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作为动态的变化过程,其治疗亦应具有阶段性。
中医学 “ 辨证论治 ” 包括治疗过程中的 “ 辨证论治 ”,
即根据治疗效果、病情发展,
和治疗目标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和治疗目标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治疗有效,又有以 “ 中病即止 ” 与 “ 效不更方 ”
为代表的多种後继治疗策略。
“ 中病即止 ” 指某方治疗某病一旦有效,
即停止使用该方或转而采用它方继续治疗。
“效不更方”指某方治疗某病有效,
即继续以该方治疗直至患者痊愈。
“ 中病即止 ” 虽源于方剂的使用,
但基于其思想本身的哲学性和科学性,
也适用于针灸、推拿等其他疗法。
在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下,
探讨 “ 中病即止 ” 的医学与哲学原理
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中、西医临床实践,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病即止”的医学哲学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是 “ 正邪相争 ”,
引起人体 “ 阴阳失衡 ” 所致,
引起人体 “ 阴阳失衡 ” 所致,
因此,治 “ 未病 ” 与 “ 已病 ”的基本思路均为 “ 扶正祛邪 ”,
恢复人体 “ 阴阳平衡 ”。
如果彻底祛除 “ 邪气 ” 又不伤及人体,
如果彻底祛除 “ 邪气 ” 又不伤及人体,
则治疗策略可为 “ 效不更方 ”。
例如,普通细菌感染使用能彻底消灭细菌的抗菌素,
在人体能够承受其毒副作用的前提下,
治疗显效后继续治疗直至消灭细菌,最为理想。
类似的可以治愈的疾病如营养不良、外伤等,
均可采取此策略。
如果受限于条件,不能或不宜彻底祛除 “ 邪气 ”,
则治疗策略应考虑 “ 中病即止 ”。
“ 中病即止 ” 思想在《内经》中已有表露,
但 “ 中病即止 ” 一词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
其中 “ 辨可下病脉并治第二十一 ” :
有三处指出需 “ 中病即止” 的临床情况,
包括服用下药、发汗药和催吐药。
经后世医家发挥,
这一思想日益丰富并成熟,
成为中医重要临床思维之一。
成为中医重要临床思维之一。
临床需考虑 “ 中病即止 ” 的情况至少包括如下数种。
1.1 顾护正气
在 “ 实证 ” 中邪气与正气功能均十分旺盛,
“ 正邪相争 ” 引起的临床表现也非常明显。
由于双方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存在于患者整体中,
因此以 “ 祛邪 ” 为目的的干预手段作用于人体时,
必然同时作用于正邪双方。
很多 “ 祛邪 ” 药物和治疗方法也能损伤正气,
在使用过程中有效后如 “ 效不更方 ” 则可损伤人体,
出现治疗性伤害,即因 “ 祛邪 ” 而 “ 伤正 ”,最终得不偿失。
此外, “ 中药 ” 治病的基本原理 :
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脏腑阴阳失衡之偏,
即以偏纠偏,因此过服 “ 扶正 ” 药,
亦可因其偏性扰乱脏腑功能而引生新病,
即以偏纠偏,因此过服 “ 扶正 ” 药,
亦可因其偏性扰乱脏腑功能而引生新病,
哲学上属于矫枉过正,即将一种失衡状态,
反向调整成另一种失衡状态。
临床用药如过度使用抗菌素或激素、过度补钙、
抗癌时过度化疗,治疗方法如冠心病心脏支架过多安放、
抗癌时过度手术、过度放疗等,造成人体损伤均十分常见。
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在 “ 中病即止 ” 思想指导下,
考虑 “ 量-效 ”、“ 时-效 ”关系,做到适可而止、适度治疗。
中医典籍《医学心悟》指出:
凡攻病之药皆损气血,不可过也。
名医李中梓亦云:邪客者可攻,中病既已,毋过用也。
希波克拉底也说过:医学以不伤害为原则;
永远不要在患者身上做得太多。
上述警语皆都可视为前人对 “ 中病即止 ” 的提示 。
1.2 锻炼正气
当 “ 祛邪 ”手段已使 “ 邪气 ”得到控制,
病情不会继续恶化时,
病情不会继续恶化时,
即可以考虑 “ 中病即止 ”,利用 “ 余邪 ”充分激发,
和调动人体自身抗病和修复能力,
最终由人体不断增强的 “ 正气 ”,
彻底祛除 “ 余邪 ”,恢复 “ 阴阳平衡 ”。
彻底祛除 “ 余邪 ”,恢复 “ 阴阳平衡 ”。
经由 “ 余邪 ”锻炼、强化而来的 “ 正气 ”
和 “ 祛邪 ” 手段相比,
和 “ 祛邪 ” 手段相比,
能对人体发挥更自然、更长期也更有效的保护效果。
希波克拉底曾说过:病人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是帮助本能的。
很显然, “ 中病即止 ”,有助于促进 “ 病人的本能 ”,
真正成为 “ 病人的医生 ”。
宏观上,“ 正气 ” 与 “ 邪气 ” 作为矛盾双方,
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引领着人类生存和进化过程;
微观上,人体“正气”是在同“邪气”的斗争中形成、发展、
完善而来,因此疾病在生命过程中,
具有消极和积极双重作用。
具有消极和积极双重作用。
疾病的积极作用一直受到学术界重视,
因为适当的疾病刺激在宏观上,
能够通过优胜劣汰优化种群遗传素质、保证种群繁衍;
在微观上能够提高个体生存适应能力、保证生命延续。
近代医家祝味菊曾站在哲学高度,
将正邪之间的辩证关系总结为 :
“ 邪正不两立, 邪正是一家 ”。
“ 邪正不两立, 邪正是一家 ”。
可见,“ 中病即止 ” 留下适当 “ 邪气 ” 以锻炼 “ 正气 ”,
即发挥矛盾一方对另一方的促进作用,对患者有益。
1.3 重建平衡
疾病的发生是一个由 “ 阴阳平衡 ” 到 “ 阴阳失衡 ”的过程,
由于人体本身具有代偿、适应和进化能力,
“阴阳失衡”后人体必然启动上述能力,
参与疾病的发展进行再平衡。
再平衡如果取得成功,可能出现两种结果:
最有利于人体的是恢复到最初的 “ 阴阳平衡 ”;
其次是人体进入另一新的 “ 阴阳平衡 ”。
这种新的平衡状态并不影响人体生命活动,
从矛盾角度看,此时人体中正气与邪气双方力量均衡,
矛盾统一体稳定,人体因此没有临床表现。
从矛盾角度看,此时人体中正气与邪气双方力量均衡,
矛盾统一体稳定,人体因此没有临床表现。
例如 : 尸检发现不少死者体内存在肿瘤,
而死者生前并不存在肿瘤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也非死于肿瘤性疾病。现代适应医学也认为,
人体对某些疾病能够产生某种适应性,即使身患疾病,
但如果患者适应了这种状态就无需过多干预。
患者的适应状态实质上是一种新的“阴阳平衡”状态。
如果人体自身再平衡过程失败,
正邪双方的矛盾斗争中“邪气”占据主导地位,
则人体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医疗的介入不可避免。
如果医疗行为能够促使患者恢复到最初的 “ 阴阳平衡 ”,
无疑是最理想的结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
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以恶性肿瘤、高血压、
糖尿病等慢性病为代表的很多疾病的治疗,
不可能达到上述目标,此时在 “ 中病即止 ” 思想指导下,
通过医疗行为,促使患者达到新的 “ 阴阳平衡 ”,
成为最优选择。
成为最优选择。
1.4 防止成瘾
成瘾性药物或含有成瘾性成分的药物,
使用时如果剂量过大、
使用时如果剂量过大、
疗程过长,会诱发药物成瘾和身心依赖。
目前,我国药物成瘾和依赖现象非常严重,
在“中病即止”思想指导下,教育使用者根据病情变化适时、
适量、适度使用,加强这些药物的监管,社会意义重大。
2 “中病即止”思想的现代意义 :
2.1 有利于引导医学回归本来价值
《内经》:天复地载,万物备焉,莫贵如人。
《剑桥医学史》:
医学是个贵族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最具人性的,
又是人文科学中最具科学性的。
可见,以人为本是中外医学的共识。
中医学强调“治病救人”,“治病”是手段,“救人”是目的。
在医疗过程中当科学性与人性之间出现冲突时,
科学性必须服从于人性,应该避免让患者,
承受不必要的医疗性伤害,更不能以生命为代价,
实现“征服疾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
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新药物、新疗法。
这些新药物、新疗法的积极意义经部分媒体过度放大后,
让普通大众甚至一些医务人员,均感觉现代医学,
似乎足以解决所有疾病,过度依赖诊疗技术,
与药物的“科技崇拜”现象日益明显;
相反,人体自身固有的抗病和修复能力却被忽略,
人体生命的质量和价值,
也逐渐淡出了实施医疗行为时的考虑范围,
医疗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由“救人”异化、退化为“治病”。
事实证明,现代医疗中的过度医疗很大程度上,
是出于对当代医药科技的盲目崇拜,见“病”不见“人”,
将医疗行为,推入到与医学目的背道而驰的尴尬境地。
“中病即止”虽然立足于临床医疗实践,
但其最重要的意义是凸显了“以人为本”
而非“以病为本”的医学宗旨,
因此研究和推广“中病即止”思想,
有助于促进医疗行为回归到医学“治病救人”的初衷,
将偏差的医学发展为“好”的医学。
2.2 有利于防止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过度医疗导致医患纠纷,
削弱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
削弱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
甚至酿成伤医、杀医等社会悲剧,
这已成为我国当前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同时经济方面的研究表明,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20%~30%,用于药品过度使用,
和无实际意义的医疗服务,普遍存在着“人生最后一年,
甚至一个月花掉一生80%医药费”的恶性现状,
这无疑是对我国目前匮乏的医疗卫生资源的进一步掠夺。
显然,在“中病即止”思想指导下,
积极治疗的同时避免过度医疗,
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将用于过度医疗而浪费的医疗资源转入“治未病”领域,
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措施。
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措施。
2.3 有利于开展适度治疗、姑息治疗
与“中病即止”思想相通的现代医学概念 :
包括适度治疗和姑息治疗。
适度治疗强调治疗,不能过度与不足,
当前我国城市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治疗过度。
“中病即止”为适度治疗提供了相对具体的操作原则,
对现阶段无法治愈的疾病尤其适用。
以癌症为例,传统根治性抗癌治疗追求彻底消灭癌细胞,
极易因过度治疗,而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崩溃,
与生存质量低下,
与生存质量低下,
因此应视肿瘤与机体为一个系统,
抗癌治疗应该从对抗转向和谐,
保证“机体和肿瘤自身的稳态”,
力求“稳定病情、带癌生存”,
力求“稳定病情、带癌生存”,
将癌症转化为慢性病。
2009年Nature杂志刊文提出了“与其消灭肿瘤,
不如控制肿瘤”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观点。
很显然,要“控制肿瘤”,
则任何可能破坏“机体和肿瘤自身的稳态”的措施,
都应该做到“中病即止”。
2003年国际乳腺癌会议提出将“最大耐受性治疗”,
改为“最小有效性治疗”;相应地,毒副作用强烈的药物,
其临床使用量也逐渐由“最大耐受量”,
减少为“最小有效量”,
减少为“最小有效量”,
这些举措可谓是“中病即止”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应用。
事实上,任何疾病的治疗均存在利弊两面,
治疗决策应该是也必须是平衡其利弊的过程,
如何在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推广“中病即止”思想,
值得广泛研究。
终末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改善症状、
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为评价目标,即以姑息治疗为原则,
具有伤害性的治疗必须是适度治疗,
“中病即止”可作为姑息治疗时,适度治疗的一个具体原则。
2.4 有利于协调医疗规范与个体化医疗之间的矛盾
对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是“中病即止”还是“效不更方”,
因人、因病情而异,具有个体化医疗特征,
属于矛盾特殊性。
属于矛盾特殊性。
现代社会作为法治社会,具备完善的医疗体系、
相应的法律和医疗规范,属于矛盾普遍性。
在某些情况下,以人为本的个体化医疗,
与以制度为约束的法律和医疗规范之间,
可能出现难以统一的局面,
甚至出现一些医学伦理学的问题,
甚至出现一些医学伦理学的问题,
这是有待于在现代医疗实践中,不断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中病即止”一方面应该是个体化医疗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对于相关法律和医疗规范的制定,
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中病即止”思想指导下,
既能达到个体化医疗以服务病人的目的,
又能保证不违背现代社会的法律和医疗规范,
并接受其指导和管理,是最理想的双赢状态。
医学已经发展到整合医学时代。
中医学在其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
孕育了丰富的学术思想,
孕育了丰富的学术思想,
深入挖掘这些思想并用于指导现代医学研究,
和临床实践是当前的历史潮流,
也是整合医学的重要内容。
“中病即止”思想的医学与哲学内涵、临床价值,
特别是不同疾病治疗后的“中病”标准,均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病即止 / 效不更方
回覆刪除話咁快又一天過╠╣aΡpy週二
回覆刪除💫✾☾*。๑好友🌜晚安喇喂🌛
╭───────╮✬
│瞓覺豬呢🌟│
╰───────╯★
╭───────╮
│甜夢安睡✨│
╰───────╯º°¨⊹
❉
*
.∧_∧・。゚☆
( ・ω・ )
|⊃/(___♫♪
/└-(____/♩♬
۩۞۩ღೋგஜഐ
good morning
刪除其實我BUY中醫的,但坦白說感覺上因為資格認證不如西醫精密,那時看中醫我都是經朋友介紹才選看特定一位。
回覆刪除看中/ 西醫
刪除我都全心交付
中病即止 / 效不更方
回覆刪除這兩句說話好像沒有相連,
但是又有相關作用,又好像有點矛盾。
有效的治療按理是應該繼續直至痊癒,
但上述又說 :中病即止
那意思或許指類固醇作短時間的特效快速治療。
雖曰, 小病是福, 但是, 這只是相比而論。
中病即止 / 效不更方
刪除相生相克
看中/ 西醫
回覆刪除我都全心交付
病人要信任, 全心交付,
醫生要有仁心, 盡心盡力。
病人要全心交付
刪除醫生要有仁心仁術
中醫,西醫都各有可取的地方,最好就是兩者合療…
回覆刪除最好就是找中醫,牙醫
刪除得兩者保建
上工治未病