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藏文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
威利bod brgyud nang bstan
蒙古語Төвөдийн Буддын шашин),
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
是指傳入藏区佛教分支。
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但以密宗傳為其主要特色。
藏傳佛教並沒有南传佛教傳,
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
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
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
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
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
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
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语的语言文字。
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
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
包括那烂陀传中,所有的论典。
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和方式,
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
國學大師章炳麟評價西藏學術傳統:
“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
然而,聖嚴法師認為藏傳佛教的發展
是西藏本土的苯教等民间宗教
加上印度晚期混合婆羅門教的佛教密教思想而完成的,
整體而言是印藏的合璧。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
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
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
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
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
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

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時期
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
到了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
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
各派的传,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宗喀巴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藏密大盛,
又因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
由兩位固定的轉世僧侶代中國政權統治西藏,
分別稱作達賴班禪
藏傳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区尼泊尔不丹
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
至今,蒙古裕固普米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

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以地理位置劃分的佛教派別 :

最初為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兩支。
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
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
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
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
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其經典多為梵文
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
自藏傳佛教出現後,南傳北傳佛教兩支的劃分漸漸退出,
取而代之的是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劃分法。

按教理劃分,南傳佛教即是上座部佛教
而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

喇嘛教

喇嘛教一词是汉语民间对藏傳佛教的简称。
这种称呼在历史上随后也被欧洲语言沿用。
该词在藏语中和学术界
被认为是一个輕蔑語或貶義
(即暗示这种宗教是喇嘛揑造,而非传于佛教),

因此,中国或相關當局打算弃用这一词,
“目前多采用藏传佛教代称喇嘛教”。
不過,喇嘛(英语:Lama)一詞
也是對西藏藏傳佛教僧侶或上師的尊稱,
達賴喇嘛 ( 藏文:ཏཱ་ལའི་བླ་མ་,藏语拼音:Dalai Lama ),
因此藏傳佛教一直以來,
在民間傳統上仍然以喇嘛教
(德語:Lamaismus英语:lamaism)作為俗稱或代稱。
绝大多数正统的藏学家都认为,
“ 喇嘛教 ”这样的称呼极不严谨,

属典型的外来词语,故不再使用。
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分“前弘期”和“后弘期”。
前者自7世纪至838年朗达玛禁佛约200余年。
后者开始之年颇多异说,依仲敦巴之说,
当始于978年,至今已达千年。

前弘期

西藏的佛教開始於西元四世紀中葉,
藏王拉托托日年赞的时期开始
在西藏出现佛教三宝所依和供奉。
根據後代藏傳佛教文獻的說法,
藏傳佛教始於西元7世紀中葉。
當時西藏的松贊干布藏王
(布裏庫捉,藏名尺尊或赤尊公主)

唐朝文成公主

641年貞觀十五年,江夏郡王、禮部尚書李道宗
護送女兒文成公主入吐蕃,以十二歲等身釋迦牟尼像、
珍寶、經書、經典360卷等作為嫁妝。
他同时也从尼泊尔和迦湿弥罗等国引进诸多经书,
佛像和佛塔,在他的兩個妻子,文成公主和毗俱底公主
共同的影響下皈依了佛教,
并为文成公主带去的佛像分建小昭寺
为毗俱底公主攜帶的八歲等身釋尊佛像建立大昭寺
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
回來後創造了藏語文字並開始翻譯了一些佛經;
到了8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寂護大師
及弟子蓮花戒入藏,
建立了吐蕃第一座出家僧寺(桑耶寺),
並為七位藏族貴族青年
剃度出家(此即著名的「七覺士」),
逐漸奠定藏傳佛教的基礎。

但此時仍有許多人反對。
後嫻曉三藏典籍的大法師寂護大師返印,
敦請精通真言蓮華生大士由印度入藏。
蓮花生大士來到吐蕃之後,示現多種神通
在折服原來盛行的本地原始宗教苯教同时,
也兼吸苯教的一些内容,並傳下大量珍貴的密法,
開創了西藏密宗
蓮花生的行爲使得後世的藏密諸派皆對他尊崇備至。
此外,赤松德贊為了奠定佛教根基,也廣泛地翻譯經典。
其不僅從印度迎請多位譯師入蕃譯經,
也派遣藏族才俊前往印度學習教典及翻譯。
如此,不但保存了大量的印度佛經,
亦將佛教推向吐蕃宗教中的最高位。
據現存的登嘎爾目錄(布敦認為是赤松德贊王府所編),
當時譯出的大小顯密經律論有738種
(內從漢文轉譯的32種),故當時佛教流傳是很興盛的。
蓮華生另一個重要的貢獻,是他吸取了許多西藏
傳有的傳統與信仰的元素,加入印度佛教之中,
使得佛教信仰得與在西藏生根,
建立了獨特的藏傳佛教風格。

當時唐朝禪師摩訶衍,藏文稱其為「和尚」(Hva-san)
或「大乘和尚」(Mahāyāna Hva-san)

入藏宏揚禪宗後與蓮花戒辯論,史称“顿渐之争”、
「桑耶論諍」或「西藏諍論」。

大乘和尚所倡论点是,成佛之道应通过个人突发的顿悟,
此顿悟来源于摒除包括善恶在内的一切思考。

莲花戒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摒除思考,
要求自己不作任何思考的本身就是一种思考;
他坚持只有经过逐渐的修持,才能取得成就,
批评顿悟派不别善恶、不积善行,幻想立地成佛,
实为束手待毙。

双方反复争辩,甚为激烈。
大乘和尚曾一度占上风,但最后败北,
被迫返回沙州(今甘肃敦煌);

赤松德贊下令不得再修頓門法。
因為西藏王室刻意壓抑漢傳佛教的影響力,
使得漢傳佛教無法進入西藏。
但是在西藏固有的大圓滿大手印傳中,
仍然可以看出它受到漢傳佛教影響的痕跡。

841年,吐蕃赤祖德赞
在信奉苯教的贵族大臣发动的政变中被杀,
其兄朗达玛被拥戴即赞普位后,
禁止佛教在吐蕃境内流传,史称“佛苯之争”。

到了開成會昌年間,贊普達磨大肆摧毀佛教。
在這個時期,寺廟被毀、佛經被焚、僧人被迫還俗或殺害,
這使得藏傳佛教在往後的百年間陷入了黑暗期。

经过此次禁佛运动,至100多年后,
佛教才从多康地区重新传入西藏,开始了弘期。

後弘期

9世紀中葉,朗達瑪滅佛,曾有一段時間(842-978年)

佛教沉寂了。

後來由西康地區再度傳入,藏傳佛教又得復甦。

朗達瑪滅佛後,因經典散失,

開始有人發掘編輯舊有保留的佛經,稱為伏藏

根據前弘期舊譯經典及伏藏所建立的教派稱為寧瑪派

又稱舊派(舊譯派)。


而在朗達瑪滅佛之後,重新由印度取回重譯的經典,

稱新譯。由大譯師仁欽桑波重興的佛教為後弘期。

此後印度的佛教學者,特別是遭遇變亂時期的那爛陀寺

超岩寺等的學者,

( 印度比哈爾邦省的佛教各大寺廟

     在1203年被突厥入侵軍全部毀壞 

很多人前往西藏取經,傳譯事業因而興盛,

著名的譯師有馬爾巴等人。


1042年,有孟加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入藏,

又大弘佛法,重建僧伽,傳播中觀應成派大義。
同時仁欽桑波(寶賢)在古格翻譯了很多的經論。
史稱上路弘傳
桑耶寺僧徒北上宗喀學經後,
回到本寺傳教,史稱下路弘傳

1260年之際,中統元年
元世祖薩迦派法王八思巴為國師,授與玉印,統領吐蕃。
於是,薩迦派在當時成為吐蕃的政治與宗教領袖,
称为薩迦巴

元末明初,帕木竹巴取代了薩迦巴的勢力,
帕竹噶舉派及其支派也在帕竹統治時期興盛起來。

1407年明永樂五年,明成祖冊封噶瑪噶舉派第五世法王
得銀協巴(哈立麻)為「大寶法王」。
噶舉派勢力逐漸抬頭,而「大寶法王」這個封號,
至今也一直被「噶瑪噶舉派」歷代法王所專用。
藏傳佛教傳播的另一高潮是在明神宗時代。
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索南嘉措青海仰華寺會面
成為藏傳佛教再次傳入蒙古的契機。
到十七世紀中期,大漠南北的大部分蒙古人
已信仰藏傳佛教。
 此時新起的格魯派聲勢也發展迅速,並不斷擴展。

至1652年順治九年,清世祖冊封格魯派領袖
五世達賴為
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拉呾喇達賴喇嘛。

印度傳入西藏的佛學,主要的稱五大部就是
因明」、「戒律」、「俱舍」、「中觀」、
現觀莊嚴論」。

藏文大藏經(包括《甘珠爾》和《丹珠爾》)
近六千部中絕大多數是直接由梵文翻譯的,
少數是從漢文轉譯的,
因此,印度後期佛教的論著豐富保存在藏文大藏經裏,
尤其是因明聲明醫方明等論著數量龐大,
這些譯著都非常重要。

元朝鼎盛時期

藏傳佛教在元朝時傳入漢地。
在元世祖忽必烈時期,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
获得了元朝朝廷相当的尊重,薩迦派法師八思巴
被忽必烈奉為國師(後升為帝師),賜玉印,任中原法王,
命統天下佛教,並兼任總制院(後改名為宣政院)
使來管理吐蕃(今西藏)事務。
今天藏傳佛教已经是青藏高原内蒙古尼泊爾不丹
蒙古国卡爾梅克(在西北部的里海沿岸)、
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集中在圖瓦)最重要的宗教。
印度錫金拉達克地區这些以前的獨立地区,
民众也以信仰藏傳佛教为主。

转轮王傳統

重修文殊寺碑》中載有“转轮王”
即「多筑精舍会成为金转轮王」。
導致近代許多學者紛紛歸納,
蒙元帝皇从部落领袖发展壯大,
满清皇帝自称文殊菩萨下凡,
乾隆皇帝自称为
佛教神话“转轮王”(skr. cakravartin)的化身、
增强统治者地位,大力塑造“转轮王传统”。

專寵末法時代

藏密喇嘛教在元朝益漸受寵過度,至晚期釀成極大民怨,
喇嘛僧人目無法紀。
《元典章》記載云:「侵漁百姓,非理生事。」
乃至皇室成員也敢追(打)。
元史·釋老傳》:
「泰定二年,西台御史李昌言:見西番僧佩金字圓符,
    絡繹道途,馳騎累百,傳舍至不能容,則假館民舍,
    因追逐男子,姦污女婦。」 
「(至大二年),有僧龔柯等十八人,
    與諸王合幾八刺妃忽禿赤的斤爭道,拉妃墮車毆之,
    且有犯上等語,事聞,詔釋不問。」 
「又至大元年,上都開元寺西僧強市民薪,
    民訴諸留守李壁。
    壁方詢問其由,僧已率其黨執白挺突入公府,
    隔案引壁發,捽諸地,捶撲交下,拽之以歸,閉諸空室,
    久乃得脫。」 
「世祖遣通事脫脫護送西僧過真定,僧捶驛吏幾死。」 
史載元順帝怠於政事,荒於游宴,尤喜【十六天魔舞】。
這種舞蹈原屬內宮秘密戒者參與觀賞,上行下效,
開始流行於「浙西」、「浙東」地區並傳入西北邊陲。

近代發展

在达赖喇嘛流亡之後,藏傳佛教更是传遍西方和世界各地。
现在在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都可以看到藏傳佛教的寺庙
或学习研修中心。
臺灣,藏傳佛教也是日益興盛的教派,
臺南市的古剎重慶寺原屬禪宗臨濟宗就因改宗,
現在轉為西藏密宗噶舉派(白教)的分院。

教理上藏傳佛教属于大乘佛教
修习上先顯教传授后密教传授,
因此藏传佛教是显密并重,显密双修。

显宗

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部派佛教傳,
但是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
仍有很深遠的影響。

密宗

汉语中,西藏密宗通称“藏密”。
早在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藏传佛教,就传入密部经典。
8世纪间印度密教僧人寂护莲花生到藏弘法,
建有密教的根本道场桑耶寺
其后又有法称来藏传瑜伽金刚界法、大曼荼罗等灌顶;
无垢友施戒等来藏译出《集密》等许多密宗典籍。
密教在西藏得到了流传。

但841年赞普朗达玛禁佛时受到了严厉的打击。
直至10世纪,藏地阿里地区统治者智光派沙门宝贤
赴印学习“集密”、“时轮”等经续、注释及仪轨等。
并迎请印僧作信恺作莲密、佛祥静、佛护、莲花密等
来藏翻译显密经论,
而以瑜伽密部尤其是《集密续》为重点。
东印度僧人法护及其弟子等
也在藏地译出许多前所未有的密乘典籍,
使密教在藏地又得到弘传。

11世纪中期,中印度超戒寺僧人阿底峡应请入藏,
宣扬显密观行教法,使密教得到相应发展。
其弟子续其法灯,弘通无上瑜伽,首开西藏密教噶当一派。
此外,弘传密教的,还有宁玛噶举萨迦等派。

15世纪初,宗喀巴及其弟子贾曹杰克主杰等创立格鲁派
下传达赖班禅两大系,为现今藏地盛行的一大密宗教派。
西藏密法一般分为四部 :
即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

但密宗各派几乎全以无上瑜伽部各种教授为主要修习法门。
无上瑜伽部又分为三部 : 
其中父部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为本尊;
母部奉胜乐金刚喜金刚为本尊;
无二部奉时轮金刚为本尊。
各尊均有自己大量的“本续”、“疏释”和“仪轨”。
藏密的重要法门有 :
大圆满大手印、道果、五次第、六加行、拙火定等。

西藏密宗一般自稱為金剛乘,因為有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
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印順法師稱此為「秘密大乘」。
西藏密宗「無上瑜伽密」認為眾生所有淫、怒、痴等情緒,
若運用得當,都可被証悟者運用以教導眾生,
成為達到真實的「方便法門」,

「無上瑜伽密續」視男女雙修法為無上密法之一,
詳述雙身法(男女雙修),重點是認識欲望 :
即貪、嗔、癡的本質,
主張在欲望當中能脫離欲樂,才是真了脫生死,
但此種密法非常危險,僧侶只要感受到一念的淫樂,
死後就墮落金剛地獄
經續裡說 :
「修行人閉眼時,樹上的果子會落下來;
    睜眼時,果子又會重長上去,
    具備這樣的定力時才可以雙修。」

阿底峽進入西藏後,非常反對雙身法
建議眾僧停止此修法。
格魯派祖師宗大師則直接將此法廢除,因為依佛教戒律
僧人不可以男女雙修,否則犯淫戒。
格魯派統一西藏之後,通令各個門派,禁止修煉此法,
各門派都堅定同意。
但今日在世界各地仍有許多騙子,
假借密宗男女雙修之名騙財騙色。

现代藏传佛教派别

在后弘期中逐渐形成的。

其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

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魯派

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

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 :

红教白教花教黄教


現在一般称呼的「黑教」是藏族的苯教之俗称,
是佛教传入以前的西藏本土宗教。
苯教是一种祭祀大地山河的泛灵信仰,
後來一部分教士吸收了佛法名词及教义,
在佛法传入西藏之后,苯术已不如佛教盛行。
苯教在藏傳佛教勢力較薄弱的地區,
如四川、青海一带仍有不少的信徒和寺廟。
[ 註:这里的顺序与个各教派的高低没有联系,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高低贵贱之别。    ]
藏傳佛教分顯教、密宗二者。
除翻譯的經典佛語甘珠爾,和印地大師的著作丹珠爾
藏地的著述數目十分地多。
佛學院內的學僧按照先顯後密的學習次第,
先學習顯教的五部大論
講述唯識學的《現觀莊嚴論》、講述戒律的《戒律論》、
講述部派佛教的《俱舍論》、 講述中觀學的《入中論》、
及講述因明學的《釋量論》。
而密乘的學習,各派不盡相同,以格魯派為例,需學習:

7 則留言:

  1. "「無上瑜伽密續」視男女雙修法為無上密法之一"
    "此種密法非常危險,僧侶只要感受到一念的淫樂,
    死後就墮落金剛地獄。"

    回覆刪除
    回覆
    1. 食色性也
      淫者過也
      男女雙修
      正淫邪淫
      以樂為分 ?

      刪除
  2. 好友💞中秋節快快樂樂💕*。๑
    🌙晚安喇喂☁╠╣aΡpy週三💫☾
    ╭~╮✬
    ╰╭╯☆
     O。。゚⊹
       o
     .∧_∧。゚✾💤
     ( ・ω・ )
     |⊃/(___★
    /└-(____/✨
     ̄ ̄ ̄ ̄ ̄ ̄🌜甜夢🌛
    ♩♬۩۞۩♫♪ღೋგஜഐ

    回覆刪除
  3. 大夫對宗教都有研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