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典籍可分為 :
醫經、醫論、本草、醫方、醫案、醫話等,
醫經、醫論、本草、醫方、醫案、醫話等,
- 黃帝內經:現存最早中醫典籍,分成素問跟靈樞兩卷。
- 金匱要略:中醫臨床經典
- 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
- 難經:闡發《黃帝內經》的疑難和要旨的第一部書
- 傷寒雜病論:張仲景所撰,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皆備、理論聯繫實際的中醫臨床著作。
- 傷寒明理論:傷寒論的註解之作
- 針灸甲乙經: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
- 本草綱目:一部集十六世紀以前,中國本草學大成的著作。
- 證類本草:早於本草綱目的本草學書籍,編修本草綱目時的藍本
- 備急千金要方:是由孫思邈所著,共三十卷,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後中國醫學的又一次總結,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
- 勿藥元詮:汪昂於清朝所著。
- 本草拾遺:* 唐代藥物學家陳藏器著,旨在補充神農本草經的遺逸
- 千金翼方:孫思邈撰成千金要方後,因感其內容之不足而續編之作,內容30卷
- 內外術經:古醫書,傳說為岐伯所撰,十八卷。現今已佚
- 履巉岩本草:南宋時期的一部地方性本草書,主要記載的是臨安慈雲嶺一帶的藥用植物。由王介繪撰於1220年。共三卷
- 幼幼新書:劉昉所著,40卷,547門。宋代兒科醫療專書。
- 御纂醫宗金鑒:全書九十卷,由供奉內庭太醫、太醫院右判吳謙奉敕主編,清朝乾隆時其由國家編著的大型醫學叢書,後收入四庫全書之中。
- 新修本草:又名《英公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國家權力機關頒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藥學專著,由唐高宗下令組織了長孫無忌、許孝崇、李淳風、孔志約等22人與蘇敬同成書於唐顯慶四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
- 本草經集注:南北朝時道士陶弘景在系統整理神農本草經,並總結之前藥學經驗基礎上編寫的一部醫書。結合《神農本草經》和名醫別錄兩書並註釋而成。
- 洗冤集錄:洗冤集錄為宋朝人宋慈所作,由其從事司法刑獄工作所積累之豐富驗屍經驗為基礎,並結合當時傳世的屍傷檢驗諸書,加以綜合、核定和提煉,完成了這部有系統的古代法醫學著作。
- 東醫寶鑑:李氏朝鮮時代的醫學著作
- 漢藥集成方:與東醫寶鑑同一時期的另一本韓國醫書。
- 溫病條辨:清代吳鞠通著的一本中醫書籍,成書於1798年。
- 湯液經法:漢代中醫著作,相傳作者為伊尹,在唐代之後失傳。
- 溫熱論:據傳是葉天士門人顧景文根據其師口授之語錄而成,在溫病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並對整個中醫學的發展起深遠影響。
- 類經: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的代表作之一,對《黃帝內經》進行全面分類研究的一著作。
- 類經圖翼:
- 類經附翼:
- 質疑錄:
- 景岳全書:明代醫家張景岳晚年的合輯。
- 素問:黃帝內經的其中一卷,主要闡述解剖學、生理學及治療方法等。
- 肘後方:原名《肘後救卒方》,東晉葛洪編著,又稱《肘後備急方》,共八卷70篇,為中醫方劑學名著。
- 脈經:西晉王叔和(210-258年)編著,全書共分十卷、九十八篇。
- 蘇沈良方:又名《蘇沈內翰良方》、《內翰良方》,凡十五卷,北宋沈括、蘇軾合撰。
- 要藥分劑:清朝沈金鰲編寫的中藥學著作。
- 諸病源候論:又名《巢氏病源、《巢氏诸病源候论》,共五十卷。隋代太醫博士巢元方等人於大業六年奉敕所編著,是現存中國第一本病因、病理與證候學專論。
-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簡稱《輔行訣》,作者陶弘景,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醫著作。
- 開寶重定本草:簡稱《開寶本草》,凡20卷,目錄1卷,宋開寶六年尚藥奉御劉翰、道士馬志,翰林醫官翟煦、張素、王從蘊、吳復圭、王光祐、陳昭遇、安自良等九人編著。
- 五十二病方:秦漢時期的文獻,載方283,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方書。
- 劉涓子鬼遺方:晉末劉涓子撰,南朝齊龔慶宣重新整理。
- 太平聖惠方:北宋王懷隱、王祐、鄭彥、陳昭遇等編,載方16834,翰林醫官院醫官,依據醫局所藏北宋以前各種方書、名家驗方並宋太宗親驗醫方,又廣泛收集民間效方集體編寫而成。
- 聖濟總錄:南宋時期醫書,載方近2萬,宋徽宗時由朝廷組織人員編纂,成書於1111年-1117年,集宋以前方劑之大成。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南宋太醫局編,陳承、裴宗元、陳師文曾加校對* 校正,載方788,是宋代太醫局所屬藥局的一種成藥處方配本。
- 宣明論方:金朝金元四大家 之一,劉完素著,善用寒涼藥。
- 儒門事親:金朝金元四大家 之一,張從正著,主張攻下法。
- 脾胃論:金朝,金元四大家 之一,李東垣著,擅長補脾胃。
- 丹溪心法:元代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著,力倡滋陰。
- 普濟方:明朝朱橚,載方61739,中國古代載方最多的一部方書。
- 湯頭歌訣:清汪昂 ,為初學者啟蒙必讀醫書,流傳甚廣。
- 中醫方劑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1997年11月出版,該書由南京中醫藥大學聯合兄弟院校近百名專家學者歷時12年完成。載方96592首,,中國現存載方最多的一部方書。
中醫典籍
回覆刪除現代中醫也要讀這些經典嗎?
回覆刪除基本功
刪除經典是重要的,提供了理論基礎,但實踐經驗亦是重要一環,素問裡研解剖學,感覺上現今中醫師很少應用這方面,變了即使有典藉也未必能承傳下去,因為解剖嘛,我懷疑有沒有夠膽「跟書做」。
回覆刪除基本功
刪除師徒制
要讀晒所有?!!...
回覆刪除咁真係大夫都變華陀~~~~
基本功
刪除師徒制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