黨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但受各成員黨主席,
組成的國民陣線最高理事會領導,國民陣線的主席,
一般由巫統主席兼任。在大選中,
各成員黨以共同的政治主張,和競選宣言參加競選,
加強團結和戰鬥力,這使得國民陣線,
成為馬來西亞最強大的執政黨聯盟。
在以往的歷次大選中,儘管朝野政黨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但基本上一直由巫統為首的政黨聯盟,獲得大部分的議席,
但是第十二屆馬來西亞大選,全國出現一場政治大海嘯,
國陣承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喪失國會議席三分之二的多數,
更丟了五個州政府的控制權,
反對派首次出現與執政聯盟抗衡的局面。
至2015年為止,馬來西亞的「兩大政治陣營」,
為反對派人民聯盟(民聯)和執政聯盟國民陣線(國陣)。
並在2018大選中獲勝成為執政聯盟,並取得除玻璃市,
登嘉樓,吉蘭丹,彭亨和砂拉越的其他州政權。
首相由最高元首從國會下議員中任命,
通常由下議院多數黨領袖擔任。
現任首相為馬哈迪·莫哈末,
2018年5月10日從納吉接任首相。
內閣各部長由首相從下議員或上議員中推舉、
最高元首任命。
馬來西亞的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與立法機構。
最高法院於1985年1月1日正式成立,
在這之前馬來西亞案件可上訴到英國的樞密院。
1994年6月最高法院改名為聯邦法院。
同時,聯邦法院之下,也設立了上訴庭,
緊接著為高庭(高等法庭),
高庭可分為馬來亞高級法院(負責馬來西亞半島),
和婆羅洲高級法院(負責東馬),
各州設有地庭(地方法庭),州內的區又設有推事庭。
另外還有特別軍事法庭,
和穆斯林事務法庭(受穆斯林事務回教法令管制,
馬來西亞人普遍稱為「伊斯蘭法庭」)。
馬來西亞的司法體系是以英國法為基礎。
十三個州中的九個馬來州屬,
各由一名世襲的馬來統治者為元首,各州統治者稱謂不同,
州元首由最高元首任命。
各州設立州政府和州議會,州議會兩次大選間隔不超過5年,
半島各州大選通常與全國大選同時舉行。
各州由州務大臣(馬來州屬)或首席部長(非馬來州屬)
管理行政,由各州元首從州議員中任命,
通常由州議院多數黨領袖擔任。
種族因素在馬來西亞政治扮演重要角色。
政府所推行的新經濟政策,
與1990年取代前者的國家發展政策,
用以加強馬來西亞土著的地位。
這些政策提供各種優惠待遇給馬來人,包括就業機會、
教育、獎學金、商業經營,以及以優惠價格購買住宅。
雖然這些政策改進馬來人的經濟地位,
但卻招來部份人的不滿,認為這使華人和印度人,
成為二等公民。
馬來西亞的法律法係為英美法系,
而牽涉到穆斯林的穆斯林非刑事,或非嚴重罪行的事務
馬來西亞憲法,也限制了穆斯林法庭的權利,
如穆斯林事務法庭,無法對犯人做出監禁、死刑、鞭刑等
判決,穆斯林法庭也不可使用伊斯蘭教法中的刑罰等。
馬來西亞法律對持有毒品者會加以重刑,
或多於500克的大麻者,未經許可而製造任何數量之海洛因,
馬來西亞旅遊局的旅遊指南,
及飛往馬來西亞境內的所有航空公司,
都會在降落前和降落後,廣播攜帶過多受管制藥物,
或攜帶毒品入境馬來西亞的嚴重後果。
鞭刑是一種在馬來西亞廣泛施行的合法體罰。
馬來西亞刑事訴訟法第286至291項,
明文表明可以對10歲以上,50歲以下的健康男性,
而當中成年人的最高刑罰是24鞭,
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最高刑罰則是10鞭,且不可分期執行。
在馬來西亞鞭刑的懲治對象不一定是重犯,
不過鞭刑最主要是懲治毒犯、強姦犯及非法入境者。
但大多數外國人無法理解這些嚴厲的刑法,
馬來西亞政府以及大部分馬來西亞民眾,
則認為嚴刑可有效制止罪案或破壞行為。
曾在網上流傳甚廣的「馬來西亞笞刑」短片中,
推使馬來西亞的8000名律師要求政府廢止笞刑。
在馬來西亞法律制度下,法院共分為5種,即:
- 馬來西亞陸軍(英語:Malaysian Army(MA);馬來語:Tentera Darat Malaysia(TDM))
- 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英語:Royal Malaysian Navy(RMN);馬來語:Tentera Laut Diraja Malaysia(TLDM))
-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英語:Royal Malaysian Air Force(RMAF);馬來語:Tentera Udara Diraja Malaysia(TUDM))
軍隊也曾經參與阿富汗戰爭,協助美軍攻擊基地組織,
以及塔利班政權,軍隊也參與監視各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
人口3,170萬,土地面積329,847平方公里。
(有一小塊區域在1度以南),
與菲律賓。陸地邊界現在已清楚劃定,
並大略依據地理特徵來界定,其中包括玻璃市河,
和哥樂河(Golok River)。
馬來西亞也對部分南海島嶼如 : 彈丸礁主張擁有主權,
但海域疆界依然有待繼續協商。
馬來西亞是唯一在亞洲大陸與馬來群島都擁有領土的國家,
是來往東西方的海運渠道。
馬來西亞大部分的沿海地區都是平原,
西馬約佔全國陸地面積40%,從北到南延伸740公里,
最寬的部份是322公里,東西海岸地區由蒂迪旺沙山脈區隔。
這是屬於半島中心地帶的一系列山脈的一部份。
這座山脈也是馬來西亞半島某些河流的源頭,
。圍繞西馬的海岸平原最寬達50公里(31英里),
半島的海岸線長度將近1,931公里(1,200英里)。
區分為海岸區域、丘陵與河谷,以及內陸山區。
將它分成東西兩邊。京那峇魯山位於這座山脈。
京那峇魯山海拔4095.2公尺,是馬來西亞最高的山峰,
這些山脈的最高一層構成了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的疆界。
砂拉越具有姆祿洞穴,這是世界最大的洞穴群。
每年四月至十月間吹西南季候風,
十月至二月間吹東北季候風,但季風現象不顯著。
由於環繞著海洋,氣溫溫和。
溼度往往較高,每年平均降雨量為250公分(98英寸)。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金融首都與最大城市。
布城是聯邦行政首都。
即使聯邦政府已有許多行政與司法機構,
搬遷到布城(以紓解吉隆坡逐漸增加的擁擠情況),
吉隆坡依然被認定為這個國家的首都,因為國會座落在此。
它也是馬來西亞主要的商業及經貿中心。
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
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指引經濟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其重要性逐漸下降。
馬來西亞擁有亞洲最佳的經濟紀錄,
國內生產總值從1957至2005年,每年平均增長6.5%。
2007年,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
並且依據購買力平價是全球第29位的經濟體,
國內生產總值淨額在2008年是2,220億美元。
2007年之後,維持5%-7%的成長率。
2009的國民平均所得是14,900美元。
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3,836億美元,
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是8,100美元。
在1970年代,先前以礦產與農業為基礎的馬來西亞經濟,
在馬哈迪的領導下開始轉型朝向多領域的經濟。
從1980年代,工業領域已主導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
高水平的投資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馬來西亞經濟的恢復,
比起鄰近國家更快速,
而且已恢復到危機前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800美元。
經濟不平等不只存在於不同的社會階級,
也存在於不同的族群之間,
例如華人佔有馬來西亞70%的市場資本,
即使他們的人口只佔不到全國三分之一。
緊鄰馬六甲海峽航線所產生的國際貿易,
以及製造業是這個國家經濟的關鍵領域。
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和農業資源的出口國,
最值錢的出口物資是石油。
製造業對國家經濟有很大的影響,
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逐漸遠離製造業。
為了使經濟多樣化,並使馬來西亞的經濟減少,
對於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遊業。
因此,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
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染,
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
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
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多的女性勞工。
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
馬來西亞是亞洲基礎建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該國的電信網路在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有470萬固網用戶,
超過三千萬的手機門號。
馬來西亞具有七座國際港口,其中最大的港口,
關丹港、東馬砂拉越的丹絨瑪尼港等。
馬來西亞境內共有約莫兩百座工業區。
全國有超過95%的人民可享用乾淨水源。
在殖民時期,發展工作集中在大城,
以及某些有安全顧慮的區域。雖然鄉村地區,
一直是重大發展的焦點,但是鄉村依然落後,
例如馬來西亞半島的東海岸。
電訊網路即使在都市區域相當龐大,但是鄉村居民,
很少有機會受惠,國內主要的電訊公司為國營的馬電訊,
也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由於兩個區域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狀況有著明顯的差異,
所以馬來西亞的交通系統,在兩個區域有著不同的發展。
馬來西亞最主要的高速公路是南北大道。
東海岸大道是人民從吉隆坡前往東海岸的大道。
在西馬西海岸地區,密集的高速公路網絡,
連接各個大小城鎮,主要的高速公路,
在東馬和西馬東海岸地區,平坦的高速公路相對的較少,
同時船隻和小型飛機,也是內陸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馬來西亞的鐵路系統,分為西馬和東馬兩部分,
西馬的鐵路系統由馬來亞鐵路管理,
由新加坡出發一路往北,連接了西馬地區的主要城鎮;
東馬則僅有一條沙巴州鐵路,負責沙巴境內旅客,
和貨物運輸服務。
輕快鐵方面,馬來西亞擁有非常密集,
以及複雜的輕快鐵網絡,連接吉隆坡周圍、
以及吉隆坡國際機場等等地區。
目前馬來西亞中央政府,正規劃在全西馬各主要大城市,
設立與吉隆坡相同的輕快鐵網絡。
馬來西亞的主要港口包括了巴生港(Port Klang)
和丹戎帕拉帕斯港(Port of Tanjung Pelepas),
其他較次要的港口有 :
基度龍角(Tanjung Kidurong)、
檳城(Penang)、美里(Miri)、
馬來西亞境內共有118座機場,其中38座鋪設硬面跑道,
主要機場是 :吉隆坡國際機場,
另外在內陸地區也有供小型飛機起落的簡易機場,
全國加起來共有過百座機場。
馬來西亞的公路網涵蓋98,721公里(61,342英里),
並包括長達1,821公里(1,132英里)的高速公路和大道。
該國最長的高速公路是南北大道,
全長約800公里(497英里),介於泰國邊界,
與新柔長堤之間。其他主要的高速公路,
相較於西馬,東馬的公路系統較不發達,品質也較差,
目前泛婆羅洲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設中,全程將不收費。
吉隆坡是目前該國唯一設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
其中新山將會設有以快捷巴士為主的公交系統,
並有一條地鐵線通往新加坡;喬治市和古晉,
則有待中央政府審核。馬來西亞也將會設立高速鐵路,
唯這項計劃和經過東海岸海岸的鐵路計劃,
因政權輪替後被中央政府檢討而暫時被擱置。
馬來西亞的能源生產主要依靠煤炭、石油與天然氣。
該國目前具有13GW的發電能力。
然而,馬來西亞的天然氣儲量只剩下33年,
石油儲量只剩下19年。為因應這個情況,
馬來西亞政府正致力於可再生能源,
目前發電量有16%來自水力發電,其餘84%來自火力發電。
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目前由國營石油公司國油所掌控,
而且整個能源部門由馬來西亞能源協會所管理,
這是依據2001年電力協會法所成立的協會,
掌管半島及沙巴的能源。
根據憲法定義,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文化
(習慣法)的穆斯林。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
非馬來土著在砂拉越佔一半以上人口,
在沙巴超過三分之二。
半島也存在著為數較少的原住民群體,
關於誰能獲得原住民地位的各州法律規定有所不同。
馬來西亞華人在節育、移民、經濟因素等原因的影響下,
而造成華人所佔人口比例逐漸下降。
歷史上,華人是經濟和商業方面佔主導地位的社群,
而怡保及檳城也保留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
印度人在19世紀初開始遷移到現在的馬來西亞。
印度人社群大部分為泰米爾人,其他還有錫克人,
以及同當地馬來人的混血後代仄迪人。
許多歐洲人與中東人分別透過通婚,
進入基督教與穆斯林社群。
大多數亞歐混血馬來西亞人的祖先追溯到英國、荷蘭,
或葡萄牙殖民者。
每位公民滿12歲時,發給一張生物識別智能晶片身份證,
稱為大馬卡,必須隨時攜帶。
馬來西亞的預期壽命為75.1歲,女性比男性略高。
只有6.5%的人口在65歲以上,約23.8%是15歲以下。
在這個國家東西兩半的人口分布極不平衡。
人口集中在馬來西亞半島,全國人口於2014年突破3,000萬,
其中就有2,000萬居住在半島,和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由於勞力密集產業的興起,全國估計有300多萬外籍勞工,
約占國家人口的10%。
根據沙巴的非政府組織,在沙巴超過300萬的人口當中,
有200萬人是非法移民。
根據美國難民與移民署公布的《2008年世界難民調查》,
馬來西亞所承擔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約155,700人。
其中約有70,500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來自菲律賓,
馬來西亞憲法保障宗教自由,
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的數據,約61.3%的人口信奉回教;
而1.1%的人沒有任何宗教或沒有提供任何訊息。
2010年人口普查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華人人口當中,
大部份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86.2%),
道教和其他華人民間宗教有3.9%等。
這是馬來西亞主要的麥茲海布。
伊斯蘭法庭具有類似於馬來西亞法院的層次結構,
儘管民事法院(包括聯邦法院)
是此地最高層級的法律機構,
但它們並不審理有關伊斯蘭習俗的事項。
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
即便如此,馬來西亞依舊是英語世界國家。
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許多領域,
理科系和資訊科技系項目(數理)的教學語言。
在2017年馬來西亞教育部的新課綱開始,
中學中一的數學和科學被改為以國語教學,
中學理科系的生物學、物理學、化學,
資訊科技系的電腦科學等依舊繼續以英語教學。
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準英語(MySE),
雖然這個名稱除在教育有關的討論外,
很少在正式場合使用。在企業也廣泛使用馬來西亞英語,
政府不鼓勵馬來語的錯誤使用,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
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
馬來西亞亦有設華文學校,即課堂除以馬來語,
主要為當地華人而設。
馬來西亞存在許多其他語言,包括有137種語言的使用者。
這與馬來語有關,但容易區別。在砂拉越主要部族語言,
馬來西亞華人多講來自中國南方各省的漢語,
佔馬來西亞印度人的多數。
馬來西亞泰米爾語是一個顯著的方言,
不同於在印度泰米爾語,加進許多來自馬來語的詞彙。
其他南亞語言以及泰語也廣泛使用於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非常注重學生的教育程度,馬來西亞的教育,
屬於聯邦政府管轄範圍。教育包括非強制性的幼兒園教育,
接下來是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
以及五年強制性的中學教育。
政府最近也擬提早小學學童入學年齡至五或六歲。
馬來西亞法律,如家長不讓子女接受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
家長可能會被教育部以虐待兒童罪名提告。
小學分為兩種,國民小學與「國民型小學」。
分為國民型華小與國民型淡小,兩者分別採用中文,
或泰米爾語為教學媒介語,
所有科目使用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
在晉升進入中學教育之前,小學生在第六年,
為了加強學生們的高層次思維技能(簡稱KBAT),
也多番改進考試格式。在小六檢定考試中,
馬來語或英語其中一科不及格的考生,
在升上中學時需就讀為期一年的中學預備班。
簡稱國中或「SMK」)使用馬來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
但馬來文以外的其他語言除外。除此之外,
馬來西亞還有81所國民型華文中學
大多數為國民型華小的畢業生,因此大部分學生皆是華裔。
華中在辦學上與國中存在差異,其中華中明文規定,
校長一職需由華裔出任,而大多數華中的每星期華文課,
節數皆位於160-200分鐘。
節數皆位於160-200分鐘。
有些華中的每星期華文課節數甚至高達270-300分鐘。
相比之下,大多數國中皆沒有教授華文課,
如有則大多數安排在課餘時間,選擇報考華文的學生,
必須在放學後留堂上華文課。
然而,少數華裔人數較多的國中會將華文課,
排入正課時間表內,但節數只有120分鐘。
在中三時,學生將報考初中檢定考試
此後中學生會在中五時參加馬來西亞教育文憑
這相當於先前英國殖民時代的普通或'O'級考試('O' level)。
政府已決定放棄使用英語進行數理科教學,
從2012年開始恢復為馬來語,惟考試時學生,
仍可使用英文作答數理科試卷。然而,仍有部分中學,
包括所有國民型華文中學仍在中小學雙語教學課程計劃
(「DLP」)下使用英語教導數理科。
(「DLP」)下使用英語教導數理科。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華文獨立中學,
主要由華人贊助維持創辦的,全馬約60間。
(合稱董教總)負責,是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
在引進大學預科班制度之前,要進入政府公立大學的學生,
必須完成額外的18個月中學中六教育,
課程,使之成為中六以外的另一個選項。
在大學預科班修完為期12個月課程的學生,
即可報讀本地大學。
然而,大學預科班僅僅開放10%的名額給非土著學生。
馬來西亞政府提供的小學與中學教育皆免費。
2003年、2004年教育經費開支,約190.33億令吉,
和215.17億令吉,2005年教育經費預算為231.1億令吉。
2003年,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5%,
10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95%。
每18名小學生一名教師,每16名中學生一名教師。
國立高等院校,近年來私立高等院校
擁有包括6所外國大學分校在內的私立高校662間。
2003年在校大學生29.05萬人。
全國共有470多家公共圖書館,藏書1130萬冊。
馬來西亞政府十分重視公共衛生保健的擴張和發展,
投入了1%的政府預算用於這個社會部門的發展。
此外,馬來西亞的醫保也被譽為全球最好的醫保政策,
馬來西亞國民在前往公立醫院,或診所看門診,
也只需要繳付1令吉(相等於0.35美元)的象徵性收費,
且藥物也不另外收費。
政府也試圖將這個國家提升為區域,
和國際的衛生保健中心。
馬來西亞的新生兒死亡率在2005年為千分之10,
非常接近美國和西歐的水準。
在2008年,馬來西亞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為74歲。
馬來西亞衛生的主要問題是許多鄉村地區仍欠缺醫療中心,
而政府試圖藉由發展並擴充一套遠距初級保健體系,
來解決這個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醫師過度開立處方藥物,
雖然這個問題逐漸獲得改善。
馬來西亞有很多外勞的衛生水平都很差,
而導致一些傳染病。
2014年國民主要死因
序號 | 死因 | 百分比 | 人數 |
---|---|---|---|
1 | 心臟病 | 13.5% | 10,432 |
2 | 肺炎 | 12% | 9,250 |
3 | 腦血管疾病 | 7.1% | 5,474 |
4 | 敗血症 | 6.1% | 4,698 |
5 | 交通意外 | 5.6% | 4,304 |
6 | 氣管、支氣管和肺的惡性腫瘤 | 2.3% | 1,741 |
7 | 肝臟疾病 | 1.8% | 1,395 |
8 |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 1.6% | 1,219 |
9 | 夭折 | 1.6% | 1,219 |
10 | 乳腺惡性腫瘤 | 1.4% | 1,061 |
其他 | 47.3% | 36,572 | |
總計 | 100% | 77,365 |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和多元語言的社會。
最早的文化源於當地的原住民部族,隨後馬來人搬到這裡。
可追溯到外國貿易開始活躍於這個區域之時。
對於馬來西亞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文化,包括波斯、
由於政府的政治結構,再加上社會契約的理論,
對於少數族群產生了最低限度的文化同化。
1971年,政府創立一套「國家文化政策」。
這項政策明確界定了馬來西亞的文化,
指出它的基礎必須建立在馬來西亞土著的文化,
它可能包括來自其他文化的適當元素,
而且伊斯蘭教必須在馬來西亞文化扮演重要角色。
這套政策也提升了馬來語言優於其他語言的地位。
政府對於文化的干預,導致非馬來人的不滿,
他們覺得自己的文化自由遭到減損。
指責政府制訂一個不民主的文化政策。
馬來西亞與鄰國存在著一些文化爭端,尤其是印尼。
這兩個國家共同具有類似的文化資產,分享許多傳統,
在某些事情上常發生爭執,從烹飪菜餚到馬來西亞國歌。
印尼對於保護本國的文化遺產,抱有強烈的感情。
馬來西亞政府和印度尼西亞政府已召開會議,
化解一些由於重疊文化而產生的緊張局勢。
馬來西亞倒沒有這麼強烈的感覺,在那裡大多數人認識到,
有許多文化價值是共享的。
馬來西亞傳統藝術,主要是集中在雕刻、編織、銀器。
傳統藝術的範圍從農村的手工編籃到馬來宮廷的銀器。
東馬土著最廣為人知的是木製面具。
每個族群都具有不同的表演藝術,它們之間幾乎沒有重疊。
不過,馬來藝術確實顯示出北印度的影響,
這是由於印度的歷史影響。
具有來自印度、中國、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影響。
音樂的基礎是打擊樂器,最重要的是Kendang(一種鼓)。
至少有14種傳統鼓。鼓等傳統打擊樂器,由天然材料製成。
音樂在傳統上用來講故事、慶祝生命週期以及某些場合,
例如一場豐收。曾經被用來長途通信。
常用於儀式,如葬禮和婚禮。這些樂團也常見於鄰近地區,
馬來西亞半島南部的柔佛州,
有一個明顯受阿拉伯和波斯影響的藝術表演,如扎賓
(Zapin)與Hamdolok,樂器如Gambus和Samrah。
馬來西亞有堅強的口語傳統,自書寫文字之前就已存在,
一直持續到今天。每個馬來蘇丹國建立了自己的文學傳統,
受到先前存在的口語故事,
以及連同伊斯蘭傳入的故事所影響。
華人與印度文學,隨著他們的人口在馬來西亞的增加,
而逐漸變得常見,而且從19世紀開始,開始由華文,
印刷機的出現是一個關鍵,讓更多人能夠看到文學作品,
先前文學作品都是手抄本,有錢人才買得起。
然而,在懂得英文的馬來皇族,
以及只能夠讀馬來文的中低階層之間,依然有一條界線。
1971年,政府採取步驟,界定了不同語言文學。
以馬來文書寫的文學作品稱為
「馬來西亞民族文學」(national literature of Malaysia),
以其他土著語言寫成的文學
稱為「區域文學」(regional literature),
而採用其他語言的文學
稱為「地方文學」(sectional literature)。
馬來詩高度發達,並採用多種形式。
Hikayat的形式很受歡迎,
Hikayat的形式很受歡迎,
pantun的形式已從馬來語傳到其他語言。
最早的馬來文學是以爪夷文寫成。
已知最早的馬來書寫作品是登嘉樓石碑,
它最早的記錄是在15世紀,雖然自那時以來歷經多次編輯。
漢都亞是另一個經典故事,依據當時發生的事情所書寫。
直到19世紀,馬來西亞文學的生產主要集中在皇室的故事。
在此之後,它擴大到其他領域。
馬來西亞的美食反映著其人口的多元族群成份。
來自該國境內和周邊地區的許多文化,
對於美食有著極大影響。
大部分的影響力來自馬來人、華人、印度、泰國、爪哇
和蘇門答臘的文化,位於古代香料貿易路線上。
馬來西亞美食,和新加坡與文萊,菲律賓美食相似。
新加坡以潮州及閩南人為主,因此食物口味,
都偏向潮州和福建口味;大馬方面,則以閩南、廣東、
客家人為主,甚至也有廣西人及福州人,
因此在食物口味上是比較豐富,不同的州屬有不同的菜餚,
而且在馬來西亞的食物往往有別於原產地的菜餚。
有時在各族群的原有文化所看不到的食物,
也融入這個族群文化的成分之中,
例如在馬來西亞的華人餐廳也供應馬來菜餚。
來自某個文化的食物,有時採用其他文化的烹煮風格,
這意味著雖然許多馬來西亞食物可追溯到某個特定文化,
但它們已具有自己的獨特身分。
米飯常見於許多菜餚之中。也經常使用辣椒,
但不見得會讓這些美食變辣。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組成的國家,
馬來西亞人一整年慶祝許多假日和節慶活動。
有些節日是由聯邦憲報公布的公共假期,
有些是由個別州屬所公布的公共假期。
最受到人們重視的節日是每年8月31日的獨立日,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成立日也是近年來備受重視的日子,
和新加坡共同成立新國家(新加坡隨後於1965年退出)。
勞動節(五月一日)、最高元首誕辰日
(六月第一個星期六)和各州蘇丹/最高統治者/拉惹/州元首
誕辰日也是其他值得注意的日子,
因為這3天是馬來西亞全國法定假期。
馬來西亞公共假期有 :
由於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三大宗教之一,
因此,穆斯林的主要節日都會是公共假期,
哈芝節(Hari Raya Aidiladha)、
馬來西亞華人依然保存著中華文化,
但只有農曆新年被列為公共假期。
南傳佛教徒則會在每年5月的第一個月圓日盛大慶祝衛塞節。
和諸神誕辰都會大肆慶祝。
而在大寶森節這個宗教儀式可看到朝聖者,
從全國各地聚集在黑風洞)。
馬來西亞的基督教社群與全球基督教徒一樣,
沙巴則稱為卡達山豐收節。
在馬來西亞其他小社群也會慶祝自己的節日,
如錫克族會慶祝他們的錫克新年。
由於各宗教的曆法不同,因此有時會有兩個節日,
落在同一天或同一個星期的情況,而創出新的節日名詞。
例如農曆新年和開齋節落在同一天時,
會被稱為「恭喜Raya」,屠妖節和開齋節落在同一天時,
會被稱為「Deepa-Raya」。
這種情況通常會在每32-34年發生1次。
然而,將兩種節日合在一起慶祝的行為,
產生負面影響。
馬來西亞主要華文報紙是由私人所擁有。
目前發行量最大的報章是《星洲日報》,
每天平均發行量40萬份(包括夜報)。
《星洲日報》目前由世華機構控制,世華機構,
和《光明日報》。
由啟德行集團控制的東方日報,
是另一家全國都有發行的報紙,
同時也擁有在砂拉越發行的《詩華日報》。
而由孫中山創辦的《光華日報》,
則是北馬尤其是檳城最暢銷的中文報。
《亞洲時報》和《晨報》。
這家報館的四成股票是由執政聯盟的馬華公會掌控。
是兩家由馬來西亞執政聯盟的巫統,
同時也是第一家免費英文報章。
《馬來前鋒報》由執政聯盟的巫統控制,
而每日新聞則是由執政聯盟的巫統,
通過投資臂膀首要媒體控制。
主要的在野黨也擁有自己的報紙,通常為月刊。
民主行動黨出版《火箭報》、
人民公正黨出版《公正之聲》(Suara Keadilan)、
伊斯蘭黨則出版哈拉卡(Harakah)在東馬及西馬,
這兩半部的新聞媒體存在著區別。
在半島的媒體並不看重來自東馬的新聞,
而且經常把東馬兩州視為半島的殖民地。
2007年,政府機構曾對民營的電視台及廣播電台發布命令,
禁止播出反對黨領袖的演講,
沙巴只有一家小報受到政府控制。
2011年9月15號晚上,馬來西亞首相拿督斯里納吉,
正式宣布對媒體的放寬,特別是平面華文媒體。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
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
馬來西亞廣播電台屬官辦,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
對外廣播。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屬官辦,建於1963年,
和泰米爾語播放。
馬來西亞執政聯盟的巫統通過投資臂膀的首要媒體集團
(Prime Media)設有四個頻道,即:
馬來西亞(英語:Malaysia;簡稱大馬)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