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佛教戒律 : 五戒 /八關齋戒 / 在家菩薩戒 // 十戒 / 菩薩戒 / 俱足戒

佛教戒律,通常指毗奈耶梵語vinaya),毗奈耶佛教術語,為三無漏學之一。
廣義上尚指最初的尸羅、出家眾的學處波羅提木叉
不同部派僧團各自的犍度、不同犍度形成的毗奈耶等等。
對於修習佛法,嚴謹遵守戒律有著絕對的重要性;
對研究佛教思想,亦有著深刻而不可替代的意義。
有關戒律規定與解釋的佛教經典的匯總,稱為律藏(巴利語:vinaya-piṭaka),
與「」和「」合稱「三藏」。
專門學習戒律的佛教僧侶稱為律師,以戒律研習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漢語在翻譯佛典時,將以下幾個梵文名詞都翻譯成戒律,
但是這幾個名詞在意義上有所不同:
  1. 師羅或尸羅(梵語Sila),也譯為戒,
  2. 學處
  3. 波羅提木叉
  4. 犍度
  5. 毗奈耶梵語:vinaya),簡稱為戒,也譯為律。

釋迦牟尼佛最初教導弟子達到涅槃三無漏學中,以尸羅為一切修行的基礎。
尸羅可以被粗略分成五戒十善,它包涵了一切應防止的惡行,以及應該遵行的善行,
是所有佛教弟子應該追求的方向。但尸羅本身沒有強制力,
佛陀鼓勵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環境與判斷,去盡可能的遵守它們。
隨著僧團人數的增加,佛陀開始為出家眾,制定一些共同生活的準則,這稱為學處
學處包涵了一切出家僧侶應注意的事項,在飲食行為上都有所規定。
學處在僧團之中口耳相傳,僧團成員將學處中,一些最重要的規定,集結成頌偈,
布薩時宣讀,提醒僧侶不能忘記。這些重要的學處,稱為波羅提木叉
上座比丘必須擔負起責任,教導新進的比丘。
不遵守波羅提木叉的僧侶,僧團依情節輕重做出處份,輕的可以在大眾前懺悔,
重的則要逐出僧團。
在釋迦牟尼過世前,他鼓勵僧團所有成員,都應該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犍度的內容,主要是上座比丘對於學處的意見與心得,
以及針對各個不同事件的僧團判決結果,分門別類的收集一處。
在第二集結後,因為對戒律的不同見解,造成佛教部派分裂,不同部派的僧團,
各自擁有自己的犍度。
為了解決這些意見上的分歧,僧團中專心於持戒的僧侶,於是將不同的犍度收集起來,
一一進行分析與討論,最終形成了毗奈耶
不同的部派擁有自己的毗奈耶,形成了律藏
一開始建立僧團的時候沒什麼具體的戒律,許多年後佛教壯大了,
很多教徒變得懶惰甚至貪婪,於是佛陀就規定戒律,並要求佛教徒必須遵守教律。
據《四分律》說:佛陀最初制定戒律是為了「故諸弟子疲厭,是以法不久住。」。
如果佛陀認為他的那個弟子做了錯事,佛陀就將這一條定為律條。
稱之為:「隨犯隨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條戒律,都有其因緣及時空背景,
其內容也因應對象而有分別。
佛陀制戒的佛陀在結戒之初,曾宣說制戒的十大利益,其中包括:
  • 1.攝取於僧:藉和合清淨的僧團來攝受僧眾。
  • 2.僧歡喜:使僧團大眾能和合相處。
  • 3.令僧安樂:使修行梵行者能安住於佛法之中。
  • 4.令未信者信:使未生信心的人生起信心。
  • 5.已信者令增長: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堅定。
  • 6.難調者令調順:以戒法來調伏個性頑劣的眾生。
  • 7.慚愧者得安樂:因自覺而反省懺悔,立願修正後,內心清淨快樂。
  • 8.斷現在有漏:使僧眾言行有所規範,斷除現在煩惱。
  • 9.斷未來有漏:使僧眾斷除現在煩惱後,產生定力,能除未來世的煩惱。
  • 10.正法得久住: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得以長存。

隨著釋迦牟尼的涅槃,僧團的領導者大迦葉,擔心僧團成員因為懈怠而任意妄為,
他召開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結
在第一次集結中,最重要的決議,
就是由優波離尊者主持,將波羅提木叉集結出來,形成戒經。
在此次集結中,大迦葉主張,佛陀制定的一切學處都應該遵守不改,
但是阿難根據釋迦牟尼的遺命:
「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主張「小小戒可捨」,
最終大迦葉的意見主導了此次集結。
王舍城集結結束後,富蘭那尊者從印度南方遊行回來,對於集結的內容提出異議,
最終,富蘭那尊者的異議也被記錄下來,形成犍度的開端,富蘭那尊者是耶舍四友之一,
不是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因為他在印度西部傳播佛法的時候就已經比佛陀早圓寂。
部派佛教律藏《四分律》、《十誦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等
詳細地闡述了部派佛教的戒律。
但因年代、歷史語言等問題,學者對佛教戒律的認識、研究等和佛教徒不相同。
今日的佛教僧團,南傳佛教遵循《巴利律藏》;
漢傳佛教曾盛行《摩訶僧祇律》和《十誦律》,
唐朝以後遵循《四分律》並兼受源自《大乘梵網經》或《菩薩地持經》的菩薩戒
和《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

修持密法者,無論唐密藏密又兼受源自各部密續三昧耶戒
另外,佛教中有「律宗」,因重視研習、傳持戒律而得名,
依《四分律》發展出南山律學,主張《四分律》形式雖屬聲聞乘,而內容可通菩薩乘,
以求融會漢傳大乘佛教。
漢地的禪宗寺院,為適應禪僧傳法和參禪的需要,
還發展出《禪苑清規》《敕修百丈清規》《永平清規》等禪寺清規
最基礎的佛教戒律稱為「五戒十善」,核心內容是七佛通戒偈: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入門者必須要學習的。

居士戒五戒八戒十善

  •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正式的佛教徒必須承諾和親自實踐的。
  • 五戒(在家生活):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 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
  • 除五戒外(不邪淫提升為不淫),午不食、不坐高廣大床、不打扮和享受歌舞。
  • 十善: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綺語、不貪婪、不嗔怒、正見(不痴)。

在家菩薩戒 : 六重戒、二十八輕戒
( 凡受菩薩戒,須半月誦此戒本一次,女居士誦時,將文中優婆塞改為優婆夷。)
六重戒 :
1、不殺生
“     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
       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
       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2、不偷盜
“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3、不虛說
“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凈觀,至阿那含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三重。
4、不邪淫
“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
     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5、不說四眾過罪
“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所有罪。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
6、不沽酒
“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沽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
      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二十八輕戒 :
一、不能供養父母師長
“     善男子,如佛所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耽樂飲酒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三、惡心不能瞻視病苦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汙惡不能瞻視病苦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四、有乞者不與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五、見四眾不能迎拜問訊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等,
     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或有重病,或在禪入定,說法眾中或坐,非犯)
六、見四眾毀戒,心生驕慢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
     毀所受戒,心生驕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七、月六齋不加受八戒、供三寶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
     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八、不往聽法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裏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九、受僧用物
(未入僧數,故不應受。或於寺中暫用,非犯)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雲四方僧物)臥具、床座,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飲有蟲水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疑則應諦觀,應用濾囊)
十一、險難獨行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二、獨宿尼寺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三、為財打人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童仆、外人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四、殘食施四眾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五、畜貓貍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貍,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六、畜牛羊等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
     不作凈施,求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七、不儲蓄三衣缽杖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儲蓄僧伽梨衣缽錫杖,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八、田溉凈水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溉田作者,不求凈水及陸種處,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十九、物價令平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於身命,若作市易,鬥稱賣物,一說價已,
      不得前卻舍賤趨貴。 鬥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
      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非處行欲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一、偷官稅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納官稅,盜稅去者,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二、犯國制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三、新食不供養三寶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如茅根也,又幹菜也),
    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四、不聽僧止作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聽僧說法贊嘆,輒自作者,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五、不路讓僧前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
      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七、養蠶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二十八、路遇病者,不往瞻視
“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
     付囑所在,而舍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
出家戒 :
出家人戒律主要有沙彌沙彌尼十戒、比丘具足戒、菩薩戒。

十戒

  • 沙彌、沙彌尼十戒:正式出家而守持的戒律,開始學習遠離世俗生活,主要是讓年少、初出家的僧眾學習。
  • 離殺生;
  • 離不予取(離偷盜);
  • 離非梵行(離淫慾);
  • 離妄語;
  • 離導致放逸原因的穀酒和果酒;
  • 離非時食(離非食進食、過午不食);
  • 離跳舞、歌唱、音樂、觀看戲劇;
  • 離莊嚴(美麗)原因的花鬘、芳香(香水)、塗油、衣物、裝飾品;
  • 離坐臥高廣大床(此床爲胡床,坐禪所用,非睡眠所用的床)]
  • 離接受、捉持金銀(錢)。

俱足戒是完整的出家戒律,唯有成年並符合若干條件者才有資格受戒。
  • 比丘戒:從十戒延伸出的兩百多條戒,涵蓋了日常作息的細微層面。
  • 比丘尼戒:從十戒延伸出的三百多條戒(北傳五百多條戒),包括了女性特有問題的處理方法。

具足戒( 梵語उपसंपदा轉寫:Upasampadā ),
指佛教信眾在出家加入僧團成為出家眾後,
成為比丘比丘尼時所應接受與遵行的戒律,也就是指波羅提木叉
發誓遵守波羅提木叉,是成為僧團成員的先決條件。
一般的在家居士,可以依照自己的環境與自我期待,選擇遵守或不遵守某些戒律;
但是成為出家眾,就必須要遵守完整的波羅提木叉,故稱為「具足」。
接受具足戒之後,正式成為僧團成員,才能被稱為比丘比丘尼
南傳佛教比丘戒為227條,北傳佛教《 四分律 》
比丘戒有二五,比丘尼戒有三四八戒,又稱波羅提木叉。以性質分為:

波羅夷

波羅夷( 比丘四,比丘尼八 ):
行淫、偷竊、殺人和妄稱上人,均屬大罪,犯者必須逐出僧團

僧殘

僧殘(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
故意洩精、故意觸摸女人、充當男女私通牽線、私自建造房屋、毀謗其他比丘、
挑撥離間和不聽忠告等,屬於重罪,犯者接受六夜摩那陲滅罪法,
然後在僧團大眾面前認罪懺悔,方能恢復僧尼資格。

不定

不定( 比丘二 ):
獨自與婦女一起坐在隱蔽處,犯者視情況定為波羅夷、僧殘或捨墮。

捨墮

捨墮( 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 
衣缽臥具超過應有數量或者不按照規定獲得、使用,犯者須當眾懺悔,衣缽臥具沒收。

單墮

單墮( 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 ):
妄語、毀訾語、兩舌、與婦女同屋住宿、比丘和非親比丘尼結伴而行、
比丘和比丘尼一起坐在隱蔽處、飲食過量、貪吃魚肉乳酪、飲酒、
殺害牲畜和飲用有蟲之水等,犯者須當眾懺悔。

波羅提提舍尼

波羅提提舍尼( 比丘四,比丘尼八 ):
比丘從非親比丘尼中接受食物、未受邀請而自取食物、
或住處危險而不事先向前來送食的施主說明,犯者須懺悔。

眾學

眾學( 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 ):
有關服裝、飲食和說法等等日常行為的戒律。

滅諍法滅諍(  比丘七,比丘尼七 ):

有關平息僧團內部紛爭的方法

( 包括現前止諍、憶念止諍、不痴止諍、自言止諍、覓罪相止諍、

    多覓罪相止諍、如草覆地止諍 )。


受具足戒有其一定的規矩在。
首先,求受戒者應年滿二十歲,不得超過五十歲,以及是人類,
如果是閹人,變性,雙性,並非人類等不准出家及受淨戒此乃佛制,
身心俱無障礙且有心求受戒者,方可允准受戒。
受戒前應如法恭請「三師七證」作為十方戒子之得戒、羯磨
教授三師和尚以及尊證七師。
受具足戒之後,才正式具備了比丘比丘尼的身分。
佛制初一十五舉行布薩懺悔誦戒,破重戒者驅逐僧團,
在布薩期間不得有未受比丘戒者,
在家人不准進入寺院精舍,有此人,僧侶將其驅出。
在舉行授戒儀式時,會由羯摩和尚向大眾宣告「僧某某某將加入僧團」(一白),
之後連問三次大眾有無反對意見(三羯摩),此稱「一白三羯摩」。

菩薩戒

戒律是依據佛陀為榜樣而制定的,以便僧人能彷效佛陀的榜樣。
僧侶信守戒條,可使心靈淨化,易於覺悟。
佛陀提出戒律,不但為了促進僧人的善行,也為了使僧侶得到其他宗派人士尊敬。
僧侶堅守戒律,可使僧侶和俗人建立更好關係,並促進僧伽內部的和諧、純潔和統一。

菩薩戒梵語bodhisattva-śīla,菩薩尸羅戒),
大乘佛教菩薩道菩薩修行者遵守的戒律,為尸羅的一種,又叫大乘戒佛性戒
有《梵網經》的梵網菩薩戒、《瑜伽師地論》的瑜伽菩薩戒
菩薩瓔珞本業經》的菩薩十重戒等數種。
漢傳佛教也稱之為三聚淨戒梵語bodhisattva-saṃvara,菩薩凈戒),
爲菩薩戒種種戒條的三個概括。

聲聞乘、緣覺乘的戒律重在事相,而菩薩戒的戒律重在菩提心
菩薩戒有二大來源,出自《瑜伽師地論》的「四重四十三輕戒」,
和出自《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戒」,這些戒律無非是從佛性智慧所發,
故未必如聲聞緣覺二乘重事相,也不同於二乘「盡形壽受持」,
但對是否違反菩提心則十分看重,因菩提心無盡故、菩薩戒無盡,
故是盡未來際生生世世受持。
漢傳佛教中,將菩薩戒總結爲三大類,因為戒的精神及戒相乃是為令眾生無漏清淨
所以稱為「淨戒」,即三聚淨戒,或叫三聚戒、菩薩毘奈耶,分別是:
  1. 攝律儀戒:以禁防為體
  2. 攝善法戒:以勤勇為體
  3. 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以勤勇為體
即《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輕戒」中的「十重」,分別是:
  1. 不殺生,不可殺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眾生
  2. 不偷盜,不可偷盜乃至一針一草
  3. 不婬,不可與一切有情行淫事
  4. 妄語,不可犯大、小妄語
  5. 不酤酒,不可買賣
  6. 不說四眾過,不說在家居士男、女二眾,和出家僧伽比丘、比丘尼二眾的七逆十重罪過。
  7. 不自贊毀他,不可稱讚自己功德,譏諷、傳揚他人過惡
  8. 不慳吝、加毀,不可在他人請求布施錢財或佛法時,慳吝不予,且加以毀辱
  9. 不嗔心不受悔,不可生嗔心辱、擊眾生,且不可他人說悔求諒時不接受
  10. 不毀謗三寶,不可毀謗

在漢傳佛教中,菩薩戒有二大傳統,
第一個傳統來自於瑜伽行唯識派的《菩薩地持經》(出自《瑜伽師地論》中)
「四重四十三輕戒」,最早由曇無讖傳入;
第二個傳統則來自《大梵網經》的〈菩薩戒經〉「十重四十八輕戒」,
相傳由鳩摩羅什傳入。其中以《大梵網經》為主流。
天監十八年五月梁武帝敕寫《出家人受菩薩戒法卷第一》,
其〈序〉中詳記本戒法所依據的經典以及編撰旨趣:
「戒本宗流,大抵有二:一出菩薩地持經,二出梵網經
 ……後有求那跋摩於祇洹寺,譯出菩薩善戒經。地持、善戒,大意相似,曲細推檢,
多有不同。
......世間所傳菩薩戒法,似欲依二經(地持經、梵網經),多附小乘行事。
撰菩薩戒法,乃有多家。
鳩摩羅什所出菩薩戒法。高昌曇景口所傳,受菩薩戒法。羅什是用梵網經。
高昌云:彌勒所集(地持經),亦梵網經,長沙寺玄暢所撰菩薩戒法。
京師有依優婆塞戒經撰菩薩戒法。
復有依瓔珞本業經撰菩薩戒法。
復有依觀普賢行經撰菩薩戒法。粗是所見,略出六家。
......今所撰次,不定一經。隨經所出,採以為證。
於其中間,或有未具,參以所聞,不無因緣。
不敢執己懷抱,妄有所作。唯有撰次,是自身力集,為在家出家受菩薩戒法」。
禪宗菩薩戒,如神秀的「佛性戒」和惠能的「無相戒」,倡「戒禪合一」,
以自性清淨為戒的心地法門,不重戒相。其思想源自《大乘梵網經·心地戒品》。

歷史發展

漢傳佛教菩薩戒之起源:
  • 據《續高僧傳》卷一記載:波羅末陀、或稱拘那羅陀,華譯真諦三藏,
  • 西天竺人(西印度),五代十國梁大同十二年東來中土,時年三十餘歲。
  • 受梁武帝好遇,逢國難而往北齊、後赴東魏,在這之間,真諦法師述譯金光明經
  • 攝大乘論唯識論、、等。另有求受菩薩戒者,唯譯本僅『菩薩戒經二十二品』,
  • 擬返西攜大乘經論再來支那,以補缺憾,然遇風暴船翻未果。
  • 又據 僧肇法師於《梵網經》序:五代十國、大秦姚興 弘始三年,
  • 天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華譯童壽),以持菩薩戒故,偏誦此一心地法門品。
  • 以此品略明菩薩戒相,是故天竺(印度)持菩薩戒者無不皆誦。
  • 於當時有沙門慧融、道祥等八百餘人,請法師鳩摩羅什授菩薩戒。
  • 遂於逍遙園(或雲長安草堂寺),共學士、沙門,手執梵文,翻譯經論五十餘部,
  • 唯此梵網經由鳩摩羅什自誦出而共譯之;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
  • 其中菩薩心地品第十,專明菩薩行地。是時慧融和道祥及三百人等,
  • 從筆受亦同誦持,即受菩薩戒,人各誦此品,以為心首。
  • 師徒義合,敬別錄此下卷之中偈頌已後所說戒相,獨為一卷,
  • 名作【《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卷】。
  • 欲使仰希菩提者,追蹤以悟理故,冀於後代同聞焉。
  • 說此為依【《梵網經》 心地品第十】受菩薩戒之始。
  • 另據《高僧傳》第二卷記載:曇無讖(曇摩懺)或名曇無懺,中天竺人,
  • 六歲喪父,隨母傭織氈毯為業。先受學於沙門達摩耶舍(譯為法明),
  • 後遇白頭禪師,授以樹皮涅槃經本。曇無懺並明解咒術,被稱為大咒師。
  • 後又往罽賓國,齎大涅槃前分十卷、並菩薩戒經菩薩戒本等,
  • 但其國多學小乘不信涅槃,乃東適龜茲,不久又復進到姑臧、止於傳舍,
  • 時相當於北宋時期。當時有張掖沙門道進,欲從懺師受菩薩戒,
  • 懺云:汝且先悔過(譬喻淨器,才能裝入甘露)。
  • 道進乃竭誠懺悔七日七夜,至第八日詣懺師求受,懺師忽大怒。
  • 道進更思惟:「是我業障未消嗎?」,乃戮力三年,且禪且懺,
  • 道進即於定中見釋迦文佛與諸大士授己戒法,
  • 而同那一夜有十餘人相同夢見與道進一樣的情境。道進欲詣懺師說之,
  • 未及至數十步,懺驚起唱言:「善哉!善哉! 已感戒矣,吾當更為汝作證」,
  • 次第於佛前為說戒相。 時沙門道朗亦同感夢中境、求為法弟,
  • 又從道進受戒者千餘人,傳受此戒法迄至於今。
  •  另有別記云:《菩薩地持經》應是伊波勒菩薩傳來此土,後由曇無懺所傳戒。

  • 禪宗四祖道信禪師作《菩薩戒法》。
  • 北宗《大乘無生方便門》記載神秀傳菩薩戒儀,認為「菩薩戒是持心戒,
  • 佛性為戒性」,末後跏趺坐念佛看心淨。
  • 佛教學者認為神秀的戒儀與署名為慧思的《受菩薩戒儀》有許多相似處,
  • 而更為簡要。
  • 敦煌本《壇經》記載南宗惠能授「無相戒」之內容,其菩薩戒儀依次是:
  • 見自三身佛、發四弘誓願、無相懺、受無相三歸依戒、末後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
  • 佛教學者認為無相戒是南宗禪門獨創的弘戒法門,結合《金剛經》的中道思想,
  • 與《維摩詰經》的戒律觀。

藏傳佛教的菩薩戒有兩個傳,
第一個傳來自《虛空藏菩薩經》(寂天入菩薩行論》與《學處要集》),
第二個傳來自無著菩薩地論》(同樣出自《瑜伽師地論》之中)。


11 則留言:

  1. 佛教戒律 : 五戒 /八關齋戒 / 在家菩薩戒 // 十戒 / 菩薩戒 / 俱足戒

    回覆刪除
  2. 宗教也是導人向善,現在這一刻...最重要都是要心裡有安寧~~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戒為師
      依法不依人
      心無罣礙
      遠離顛倒夢想

      刪除
  3. 呢篇D用語對我來說都深,例如「不說四眾過罪」那段。

    回覆刪除
  4. 大夫, 看到這嗎 ?
    希望你去支持,有黑心的藍絲惡意攻擊我 !!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無知黑心的老藍絲惡意攻擊
      有善知識良心人所不恥
      不要放在心上

      刪除
  5. 【佛教戒律】都知道多啦, 但是估唔到甘多。我睇晒, 好似幾乎無條做到甘。嘿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